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騏:「爆品」如何種草拔草?讓你被「套路」的靈活打法

2020-12-23 周宏騏

過去, 我們所謂的場叫「marketplace」, 指的是市集場; 今天身處在線化, 社交化, 數位化的消費新時代, 消費鏈路中, 出現了觸達場, 交互場, 轉化場, 服務場這四個場; 直播, 短視頻這些過去扮演觸達與交互作用的社交媒介, 也成為了」場」, 如何從這四個場中種草到拔草, 是一套精細化運營的邏輯。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原

編輯|李薇

「現在已經完全是一個量化交易的時代了。」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 新商業轉型教練與天使投資人周宏騏6月20日在《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2020(第二十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暨中國企業家生態大會上談到。

最近幾年間, 市場上湧現出了大量定位精準, 營銷巧妙的新銳品牌。他們靠數據決策選品, 用技術能力做精細化的人群運營, 展現出了與傳統品牌截然不同的新營銷生命力。

與表面上的橫空出世, 以小博大的觀感不同, 深度解析這些品牌迅速崛起的背後, 從「種草」到「拔草」是一個「幾何型」的能力矩陣模型, 成功公司的模式實際上運營極重。

「大部分新銳品牌可以在私域跟公域之間不斷做流量乘數效應, 把這個邏輯流水線化, 做有計劃性的循環上新。」周宏騏說。

如何掌握新營銷時代裡的關鍵運營能力?周宏騏與觀眾分享了一場乾貨滿滿的「新消費年度大課」。

以下是周宏騏在新消費年度大課中的演講(有刪節):

過去兩年中,我拜訪了許多新銳品牌,包括跨境新品牌、新國潮品牌。許多品牌為什麼能夠異軍突起?我會不斷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他們的人、貨、場,新在哪裡?第二,他們有沒有做到營銷模式的創新?第三,他們做了哪些營銷戰術操作上的創新?

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過去兩年我在這個領域中的一些研究成果。

新銳品牌如何製造爆品

每個月,我們都會發現冒出了一些新品牌,他們可能給自己取了一個「不好好說話」的名字。比如一個寵物品牌叫「好命天生」,主人買貓糧給寵物吃,打開外包裝看到「遇見你,就是天生好命」,就會想要更好地照顧寵物。

社會上存在許多這樣善於以小博大、出奇制勝的品牌。他們策劃巧妙,而且高度依賴數據決策,用技術輔助去更精細化地運營。

那麼, 新時代和舊時代的營銷有哪些根本的不同?新銳品牌和傳統品牌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首先,傳統品牌要想做大, 會不斷去做目標市場的洞察, 要把人群做寬, 而且是做「強概念」的高手, 在一個概念下, 策劃出幾個品類, 圍繞這些品類佔領傳統傳播矩陣, 尤其是電視, 紙媒, 戶外廣告牌… 通過PGC(專業內容生產)去放大聲量。

傳統品牌可能會花100萬拍一個漂亮的廣告片(TVC), 花50萬策劃一款精美的文案, 到樓宇投放。一段時間一進到樓宇裡,用戶就被幾個相同的廣告連續轟炸, 一做就是半年, 大家都審美疲勞了。

同時, 品牌做全渠道鋪貨, 先交給經銷商, 經銷商轉售給分銷商, 依靠第三方去售賣。他們的模式是先教育消費者, 教育得差不多了, 消費者考慮清楚了, 要買時, 貨架也都有了。鏈路長, 但品牌離消費者很遠

新銳品牌不這樣做, 他們的人群更精準, 也會更小眾, 品牌策劃強調調性,要與目標年齡層的喜好相近。調性之外,產品要製造爆款,針對一款產品、一個場景、一個IP、一個人設、一個故事,用抓眼球的包裝.

