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與借鑑,似乎是個老掉牙的問題的,打開網頁輸入相關詞語,此類信息多如牛毛,涉及到各行各業,作為設計師對此也十分敏感,因為幾個設計師聚一起必然會談起設計,談到設計作品就必然的把「抄襲與借鑑」拿來談論一番,有時回頭想想也挺無趣的,任何事都是相對性的,對與錯都難以分清又怎麼能說清楚抄襲與借鑑的關係,可能相差甚遠、也許本來就是兩兄弟,只在一瞬之間。
首先來解釋下這兩個詞的官方意思
抄襲:抄襲指竊取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的。包括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形式或內容的行為。是一種嚴重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同時也是在著作權審判實踐中較難認定的行為。
借鑑:把別的人或事當鏡子,對照自己,以便吸取經驗或教訓
說到這兩個詞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詞那就是「山寨」
"山寨」英文翻譯為 : cheap copy。
「山寨」是依靠抄襲、模仿、惡搞等手段發展壯大起來,反權威、反主流且帶有狂歡性、解構性、反智性以及後現代表徵的亞文化的大眾文化現象。很顯然這並非什麼好事,有人開玩笑說中國是世界上名牌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公交車上都隨處可見Gucci以及LV等國際奢侈品牌,「山寨」在中國就像一個毒瘤一樣滲透在每個角落。有的商家藉此大發一筆,因為中國人多,有足夠的消費者來為此買單。前段時間看到iPhone 4在中國上市銷售之火爆,中國人民排通宵隊睡在門口等著買iPhone 4,第一個買到的人出來後手舞足蹈,還有記者採訪買到iPhone 4是什麼心情,被採訪的人也是雞動不已……,這讓我想起了春節前夕中國人民在火車站排通宵隊買火車票,不知道這三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嘿嘿……
最近看了部阿米爾·汗的電影《三個白痴》,其中有一段對Machine的定義很有意思,這部電影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下,值得一看。我想說的是,用簡單的方法來說明一些看似複雜的事。下面就進入主題看看抄襲與借鑑吧!
這三個LOGO,是抄襲還是借鑑呢?同樣是英文字母,同樣運用了中間空心的表現形式,大同小異,個人認為這不能算是抄襲,他們只是用了同一種表現手法。就像下面這些LOGO,都運用了「摺紙法」一樣。
很多LOGO我們覺得在哪見過的,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他們在表現形式上一樣,所以看似不一樣的LOGO其實都是同一個媽生的,比如下面這四個,你能說他抄襲嗎?最起碼從商標法上來說不是抄襲的,但從視覺上來說感受一樣。
還有我們常用的馬賽克手法,都快要用爛了,如果這也算是抄襲,那滿世界都是,當然設計師水平的高低,同樣的表現形式,出來的作品也是千差萬別,設計師本身起著決定性作用,而不完全是在表型形式上。
環保旋轉,把其中的元素換成葉子、箭頭或者是人頭,哈哈··,開個玩笑。
水墨LOGO,在中國也多的去了,運用廣泛,只要你有好的概念,可以運用到任何地方。
上面這三個LOGO,第一個是日本大和房屋集團的LOGO,後面兩個是東道的作品,可能是借鑑過渡了也可能是真撞車了,誰知道。
上面這幾個就不說了,之前有細心的設計師整理過這類LOGO,我想也就在中國會出現這麼嚴重的問題,就像威客一樣,200塊一個LOGO,還有很多給你選,您還別嫌多,宗旨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賤!
關於汽車,我之前的一篇博文中有提到,就是去看第十四屆深港澳國際車展時發現,唉~~,不說了。
這兩款車看似一樣,但價格卻相差25萬,OMG!!
左邊是smart,右邊是小貴族
建築的雷同也屢見不鮮,
其實LOGO的視覺表現形式太多了,這就不一一例舉了,
這上下結合起來就是墨爾本了,O(∩_∩)O哈哈~
負形空間的運用,屢試不爽,有些經典的LOGO都運用了此方法。
斑駁的痕跡,類似出土石雕文物,
肯德基爺爺,版畫雕刻效果,又是屢試不爽
借鑑與抄襲,就看你怎麼看了,總之借鑑還是十分重要的,人一直都處在學習之中,從吃飯到說話都是學習模仿的過程,關鍵點是運用所學然後超越它,為己所用,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