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一個字是家

2020-12-10 道家救世派

為什麼說家這個字最能代表中華文化呢?因為家代表的是家國情懷和家族管理以及家庭生活。

以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自不必說。而父母努力工作以創造幸福生活,並用以身作則的方式教育子女做個有出息有道德的人的道理,不說人們也懂得。

在這裡僅僅說一說,中國人傳承了幾千年的家族管理文化。清朝雍正年間我的祖上和張氏與陳氏同時遷入,已經荒蕪的東唐堌村,經商議後將村名改為三義寨。從祖上遷到三義寨後,我們家族的人不但經常與原來的宗親來往,還會間隔二十年左右與宗親續一次家譜。家譜的主要功能就是明長幼分主次。家譜可以讓大家知道自己處在什麼輩位,讓陌生而又屬於同祖同宗的人們在交往中不亂輩份,讓同村的宗親知道誰是出自長房一脈的族長。

人們常說做人要孝順,孝指孝敬父母而順指的就是順從族長,我們這個家族中的族長,自古以來都接傳統文化的生活方式為人處事。而張氏與陳氏既不與其遷出地的宗親續家譜,也沒有字輩一說,更談不上讓族長管理家族。我們這個家族從清朝雍正皇帝時期遷來十幾人,已經開枝散葉發展到了六百多人。而張氏發展到現在也就幾十人,陳氏只剩下一個老光棍而即將絕戶。

我們家族中無論那一任族長,他都會把自己當作大樹的主幹,在努力的從列祖列宗的根系上吸取養分,向如同枝葉的宗親們輸送的同時,還要包證自己堅硬挺拔而屹立不倒。我爺爺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族長,因為新中國刪除了關於家族的所有法律,我爺爺也失去了管理宗親的權力,雖然他沒有了管理宗親的權力,但是與他年紀相仿的人還是非常尊重他的。解放前我爺爺在西北大學讀書,畢業後留在陝西工作,解放後我太爺爺讓我爺爺回家接任族長。我爺爺回鄉後在村邊政府開設的農中教書。後來農中撤消,我爺爺因擔任村裡的大隊會計而又是家裡的獨子,為了照顧一家老小他沒再到其他學校任職。

我爺爺曾經因為八分錢的錯誤而盤帳至深夜,也因群眾對大隊幹部不滿,而有人說大隊幹部不過是公社的狗腿子而辭職。我爺爺年紀大了以後就讓我父親繼任,因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很多與我父親年紀相仿的人都不再把族長當回事,父親也就在我家這一門中還有些影響力。其他同宗不同門的老人雖然有些人還知道尊重我父親,而很多沒文化的老年人和年輕人連族長是怎麼回事都不知道。這更別說同祖不同宗的宗親啦,他們有什麼事不會徵求我父親的意見,來顯示自己是個孝子賢孫,更不懂得要順從族長以獲得祖宗的庇佑。

我父親雖文化不高但他始終堅持不打獵殺生,既不幹作惡的事情也不做違法的事情,以求上對的起祖宗以不讓祖上蒙羞,下對的起子孫而不讓子孫臉上無光。我父親因得了腦血栓而行動多有不便,就將管理我們這一門重大事務的職責交給了我三叔。我三叔在二零一一年,與外村宗親續家譜的時候,我三叔就叫我和本門中在村裡當村長的,一個叔叔代表我們這一門參與其中,後來覺得上有大伯和三叔家的堂哥,以及自己的親哥,下有上過大學的堂弟,就沒有參加續家譜的各項事宜。

以前因政府打壓宗族勢力讓我們對家族應長幼有序閉而不談。現在很多人連父母的話都當耳旁風,更不會服從族長的管理,所以重提家族文化不是為了管控誰,也不是為了團結宗親去欺負誰,而是希望子侄們都能成為以德服人以禮待人的正人君子,都能成為為了獲得列祖列宗的保佑,而讓宗親人丁興旺的合格接班人,更是傳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傳承者。