他們知道如何佔領年輕人的心智。比如這兩年很火的「太二酸菜魚」, 單一主菜是酸菜魚, SKU不多, 人格化品牌戰略, 用漫畫的形式凸顯「二」文化, 既有「二老板」對於產品的專注與固執, 也有店員「小二哥」的「中二」, 店裡口號是「酸菜比魚好吃」, 「吃魚拯救世界」等, 只接待四個人以下, 不過分熱情, 不打擾, 有個性。

鍾薛高的雪糕, 瓦片形狀的雪糕, 還原江南的青瓦白牆, 賣給27歲-35歲的女性為主, 幾乎都是通過網際網路渠道, 稱自己賣的是歲月靜好, 吃完了有讓人疼愛的渴望, 甜度不是很高,精緻與各種聯名款, 激發人分享的動機。

找到各種UGC(用戶生產內容)到線上去種草。種子用戶看著喜歡,會自己到類似小紅書的社區去分享,形成「種草」矩陣。

他們要是拿出100萬做營銷傳播, 可能會請有網感有想法的素人KOC, 每位500元, 請2000個人到快手上宣傳, 轉化效果效果可能更好更快。

從增長策略上看,過去大品牌到線上, 都是在公域上做增長,比如天貓、淘寶、京東,買廣告。現在,新銳品牌則是通過私域流量, 先找人帶貨,在他的朋友圈裡打響之後, 再通過連結到公域上去成交。當公域上獲取了足夠大的聲量, 算法會自動把排名, 搜索詞往前推, 爆品再轉為銷售上量。

我們可以看到, 新的品牌離消費者很近,不斷與終端用戶建立觸點。鏈路短,轉化快, 用過之後, 品質形成口碑, 在腦海裡通過口碑去聯想品牌,逐步形成對品牌完整的看法。

用一句話來概括比較」新時代的商業」, 在思維與操作方式上與傳統有何不同?傳統品牌是大品牌, 大策劃, 大聲量, 大渠道; 新品牌則是」人群跟爆品匹配的連接」。

打造品牌的新規律: 人群跟爆品匹配的連接

過去兩三年中,許多新銳品牌如喜茶、鍾薛高、完美日記、花西子、Unny Club、內外內衣、樂純、樣子生活、元氣森林等,他們通過自己策劃特色標籤, 創始的故事, 成為品牌的靈魂, 讓你一下就能了解到它的理念與調性, 超級符號, 一眼難忘。

這些品牌們的」新」, 體現在策劃潮感強, 大數據分析商機與選品, 爆品開發, 高效的營種草到拔草鏈路等各個方面, 能跑出來的品牌都是善於靈活運用這套打法的高手。

首先, 品牌的潮感極強; 超級場景, 超級符號, 熟悉的陌生感, 對應的就是營銷的產品容易成為爆品。例如,元氣森林蘇打水氣泡水賣得很好的邏輯,跟後來推出阿薩姆奶茶是一致的, 這些品類在市場上早已有品牌教育了消費者多年, 但價格始終上不去。元氣森林做出來產品, 材料升級包裝升級, 價格也比原來的貴一倍。但年輕人覺得, 可以少喝一點, 喝好一點,這已經是一種鮮明的消費習慣了。

過去的品牌多半希望成為進口品牌的平價替代, 不過, 當產品足夠優秀, 材料升級與包裝升級後, 在消費升級中滿足年輕世代想要「講究不將就」的心理需求下, 大部分這類品牌的價格也不完全平價。

此前, 這類新銳品牌是沒有百年品牌的出生故事。現在, 他們也懂得了如何與有故事的大品牌聯名。通過與各種各樣的IP聯名,產生新的故事。比如完美日記跟大英博物館, Discovery頻道聯名推升顏值; 名創優品與英雄聯盟IP聯名發生價值疊加; 鍾薛高跟瀘州老窖的「斷片雪糕」, 榮威的「懶上癮雪糕」, 小仙燉的「燕窩流心雪糕」, 造就了話題感與稀缺性。

