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秀!機器人登臺上演崑曲《遊園驚夢》

2020-12-11 上遊新聞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以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江蘇省演藝集團為構建「國家大數據平臺戲曲數位化生產線」研發的「艾鰨三代」戲曲機器人,在戲曲服裝、化妝、道具、伴奏與機器人的協同匹配研究獲得重大突破!首次亮相即燃爆長三角文博會江蘇展區!將數字科技與傳統文化創新融合人機同臺的崑曲《遊園驚夢》華美呈現!

21日上午,中宣部副部長傅華,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親赴現場考察指導,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陪同參觀。參觀領導一致對該藝術形式給與高度肯定,要求繼續深入探索,真正把古老傳統藝術與現代信息技術完美結合起來,形成「1+1>2」的良好效果。

此次人機共演崑曲的首秀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帶領「數字藝人」和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優秀青年演員共同完成,是集團通過傳統戲劇和大數據結合實現舞臺表演的又一創新實踐。

此次嘗試不僅為觀眾呈上了一出人機互動的數字戲曲盛宴,更見證了沒有真人也可以進行戲劇演出的突破,正是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外殼包裹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這一創舉,「數字藝人」一經亮相便受到各方一致好評。

集團已與多所國內重點大學進行合作研究,形成由非遺傳承人、戲曲表演藝術家、高校專家,近80人共同參與的攻堅團隊,攻克「動作捕捉難、動作還原難、服化道配製難和還原保存難」四大難題,通過塑造數字藝人,打造戲曲數位化精銳先鋒。

藉助5G信息技術,江蘇演藝大膽探索,將機器人與戲曲融合,此次登臺上演《遊園驚夢》的機器人取名為「艾鰨」,成立了「圖靈藝術團」。目前,「艾鰨」經過更新迭代,已從1代產品進化到3代,2代在原有基礎上可以完成街舞動作,3代從2代的 16 個關節增加到了28個,肢體動作更加豐富逼真,本次展演三代同臺獻藝令全場交口稱讚。

