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海德堡大學醫學院、德國感染研究中心和其他合作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的進入阻斷劑bulevirtide(商品名Hepcludex,原名Myrcludex B)現已獲得歐盟委員會批准,成為治療丁型肝炎的頭一款進入抑制劑。醫療發達國家的每一次新藥獲批對選擇出國看病的中國患者來說都意味著多一份希望。好消息是,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已經與發達國家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國內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提供從境內到境外一站式出國看病服務。
該藥始於25年前的基礎研究,可以防止丁肝病毒和B肝病毒進入肝細胞。這款新藥為全球大約2500萬丁型肝炎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其他藥物獲批用於治療這種傳染病。
經過25年的研究,Stephan Urban教授及其團隊開發出了治療丁型肝炎的頭一款藥物Hepcludex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病毒性肝炎,會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加速發展。到目前為止,肝移植是許多丁型肝炎患者存活的唯一機會。
由於丁型肝炎病毒不能產生自身的病毒包膜,所以丁型肝炎感染只能以合併B型肝炎感染的形式發生。相反,就像寄生蟲中的寄生蟲一樣,它利用B肝病毒的一部分進入肝細胞。25年來專注於開發Hepcludex的Stephan Urban教授及其團隊利用現有對B肝有效但無法治癒的藥物以及這個小的蛋白質片段,創造了世界上頭一種有效治療丁型肝炎的藥物。隨後,Hepcludex獲得了歐洲藥品管理局的優先藥物計劃資格。2020年5月28日,歐洲藥品管理局建議批准Hepcludex,現在歐洲委員會已經批准將其作為處方藥在歐洲上市。
「我們非常高興這款基於海德堡數十年病毒學研究的新藥成功獲批,」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傳染病研究中心發言人、德國感染研究中心主席Hans-Georg Kräusslich教授表示。「該藥是在科研機構、公共資助機構和生物科技公司的密切合作下開發出來的,是實驗室結果成功轉化為臨床應用的一個縮影。」
Hepcludex的作用機制是基於鑰匙與鎖的原則:B肝病毒和丁肝病毒只在肝臟內複製,因為它們需要只存在於肝細胞的膽汁酸轉運體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多肽)來進行複製。它們利用像「鎖」(病毒受體)一樣的轉運體進入細胞。Hepcludex可以鎖住這個鎖,就像一把壞了的鑰匙卡在鎖裡一樣。然而,在感染發生和病毒已經進入細胞後,Hepcludex也能起作用,為什麼會這樣呢?
「病毒需要持續感染健康的肝細胞才能存活,因為被感染的肝細胞要麼死亡,要麼被免疫系統消滅,」Urban教授說。「當肝臟受到感染時,肝細胞分裂非常迅速。該藥可以保護新生的肝細胞不受感染,同時消滅被感染的細胞。」幾項I期和II期臨床試驗表明,患者對該藥耐受良好,而且該藥能有效防止B肝病毒和丁肝病毒的複製。目前正在進行的III期試驗主要研究Hepcludex的長期療效。
由於B肝病毒也利用NTCP進入細胞,因此Hepcludex也是一種有效治療B肝的藥物。同時,試驗還測試了Hepcludex聯合免疫調節劑幹擾素α(IFNalpha)治療B肝的療效,結果非常成功。Urban教授說:「經過48周的治療,一些患者的病毒載量顯著下降,所有的病毒標誌物持續消失。」然而,由於目前已經有治療B肝的方法,且尚未滿足快速審批Hepcludex用於治療單純B肝感染的先決條件,這就是為什麼最初只能將Hepcludex用於治療B肝和丁肝雙重感染特別嚴重的患者。「未來,研究Hepcludex聯合免疫調節劑是否也能治癒未合併丁肝病毒感染的B肝患者將非常受人關注,」Urban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