從選品策略上看,今天線上品牌依據的是量化決策。爆品會爆的背後, 成功不偶然。在選品過程中,就引入了數據決策, 拿到各大平臺的數據, 分析哪些品類賣得好; 有一家美妝公司,為了研究色號和銷量之間的關系, 抽取了天貓上的四萬個唇彩SKU, 建立AI機器圖片學習, 根據圖片中的嘴唇位置去提取顏色, 再進行顏色對比, 從中選出了25種色號, 找到銷量高的色號去設計產品. 再通過技術爬蟲, 分析微博, 抖音, B站, 小紅書這些網站裡,大家在聊什麼。因此產品一出來,就抓住了大家的心 -- 這就是一個玩數字的高手。

一句話來說,現在已經是一個量化交易的時代了。如果你的產品名不副實,網上馬上就全是差評。這是一個網絡民主時代, 大家用嘴和腳投票, 產品是第一競爭壁壘。同時, 顏值正義也絕對不能少。

此外,新品牌強調「強種草」型的運營理念。在過去的流量電商時代,消費者上這些主流的電商平臺」自己上去逛」。今天已經是「話題+買手」的時代, 一個話題出現後, 吸引有興趣的人群進入直播間, 見到買手或者達人, 他們將使用經驗分享給你,通過人格魅力」帶著你去逛」, 節省時間又有娛樂性。

指數級拔草矩陣

今天, 新銳品牌的拔草邏輯是「指數級」的,從私域走向公域的邏輯。通過數據化的選品, 文藝話題性高的內容, 加上人海戰術的精細化運營, 形成了一套」工業化種草到拔草」的流水線循環作機制。許多成功的公司模式實際上很重。

貨重要,人更重要,如何去量化選擇帶貨人?另一家美妝品牌, 在2019年請了5萬個腰尾部的KOC來拍短視頻, 先撒網式投放了一部分後, 找出哪幾個人跟這個貨更匹配, 再有針對性地加大力度買流量。

此外,要有針對性地運營各大種草平臺。小紅書,抖音、快手各有自己的特色, 也有不同的人群,不針對每個平臺深耕,種草也是沒有意義的。

在這一整套種草邏輯背後, 是品牌自建的信息系統。用這套系統抓取數據後,老闆說話已經不算數了,要靠數據決策。你準備投入多少錢,投在誰身上去帶貨,如何轉化,公司裡有會算帳的人。

種草後,又如何拔草?大部分新品導入,都配備了標準化的作戰流程。私域打頭陣,打三個月,三個月打不爆,產品就要下市。打爆了,就能夠在公域上曝光, 加上搜索詞曝光,或者打榜,吃到類目, 佔住品類, 產生大量的流量,之後帶來銷量。

所謂私域,寬泛一點,就是通過企業自身運營,或者與合作方的合營獲得流量。公域流量則是用戶在官方平臺上搜索產品時,通過官方展示,為產品引流。

私域直白地講,就是把用戶變成分銷代理。 淘系裡面有許多頭部的買手店鋪、網紅店鋪,他們有很強的人格魅力,運營了十幾年,每個買手打開手機裡可能都有50個以上的群,用戶很信任。買手種草跟直播是一種打法,都是社群電商。當然, 私域也包含了以微信群為主的微商升級的用戶營.