相關焦點

  • 漢字是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
    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是中國的漢字,漢字不僅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辨識度最高的文化元素,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文字貫穿其中,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關於文字的起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結繩記事說,一種是倉頡造字說。
  • 那些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色彩印象
    悠悠中華文明延續五千年,中國人在傳統色彩的審美上孕育了極為講究的文化。月白、絳紫、藕荷、靛青、黛藍、蒼綠……與顏色相關的種種名稱背後,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新近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絕色:中國人的色彩美學》一書,帶領人們觸摸中國古典色彩的繁複之美。
  • 以許慎為原型的動畫片《字聖傳奇》 將打造中華漢字文化名城超級IP
    以許慎為原型的動畫片《字聖傳奇》 將打造中華漢字文化名城超級IP 2020-09-24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數量眾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定非漢字莫屬。這不僅因為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更是因為漢字本身就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她產生的那一刻起,漢字就擔負起承載中華文化的重任,幾千年來與中華文化相伴而行,儘管飽經滄桑,卻能同舟共濟,共同譜寫了中華文明的不朽篇章。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文字的國度。
  • 儒釋道文化,中華精粹,僅九字可讀懂
    儒釋道三家文化,是中華古聖先賢遺留下來的文化精粹,是先宗們智慧的結晶。文化主旨,儒家文化:進取文化。道家文化:規律文化。佛家文化:奉獻文化。做人標準,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道家文化:領悟道、修養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文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遵 守十戒、心靈安定、運用智慧。僅九字讀懂儒釋道:拿得起, 放得下, 想得開。
  • 你認為最能代表中國精神的是什麼?
    在我看來,如果說漢字是中國的「符號」,那麼最能代表中國精神的則是「和」這個字。「和」代表著和諧。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語言、習俗、文化,即使同一個漢族由於地理位置不同都可能形成各自的方言。
  • 中國最著名的7種糕點,第二是南方人最愛,第一代表中華文化
    中國最著名的7種糕點,第二是南方人最愛,第一代表中華文化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糕點文化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種,不同的糕點就代表著一種飲食文化,有的甚至都能代表中華文化,我們一起來看吧。體現了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民眾對屈原美政理想的嚮往和追求,為中國各族人民所接受和領悟,同時也促進了民族的文化認同,並且有助於中國各族人民在不斷團結奮鬥中,發揮自己的能力,最終實現國家的統一富強。2、桂花糕:桂花糕是傳統的江南小吃,已有300多年歷史,是用糯米粉、糖和蜜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美味糕點,歷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簡單,種類多種多樣,有各式各樣的美味做法。
  • 《中華文化故事》傳統文化能給人生帶來什麼?
    傳統文化能給人生帶來什麼? 南京大學副教授李曉愚給出她的答案:「它給了我詩意的感受,讓我了解生命的深度,甚至在絕望中拯救了我。」 她將這份感悟沉澱,將文化故事積累,完成了《中華文化故事》叢書。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只這一個詞就包含N多含義!
    在傳統中華文化的傳承下,各行各業都利用漢語的博大精深,衍生了很多有意思的詞語,這些詞如不單獨解釋,都完全不明白其含義。今天就為大家解釋一下,佛教文化中,什麼是「四攝六度」,如無人解釋,可能很多人其實並不懂其意思。
  • 中華玉文化在世界上獨樹一幟,能代表東方文明嗎?
    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玉文化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它是中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彩一筆。現今學者認為,古人是在製作石器時發現玉比一般石頭要硬,用它來加工其他的石器,可以有更好的效果。而玉本身有著不同的色彩光澤,晶瑩剔透,十分讓人喜愛,慢慢的人們就用來做成各種裝飾品。
