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丨理解自然才能理解中醫

2021-02-12 中醫同城





酷愛中醫經典,喜愛傳統文化,堅持用純中醫理論辨證治病,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結合人體陰陽的偏盛偏衰,以調整陰陽平衡的目的取得較好效果。善用經方,用藥簡、便、效、廉而為廣大患者喜愛,對現代疾病的治療從「相火理論」入手,用平逆相火的方法取得較好效果。

注重後天脾胃,對小兒、老人及體質虛弱者,反對濫用補藥和過度治療,培補後天是健康之本,以兒科著稱。在婦科治療中,認為「坤土溼寒」是主要病因,治療中主要用溼下清上、疏肝達鬱的方法。

擅長治療:

1、兒科:感冒、發熱、咳喘、腹瀉、厭食症、及小兒多動症等;

2、婦科:月經不調、帶下病、不孕症、子宮肌瘤及乳腺增生病等;


初次見劉大夫,言談中就感受到了很濃厚的中醫思維,治病開方講究天人相應,四時結合,陰陽平衡,重視自然規律除了治病,養生亦講求時間,細至節氣輪迴。每個時刻,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劉大夫都能結合自然,給我們講出一二。頓時覺得中醫真是個講道理的學科,從不含糊。

中醫,熟其道,通其理,觸類旁通而有所感悟,不論局部或是整體,最終形成自己的理論,已是不易,何況還能用於治病,下的功夫不知其深,但一定不淺。

跟劉翔大夫對話,中醫竟然成了自然中最簡單的事物。中醫其實就是源於自然,中醫是從觀察自然來的,考慮因時制宜、因地制宜,講究季節、方位,順應其中的四季變化來理解運用中醫, 才發現原來學好中醫如此簡單透徹。

劉翔大夫還非常關心我們這些中醫學子的學習情況,希望我們多讀經典,不要走彎路。


「我是八八年大學畢業,大學畢業以後上單位工作,八十年代那時候大學生還不是很多,你想一個縣中醫院,對你的期望值就很高,還分來一個大學生,然後找他看看病去吧。

很坦率的講,沒幾個看好的,因為那時候辦的都是中西醫結合的模式。我八十年代上學的時候正是中西醫結合很盛有的時候,上什麼地方實習都是什麼一號方二號方,都是一些協定方式比較多,所以說那時候在大學的時候那個模式完全都是中西醫結合的模式;慢慢人家找你看你都看不好,你這臉上就感覺不好看嘛,那個時候一個單位或者一個地區大學生很少。

幾年以後一看不行,還得自己再學習,本身上大學的時候我對經典也不太重視,像內經、傷寒,這些經典課都是選修課。很坦率的講都沒學好,後來才看到經典的重要性,才自己又學的。本身還是有點基礎的,就用自己業餘時間看,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才開始看經典的。」

和劉大夫交談過程中,其強調了讀經典對中醫學習的重要性,這不僅是臨床的直接需求,也是在培養一種思維格局。劉大夫自話「經典就是不可逾越的,亙古不變的,這要說的再迷信一點,他不是常人寫的,都是一些聖人、神人寫的。」這也是經典的意義所在。多看多悟,自然熟能生巧。


「《內經》看得多,把這圓運動弄清了,對中醫的理解基本上就很深了。人生病無非就是圓運動,他和自然界不和諧在哪?

就是一個太過和不及,或者說跑到自然界前面去或者後面去。我們治病就是你太過,就往回拉一下;你不及,我們就推一下。就是這麼簡單,所以這就是圓運動。

現在秋天了,陽氣是沉降的,很多人感冒。我們肯定要根據升發讓你升一昇陽氣,直到你跟自然界同步就好了。

這跟春天春末夏初感冒肯定不一樣,那時候陽氣很盛,火症就比較多,這肯定就要往下壓一壓,不要讓他火氣太大,熱相太明顯,就用辛涼解表;而冬天又不一樣了,冬天肯定就用麻黃湯、桂枝湯,因為寒邪太重,要大力去發散它。」

至此,忽然覺得古人真是智慧的,萬物皆有關聯,萬物皆求平衡,自古如此。我們能從經典古籍中悟出一星半點的道理來,絕非一兩次的涉獵,絕非一朝一夕就如夢初醒。「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搞懂邏輯,理清規律,無師也能自通,琢磨醫理這種複雜的東西,其實也不過如此。