有了私域流量先轉化一部分銷售後,用戶用了產品,帶來好的口碑,有了聲量,就可以導到公域上, 曝光增加後,平臺給的政策就多了, 產生指數級銷量增長。

大部分新銳品牌都是可以在私域跟公域之間不斷做流量乘數效應,把這個邏輯流水線化,做有計劃性的上新。

新品牌構建人貨場, 精細營消費鏈路

在新的商業邏輯中,新銳品牌在人貨場上全面策劃鏈路。其中,找到人,匹配貨,然後最重要的是營「場」,而「場」這個概念現在有了很大改變。

過去, 我們所謂的場叫「marketplace」, 指的是市集場; 今天消費鏈路中, 出現了觸達場, 交互場, 轉化場, 服務場這四個場; 現在的抖音、快手,不但有直播、短視頻、過去靠打賞,現在連結到商城. 所以, 過去專門做觸達場、交互場的自媒體、新媒體,現在也都變成了轉化場。

比如戴森吹風機,一個80後的人可能先在自媒體上看到,又第二次在電商的「618」大促中被觸達,還是沒有買。坐飛機時雜誌又觸達了他,接下來他到線下實體店中試用。最後在社交電商上決定購買,再通過天貓去下單轉化。

現在,品牌可以通過數位化信息,拼湊出一個人的購買鏈路。我們常把這個鏈路幽默的稱為被商家「套路」了。

在疫情當中,我們看到過許多學英語的APP,在群裡大家轉發,掃碼後免費試聽,你聽後再把二維碼分享給五個朋友。連續打卡五天後,把大家搞到直播間領獎品, 在直播間推薦可以幫助學習的機器,原價199,現在賣99,分享給20個朋友,可以用38元買到,這就是」設計交易的規則, 以及促成交易的一系列活動」。

品牌的前臺與客戶互動,一定要定出誘人的價格,設計一系列交易活動,「勾搭」消費者。交易當中,要控場、構建衝動、逼單,成交後還要維繫,讓他持續地消費。

董明珠最近做的格力線上直播,也是一種精細的鏈路設計, 以及與合作方間的交易結構設計。先由本地經銷商觸達消費者,經銷商可能會先構建微信群,將消費者導到董明珠的直播室裡,通過帶貨場景與優惠的交易政策, 最終形成購買。

如果空調終端價格是3,200元,一般來說經銷商平常以2,800元出廠價拿貨;現在, 直播裡雖然只賣2,900元。經銷商還是可以小獲利,主要能賺到安裝、售後費用。這就變成了一套合作分配機制,背後有佣金結構的支持。

在新玩法中,佣金結構比過去要複雜, 計算後, 流量絕對不便宜。現在的直播團隊中, 琪婭等超級頭部主播全案報價一場約人民幣150萬, 參加每件商品約十分鐘的混播要收取鏈接費; 此外還要加收銷售傭金, 美妝類的大概在銷售額的25%-30%, 而且要求五折進貨, 貨品在直播間賣時, 必須是全網售價最低; 很多品牌做完直播後,如果銷售量不夠大,就不能賺到錢。

三個新銳美妝品牌的實踐案例

我們來比較, 過去三年當中, 營突出的新銳美妝品牌, 他們有各自的營銷模式, 各自選擇了不同的消費鏈路, 進行深度營.

首先來看廣州的美妝「完美日記」這個誕生3年品牌為例, 依靠淘系廣告獲客。除了與李佳琦這些頭部主播合作外, 完美日記每年在淘系可以直播到13,000場,與800萬以上粉絲的主播, 70%以上都有合作。

完美日記會找抖音短視頻帶貨,購買流量;會到小紅書上每年發14萬篇種草筆記。篇篇都要寫出特色,網友點評後要反饋,這已經完全是工業化的內容生產邏輯。

種草後,讓自建的800多位美容顧問團隊撒幣送福利,把用戶加到微信群中來運營, 現今運營數百萬用戶。在不同的運營人群中,每天要發至少3到8篇美容帖。從2020年開始, 完美日記計劃走新零售路線,做600家線下門店,自建3000人的美容顧問團隊, 至發稿日已建了100家線下門店。

在淘繫上,完美日記的銷售額大概有25億,微商的銷售額大概5個億。也有人說,他們去年做到了35億。我們可以看到,主要的打法是在淘系上做廣告轉化,在微商做長尾運營。雖然我們還不知道這種做法長遠的運營效果好不好,但這個模式是非常重的。如果有騰訊的倍增計劃支持, 加上數據中臺和營銷中臺, 都會有非常高的營效率.

