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上品美食」,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各種小吃技術,烹飪視頻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劉克勤
資深魯菜大廚,師從魯菜泰鬥崔義清。
在一些傳統菜的操作流程中常常提到炒糖色,老廚師們認為炒糖色是燒菜調味之基礎,著色增香效果既顯著又天然。但在如今成品調料選擇眾多的情況下,炒糖色已經被很多年輕廚師摒棄了。
摒棄炒糖色的原因不外乎三個:一,貪貴圖洋。在粵菜剛剛興起時,廚界有一股風潮,不用複合調料你就落伍了,於是各種醬汁、各種增鮮醬油層出不窮,廚師順手拿來,什麼都放一點方顯得菜品神秘高檔。二是怕麻煩。把白砂糖炒成糖液,再觀察其形態下開水熬成糖色,整個過程實在是有點繁瑣,於是乾脆拿成品醬油代替。三,不會炒。很多年輕廚師沒有經過正規學習,根本掌握不了這門技術。
烹調方法大浪淘沙,但炒糖色沒有被淘汰,如今仍出現在經典菜中,其獨有的香味、色澤是成品調料無法取代的。本月,小編邀請曾以展示「幹燒鯧魚」而被眾多讀者狂贊的資深魯菜大廚劉克勤講解炒糖色的細枝末節。
什麼是炒糖色?
糖類在加熱遇高溫後,發生縮合形成焦糖色素並同時釋放焦糖香氣,隨著加熱時間的增長,色澤逐漸變成淺黃→金黃→棗紅,最後會變成焦黑,這被稱為美拉德反應。炒糖以及在炒至棗紅的糖液中加入熱水熬勻的過程在烹飪中被稱為炒糖色。白糖被炒成糖色以後甜度降低、顏色棗紅、香氣濃鬱,可以為菜品著色、增香,是一種原始、天然的調味著色手法。
哪些菜需要炒糖色?
燒菜、扒菜等成菜色澤為紅色或者醬紅色的菜品一般都需要炒糖色,如幹燒鯧魚、紅燒蹄筋、南煎丸子、扒肘子、燒鴨子、紅燒肉等,只是如今很多廚師簡化了這個工序,改用醬油及其他成品調料代替。除了菜品,調醬湯時也需要用到糖色。
有些菜品需要用嫩汁,有些菜品則需要用糖色。如幹燒鯧魚、南煎丸子、九轉大腸、宮保雞丁用到的就是嫩汁,因為這些菜品的標準色澤是紅亮而非醬紅,而且幹燒鯧魚、九轉大腸等菜還需要長時間燒制、收汁,如果一開始就炒成糖色則最後成菜顏色就過深了。而一些色澤要求較深的菜品則需要用糖色,如蔥燒海參、紅燒魚、扒肘子等,在這裡,糖色的作用類似醬油,以上色為主,提香為輔。
炒糖色有幾種方法?
炒糖色共有兩種方法,一是油炒,二是水炒。兩者最大的區別是油炒時間短,比水炒糖色要快3-4分鐘,但難度係數大,要求廚師經驗豐富、動作麻利;水炒時間長,好處是不容易炒過,比較容易掌握
油炒糖色:鍋下底油晃勻鍋璧,然後倒掉,此時鍋內仍然殘留一點點油,用這些油炒糖色就足夠了。如果油太多,會封在糖液上,阻礙廚師觀察其色澤,影響判斷,增加熬糖色的難度。在此鍋內下入白糖小火加熱,用勺子推著糖在鍋內朝同一個方向攪動起來,很快糖就融化了,然後先達到冒小黃泡的拔絲狀態,再達到冒金黃色大泡的嫩汁狀態,繼續小火加熱則慢慢變成雞血紅,即成糖色狀態。
水炒糖色:淨鍋下白糖,加入適量清水(以能稀釋白糖為準),開小火加熱,用勺子朝同一個方向不停攪動,由於糖裡加過清水,所以一開始冒大泡,這是水分蒸發的表現,然後糖液依次到達冒小黃泡的拔絲狀態、金黃大泡的嫩汁狀態和雞血紅的糖色狀態。
流下的糖絲吹不斷即為掛霜狀態。
此時糖液冒著較大的泡。
水炒出掛霜
