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以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江蘇省演藝集團為構建「國家大數據平臺戲曲數位化生產線」研發的「艾鰨三代」戲曲機器人,在戲曲服裝、化妝、道具、伴奏與機器人的協同匹配研究獲得重大突破!首次亮相即燃爆長三角文博會江蘇展區!將數字科技與傳統文化創新融合人機同臺的崑曲《遊園驚夢》華美呈現!
21日上午,中宣部副部長傅華,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親赴現場考察指導,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陪同參觀。參觀領導一致對該藝術形式給與高度肯定,要求繼續深入探索,真正把古老傳統藝術與現代信息技術完美結合起來,形成「1+1>2」的良好效果。
此次人機共演崑曲的首秀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帶領「數字藝人」和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優秀青年演員共同完成,是集團通過傳統戲劇和大數據結合實現舞臺表演的又一創新實踐。
此次嘗試不僅為觀眾呈上了一出人機互動的數字戲曲盛宴,更見證了沒有真人也可以進行戲劇演出的突破,正是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外殼包裹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這一創舉,「數字藝人」一經亮相便受到各方一致好評。
集團已與多所國內重點大學進行合作研究,形成由非遺傳承人、戲曲表演藝術家、高校專家,近80人共同參與的攻堅團隊,攻克「動作捕捉難、動作還原難、服化道配製難和還原保存難」四大難題,通過塑造數字藝人,打造戲曲數位化精銳先鋒。
藉助5G信息技術,江蘇演藝大膽探索,將機器人與戲曲融合,此次登臺上演《遊園驚夢》的機器人取名為「艾鰨」,成立了「圖靈藝術團」。目前,「艾鰨」經過更新迭代,已從1代產品進化到3代,2代在原有基礎上可以完成街舞動作,3代從2代的 16 個關節增加到了28個,肢體動作更加豐富逼真,本次展演三代同臺獻藝令全場交口稱讚。
未來,集團在戲曲版權數位化再利用平臺不斷的完善下,讓「圖靈藝術團」走進劇場、走上舞臺,打造數字藝人天團。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