第二家是蘇州的Unny Club,又是另一套運作方式。它精耕小紅書, 微博, 抖音, 快手這幾種草平臺,每天從數據中挖話題、賣點,選帶貨人。不一定職業的KOL,大部分都是KOC, 例如一位學生課餘會錄制短視頻, 有3000個忠實粉絲,這些粉絲都可以做實打實的轉化。若是能找到5萬個這樣的素人,用團隊運營,就可以積少成多, 這也就是便宜的流量。

這個品牌有不止2,000個人的自建分銷團隊,隊長就有一百多位, 專門精細營營淘寶的網紅店鋪, 買手店鋪, 作為品牌的分銷渠道。通過網紅與買手人格魅力帶貨, 把客戶引到他們的線上店鋪作私域成交, 同時推高了公域曝光, 類目的搜索詞,讓這些類目榜單指數級地上升。

第三家是杭州的美妝品牌「花西子」,成立了3年, 它的營銷模式相對沒有前兩家複雜, 但也是一種營的典型。他們走的是「網紅品牌+網紅帶貨」的邏輯,為了話題性, 也經常出現在各大真人秀中。

花西子屬於淘系, 請了李佳琦做首席推薦官,40%的銷量就來自李佳琦一個人。天貓單店上,他們有650萬粉絲的聚集量,復購率很高。2019年,花西子做到了10億元的銷量。

如果針對以上每一個品牌, 用一句話來高度概括,完美日記是淘系廣告獲客、微信生態復購;Unny Club是工業化種草、深度線上分銷;花西子是網紅帶貨話題、直播轉化。

以上,我們分析的都是這些品牌的主鏈路, 也是他們銷售轉化最重要的生命線。這些鏈路上,都需要建立一個強大的投入信息系統,包含數據中臺,去支撐業務中臺;才能在應用層推內容、促銷、對鏈路深度運營。所以營銷科技對於新銳品牌至關重要, 一個新品牌至少要配備6到8種營銷科技,形成一個SaaS集群, 若是沒有技術支撐, 人力再多也是無底洞。

最後的尾聲,我們發現, 許多新創品牌都很有想法,也能夠迅速組建新時代所需要的關鍵資源能力, 可是當品牌長大, 廣告滿街都是, 年輕人覺得這個品牌不酷了, 那接下來怎麼辦? 如何權衡小眾跟規模之間的關係,做到可持續的, 抗周期的, 旺盛品牌生命力, 不禁要問, 他們長大的路徑會是什麼? 我們持續觀察中!