水炒、油炒糖色都可以達到拔絲、嫩汁、糖色的程度,在這三個明確的階段之外,還有一個轉瞬即逝、較少使用的琉璃狀態。琉璃狀態在拔絲階段之後的2-3秒左右,此時糖液為琥珀色,下入原料裹勻,顛翻放涼,原料外面出現一層琥珀色的糖殼,口感酥脆,代表菜有「琉璃丸子」。如今化繁為簡,可以把琉璃狀態等同於拔絲狀態,即原料入拔絲糖液中裹勻,若熱食就是拔絲菜,涼後再上桌則即成琉璃菜。
除了共有的四個階段,在水炒糖液中,還有一個獨特的掛霜階段。掛霜是指原料放入炒至起霜程度的糖液中裹勻,起鍋晾涼後外面有一層糖霜。掛霜狀態在拔絲之前。如何分辨糖液是否已經炒至掛霜?一是觀察外觀:正如上面所提,由於炒糖加的是清水,因此水炒糖會先出現一個冒大泡的狀態,掛霜就在此過程後期。其次,用勺子舀起一部分糖液往下倒,流出的糖絲吹不斷即成。比如在「掛霜丸子」的製作中,最後一步是:鍋入白糖200克,倒入清水125克小火炒至白糖融化,繼續翻炒至大泡轉中泡時倒入丸子,離火攪拌,起鍋裝盤。
返璞歸真 自調天然色素
劉玉海
最近,我們店已返璞歸真,重新用糖色作為自然色素為菜品調色。具體做法是油炒糖色內加入冰糖老抽、熱水(糖色、老抽、熱水三者比例是1∶1∶2)熬均勻,起鍋入盛器即成。目前這款糖色被廣泛用在牛柳、牛仔骨等菜品中,用法類似醬油,但是顏色更紅亮、香味也挺足,更重要的是天然色素對人體無害。
水油混合 顏色更亮
肖毅
我們在製作一些傳統菜如宮保雞丁、紅燒肘子、紅燒什錦時,仍然用糖色來調色。熬製方法是水油混合:淨鍋下白砂糖、少許清水小火熬至化開,淋少許色拉油繼續用小火熬製,糖液先起小泡,達到拔絲狀態,再起大泡,接著焦化變成糖色狀態,此時加入適量開水熬勻成糖色,起鍋入盛器就可以使用了。水油混合法熬出的糖色顏色更亮。
熬製10分鐘 色素最穩定
謝昌勇
年輕廚師的確該了解一下炒糖色並重新試試這種天然的增色手法。
我個人是用油炒法熬嫩汁和糖色,用水炒法做拔絲、掛霜、琉璃菜。熬製嫩汁、糖色時一定要加熱水並多熬一會兒,大約8-10分鐘最好,讓糖液與熱水充分融合,這樣色素更穩定,而且不容易分層,上色均勻。另外,我建議熬好的糖色當餐用完,因為焦糖色這種天熱色素畢竟不同於人工色素,穩定性差一點,第二餐再用容易發黑。
批量熬好&現炒現用
顧廣凱
我店製作宮保雞丁、紅燒魚、九轉大腸、糖醋鯉魚、軟燒豆腐、幹燒魚等菜時仍使用糖色。調糖色最大的好處是燒好的菜品有一股天然的、其他成品調料無法替代的香氣,而且顏色紅亮,久放不發黑。
嫩汁和糖色又分別叫作嫩糖色、老糖色。更準確地說,它們應該叫「嫩糖漿」和「老糖漿」,加水熬開後才能被稱為「嫩汁」和「糖色」。有些廚房使用糖色頻率不高,多是現用現炒:鍋下底油、白糖炒成相應程度的糖漿,然後加入料頭煸炒一下,再下原料、加熱湯等繼續下一步烹調。需要注意的是,在炒好的糖漿中下料頭煸炒時糖漿很容易過火,此時可以在其中淋入少許冷油降降溫,顏色就不容易炒過了。
炒糖兩用法 務必分清楚
楊建華
大量白煙冒出時糖液即到糖色狀態。
另外,在炒糖各階段中,掛霜狀態比較難掌握。它是加水的白糖剛從晶體狀態熬化成糊、大泡變中泡時的一個狀態,下原料裹勻放涼之後,外面凝結出一層細小的白色糖霜,因此「掛霜」準確的叫法應是「返霜」。
悅悅私房菜公眾號:wy10ns
上品美食網公眾號:shangpinchuyi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
更多精彩請點擊【閱讀原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