用劉大夫的話講「中醫你要是入了門了那就很簡單了,要是沒入門,有些人學一輩子也不一定入門。所以說你要是入了門以後觸類旁通,我覺得你看什麼書都可以不用逐字逐句地看,大致意思了解就可以,理都是相通的。

半夏:您的理論多跟五運六氣,還有天人感應有關係,說實話我看不懂。

劉翔:你們現在年輕人學中醫,我給你們一點提示。中醫其實就是源於自然,你任何一個病象,要取到自然界的一個象,這算你入門了;如果你沒找到這個象,算是你沒學好。因為中醫是從觀察自然來的,所以中醫就講因時制宜、因地制宜,講究季節、講究方位;這個和《易經》什麼的都是相通的。

舉個例子說,西醫給人看感冒,他一年四季就那幾個藥,中醫絕對不可能,中醫中藥有它明顯的季節性。前段時間治感冒和現在治感冒的方子絕對不可能一樣的。這個從哪裡來的呢?

這個從自然來的,夏天是散發的,那時候溼氣就比較重,感冒兼溼的就比較多。舉個例子芳香化溼的,藿香正氣水是常用的新加香薷飲,夏季用得比較多的;現在是秋天,哪裡還用呢!秋天以燥為主,就是燥邪,風寒暑溼燥火。秋天就多用用桑杏湯,桑菊飲這些祛燥、溫燥、涼燥。

半夏:學習這些東西都是從哪裡來的呢,怎麼體會?

劉翔:其實這些在《內經》上都有,特別是在運氣七篇,專門講自然界氣候變化的。其實很簡單,陰陽也好,五行也好。再到後來推崇彭子益的圓運動,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樣一個周而復始的運動。

我們醫生要做的,就是讓人和自然界同步,不同步,就肯定會生病;同樣還有內五行,五臟中心肝脾肺腎,也需要這樣一個運動,內五行出現問題了、失調了也會生病。人就這兩個系統,內五臟系統,外就是自然和諧的系統,兩個系統哪一個不平衡,都是要生病的。

半夏:生病和這兩個系統都有關?

劉翔:對,你和自然界不和諧,肯定要生病,這就是外感病。內傷是什麼病,你內五行出現問題了,也就是心肝脾肺腎運行出現障礙。

半夏:內五行出現問題是為什麼,是誰打亂它的呢?

劉翔:這個方面就多了,比如生活習慣。像熬夜、暴飲暴食、菸酒刺激,再一個情字,這些都是思慮欲望太多,打亂他的內五行,其實這樣一說中醫就很簡單。 

半夏:您治病是由「相火理論」入手的,您是什麼時候開始用這個理論的?

劉翔:說實話這也不是我自己發明的,也是看人家的理論,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悟了一些東西。這個相火理論,《內經》上有一句話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說的通俗一點,就像南極和北極不能住人,只有中土、中原是最適合住人的,因為那裡四季分明。自然界分為這兩個地方,但是結合人體又是什麼意思呢?

剛才說到自然,說自然界的象,人的病理象、生理象都和自然界的象是一樣的。為什麼適合住人,是因為天地交合的好,天地就是陰陽,天為陽地為陰,天氣必須下降,地氣必須上升,陰陽交合,萬物才生。南極和北極為什麼不能住人?就是因為天地不交合。再稍微好點的地方,像沙漠、大西北,那個地方乾旱,天地也有交合,就是比南極北極好一點,但是萬物都不生長,連草都不生,相比之下還是比我們中原差一點,不太適合人居住。

為什麼古代打仗都想爭奪中原,就是適合居住。從中醫的角度講,就是天地交合的好,陰陽交合的好。人體也是一樣,人體健康不健康,就看你人體交合的好不好,要順應自然。人體有君火相火,剛剛講了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就是心火,要明亮、神情要安定,神不能亂;相火,相,是輔助的意思。

古人說吉人自有天相,相就是幫助的意思,他是幫助君火的,它的位置就是往下去的,是溫暖腎水的。為什麼我說現在的人的病都是相火病呢?欲望太多了,想的太多了,不像古代的人那麼質樸單純了,所以火就起來了。火一起來,就像我們剛剛講的自然界的例子,陰陽就分離了。 

半夏:相火起來後,會導致什麼病呢?

