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幹過三年的果蔬批發,對於蔬菜的種植、收購、售賣還是多少了解一下,我來說說我對「蔬菜為什麼賣的越來越貴?是不是種菜的人少了?」這個問題的看法。
蔬菜賣得越來越貴的原因
一,蔬菜的收購
其實很多的蔬菜地頭收購價是很便宜的,以前去山東壽光收購茄子、辣椒等蔬菜,可以說跟我們本地有很大的價格差。蔬菜從農民手裡收購上來,要經過篩選、分揀、包裝、裝車、販賣。地頭的收購價比較便宜,但是經過層層加價,運到市場後經過批發和零售,那麼加價就可能達到50%以上。
否則收購商和零售商就不掙錢,因為蔬菜的損耗也大。從壽光收購一車10噸左右的蔬菜,運費每噸最低也要200塊錢,代收的經濟人費用一般一車200元,分揀、包裝、裝車和卸車的費用也要幾百塊錢,批發商的利潤、零售商的利潤,這些都要加到消費者的身上。想一想經過這層層加價,蔬菜能不能便宜?
二,售賣場所的變更
很多地方現在都「退路進廳」,商販售賣蔬菜需要租賃櫃檯,很多農貿市場的櫃檯租賃費也不低,商販要吃飯,自然菜價不會太低。農村農民種植的蔬菜,很少能夠直接面對消費者。
因為他們也不可能為了賣菜去租賃一個櫃檯,也沒有時間天天蹲點賣菜,這樣農民種出來的菜只能給批發商或零售商,他們加上物流費用、攤位費、自己的利潤,賣的低了不會有人幹的。
蔬菜賣的越來越貴的原因,主要還是市場流通各環節,層層加價的原因導致的。
種菜的人並沒有減少現在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很多的蔬菜種植大戶,他們一年四季都在從事蔬菜的種植。因為現在都講究科學種植,蔬菜的產量比以前要高很多,因此即使蔬菜種植的土地減少,蔬菜的產量反而會增加。
蔬菜的價格貴還是跟季節,以及是否是外運菜有關,一般地產的蔬菜大量上市的時候,價錢還是很便宜的。外運菜因為經過層層加價,價格貴也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