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恭王府非遺演出季在線再現崑曲、古琴「良辰美景」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古琴藝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祥霆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應妮)「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遺演出季」將於6月13日至14日在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拉開帷幕。線下實景拍攝、線上直播將成為此次演出最大亮點,清麗的崑曲、雅正的古琴與恭王府古典建築園林相映生輝,別有一番情趣。

2020年是「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遺演出季」舉辦的第十三屆,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支持下,恭王府博物館與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合作,依託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的學術支持,遵循高規格、高水準的活動舉辦思路邀請到北方崑曲劇院、北京崑曲研習社以及多位古琴藝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共同參加此次演出。

因疫情影響,此次活動將不安排現場觀眾參與,全程通過網絡進行直播。兩天的直播時間都是下午16:00分至18:30分。各戲目、曲目在恭王府府邸及園林中進行實景拍攝,雅人清致的崑曲、古琴與莊嚴華美的古典建築園林相映生輝,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得益彰,品曲、賞戲與欣賞美景融為一體將是此次演出的最大亮點。

崑曲《牡丹亭·遊園驚夢》劇照 主辦方供圖

在兩天的直播中,北方崑曲劇院和北京崑曲研習社將帶來《天官賜福》《長生殿·小宴》《單刀會·刀會》《牡丹亭·遊園驚夢》等傳統折子戲;古琴演出則邀請吳釗、李祥霆、龔一、趙家珍、李鳳雲、王鵬、林晨、任靜等著名琴家為觀眾帶來《普庵咒》《醉漁唱晚》《離騷》《鷗鷺忘機》《梅梢月》等經典曲目。

直播過程中,恭王府博物館館長馮乃恩將與叢兆桓、田青、吳釗、龔一、楊鳳一、王馗六位著名學者共同對演出進行介紹和品評,深化此次演出的觀賞性和學術性。

據悉,除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恭王府博物館官方微博、國家圖書館官方微博外,中新網等20餘家平臺也將對活動進行同步直播。