劉翔:臉上長痘痘,失眠。大部分都是思慮太多,考慮問題太多導致的。操心多了就容易失眠,這人一失眠就容易煩躁。舉個例子來說,失眠用黃連湯的比較多,因為它滋陰降火。還有交泰丸(黃連和肉桂),說白了就是引火下行的。失眠煩躁這類精神方面的疾病很多,像狂躁症,抑鬱症,焦慮證太多了。

半夏:能舉個狂躁症,抑鬱症的病例嗎?

劉翔:前幾天有一個病例,這個人33歲,生意做得很好,長期下半夜三點鐘睡覺。他感覺自己體格很好,還打拳,練拳擊練得很好。

他五一的時候去了泰國,走在大街上就突然昏倒,兩個手抽搐,當地人給他診斷為癲癇。吃藥吃了幾天,一天發作幾次,一天暈倒好幾次。最後不行,趕快回國,回國不行,萬一在飛機上猝死了怎麼辦。

結果帶著鎮靜劑,坐飛機回來了,找我一看,一把脈,我說這絕對不是癲癇。我跟他說:趕緊把抗癲癇藥停了,他不敢停。第一周還吃癲癇藥,我開藥給他,吃了一周以後,還很有效。他就相信我的話,就把抗癲癇藥停了。

半夏:那他在中醫上是什麼病啊?是陰陽分離嗎?

劉翔:不能說陰陽分離,還沒那麼重。他本來體質就好,就是熬夜熬的很厲害,天天下半夜三點鐘睡覺。他這是長期熬夜造成腎水不足,不能涵木,導致肝風內動。我給他用了 「三甲復脈湯」,現在這個人好好的。

半夏:您文章中提到過,腎精傷到之後,再想補回去是很難補的。像他這種是傷腎水沒事嗎?也是很難補的嗎?

劉翔:對他的體質肯定是有影響,我們就只是治好他的症狀,不犯那種病了,但是他的體質肯定受影響。因為人體就像是能量倉庫,用一點少一點。

這個腎就像是一個煤氣罐一樣,人體一輩子就是這一桶煤氣罐,你一熬夜,煤氣罐開得太大,你就早早把你的生命消耗完了。會養生的,就把它開慢來,也就長壽點,就是這個意思。

半夏:為什麼您要把一年分為八個階段,並且認為這是自然界變化較大的八個時期。立春—春分;春分—立夏;立夏—夏至;夏至—立秋;立秋—秋分;秋分—立冬;立冬—冬至;冬至—立春。

劉翔:一年有24個節氣,有八個節點都是最重要的,古代叫這是八節。我跟你這麼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是四個節點,代表春夏秋冬。在每個季節當中還有四個節點很重要,即兩分兩至。

春分代表春天的中間,是白天和夜晚時間等長的時候,春分以後光照時間越來越長,代表陽氣越來越上;跟它相對應的就是秋分,秋分這天也是白天和夜晚等長的。一場秋雨一場寒,過了秋分就涼的越來越快了,陽氣越來越少了。

還有兩至,即夏至和冬至 ,這個就更重要了。人家說冬至大於年,古人有一種記時方法是以冬至這天作為新年的開始。從自然界原理來講,叫冬至一陽生。雖然我們表面很冷,但是地底下陽氣開始發生了,這個時候就是一年的開始,這種方法還是很科學很有道理的。

比如冬泳,在冬至之前冬泳是絕對不行的,因為底下太寒會把人都傷到。哈爾濱冰天雪地,其實底下的水都冒熱氣,水和外界溫差太大,有水蒸氣,越往底下水越暖。

夏天就不行,夏至一陰生。每年夏天都有報導小孩到河裡遊泳,一跳進去,抽筋了,人死了,就是因為底下的水太寒了。夏至一陰生,雖然表面上很熱,但是陰氣已經發生了。我們看不到但是古人很智慧就觀察到了,這八個點是最重要的,是每個季節的陽氣的陰陽轉換一個重要節點。

半夏:您說中醫開方開的就是時間和方位,時間很好理解,那方位怎麼理解呢?

