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算料的宗旨:
在不改變鞋子結構的前提下,儘可能的利用材料。
2.選定算料的標準碼:
算料時標準碼是根據各種鞋型的全套尺寸,然後取中間碼來進行算料。
一般情況下各種鞋型的全套尺寸如下:
男鞋:7# ~ 12# 女鞋:5# ~ 11# 幼童鞋:4# ~ 10# 小童鞋:11# ~ 6#
根據以上資料可得:算料時,男鞋的中間碼是10#;女鞋的中間碼為8#;幼童鞋的中間碼為8#;其中小童鞋在算料時應該算兩段,小段算1#,大段算4#
3.級放紙板:
樣品室打樣品所用的紙板與我們算料時的紙板號碼不一致,在全套紙板還未級放出來前,我們可以在複印機上面放至我們算料所需的中間碼。級放方法是,紙板每放大一個碼,則我們在複印機上的放大倍數為104%
4.材料的裁向與配雙:
算料時要考慮鞋子的結構和方向,還有鞋子的色差和配雙等問題。
算皮料時不會考慮它的延伸方向,只會考慮它的色差和配雙的問題,算皮料時要從尾部算起,鞋頭要畫在較好的位置。一般皮料愈中間的位置皮料愈好,所以算料時注意中間對稱,左右配雙排刀
算PU和布類時,要注意按鞋子的延伸方向來排刀,密鞋算前後不延伸,涼鞋算左右不延伸,特殊情況除外,材料的延伸方向是長度不延伸,寬度延伸。
5.拿樣品鞋核對紙板:
算料前應先找樣品鞋,確定每個部位的紙板,以免遺漏或拿錯。另外在算用量之前,必須要問清楚鞋子各部位的材料名稱和規格以及加工方法(主要是貼合費用)。不同材料要分開算,同一種材料不同顏色也必需分開算。
6.算料:
A.皮料的算法:取一張標準尺數範圍內的皮料,記下此張皮料的尺數,將要計算的紙板按照配雙一正一反地排滿此張皮料,用此張皮料的尺數除以所排的雙數,即可得出用量X尺/雙
1.真皮材料常規不良及允許範圍
烙 印——由於牧場主人為辨認自己的動物而做的標記,於鞋面的任何部位都不可接受。
描刀傷——在削皮的過程中傷及皮的網狀層甚至乳頭層而留下的刀痕,於鞋面任何部位都不能接受。
開口傷——由於碰撞而受到的擦傷、刮傷、劃傷,且傷口未癒合的傷痕。於鞋面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接受。
裂面(漿)——由於原皮受損,在製革過程中受細菌侵蝕而使毛孔變粗變大。於鞋面任何位均不能接受。
閉口傷——由於碰撞而受到的擦傷、刮傷、劃傷且傷口已癒合的傷痕。於鞋面內外腰輕微閉口傷可接受。
頸腹傷——革表面的天然粗條紋。牛越老紋越粗。於鞋後包位置可接受外,其它部位均不可能接受。
松 面——乳頭層與網狀層分離造成的結果。於鞋後包、包邊條位置可接受外,其它部位均不可能接受。
蟲 斑——蝨子、飛蟲叮咬而留下的傷痕。於鞋蓋不可接受外,內外腰可接受。
血管紋——生皮處理時血液未排盡而留下的紋路。有鞋蓋部位不可接受較明顯的血管紋。
色 差——由於革厚度、批次不同等原因造成染色不均勻或批差從而產生的顏色差異。一般要求配雙作業。
汙 染——皮革加工過程中防汙工作不當或不夠而造成的缺陷。
2.真皮級別和使用率的規定(B級別的判定)
使用率 瑕疵率 級別
90% 10% A
85% 15% B
80% 20% C