自2008年恭王府博物館全面開放至今,恭王府非遺演出活動已連續舉辦十二年,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重要的品牌文化活動。期間北方崑曲劇院、浙江崑劇團、永嘉崑劇團、上海崑劇團、湖南省崑劇團、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等全國專業院團,北京崑曲研習社、江蘇崑山小昆班等社會團體在恭王府輪番登臺。吳釗、李祥霆、龔一、丁承運、陳長林、姚公白等多位古琴藝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聯袂在恭王府奉獻了數場精彩的古琴演出。(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線上品曲、賞戲、賞景,崑曲古琴雲端共譜良辰美景
    6月13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第十三屆「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遺演出季」拉開帷幕。演出通過網絡直播為廣大觀眾提供了一場非遺視聽盛宴。(演出通過「雲端」為廣大觀眾提供了一場非遺視聽盛宴。圖為李鳳雲、王建欣合奏《平沙落雁》。方永磊攝)(演出通過「雲端」為廣大觀眾提供了一場非遺視聽盛宴。圖為趙家珍演奏《醉漁唱晚》。
  • 非遺+旅遊找到施力點 老技藝有了新活力
    在蘇州平江路的伏羲會館,每晚8點有一場特殊的崑曲演出。一位身著崑曲戲服的女子,在演唱著名折子戲《牡丹亭》的同時,還會穿插講述自己對戲文、動作和吳文化的理解,講解琵琶彈奏與吉他演奏,偶爾還會「插科打諢」講些笑話……她就是草根崑曲表演者呂成芳,被稱為「崑曲清口」第一人。
  •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琵琶、面人、崑曲等備受90、00後喜愛
    2021新年伊始,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與快手非遺學院聯合發布《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記得在2020年快手和江蘇衛視聯合打造的「一千零一夜」晚會上,九位非遺短視頻作者和當紅明星一起亮相——抽象的「非遺」落實為臺上的嗩吶、麥秸畫、面人郎、油紙傘等具象,很多人意識到,原來非遺在快手上如此受歡迎。這份報告亦是一個窗口。
  • 崑曲MV《遊園驚夢》驚豔亮相
    一次連結400年的牽手,一段曠世經典愛情故事,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傾力打造——崑曲MV《遊園驚夢》穿越時空,邀您共賞。大力弘揚中華戲曲藝術,主流媒體責無旁貸。作為崑曲故鄉的主流媒體,蘇州廣電有一檔開辦於2000年的崑曲欄目《崑劇電視專場》,是國內開辦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公益性崑曲電視專欄,至今已播出一千多期,擁有國內最豐富的崑曲音視頻資料。
  • 諸城「老東關燒肉」應邀赴京參加國家非遺文化展示
    7月23日,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與濰坊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千年濰水·手藝之都」國家級濰水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濰坊)保護成果展示月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保護基地——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舉行了開幕式,為期一個月的濰水文化展示、展演活動拉開了帷幕。
  • 古琴、洪拳、醒獅……快來圍觀萬江「非遺」進校園的精彩瞬間
    古琴雅韻、洪拳威猛、醒獅勁舞——12月11日下午,2020年「莞脈傳承」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萬江第七小學,為該校師生帶來一堂精彩的「非遺」公開課,讓「非遺」融入孩子們的日常學習生活,推進「非遺」在萬江的保護和傳承。
  • 蕪湖縣弋農古琴斫制工藝入選市級非遺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蕪湖市人民政府正式發文公布了蕪湖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蕪湖縣紅楊鎮弋農古琴斫制工藝成功入選,這也是繼紅楊鎮周橋幫腔花鼓戲後成功入選的第二項市級非遺。紅楊鎮弋農古琴斫制工藝系祖傳手工技藝,歷經幾代人的傳承和發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品質,具有較高的工藝水準和歷史文化及美學價值。項目傳承人翟光寶研學制琴長達三十年,通過自己精湛嫻熟的手工技巧及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將古琴斫制這門傳統手工技藝不斷發揚光大。
  • 這本書帶你走進崑曲世界
    這本書帶你走進崑曲世界 澎湃新聞記者 範佳來 2020-12-22 10:21 來源:澎湃新聞
  • 天天非遺丨享譽全國的天水古琴
    在我國,古琴名列四藝之首,有著三千多年渺渺光陰的文化傳承史。它不僅是一種演奏樂器,而且有著豐富渾厚的文化內涵和極高的審美價值,古人曾把琴視為修心、修身乃至文人的一種象徵。古琴共有十四大式,伏羲式、仲尼式、落霞式、靈機式是比較常見的式樣,每一式都各不相同。
  • 2021年兒童劇演出季「菜單」出爐 青島市話劇院12部兒童劇112場...
    《賣火柴的小女孩》開啟新元年;《胡桃夾子》春節再現經典;《哪吒「鬧」海》《我們是秦俑》詮釋中國文化;新作《小鯉魚跳龍門》《夢想大樂隊》令人期待。而外邀劇目作為每年演出季的重頭戲,浙江話劇團和西安兒童藝術劇院兩大兄弟院團再攜《哪吒「鬧」海》和《我們是秦俑》亮相全年演出季,彌補因疫情缺席2020演出季的遺憾。其中,《我們是秦俑》以博物館文物為創作原型,講述了秦俑復活、穿越古今的精彩故事,還將文保認知、秦腔文化等高段位冷知識潛移默化地滲透其中,能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和解讀文化、提升對歷史文化的興趣。
  • 【新時代文明實踐】衡水好人網弘揚非遺文化——古琴
    【新時代文明實踐】衡水好人網弘揚非遺文化——古琴 2020-12-13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機器人登臺上演崑曲《遊園驚夢》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江蘇省演藝集團為構建「國家大數據平臺戲曲數位化生產線」研發的「艾鰨三代」戲曲機器人,在戲曲服裝、化妝、道具、伴奏與機器人的協同匹配研究獲得重大突破!首次亮相即燃爆長三角文博會江蘇展區!將數字科技與傳統文化創新融合人機同臺的崑曲《遊園驚夢》華美呈現!
  • 90後女孩抖音展示崑曲非遺魅力 網友:我遇到了仙女
    事實上,崑曲是漢族傳統戲曲當中一種最古老的劇種,是國家級非遺,更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但公開報導顯示,目前國內崑曲從業者只有千來人。蔣珂幸運而偶然地成為了這個行業的繼承者。那是2004年,蔣珂12歲,一批陌生人來到她所在的班級,其中一個人請她站起來,之後向她發出了橄欖枝。
  • 卓然做客「金城文化沙龍」弘揚古琴文化
    原標題:卓然做客「金城文化沙龍」弘揚古琴文化
  • 太古遺音·古琴名家音樂會暨北京古琴·運河文化展匯報演出完美落幕
    太古遺音·古琴名家音樂會暨北京古琴·運河文化展匯報演出完美落幕11月19日,為期近兩周的北京古琴·運河文化展圓滿落幕,本次文化展為2020北京運河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觀學習。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以及通州圖書館的相關領導,以及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韓傑,中國樂器協會古琴研究會秘書長張子盛,河北琴會首任會長李天桓,山東藝術研究院古琴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笑天,江蘇古琴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倪詩韻,浙江非遺古琴專委會主任陳成渤,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吳寒,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秘書長肖娟,北京古琴文化研究會理事白依墨等古琴名名家、嘉賓出席音樂會。音樂會由徐小穎和郭雪松主持。
  • 老燒鍋酒、金鉤海米、高家糖球……誰說非遺都是「老古董」!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非遺傳承健康生活」,重點圍繞傳統體育、傳統醫藥和餐飲非遺項目,青島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會在半年時間裡,請市民了解、走進非遺,感受非遺傳承的健康生活。
  • 2020北京恭王府恢復營業了嗎?有序開放時間一覽
    ➤2020北京恭王府恢復營業了嗎?  答:北京恭王府自2020年9月15日恢復有序開放  》》9月15日起北京恭王府有序開放公告  ➤2020北京恭王府有序開放時間:  每天8:30—17:00(16:1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北京恭王府參觀須知:
  • 元宵節不僅要吃還要圖熱鬧 恭王府及老字號邀您猜燈謎
    2018年2月28日訊,元宵節不僅講究吃元宵,還圖個熱鬧氛圍,猜燈謎鬧元宵節日氣氛才更濃鬱。今天下午,「園林之光——元宵·燈謎·什剎海 恭王府裡賞花燈」活動將在恭王府博物館舉行。此外,一些老字號餐廳也發起了元宵節猜燈謎「搶」元宵的活動。
  • 敦煌遺韻、雅魯藏布、草原霓裳……13場非遺服裝秀碰撞現代時尚
    觀眾將在秀臺上看到中華非遺文化與服裝設計的融合,少數民族服飾與現代時尚的交錯。10月11日,主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敦煌遺韻、雅魯藏布、鏡花水月、草原霓裳、絲墨停雲、青出於藍、粵繡粵美、旭日船歌、雲夢彝山、新織楚裳、知否嶺南、絲緒東方、絲路之光,共計13場服飾秀將在今年的秀臺上閃亮登場。
  • 上海市公共文化內容在線配送項目正式啟動,精彩內容搶先看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正在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為了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本市所有公共文化場館也相繼暫時關閉。然而,疫情無情人有情,群文人一直在行動!《一鳴驚人》欄目組錄製播出,《換包裝》於2020年正月初三在上海電視臺都市頻道《笑林盛典》播出,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