劉翔:我給你舉一個例子,四川的女孩子找我們看病就問說:「劉醫生,我在四川的時候天天吃火鍋一點事都沒有,來深圳上學就起了滿臉的痘痘。」這是因為四川在八卦上屬於坤位也,以溼為主,他們的火鍋都是麻辣的,能祛溼,一吃就相互抵消;而深圳屬於南方,南方屬火,你再吃火鍋是火上加火,這就是方位。

再舉個例子,我們山東的教育還是很好的,在全國還算比較有名的。曾經有一個家屬帶著孩子找我看病,他說山東教育好,為了小孩從甘肅跑到山東,來了一個月就生病了,說山東太溼了,他從甘肅來就感覺山東太溼,這就是方位嘛,開方就開一個像甘肅一樣乾燥的,給他創造一個內環境空間,他的病不就好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任何一個風俗你要搞明白了,絕對是一個好中醫

半夏:我看您說二十四節氣,比如說立春的時候就比較適合吃辣,還有什麼節氣適合吃辣的? 

劉翔:單純問這個問題就很局限。辣的東西屬辛味,辛味能散、能升、能活血、能祛瘀,所以說它能提昇陽氣,凡是陽氣不足的情況下都適合辛味。比如說體質不好,有溼氣的人或者冬天也是陽氣不足,都適合吃辛味。像四川屬於潮溼地區,也適合吃辛味。因為辛能祛溼,能升散。而在深圳是不太適合吃辣的。

半夏:深圳不適合,所以粵菜本來就不辣。

劉翔:粵菜是不辣的,所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要小看這些風俗,都是有道理的。其實任何一個風俗你要搞明白了,絕對是一個好中醫。我舉個例子,現在剛過完九月九,你們說為什么九月九登高? 

半夏:因為是秋天心情不好。

劉翔:也對。古人的智慧真了不得,都蘊藏了一些美好的願望在裡面。古代人是以陽氣為主,把陽氣比作君子,陰氣比喻成小人。因為人是以陽氣為本,自然界也是以陽氣為本。

九月九它是重陽,九月九開始陽氣沉降很快,都沉到地下了,因為它要入陰。人對陽氣要反映出來,他就逆其向而行,你不是沉降嗎,我就往高處走,就是希望陽氣不要過快的流失掉,所以就登高。

每一個習俗,我希望你們搞中醫的都仔細體會體會。包括「冬吃蘿蔔夏吃薑」,我跟他們分析過,到哪一天該吃,哪一天不該吃,我文章裡面都有說明。

半夏:您能給我們講講現在這個時候養生該注意什麼嗎?

劉翔:老百姓有一句話叫做「一場秋雨一場寒」。就是指霜降末期陽氣沉降得有點快,會讓你感覺到有點寒冷。這時候最主要的就是保暖

尤其是女同志,起碼有三點是需要注意的:一個是脖子,為什麼說脖子,脖子風池、風府都在這裡,所以在北方很多人出門都會拿個圍巾圍著,既是個裝飾,又能保暖;

第二個是肚臍下面和腰部,它不僅是因為腎是命門,還有女人的子宮也在這裡,這個地方容易導致宮寒;

還一個是腳底,寒從腳起。所以保暖不管男女同志,這三個地方都是很重要的。女同志千萬不要穿露臍裝,不要不穿襪子,不要喝冰的。

從這個季節開始,每天早上都要喝點生薑、大棗、紅糖水。像南方飲食就要吃點既有滋潤作用,又有溫補作用的,比如說山藥、芡實。

半夏:我一直以為芡實是平性的。

劉翔:芡實是有點溫性的,能補腎,還可以放在湯裡面,可以放點大棗。要說大棗前段時間吃是不可以的,因為秋燥吃堅果會助陽。從這個時候也可以天天泡泡腳,可以驅驅寒。跑步,健身,運動也是昇陽的,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半夏:那什麼時候為止不可以運動?

劉老師:從明年春分以後就要減少,就不應該再運動了。不是說一年四季都適合運動的。

半夏:我以前認為冬天不宜運動,晚上不宜運動。您講的和別人很不一樣。

劉翔:人的健康水平的高低取決於人對抗環境能力的高低,對抗環境能力越強,人就越健康。很多人學中醫就學偏了,說冬天易靜不宜動,夏天應該動。他們都提過這個問題,說我講的怎麼不一樣。古代不重視形而重視神,所以在冬天腦子要動得少點,神要安定。神一動,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火,靈智一動火就上來了,上來就斂不了。

冬季要養陽氣的,但在形體上要對抗環境。夏天,很簡單的道理,已經那麼熱了,你再去運動不脫陽才怪呢。這些(冬天不宜運動,晚上不宜運動)就是對內經的理解有偏差。

半夏:但是夏天運動效果好,運動運動就減肥了,冬天再怎麼運動也減不了。

劉翔:主要是要明白那個道理,泡腳、運動包括艾灸都是昇陽、溫陽、讓陽氣壯起來的。春天很多養生館掛出春天養肝——宜艾灸,春天本來就是升發的,肝氣升發較旺,是需要抑制它不能升太快;你不抑制反而要助陽,所以說春天是最不適合艾灸的。什麼時候做艾灸?