75% 25% D
3.真皮材料延伸性限定
預備好將紙版放在牛皮上裁斷之前,必須緊記在心的是所有紙版的排列必須保持後踵到鞋尖的方向是延伸性較小的方向。當然,任何的準則都會有些例外的情況,而縣城新的鞋型往往也要有新的結構技術,例如:柔軟的皮革所製成革鞋面,在結幫時鉗幫機拉力一定要降低來配合皮料可能過度延伸。另外有些鞋口線較低的鞋型,就不只是注意後踵到鞋頭的方向性而已,另外也要防止鞋口線滑落的情況發生。
4.真皮材料的計算
A.排版淨值的計算,
如上圖,可看出,裁斷做業時每兩片裁片所佔用皮料的面積剛好等於以同方向排版值y為長,以一正一反方向排版值x為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即s=x•y
則:皮料的記算公式為:
皮料排版淨值=930.25÷x÷y(1坪=930.25c㎡)(2片/雙)
例: x=9.2 y=14.6
排版淨值=930.25÷9.2÷14.6=6.925
B.皮料損耗(LOSS)的計算
因真皮的不規則性及真皮表面的不良瑕疵,裁斷實際作業材料必然存在一定損耗。同水平
的機手,同種材料(不良率在一定允收範圍),同一刀模裁斷作業的損耗值也相應是穩定的。
故需實際測量出皮料的損耗值,用於修正皮料的正確用量。
測算方法:隨機抽取三至五件皮料,經品管確認為不良率標準允許範圍內的皮,記下總尺
數。選一中等水平的機手實際裁斷。以實際裁出的部件數量按排版淨值換算出材料需求量的理論值,則實際用料超出理論值的百分比即為皮料損耗值,即:
LOSS=實際用料/理論用料-1=實際用料/(裁片數*排版淨值)-1
例:取一張皮24.5SF,鞋面外腰排版值2.381,鞋面內腰排版值6.012,實際裁斷作業裁出裁片。鞋面外腰36雙,鞋面內腰35.5雙,求LOSS。
計算如下:①實際用料 24.5SF
②理論用料 鞋面外腰36÷2.381=15.1196SF
鞋面內腰 35.5÷6.012=5.9048SF
理論用料總量=15.1196+5.9048=21.0244SF
③ LOSS=24.5÷21.0244-1=16.5%
C.皮料準確用量
皮料準確用量=1/排版淨值×(1+LOSS)
正常算法:用材料的寬度除以一雙材料的寬度,取整料X,然後再用一碼的長度(91.44cm)除以材料的長度(要保留小數),所得的結果Y,即得X*Y=Z雙/碼
特殊算法:
①. 包鬆緊帶包料用量的計算方法
〔﹙幅寬-2〞﹚×2.54÷(鬆緊帶寬度×2+3)÷1.8×91.4〕÷用量
例:54〞×0.8MM黑色羊紋PU包5MM黑色針織雙膠鬆緊帶+加強帶成品6MM(用量12CM/雙) 〔﹙54〞-2〞﹚×2.54÷(0.5×2+3)÷1.8×91.4〕÷12=429.9雙/Y
註:公式中的1.8為鬆緊帶的彈性係數。
②. 抽條的計算方法(直抽 斜抽)
〔﹙幅寬-2〞﹚×2.54÷(抽條寬度×2+2)×91.4〕÷用量
例:54〞×0.8MM黑色羊紋PU對抽成品7MM條,內加18P布條(60CM/雙)
〔﹙54〞-2〞﹚×2.54÷(0.7×2+2)×91.4〕÷60=125.7雙/Y
斜抽條同直抽條,只是要乘以斜抽的利用率95%.