  • 繁體字與簡體字,到底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
    繁體字與簡體字,到底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統?繁體字與簡體字,本就一脈相承,根植於同一種文化,沒有誰比誰正統,誰比誰高貴。這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偏偏有人非要分出個子醜寅卯來。總有人自認為「繁體字才是正統」,瞧不起簡體字,甚至港臺有的人污衊簡體字是「殘體字」,流露出一種文化優越感。
  • 酒祖杜康裡藏著中華文化怎樣的「玄機」?
    但是,卻獨獨沒有一個酒能像杜康這樣,能夠成為中國酒的代名詞,輾轉數千年而不衰,延續至今。 這樣一個名副其實的「中華老字號」,不僅代表了中國古老的白酒文明,還代表了厚重的中原文明,成為中國酒文化的一面旗幟。由此,在杜康酒裡,我們發現了中國文化的玄機。
  • 中華香文化之香事千年
    中華香文化之香事千年中國航空報 劉亞東字號:「香,芳也。在居室裡有薰香,在宴會慶典上要焚香助興,而且還有專人負責;集市上有專門供香的店鋪,人們不僅可以買香,還可以請人上門作香,還有各式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掛佩;在製作點心、茶湯、墨錠等物品時也會調入香料;富貴之家的婦人出行時,常有丫鬟持香燻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則多設香齋,不僅用香,還親手制香,並呼朋喚友,一同鑑賞品評。
  • 中華福文化中的「五福」是指什麼?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哲學和組織行為學博士、多家著名跨國公司的心理諮詢師和培訓師泰勒·本·沙哈爾,在其風靡全世界的著作《幸福的方法》中說: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目標。中華文化中的「福」字,較之通常理念中的「幸福」二字,表達更準確,內容更豐富具體,思想內涵更為深刻。「福」是形聲字,從字形看,從「礻」從「畐」。將「畐」字拆開是一口田,寓意有田種,有飯吃,有屋住。
  • 三十年前的文化時尚:讀汪國真的詩,練龐中華的字,學許國璋的英語
    在深山裡呆了十五年後,龐中華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部書稿《談談學寫鋼筆字》,夢想著出版,但被現實無情地嘲諷了一把:「出版社給我一堆退稿信。一個地質隊員,談什麼寫鋼筆字啊?」中國自古崇文重教,能不能寫一筆好字是一個人身份、形象很重要的標誌。進入20世紀,雖然軟筆被硬筆取代,但這種價值觀還在——六十年代有段相聲,說中山裝上衣衣兜裡別的鋼筆越多,表示越有文化:別一支鋼筆是中學生,別兩支是大學生,別三隻是大學教授,別四隻就是修鋼筆的了。這當然是笑話,但是表達的意思很明顯。會寫字是文化人的標誌。
  • ...銘刻方寸間——「彩雲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徽標(LOGO)誕生記
    希望「彩雲杯」文化節徽標(LOGO)能穿越5000年時間隧道,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進而通過書畫、金石的鑰匙,讓廣大師生在「方寸」之間,銘記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和傳統美德。為此,「彩雲杯」組委會特將這6句話、18個字雕刻成印文,目的就是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書:在「彩雲杯」徽標(LOGO)上,書法藝術體現得淋漓盡致。
  • 一個字「中」代表河南人品質!
    提起河南人的特點,那便是縈繞耳邊的一個字——「中」,對於農業大省的河南人,說著一嘴樸實的話,本沒有多少語言的他們,或許只有這個字能體會出他們性格。為什麼河南人那麼喜歡說「中」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十大魅力
    意思是只有高尚的品德才能感動蒼天,不管多遠的地方都能到達。遠大志向是人的總開關、總閘門,是人前進奮鬥的大方向。沒有遠大志向,就沒有前進的目標;沒有遠大志向,就沒有奮鬥的動力;沒有遠大志向,就不能激發自身的潛能。遠大志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於立志的格言、警句、詩篇枚不勝舉、比比皆是。
  • 中華文化的大一統
    旗袍我認為中國元素不一定就是代表歷史的,但它必須是有積澱的,能反映和傳承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的。在中華文明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會有代表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而不只是在古代。所以我們要廣開思路,同時更要在深入理解中華文化底蘊的基礎上對中國元素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表達
  • 高考作文輔導98: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久彌新
    (起:引用材料,提出觀點)漢字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忠實地記錄了中華文明的光輝歷程,照亮了中華文明前行的道路。(解釋中心論點)數千年來,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得以傳承與復興,靠的正是漢字的記錄與傳承。漢字作為中華文明之光,不但使中華文明璀璨無比,更使中華文明歷久彌新、生生不息。同一種語言,同一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