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歷史迷來說,《長安十二時辰》簡直是一部賞心悅目的電視劇。因為裡面的與唐朝有關道具做的實在很考究,我將從歷史的角度說一說這些道具之美。首先是細犬,在電視劇中張小敬去找皇家飼養的細犬,來追蹤為然。其實劇組使用的只是接近陝西細犬外形的雜交細犬。純種的中華細犬已經很少了,據說全球還不超過十隻,因為實在太難找,所以只能用接近的。
細犬是中國最古老的獵犬,二郎神的哮天犬其實就是細犬。「哮」的意思就是細腰。細犬細腰腿長,顏值巨高,奔跑的速度很快,耐力和靈活性是相同類型獵犬裡最出色的。細犬主要用於追攆,古代常常用來攆兔。
這種獵犬在唐代貴族壁畫中經常可以看到,比如說唐中宗神龍二年懿德太子墓架鷂戲犬圖。還有許多珍貴的古代書畫裡,也常常出現細犬的身影。
另一個重要的道具就是金魚袋,何監不能入宮賞燈,李必去找林相,林相說只要佩戴金魚袋就可以隨意入宮。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出入宮禁一般都要出示虎符。但是在唐朝的時候,出入宮禁只需要出示通行魚符。在唐朝以前確實是用虎符,但是唐高祖李淵的爺爺叫李虎,中國古代會避諱先祖的名諱。因此要避開虎字,大家一商量,反正姓李,諧音同鯉,你那就用魚符吧。
但是這個金魚袋的造型,目前國內還沒有出土過實物。《舊唐書五行志》和《野朝僉載》中記載,金魚袋是絲帛做成的魚形袋,和電視劇裡的似乎不太一樣啊。電視劇裡的金魚袋是根據日本的文獻和傳世品製作的,但是也符合唐朝的壁畫。如今是《舊唐書》記載的對,還是壁畫記載的對,這個還有待考證。
還有鸚鵡杯,當然這個杯子和鸚鵡這種鳥沒有什麼關係, 它是用鸚鵡螺來製作的。鸚鵡螺生活在深度達100米的海中,數量稀少。唐朝的時候特別喜歡用鸚鵡螺的殼來做酒杯的杯身,外面鑲嵌上銅邊。精巧可愛。
因為鸚鵡螺的獲取非常的難,而且製作工藝複雜,鸚鵡螺杯在古代是非常昂貴的酒具。所以在劇中,擁有它的是酒中八仙之一的焦遂。杜甫還寫了與他有關的一首詩:「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李白也才曾經寫過與鸚鵡杯有關的詩:「鸕鷀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這隻鸚鵡杯,是仿照南京發現的東晉王興之墓出土的鸚鵡螺杯來製作的。
還有電視劇剛開始就出現了大詔令,我們看古裝劇的時候,最熟悉的就是聖旨。但是在唐朝的時候,還是有所不同的,唐朝的時候官方文書叫做詔令。現在這些詔令,是研究唐朝軍事政治和社會狀況等方面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