夏至以後,從夏至開始。夏至一陰生,中醫除了陰陽平衡的觀點還有一個抑陰扶陽,抑制陰氣,扶助陽氣,陽氣是根本。為什麼說「冬吃蘿蔔夏吃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老百姓都知道,從夏至開始吃薑,為什麼那麼熱還吃薑,因為裡面寒了。陰氣發生了,所以要吃薑去溫暖你的陽。

半夏:我看您說,把小孩時期比喻成春天,小孩食養有關一生。小時候的不足就會導致成年後的一些疾病?你可以舉些例子嗎?

劉翔:那是肯定的。比如說,你過分的給他用一些寒涼的,就會損傷它的脾胃,小孩病其實就是臟腑不足(心肝脾肺腎)。除了肝臟以外,肝氣是有餘的。別的脾胃肺心都是不足,所以說你要是損傷了它,肯定會影響他一生的。

現在最重要的損傷的就是他的脾胃,現在生活條件好,都知道吃營養東西,吃些高營養的,脂肪、蛋白質,其實是加重了它的脾胃負擔。其實越是這麼吃越造成他的營養不均衡,造成脾胃損傷。

中醫有一本《脾胃論》,裡面講「脾胃傷,百病皆生」就是你脾胃受傷,什麼病都可能出現。有利也有弊,你看小孩肝氣有餘,好不好?

半夏:好啊,肝氣有餘,生下來就應該是這樣嘛,肯定是好的。

劉翔:中醫就不能說這麼簡單,好是好,因為肝氣是主升發的,只有肝氣有餘,他才生機蓬勃。小孩發育快,幾個月的小孩來看病,你一看這小孩長那麼大,過幾個月又來,誒!還是這個小孩,都長這麼大了。

半夏:你說那種頭髮越往上冒得小孩就身體越好了。

半夏:那您可以說一下嗎?

劉翔:小孩易高燒、易驚厥,這就是肝腎有餘的原因,容易抽風,大人發燒見過幾個抽風的?所以從中醫的角度看,很多東西都是有利有弊的。

半夏:那現在的多動症越發多了,也是跟環境有關是嗎?

劉翔:對。這個在中醫的角度上來說還是在肝上,還有一個應該是和飲食有關係的,另外還有心理方面。從飲食來說,小孩本身是肝有餘,你再給他吃一些燥熱的東西,就會更加助長這種態勢;在心理上,現在整個的大環境中聲、光、電的刺激導致火更旺了,像平常的看手機、玩電腦都會有影響。

半夏:為什麼您認為在婦科治療中,「坤土溼寒」是主要病因?

劉翔:正常來說,人的火氣是在下面的,溼氣本身就是往下去的,如果火氣不在下面,水就寒了。女人屬陰,應該是以陽氣為主的。因為女性本身就屬陰,陰又屬靜,屬坤土。

女性要保養好,別熬夜,千萬別累著了。就是說,火一起來了就有問題。現在很多女性去看醫生,說大夫,我是典型的上熱下寒證,就是說她們腎裡面的火就出來了。

半夏:所以宮寒就是這樣來的嗎?

劉翔:對,現在很多不孕不育症的,月經不調的病非常多,女生月經正常的已經很少見了。以前我們剛實習那會兒,要說有不孕症的都覺得很稀罕,現在就是大把抓了。這個還和心理狀態有關係。不要睡太晚,不要熬夜。單熬夜這一項,女同志肯定會宮寒。對以後生育,養寶寶都有影響的。

把火升起來後底下就寒了,女人看上去有多大的火就有多大的寒。簡單的來說,只要是火氣大,寒氣就大,那是百分之百的。比如說子宮肌瘤,子宮肌瘤也是和寒有關。宮寒以後就容易積聚,血液積聚在那裡。

半夏:女的熬夜會宮寒,那男的會有什麼影響?

劉翔:男的也一樣上火,女人更重一些。女人屬陰,寒氣更重。

半夏:男人屬陽,所以他的陽氣受損沒有那麼厲害是嗎?