③. 斜裁條的計算方法
〔﹙幅寬-2〞﹚×2.54÷條寬×裁向使用率×91.4〕÷用量
例:54〞×0.8MM黑色羊紋PU斜切成品14MM條(60CM/雙)
〔﹙54〞-2〞﹚×2.54÷1.4×91.4〕÷60=136.5雙/Y
註:使用率 直切 100% 斜切 95% 橫切 90%
④. 真皮抽條的計算方法
〔﹙條寬×2+2﹚×用量〕÷929CM2
例:0.6MM-08MM黑色羊皮對抽成品5MM條,內加尼龍帶(60CM/雙)
〔﹙5×2+2﹚÷10×60〕÷929CM=0.0775SF/雙
⑤. 整張材料的算法:
在算料時,有些材料不是無限延伸的,如一張美耐板,一張中底板等,它的算法與PU和布類正常算法唯一的區別就是在取數據時,長和寬都要取整數,而且有的還可以不管它的方向,儘可能的利用材料。
鞋廠計算成本時對於針車線的用量並不是簡單的量鞋子上的車線長度就可以的,必須考慮到很多因素,否則會造成車線用量不夠或過多浪費,嚴重可能會造成工廠停工。
那下面介紹某家大型鞋廠的計算方法:
縫合線的消耗量計算公式為:F=M(a+b)×n
公式中M是指10mm內的針碼數;
a:針碼的距離,
b:被縫合材料的厚度
n:要縫合幫樣的總長度。
例如要縫合靴筒的後縫長是280mm,每1 Omm縫5針,靴筒的厚度是3mm,計算縫合線的用量。
根據公式可以知道M=5針,a=1 O÷5=2mm,b=3mm,n=280mm,
依據公式得出:5×(2+3)×280=70Omm
耗線量為70cm,但這只是一面的用量,上線和底線全算上,就要乘以2,即70×2=140cm。
另外在制訂耗線量定額時,還要看起、止線的次數,把線頭的耗量加上。
①單針線:
1 英寸9~10針
10cm時, 面線長30cm, 底線長16cm. 共46cm
線的長度約為縫紉長度的5倍.
② 三角針線:
針距4mm, 幅寬(斜長)5mm, (材料:3mm厚度)
10cm 時, 面線長70cm, 底線長20cm. 共90cm
線的長度約為縫紉長度的15倍.
針距2.5mm, 幅寬(斜長)5mm, (材料:3mm厚度)
(防水線使用時)
線的長度約為縫紉長度的15倍.
③ 手縫線:
線的長度約為縫紉長度的10倍.
④ 拷邊(底)線:
單針線: 線的長度約為縫紉長度的15倍.
常見平車單針雙針打萬能車線核算方式
A:普通平車單針計算公式:
① 1雙面線長度={(測長/間距*厚度*2)+測長*1.1}*2*(1+Loss)+4CM*2
② 1雙底線長度=測長*2*(1+LOSS)+4CM*2
測長:是指測在一隻鞋子上某個位置車線的表面長度。
間距:車線穿透材料兩孔位之間的距離。
厚度:車線穿透材料上下起伏所穿透的材料厚度。
LOSS:車鞋時所碰到各類斷線,換線,調機時等等情況的損耗。
4CM:此處的4CM是用於兩隻鞋子連車時中間所用到的車線損耗。
※ 車線一般車法,正常面線寬放LOSS為20%,底線為40%。
B:普通平車雙針計算公式
雙針用量在單針的核算方式上乘以2即可。
C:鞋羽打萬能拼縫(如圖)
① 總長度是指在配件上打萬能拼縫處的長度。
② 寬度是指在配件上打萬能拼縫兩個孔位之間的距離。
③ 間距是指在配件上打萬能拼縫一個小循環的寬度。
④ 厚度是指所打萬能拼縫處該處材料的厚度。
把以上相關數據分別用捲尺與測厚儀測出,那麼把數據套進公式裡面就可以算出其用量了。
計算公式為
面線用量=總長度/間距*(寬度*2+厚度*4)*(1+LOSS)+4CM*2
底線用量=總長度/間距*寬度*2*(1+LOSS)+4CM*2
※ 打萬能拼縫,面線用量與底線用量的算法區別就是面線會有厚度值,而底線沒有。