相關焦點

  • Q8:獨立站FB廣告如何進行「種草」?
    最近我們的垂直站一直在借鑑國內品牌的「內容種草」打法,和大家分享一種FB廣告的思路(PS:後文中有具體FB廣告結構介紹)。第一階段(認知):用戶在小紅書或者抖音刷到了可啦啦的視頻,了解到有這麼個美瞳品牌。第二階段(認可):用戶又刷到可啦啦幾條視頻之後,詳細了解了這個品牌產品的特色:混血美瞳、日拋,並且嘗試購買10片裝。第三階段(認同):用戶收到貨使用之後,開始不斷復購和推薦給好友。
  • 天貓個護單品如何月銷1300萬+3500萬?完整揭秘HFP的爆品複製戰術
    ,一炮而紅,迅速在當年11月銷售額突破月銷700萬,成為HFP的一款超級爆品。因為品牌在向用戶進行種草的時候,除了要注意種草的密度之外,更要注意向目標客戶種草的自然度。向用戶做營銷,足夠自然非常重要!當你在筆記中能夠更加軟性的去植入產品,就不會讓用戶產生這是硬廣的牴觸心理,從而更加容易接受筆記中的產品推薦。
  • 微播易李理:遊戲行業,如何借鑑新消費思維爆火
    (原標題:微播易李理:遊戲行業,如何借鑑新消費思維爆火)
  • 天貓個護單品如何月銷1300萬+3500萬?完整揭秘HFP的爆品複製戰術
    比如說HFP的經典產品——乳糖酸原液:該產品以收縮毛孔為主打賣點,自2018年7月上線後,利用小紅書多篇爆款文章的種草,一炮而紅;迅速在當年11月銷售額突破月銷700萬,成為HFP的一款超級爆品。先讓你對產品有初步的印象,再喚起你的興趣,最後打消你的顧慮;投放思路有套路,有邏輯,有章法,一氣呵成。這才是真正的小紅書投放,這才是真正的內容營銷,這才是真正有科學有條理的去執行營銷計劃。
  • FBEC2020 |微播易副總裁李理:遊戲行業如何借鑑新消費
    大的創意的確是每個品牌都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實際在我們觀察到的現在新消費營銷,其實小的創意才是早就了爆品的營銷工具。新消防品牌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體現第一個特徵就是傳播的日常化,過去是以有一個大的創意引爆一款產品,現在這些品牌會像滴漏式的方式傳播一個品牌。
  • 教您五步打造爆品
    當提到某一個品類化妝品品,人們就會脫口而出那些單品的名字,這就是爆品的真正意義。 這就是所謂的「爆品」——在商品銷售中,供不應求,甚至斷貨,銷售量居高的商品,也就是賣到爆,人氣超高的商品。 當一個品牌被顧客從名稱提及而延伸至某一兩款產品併集中於斯,就已經獲得了初步的成功。而如何打造爆品呢?
  • 在小紅書,種草容易拔草難
    用戶的常態是,在小紅書完成「種草」,再跳轉到其他平臺「拔草」。全文3705字,閱讀約需8分鐘文 | 周亞楠編輯 | 顧彥1、小紅書通過內容影響用戶消費決策的能力,正在影響國內新品牌的成長;2、新品牌想要成為下一個完美日記越來越難,因為流量紅利正在逐漸消退;3、隨著商業化程度的加深,如何平衡良性內容生態與商業化訴求,成為小紅書必須面對的問題。
  • 貝泰妮:爆品薇諾娜是如何煉成的?
    隱馬數研嘗試從數據角度來探究貝泰妮旗下薇諾娜品牌的爆品戰略以及背後蘊含的公司核心競爭力。也就是說,當其他國產品牌仍苦苦打造一款大單品時,薇諾娜已經擁有了一款王牌產品。那麼薇諾娜是如何成功打造出大單品的呢?隱馬數研嘗試從數據的角度,探尋爆款大單品背後的規律。
  • 網絡語拔草是什麼意思?長草種草拔草分別是什麼梗?
    網絡語拔草是什麼意思?      在網購中,「草」字通常可以理解為長勢很兇猛的購買慾。      「拔草」      相應地,「拔草」的意思就是把這種心痒痒的感覺和購買慾給「拔」掉了,也即取消購買的計劃。      拔草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譬如因為銀子不夠而忍痛將購買慾扼殺在搖籃中(「唉,這雙靴子小貴,家裡類似的還有兩雙,算了,不買了,拔草!」)。
  • 排行榜中這幾款適合學生黨的護膚品,你種草/拔草嗎?