劉翔:男人也會受損,只是陽氣不如女人那麼易流失。越是天熱越不能吃冰東西,夏至一陰生,越是天熱,五臟越是寒。越天熱就一定要吃溫東西,千萬別吃冰,水果都儘量少吃。

中醫同城已入駐今日頭條,歡迎訂閱

如有相關問題或感悟,文章右下方可以留言

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請在本公眾號後臺留言

授權使用請註明:「轉載於【中醫同城】公眾號"

更多【明醫尋訪記】請點擊

「周小兒」周瑾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名醫尋訪記丨羅正中——艾灸界的「發明家」

【中醫同城】中醫院忙不過來,「三伏貼」何以如此備受推崇?

華青丨中藥專家到中醫博士的蛻變

.

採訪|半夏&木槿   編輯|木槿    排版|紅曲&木槿


相關焦點

  • 特寫|扛起中國110米欄,30歲的謝文駿理解了師兄劉翔
    視頻來源央視(00:56)曾幾何時,110米欄的跑道上寫滿了中國田徑的榮耀、歡呼和遺憾,但在劉翔轉身離去後,這些複雜的情感都被塵封在記憶裡,它逐漸淪為一個「被遺忘的項目」。謝文駿已經在「後劉翔時代」創造了歷史。「我其實是衝著最好成績去的」初秋的江南水鄉紹興,其實不算一個適合田徑運動員創造好成績的比賽環境。
  • 理解中醫(40)之 官竅——舌
    理解中醫(40)之  官竅——舌        舌是心之苗,主司味覺,與吞咽、發音等密切相關。
  • 最美浙警丨理解是愛的別名
    最美浙警丨理解是愛的別名 2020-12-18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翔回應網友「欠劉翔一個道歉」:其實大家沒必要 我覺得你長大了
    2015年4月7日,劉翔正式宣布退役,距今已經有近6年時間。 被問到是否看到「欠劉翔一個道歉」上了微博熱搜,劉翔表示,「我朋友也發給過我,欠你一個道歉,我認為真的,其實大家都沒必要(道歉),可能我覺得你長大了,對,人都會在成長,有時候在年輕的時候說了一些話
  • 《如何寫影評》|理解電影,才能理解生活
    很幸運的是,大多數國人在對印度的認知上都還是比較清晰的,因此在大多數印度電影中,都可以找到能夠理解的點。當然,這也可能和電影的前期宣傳分不開。對於這種針對電影類別來確定影評主題的方式,既可以用劇情來填充你對影片的理解,也可以通過後面會講到的電影中使用的側面凸顯的技巧。>>④ 作者論作者論中最常見的就是將導演和影片進行評論。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王哲:對「十四五」規劃新格局的理解認識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丨王哲:對「十四五」規劃新格局的理解認識 2020-12-16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疏洩與排異——我對中醫根本治則的理解
    西醫嘗試殺滅病毒、細菌和變異細胞以達到恢復人體健康之目的,中醫則更重視利用人體天然的疏洩和排異能力,將各種致病因素通過多種途徑排出體外。致病因素一經排除,人體自然重新康健。本不需要大張旗鼓的對病毒、細菌和變異細胞進行各個擊破式的剿滅。到目前為止,人類發明的各種剿滅病毒、細菌和變異細胞的藥物,大多對人體正常細胞和正常組織有毒副作用。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 退役5年後再上熱搜,劉翔:我不需要任何人道歉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劉翔,理解他那時的「失敗」,「欠劉翔一個道歉」的說法,就這樣在網上流傳開來,引發熱議。近日,劉翔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及到這個話題,他直言人都在成長,年輕時說的一些話他都能理解,這沒什麼,自己不需要任何人的道歉,也沒必要,如果是他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會這樣說。
  • 《黃帝內經》:凡十一髒,皆取決於膽,理解了才能更好養陽
    中醫的臟腑關係,有髒為裡,腑為表,兩者互為表裡之說。肝、心、脾、肺、腎五臟,膽、小腸、胃、大腸、膀胱,兩者之間一一對應,此外再加上一個「孤腑」三焦,組成了五臟六腑的藏象學說。在中醫典籍裡,對於五臟六腑有很多形象的比喻。如心為君主之官之類。
  • 拍打拉筋中經絡、筋該怎麼理解?
