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小王子》中狐狸對小王子說的那樣:「你最好在每天相同的時間來,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了。時間越臨近,我就感到越幸福,到了四點鐘我就會坐立不安。可是,如果你沒有到來的準確時間。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所以說,生活中還是要儀式感的。儀式感,究竟是什麼?
狐狸對「儀式感」的詮釋是,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就像是製作咖啡後的拉花,牛排旁邊放的蔬菜點綴……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有的時候很簡單,有的時候又很複雜。例如左文臣,右武將的皇家儀式。還有入睡前香薰蠟燭的生活儀式。還有做數學題之前的一個「解」字。下班打卡「嘀」的一聲,也是我們工作的儀式感。見喜歡的人,頭髮洗的非常乾淨。體操運動員上場之前抹鎂粉,然後雙手拍擊,白色粉末飛揚。在老闆或班主任叫你去辦公室的時候,你在辦公室門口的深呼吸、默默打氣……生活中正是因為有這些儀式的存在,才能讓我們生活的更幸福。就算再小的一件小事,帶著儀式感去做,仿佛就可以將消極打敗。
在必要的時刻,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小確幸。一件事情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你是選擇系上圍裙親自做一頓香噴噴的飯菜呢,還是抱怨生活泡一碗方便麵呢?
儀式感本就是讓某一天區別於其他時刻的小確幸,但是不要讓偽儀式感成為你「作妖」的藉口!例如有的人打卡之後,又攤在辦公桌上放空。說要換個髮型開始新的生活,但生活並沒有因為髮型而出現任何改變!辦健身卡在接過健身卡的那一刻是神聖的,但是在辦完之後就再也沒去過。一杯枸杞水,就能為自己熬夜喝酒抽菸贖罪。想學習,在買完書之後,似乎書中的內容就進入了腦海裡!在桌子上鋪上一塊好看的餐布,擺上設計獨特的和風餐盤,拍完照之後,就拿出自己的泡麵刷起了朋友圈。不批閱下朋友圈,看一眼熱搜,怎麼可以安心入睡呢?做事5分鐘,列清單2小時,在做事之前,一定會先列出個非常完善、超詳細的清單才開始做,上至很多個零的大項目,小至每天的一日三餐。列完之後就感覺自己真是個條理清晰計劃性強的人生贏家,這事兒十拿九穩了。還有「玄學」,為了祈求進展順利,在各個APP上轉發錦鯉。
做一個充滿儀式感的人是好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也要適可而止。生活不是將就,平凡生活有了美妙的儀式感做點綴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