※ 正常打萬能拼縫面線寬放LOSS為20%,底線為40%。
常見的車線規格對應長度和常見用法表
車線種類
規格
長度(1個)
常見用法
特
多
龍
0#
280Y
256米
一般用於車大底。
5#
450Y
411米
主要用於鞋面飾線。
10#
660Y
604米
主要用於鞋面飾線。
20#
850Y
777米
車鞋面配件的主要用線。
30#
1120Y
1024米
一般用在車鞋墊,組合鞋頭上,特殊在鞋面反口,打萬能時也用。
40#
1700Y
1554米
一般在鞋廠裡車鞋舌吊環時常用。
60#
1850Y
1692米
一般用來車鞋子的反口位,有時也打鞋面萬能。
SP線
30#
1650Y
1509米
主要用於底線位置。
40#
3280Y
3000米
主要用於鞋上打萬能位置。
馬克線
300D
547Y
500米
主要用於鞋面縫馬克。
210D
766Y
700米
主要用於鞋面縫馬克。
以上規格長度用法只能代表一部分工廠,每家工廠應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參考套用。
車線用量僅是相對準確值,不同車線,不同操作方法均可造成用量的不同,需根據實際情況來測算.
一、非真皮類裁斷料核算
1.(英制)單位換算
1碼=3英尺 1英尺=12英寸 1英寸=2.54cm
1碼=3×12"=36"=91.44cm
54"=54×2.54=137.16=137cm
44"=44×2.54=111.76=112cm
36"=36×2.54=91.44cm
6Y=6×3×12"=548.64cm=549cm
1坪=1平方尺=1尺×1尺=12"×12"=30.5cm×30.5cm=930.25 C㎡
2.裁斷作業安全間隙
安全間隙指裁斷斬刀作業時保持裁片完整狀況下,刀與刀之間最小間距.
材 料 種 類 材 料 舉 例 安全間隙 取值
真皮類 常規真皮材料 0-1mm 1mm
PU、PVC類硬質材料 PU、PVC、港寶、中底板等 0-2mm 2mm
二層貼合料(發泡在5mm內) 泡棉+T/C.毛巾布+T/C.布+EVA等 2-3mm 3mm
三層貼合料(發泡+15mm以內) T/C+泡棉+T/C.布類+泡棉+T/C等 3-4mm 4mm
泡棉類(發泡在15mm以上) 20mm泡棉、15mmEVA等 5mm
特殊四面伸縮布 5mm
3.裁斷作業常規裁向判定
a.一般材料在料長方向上有較小延伸性,一般認為沒有延伸性,在料寬上有延伸性較大。特殊材料在料寬料長上均有一定的延伸性。
b.用在鞋部位上的裁片常規判定在鞋頭到鞋跟方向不能有延伸性,在掌寬方向上允許一定量的伸縮性。
c.在常規部件受力較大的方向上不能有延伸性,如鞋舌等,需根據具體受力情況具體分析。
d.依樣品室設定裁斷方向作業。
4.模擬裁斷作業示意圖畫法
a.計算紙 50cm×75cm 分X、Y軸,以坐標取值。
b.紙版取AB兩點。
c.以AB兩點連線切齊Y軸,以O起點劃下第一刀。
d.保持AB兩點連線平行Y軸,沿X軸平行右移至與第一刀最接近位置保持適當安全間隙畫下第一刀。
e.將紙版轉動180°,保持AB連線平行Y軸,以最省料的方式插入第一刀與第二刀之間,與第一刀第二刀最近的位置保持安全間隙,劃出第三刀。
f.保持AB兩點連線平行Y軸,將第三刀向右平行移動至與第三刀保持適當安全間隙畫出第四刀。注意第四刀與第三刀,AB兩點的縱坐標須相等。
g.將第二刀保持AB兩點橫坐標不變,垂直向上移動至與第三刀最佳安全間隙,劃下第五刀。
