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都在抱怨,別人所炒的肉絲光亮嫩滑、根根分明,看著就非常有食慾,而自己炒肉絲時總是粘鍋,炒的肉絲也乾巴老韌無食慾。
那麼,如何讓肉絲下鍋不粘鍋呢?
以下我來作一詳細解答:
一、【肉絲處理】
將瘦肉切成粗細均勻的絲,加入生抽、白胡椒粉、少量澱粉和水 ,順同一方向不斷攪拌,讓肉絲吸足水分,變得粘連有勁,然後加入少許油拌勻。
疑問1、肉絲為什麼一定要切得粗細均勻?
肉絲只有粗細均勻,下鍋後才能成熟一致,不然,一部分已經老韌,另一部分還沒有炒透,既影響品質,又使炒制時間延長,造成粘鍋現象。
疑問2、加澱粉量怎麼掌握?
加入澱粉要適量(感覺能包裹住肉絲即可)。加入過少,就不能完全鎖住肉絲內部水分,使炒出的肉絲口感老韌;加入太多,又會糊湯,肉絲表面會存有糊狀物,黏黏糊糊不清爽。
疑問3、加水量是多少?
加水量應根據肉絲本身含水量而定。一般不超過肉絲重量的一半。要分2~3次加入,每次少加點,加後攪拌,使水分被肉絲吸收。攪拌好的肉絲應該無閒水、肉絲粘黏有勁且較易分開。
疑問4、為什麼要順同一方向攪拌?
是為了改善肉絲的物理架構,讓肉絲能較多地吸收水分。
疑問5、為什麼最後要用油拌下肉絲?
一方面是為了鎖住肉絲中的水分,另一方面在炒制時肉絲較易散開。
二、【炒鍋處理】
炒鍋有多種材質,但以鐵鍋和不粘鍋最為常見。
對於不粘鍋,只要塗層完好,使用沒有難度,一般不會粘鍋。
而對於鐵鍋,處理起來相對較難。飯店一般會直接用大量油去滑肉絲,這樣肉絲接觸不到鍋體,也就不會粘鍋了,但對於一般家庭不太實用;也有人將淨鍋燒熱,用生薑擦試……但我認為用油潤鍋效果最好,而且簡單省事:
淨鍋燒熱,以少許油潤鍋。
疑問1、為什麼強調淨鍋?
如炒鍋沒刷乾淨,那麼等鍋燒熱了,鍋內壁會存留煳漬,使鍋表面變得粗糙,摩擦力增大,肉絲下鍋後有所依附,就會粘連。
疑問2、為什麼要把鍋燒熱再用油潤鍋?
根據熱脹冷縮原理 ,鐵鍋受熱會膨脹,鍋體表面孔隙變大,相對冷鍋,鍋體表面變得更加粗糙。用油潤鍋,就是用油填平這些孔隙,從而達到鍋在高溫狀態時表面光滑,摩擦力減小,肉絲下鍋無所依附,也就不會粘鍋了。
三、【肉絲炒制】
熱鍋倒入涼油,下肉絲,小火將肉絲滑散。
疑問1、為什麼要熱鍋涼油下肉絲?
潤了油的熱鍋,表面非常光滑,涼油下入肉絲 ,可使肉絲隨涼油一起,溫度同步升高,肉絲受熱均勻,成熟一致。
如果是熱油,那麼肉絲下鍋後,接觸熱油的那部分立即成熟,而別的部分還是生的,這樣就造成老嫩不均現象。
疑問2、為什麼要用小火將肉絲滑散?
用小火是為了使肉絲受熱均勻,成熟一致。
如用猛火,就會造成在肉絲還沒有被滑散前,一部分已瞬間老化,影響肉絲嫩滑口感。
下面是具體製作過程:
【準備材料】:豬裡脊肉150克、生抽、白胡椒粉、澱粉,食用油。
【操作步驟】:
1、將裡脊肉頂刀切成5mm左右的薄片,然後改成絲。
2、加入生抽15克、胡椒粉少許和澱粉適量。
3、分三次加入少量清水,順同一方向攪拌,直至水分完全被吸收。
4、在攪拌好的肉絲上淋少許油拌勻。
5、淨鍋燒熱,用少許油潤鍋。
6、熱鍋中加入涼油,下肉絲開小火將肉絲滑散,至8成熟出鍋即可。
綜上所述,要想炒肉絲不粘鍋並不難!明白了肉絲粘鍋原因,簡單採取相應的措施,炒肉絲就不再粘鍋了。
我是【餐飲行業那些事】,一直專注分享美食製作技巧。感謝閱讀!有回答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