未來,集團在戲曲版權數位化再利用平臺不斷的完善下,讓「圖靈藝術團」走進劇場、走上舞臺,打造數字藝人天團。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當崑曲遇見5G和AI!機器人登臺唱《遊園驚夢》,這很時髦
    當古老的600歲的崑曲遇見時尚的時髦的AI技術,會發生什麼奇妙的化學反應?江蘇省演藝集團為構建「國家大數據平臺戲曲數位化生產線」研發的「艾鰨三代」戲曲機器人,在戲曲服裝、化妝、道具、伴奏與機器人的協同匹配研究獲得重大突破,首次亮相即燃爆長三角文博會江蘇展區,將數字科技與傳統文化創新融合人機同臺的崑曲《遊園驚夢》華美呈現!
  • 崑曲MV《遊園驚夢》驚豔亮相
    一次連結400年的牽手,一段曠世經典愛情故事,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傾力打造——崑曲MV《遊園驚夢》穿越時空,邀您共賞。崑曲MV《遊園驚夢》精湛的演繹、優雅的聲腔、華麗的詞藻、唯美的意境,可謂集大成之作!此次傾力打造崑曲MV《遊園驚夢》,名家擔綱,演繹《牡丹亭》精華,4K超清錄製,展現高品質聲畫。希望通過此片,能讓大家感受到百戲之祖崑曲的魅力。用非遺崑曲經典,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在園林山水之間體驗金典崑曲遊園驚夢
    承蒙朋友邀請,有幸體驗一下令人難忘的崑曲實景園林演出。先看看環境。八哥迎客。在開場之前,演員在老師帶領下開嗓,畫妝畫面具。然而今天的遊園驚夢卻反其道而為之。古典園林的植物,亭臺樓閣,假山迴廊都是遊園驚夢的實景。讓觀眾感受到了復活的遊園驚夢。再加上美輪美奐的燈光和雲蒸霞蔚的乾冰效果,美麗俏佳人穿行其間,觀眾大有穿越之感。
  • 邊賞崑曲《遊園驚夢》邊品大閘蟹,金秋時節這個小鎮真是雅
    而若能在小橋流水的江南,一邊品蟹,一邊還能欣賞遏雲繞梁的「百戲之祖」 崑曲《遊園驚夢》,那又是何等幸事。9月16日,錢報記者在江蘇蘇州崑山陽澄湖東岸,巴城這座有著2500年建置歷史的古鎮上,看到了令人羨慕的一幕。
  • 一場「遊園驚夢」,講一段原汁原味的蘇州故事
    相信沒來過蘇州的觀眾看了這劇,也會愛上蘇州這座現代古典相結合的城市吧~不過要說最代表蘇州氣質的事物,還要屬蘇州園林和崑曲。今天要推薦的就是這樣一部融入園林和崑曲的電影——《遊園驚夢》,影片用短短2個小時,便道盡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蘇州城。《遊園驚夢》,來自楊凡的電影,由王祖賢、宮澤理惠和吳彥祖主演的講述上世紀30年代的一段迷醉往事的一部電影。
  • 沉浸式永嘉崑曲首秀麗水街
    7月20日晚上,永嘉崑曲《牡丹亭·遊園驚夢》選段驚豔亮相永嘉縣巖頭古鎮麗水街。悽美婉約的曲調、古典曼妙的身段,在麗水街花亭、麗水橋、琴山戲臺一幕幕展現,通過現場光影的迭換與融合,演繹了不一樣的沉浸式永昆,帶給觀眾極大的視覺衝擊。
  • 600年昆笛聲落400歲豫園 國寶級藝術家桂花香裡登臺獻藝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9月29日消息:小巧精緻、淡雅寫意的江南園林遇到婉約細膩、載歌載舞的崑曲,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今天下午,400多歲的豫園內,上演了一場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崑曲表演。
  • 古典文化的衰落——《遊園驚夢》解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太陽城札記 ,gh_30bb2b675f79】遊園驚夢郭富城 - 遊園驚夢今天,第二節和第三節語文課,我帶領學生們共同解讀《短篇小說欣賞》裡面的一篇經典小說,其名是《遊園驚夢》。
  • 遊園驚夢:原來奼紫嫣紅開遍,賞心樂事誰家院?
    明朝湯顯祖《遊園驚夢》之《皂羅袍》初衣解詩:湯顯祖的崑曲名段《遊園驚夢》,許多人耳熟能詳。每個人解讀的方式不一樣。但初衣一向認為,這首名曲名詞的魅力,在於它跨越陰陽,迷離深切。《牡丹亭》是湯顯祖的名劇,是中國版的人鬼情未了,比《聊齋志異》要早上幾百年。
  • 糖心旦TANGXINGDAN打造限時主題空間「遊園驚夢」暨新品預覽
    在聖誕元旦、新年正月及情人節分別上演「閃閃雙旦」、「紅福新年」、「粉趣情人」共三折遊園唱曲。歲末將至,糖心旦TANGXINDAN邀新大小姐們共同遊園,沉浸於頗具中西韻味的新品和藝術裝置的呼應中,感受《遊園驚夢》中杜麗娘為滿園新色的觸動之心,更步步如絲看盡由中西文化碰撞出的靈感新品。
  • 網師園|漫步「小園極則」,欣賞《遊園驚夢》
    唱不完【遊園】【驚夢】……提及蘇州,莫過於園林甲天下,拙政園、留園和獅子林精緻地展現了江南園林小而美的精緻格局,不愧於庭院典範集大成者。但白晝間遊園賞之,難察其靜謐和深沉。當然網師園可說的遠不只這些,比如網師園還是蘇州唯一夜遊園「夜花園」,也就是夜間傳統音樂表演與園林藝術的結合,目前參觀網師園,也能欣賞到在園中傳統音樂與戲曲的表演。在每年的三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網師園會舉辦夜花園演出,有地方戲曲、蘇州評彈、歌舞表演和絲竹民歌。
