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慾廚房
文丨簡媜
關於廚房,我們應該有一種雅量,接受它是一間屋子裡最煽情且充滿肉慾的地方。
我固執地認為,臥室的色調應該趨近透亮的藍天冰河,或是大雪乍停,從遠山小村白茫茫的沉睡中,掉出一個陌生客的感覺。我想,搬進棺材硬鋪之前,我們最好在彈簧軟鋪上學習一人份的安靜,並且研究一種姿勢,避免把孤獨睡皺。
而廚房,請允評我放肆地說,那才是活著的世界,活得氣氣派派的!
我已經秘密記錄自己的廚房與食譜一段時間了,等同於畏懼青春流逝的人以寫真集保留其年輕形貌,我的廚房筆記即是肉體對話錄。讓我們開始想像吧,在一間溫暖且繁複的廚房裡,一個保守女子歡愉地洗滌菜蔬,以各式刀具拍、切、剁、刨、剜……她熟悉各種料理法,只要有一臺雙囗瓦斯爐及兩個插座,她便能讓炒鍋、燉鍋、烤箱、電子鍋……組成一支歌舞團。(你一定以她忘了微波爐,不,她討厭微波爐,彷佛它是個敗德者。)當各種肥美的氣味飄浮在這間廚房裡:成熟蹄膀的鼾聲、清蒸鱈魚白皙的胴體、油燜筍嬌嫩的呻吟、乾貝香菇菜心的呼喚以及什錦豆腐羹發出孩童般的竊笑時,她已經準備好各式相襯的餐具與裝飾用的綠菜葉,並且剝好兩粒軟綿綿的紅柿,盛放在描花青瓷小碟上,多麼像得道高僧啊!她如此讚美剝過皮的柿子。接著,她坐在餐桌前,細緻地品嘗每一道菜的滋味,用嘴唇測溫,放入嘴裡,咀嚼,吞咽,感受食物滑入體內,沿著食道進入胃所引起的那股電流;她完全熟悉胃部蠕動的節奏,有時像被微風拂動的一隻絲綢小袋,有時特別貪婪的時候,她覺得自己的胃不僅安了磨豆機,而且還帶了齒輪。
是的,這就是我。在酷愛烹調可囗的晚餐後,以一種末代貴族的優雅獨自進餐的生涯裡,我的廚房筆記忠實地記錄每一種食物與我的超友誼關係。包括最家常的新竹米粉如何讓我一面擒著大竹筷翻炒一面吞掉半鍋米粉,好似遇到烈火情人;染上重感冒的冬夜,因擤不完的鼻涕而睡不著時,獨自進廚房,拉出砧板菜刀,從牆角簍子內摸出老薑,狠狠一拍──像替寒窯裡的王寶釧拍死薄情郎,煮一壺黑糖薑湯,燈下,噓噓地喝出一身汗及淚花。那種暖和是農村時代的,彷佛老朋友坐牛車來看你。筆記中,也不難發現改良品種,譬如「四神湯」如何變成只有芡實、淮山,後來又如何專攻很難買到的淮山薯,以及它讓我的身體宛如觸電的過程。
當我年老時那必定在某溫泉區的養老院,肉體質感與肉慾芬芳早已消褪,我宛如一片新東陽辣味牛肉乾,端莊地坐在藤椅上曬太陽。我但願還有氣力擒著放大鏡慢慢閱讀廚房筆記,每日讀一道菜,我會撫著自己的胃像撫摸寵物的頭一樣,邀請它與我一起回憶那些秘密的歡愉。
我希望我的生命終止於對蹄膀的回憶,不管屆時母親與姑媽的亡魂如何瞪視,我堅持用一瓶高粱燉它,炒一把大蒜大辣,並且發狂地散布整株新鮮芫荽與驕傲的肉桂葉,猶似,我那毫無章法且不願被宰割的人生。
▋ 我們為什麼要讀中文系?
▋ 汪曾祺丨一定要,愛著點什麼
▋ 劉震雲北大演講精華摘錄:畢業後,有兩句話千萬不要信
▋ 《白鹿原》丨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 《圍城》丨人人都愛唐曉芙,我獨偏愛孫柔嘉
▋ 遲子建:願能人生九十,望窗外自然老去
▋ 賈平凹丨在女兒婚禮上的講話
▋ 那些只有張愛玲才能想得出的天才比喻……
▋ 蘇童說這是他筆下最動人的愛情故事
▋ 莫言微博回憶《透明的紅蘿蔔》發表經過
▋ 張潔:我們這個時代肝腸寸斷的表情
▋ 遲子建:願能人生九十,望窗外自然老去
▋ 王安憶《長恨歌》:人面桃花相映紅,繁花落地寂無聲
▋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個人能為愛等待多久?
▋ 你知道《百年孤獨》的經典開場白,影響了多少中國作家嗎?
▋ 畢飛宇解讀汪曾祺《受戒》(金句頻出,乾貨滿滿)
▋ 32位中國現當代作家談讀書,句句讓人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