    黃帝內經是中醫養生的源頭,也是拍打拉筋的起點,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 劉翔「不需要任何人道歉」:12年前「劉跑跑」,今無工作無孩子
    近日,劉翔接受一檔欄目採訪,正面回應了「欠劉翔一個道歉」這一話題。他表示:「人都會在成長,在年輕的時候,可能說了一些話,我覺得都能理解,真沒什麼。有可能我年輕的時候,我也會那麼說,我會將心比心。」只見鏡頭前的劉翔平淡地說著,臉上甚至還有點笑容,他說的話令不少人淚目。
  • 理解是智能的前提,但什麼是理解?
    這個實驗其實是反駁了圖靈測試,Searle認為理解才是一個智能生命的前提,而不是圖靈測試中描述的那些無關的細節。然而,儘管Searle的觀點在直覺上無可辯駁,但什麼才是真正的理解呢?它如何能夠被簡化或分解成更小的可實現的單元呢?以及獲得「理解」這種能力的必要條件是什麼呢?我們要深入到理解的過程當中,才能夠回答這些問題。
  • 如何正確理解《獨立宣言》的精神支柱《自然法則》?
    因此,依照善法治理,才是唯一的法治;換句話說,法治的唯一前提,是依照《自然法則》制定法律。什麼是「自然神的旨意(Nature’s God entitle them)」?原意為「自然神對人類的啟示」,顯然,用自然神(Nature’s God) 而不是上帝( God),這是對其他信仰者的尊重,也是宗教自由的文字體現。
  • 只有虛心並深入到精神信仰,才能理解對方
    深入到精神信仰才能理解對方如何相互理解?只有虛心才能理解對方。但是,怎樣才算真正理解了對方呢?理解具有深淺不一的分別,有的是表面的理解——這只是一種好奇的觀望,有的則是深入內心的明了一這才是融入一體的理解。表面的理解可能帶來更為嚴重的誤解,造成比不理解更大的災害,因為,不理解至少能保持一種敬畏,但自以為是的「表面理解」則可能讓自負的人們失去傾聽對方更內在的呼聲,並對之加以嘲弄。
  • 李零丨古代學術遺產的重新理解
    古代學術遺產的重新理解* 本文為《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一書的「結語」丨李 零現已出土的簡帛古書對認識古代學術遺產有什麼意義,這是介紹過上述內容之後,大家自然而然會想到的問題。我想試著把它總結一下,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初步理解,非常膚淺的理解。
  • 淺談「心主神明」,正確理解中醫基礎理論
    以上也說明了中醫「心主神明」的心,非指現代醫學所指的心,它涵括了心臟和大腦的部分功能。我們學習中醫,要了解中醫文化的起源、發展歷史、理論形成與實踐等等方面。中醫對腦的認識,雖沒有現代研究那麼深入,但對腦的解剖及其功能亦有重要闡述,中醫把腦的精神心理活動歸屬於心,說明古代對心在五臟作用極度的重視,同時,把腦的精神心理功能分屬於五臟,從而形成了重要的藏象理論,長期指導著中醫臨床實踐。
  • 2008年奧運會前,劉翔已經受傷了,團隊為何不事先公布?
    其實大家都沒必要,人都會在成長,有時候在年輕的時候說了一些話,我都理解,有可能我年輕的時候我也會說,我將心比心。」不禁感慨,一個人的內心該有多強大,才能說出這樣的話。如今的他退役5年了,昔日的少年英雄已經年過三旬,網友們對他的評價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 重回起點,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國
    2021年,當我感嘆自己在中國,當我對執政黨有了全新的理解,非常慶幸自己能在這方淨土上工作和生活。了解共產黨的誕生過程,了解建黨初期的人與故事,是理解當下中國的一把鑰匙。 粗看建黨初期的人才儲備,就能大致了解,共產黨的起點並不低。陳獨秀,李大釗,周恩來,鄧小平,都是有知識、有決策的角色。此外,城市流轉,出國求學,環境的變化使他們眼界大開,且養成獨立生活、獨立思考的能力。
  • 《黃帝內經》:「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怎麼理解?
    「氣」,在中醫理論裡,既是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也是身體健康的保證。
  • 深層次理解「同」的內涵才能出佳作
    如何更深層次地理解「同」?屈雅紅表示,我們想要進步,就需要跳出我們自己,離開刻板成見,不能「黨同伐異」。 屈雅紅提到了一個傳播學名詞「信息繭房」,「現在的大數據抓取,容易形成信息繭房,你始終困在所瀏覽的信息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