  • 王者榮耀直接領遊園驚夢 甄姬遊園驚夢皮膚領取方式
    王者榮耀直接領遊園驚夢 甄姬遊園驚夢皮膚領取方式 來源:www.18183.com作者:pilimili時間:20-11-24 分享到: 王者榮耀直接領遊園驚夢皮膚的方法很多玩家都想知道,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免費領取遊園驚夢皮膚的方法,希望通過這種方法每個玩家都能領到遊園驚夢皮膚。
  • 2020年恭王府非遺演出季在線再現崑曲、古琴「良辰美景」
    線下實景拍攝、線上直播將成為此次演出最大亮點,清麗的崑曲、雅正的古琴與恭王府古典建築園林相映生輝,別有一番情趣。2020年是「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遺演出季」舉辦的第十三屆,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支持下,恭王府博物館與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合作,依託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的學術支持,遵循高規格、高水準的活動舉辦思路邀請到北方崑曲劇院、北京崑曲研習社以及多位古琴藝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共同參加此次演出。
  • 給你一扇進入午夜的任意門,給你一把打開夢境的鑰匙 —— 白天不亮全新專輯《遊園驚夢》今日全網上線
    這真是妙不可言,而這一切不過只是我的臆想?華語都市電音代表 – 白天不亮暌違4年全新浪漫代表作▼當代中國都會音樂最強陣容聯手遊園▼特別注意首批實體限量版將加收白天不亮為彭坦操刀Remix的《河邊》,更值得注意是首批實體限量版還特別加贈一張instrumentals盤,除了實體專輯中的16首專輯曲目的器樂版本外,更有兩首神秘的隱藏曲目待有心的樂迷去發現
  • 霍尊演繹古風歌曲 現代流行唱法結合崑曲水磨腔
    遊走於電子復古舞曲和世界音樂中,在《我是唱作人2》第八期中,也是最後一場常規賽上,霍尊的第八首唱作歌曲終於放出「古風」大招。一曲《遊園三月初九》以《牡丹亭·驚夢》中的經典念白作引,用現代流行唱法,結合崑曲水磨腔,展現了融貫古今的音樂創作技巧,霍式獨門演唱技巧自成一派。
  • 崑曲藝術家王世瑤去世,父子兩代留下了經典的「婁阿鼠」
    王世瑤是崑劇醜行名家,他也是崑曲「傳字輩」藝術家王傳淞之子。1956年,浙江崑劇團在瀕臨解散之際,將崑劇老戲《十五貫》改編為新版,一炮打響,進京演出轟動一時,被《人民日報》譽為「一齣戲救活一個劇種」。而王傳淞正是當年原版《十五貫》主角婁阿鼠的扮演者。王世瑤的「婁阿鼠」得自父親真傳。
  • 甄姬遊園驚夢免費領取 王者榮耀甄姬皮膚免費得
    甄姬遊園驚夢免費領取 王者榮耀甄姬皮膚免費得 來源:www.18183.com作者:pilimili時間:20-11-25 分享到: 甄姬遊園驚夢免費領取的方法很多玩家都很想知道,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免費領取甄姬遊園驚夢皮膚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領取到皮膚。
  • 兩岸崑曲人相聚大陸「小臺北」 共話崑曲傳承發展
    「海峽兩岸(崑山)崑曲傳承與發展研討會」現場 攝影:霍建陽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霍建陽):2001年5月18日,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在崑曲申遺成功的第十八個年頭,崑曲誕生地江蘇崑山於16、17日舉辦「雅韻昆臺共知音——2019年海峽兩岸
  • 泡一盞香茗 品一段崑曲 跟著閨門旦名家沈昳麗體驗國粹魅力
    圖說:「人樂山間」文化名人進仙霞年度系列活動現場衝泡一盞香茗,輕嗅沉香,品一曲悠悠水磨腔,著名崑曲閨門旦演員沈昳麗的到來,為仙霞居民的陰雨午後帶來了一抹亮色。昨天是「人樂山間」文化名人進仙霞年度系列活動首場,市民走進聽雲臺國粹藝術中心,和「帶著仙氣」的藝術名家共同感受美好生活,仿佛飄飄樂如仙。
  • 《牡丹亭》:邂逅崑曲之美一場古典與現代的超時空對話
    近日,我們有幸約訪到沈世華先生和鈕鏢先生,與二老共話崑曲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一場古典與現代的靈魂邂逅崑曲在當代的傳承發展,不僅是藝術家的責任,也是社會關注的問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開設了崑曲課程,一些崑曲表演藝術家們也把培養年輕觀眾作為努力方向,通過講座、公益巡演、經典欣賞選修課、數字崑曲網站等方式進行傳播,吸引更加廣泛的青年群體。1953年開始學習崑曲的沈世華先生,是中國崑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她十三歲開始師從朱傳茗先生學習《遊園驚夢》,是「世」字輩分裡,年紀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