    哈嘍~各位小仙女們好,近來大家的皮膚保養都進行得如何了呢?有沒有給自己的臉蛋皮膚喝足水了哇?自從步入秋季之後,小Q的皮膚狀態可謂是糟糕透了,真的是太乾燥了,鼻子都起幹皮了,而且嘴唇的幹紋也是非常的嚴重。
  • 網絡語拔草是什麼意思?微博上長草種草拔草是什麼梗
    現在在網絡上很多朋友都在講「種草、拔草、長草」等網絡語,但是有些朋友不知道網絡語「拔草」是什麼意思?微博上「長草」、「種草」、「拔草」分別是什麼梗?「種草」、「拔草」和「長草」分別是什麼意思? 出處是哪裡?  經常逛網絡論壇的人,對「種草」「長草」「拔草」肯定不陌生。
  • 感恩節I Do聯手明星暖心「種草」,恆信璽利營銷再次亮眼行業
    所以說,被種草的過程往往「潤物細無聲」,長草的過程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拔草」的過程就一個字,爽。看種草營銷這幾年這麼火,說明大家還蠻享受不時被「種草」的過程。因為,省事兒。 你偶像說好,KOL說好,朋友說好,就買來試試看吧,就算試過你不是特別滿意,「試錯成本」也比自己瞎買的成本要低些。再說,時下產品之豐富,特別容易讓人陷入選擇困難症,真需要有值得信任的人幫你做出判斷。
  • 微播易《2020年低價爆品的進階之路》報告
    如果你在多渠道刷到了它,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是它的潛在付費人群,你的討論與關注,便會促發進一步的消費行為或消費影響(安利、推薦等)行為。三、完美日記用什麼樣的內容打動用戶? 內容共創,差異化媒介覆蓋,個性化內容種草策略。
  • 超細緻「橘朵」的種草和拔草你都知道嗎!(下)
    如果這篇帖子說動了你,那麼請進入評論區,交出你的好物,你會看到一個個真實省錢的世界:01超細緻橘朵的種草和拔草你都知道嗎?上一期講到了我們的國產品牌橘朵,介紹了眼影盤和高光碟不知道你們是覺得種草還是拔草呢?這一期就繼續聊聊橘朵的種草和拔草
  • 終極爆品的4種力量,看看你佔了幾種
    有一種優秀叫別人家的孩子,有一種爆品叫別人家的產品。雖然目前沒能成為行業爆款標杆,但是能夠根據那些爆款的出圈經驗,找到打造終極爆款的神秘力量,他日經過努力修煉,相信也會有破圈之時。………………………………………………………………………………………………………………爆品之所以成為爆品
  • 完美日記/花西子逆襲歐美品牌成爆品生成機,其模式具有複製性
    在新品牌層出不窮的當下,它們是如何成為「爆品生成機」的?大體來看,這些爆品具備一些共同特質。從這些品牌近年發展路徑來看,它們幾乎遵循「兩步走」的爆品打造法則。,不少品牌爆品的成功大多源於網際網路營銷打法和電商紅利的驅動,本質上壁壘不算高。
  • 種草Or拔草?究竟Tory Burch湯麗柏琦的鞋子好不好?
    種草Or拔草?究竟Tory Burch湯麗柏琦的鞋子好不好?時間:2020-08-27 12:28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種草Or拔草?究竟Tory Burch湯麗柏琦的鞋子好不好?
  • 拒交「智」商稅,這7樣智能家居,種草還是拔草,看完這篇再決定
    不過價格也是很美麗……種草or拔草:種草NO.2智能魔鏡這樣的智能魔鏡很多人應該都看過吧!種草or拔草:拔草NO.3智能LED吸頂燈在朋友家裡看到他們家吸頂燈時,以為它只是一個普普通通,有點醜的吸頂燈!
  • 化妝品如何打造超級爆品?看品牌電商的反向邏輯
    不管是超級爆品泡泡麵膜,還是老羅藉助自己的IP做直播帶貨,又或者是品牌商家通過頭部KOL達人做帶貨加持,其體現出的產品爆點、個人IP及達人演繹,都在營造一種內容體驗,以打動購買用戶,影響他們的決策,最終達成轉化。電商的內容運營即利用產品表達培養用戶實現種草,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利用流量轉化促成商品最終交易的本質。
  • 【拔草】歐緹麗潔面摩絲
    這個月不知道怎了老想寫拔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