h.將第五刀平行向右移動至第三、四、五刀均可保持安全間隙,且AB兩點縱坐標與第五刀一至,且可確定此紙版畫法為正確模式。
5.用量計算
A.取值
一個循環:一正刀一反刀,兩刀合稱一個循環。
同方向:X、Y軸上紙版排版走向一致的方向認定為同方向。
一正一反方向:X、Y軸上紙版排版走向為一正一反的方向認定為一正一反方向。
a. 同方向取值
第一刀完整值D y:同方向上第一刀最大利用點取值。例:Dy=5.6
同方向排刀版值y:同方向上第二刀最小點取值。例:y=3.9
同方向重疊值b:同方向上第二刀與第一刀重疊公用部份取值。例:b=1.7
b. 一正一反方向取值
第一刀完整值Dx:一正一反方向第一刀最大利用點取值,例:dx=12.7
一正一反方向排版值x:一正一反方向第二個循環最小利用點取值,即第五刀最小點取值,例x=21.8
一正一反方向重疊值a:一正一反方向上第二個循環與第一個循環公用部份取值,例:a=1.9
起刀值 C:在第一個循環第二刀起點相對坐標軸y的距離。例: C=2.5
B:計算
公式:(材料的長或寬一排版方向重疊值)÷排版值=結果值----取整數值。(2片/雙)
判斷:一正一反方向:
(結果值一取整數值)×排版值x+重疊值a≥第一刀完整值dx,
則結果C=取整數值+0.5
(結果值一取整數值)×排版值x+重疊值a<第一刀完整值dx,
則結果C=取整數值
判斷:同方向
(結果值一取整數值)×排版值y≥第一刀完整值dy,則結果D=取整數值+1
(結果值一取整數值)×排版值y<第一刀完整值dy,則結果D=取整數值
單元用量=C*D(需核算成單元值)
例:材料寬為35cm,長為50cm,同方向在料寬,計算此刀模排版用量值.
dx=12.7 x=21.8 a=1.9
dy=5.6 y=3.9 b=1.7 c=2.5
① C值:
(50-1.9)÷21.8=2.2 2
判斷(2.2-2)×21.8+1.9=6.2<12.7
故C=2
② D值:
(35-1.7)÷3.9=8.53- 8
判斷(8.53-8)×3.9=2.0<5.6.
故D1=8
因第二排存在起刀值故再計算第二排D2值
(35-1.7-2.5)÷3.9=7.89 --7
判斷(7.89-7)×3.9=3.5<5.6
故D2=7
③ 排版用量=C×(D1+ D2)/2=15雙/張
註:買碼材料,寬幅是固定的,如58"、54"、44"等,料長通常取6Y做為標準來計算,得到的結果再算成平均每碼的用量值。
(以上資料選自鞋天地論壇-製鞋教程版區 編緝:良曼)
PS:歡迎各位設計愛好者前來官網分享教程,交流技術!
目前國內最大的鞋樣設計師交流平臺,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平臺分為十多個類別:
[原創設計]:由近三萬名設計師在線分享交流原稿作品。
[製鞋教程]:幾千篇鞋樣設計、製鞋開版、手工定製、現場技術、手繪鞋子等諸多視頻教材。
[設計欣賞]:匯集上萬張海外大師最新的原稿設計效果圖,是借鑑設計的源泉。
[圖案素材]:設計繪圖實際工作中常用到的鞋材面料圖案,網際網路僅此一家。
[資源下載]:網際網路中沒有比這裡還齊全的各種製鞋軟體。
[互助問答]:對鞋樣設計工作中出現的疑問,有著完美解答。
[賽事資訊]:即時更新國內外各種鞋樣設計大賽信息。
[鞋情文化]:曝光在職鞋業公司工作中的實際情況。
[活動調查]:真實數據揭露製鞋行業的現實與未來走勢情況。
進入左下角的閱讀原文更多類別等你來發現……
點擊圖片→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