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Trigeminal nerve)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為混合神經,它的運動部分從腦橋與腦橋臂交界處出腦,再併入下頜神經,一同經卵圓孔穿出顱部。而它的感覺部分的胞體組成位於顳骨巖部尖端的三叉神經節。感覺部分收集來自面部和頭部的信息,運動部分則控制咀嚼肌。於三叉神經節分出三條分支,第一分支為眼神經(Ophthalmic branch),第二分支為上頜神經(Maxillary branch),第三分支為下頜神經(Mandibular branch)。
三叉神經第一支(眼支)
眼神經(Ophthalmicus branch)在三支中最小,只含有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眼神經向前進入海綿竇外側壁,經眶上裂入眶,分布於額頂部、上瞼和鼻背皮膚,以及眼球、淚腺、結膜和部分鼻腔黏膜)。
(1)淚腺神經細小,沿眶外側壁、外直肌上緣前行至淚腺分布於淚腺和上瞼的皮膚。
(2) 額神經較粗大,位於上瞼提肌的上方,分2~3支,其中眶上神經較大,經眶上切跡,分支分布於額頂部皮膚。
(3) 鼻睫神經在上直肌的深面,越過視神經上方達眶內側壁。此神經分出許多分支,分別分布於眼球、蝶竇、篩竇、下瞼、淚囊、鼻腔黏膜和鼻背皮膚。
三叉神經第二隻(上頜支)
上頜神經(Maxillaris branch) 也是一般軀體感覺神經,自三叉神經節發出後,立即進入海綿竇外側壁,之後經圓孔出顱,進入翼顎窩,再經眶下裂入眶,續為眶下神經。上頜神經分支分布於上頜各牙、牙齦、上頜竇、鼻腔和口腔的黏膜以及瞼裂間的面部皮膚以及部分硬腦膜。
(1) 眶下神經為上頜神經的終支,通過眶下溝、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分為數支分布於下瞼、鼻翼和上唇的皮膚。
(2) 顴神經在翼顎窩內發出,經眶下裂入眶,穿眶外側壁至面部,分支分布於顴、顳部皮膚。顴神經在行程中發出由副交感節後神經纖維組成的小支與淚腺神經吻合,此支進入淚腺,控制淚腺分泌。
(3) 上牙槽神經分為上牙槽前、中、後支。後支有2~3支,在翼顎窩內自上頜神經發出後,穿上頜骨體後面進入骨質。上牙槽前、中支從眶下神經分出,三支在上頜牙槽骨質內吻合,形成上牙叢,分支分布於上頜竇,上頜各牙和牙齦。
(4) 翼顎神經也稱神經節支,為2~3條神經分支,從上頜神經主幹行經翼顎窩上方的一段發出,向下連於翼顎神經節,後分布於顎部和鼻腔的黏膜以及顎扁桃體。
三叉神經第三支(下頜支)
下頜神經(Mandibularis branch)為混合神經,是三支中最粗大的分支。自三叉神經節發出後,經卵圓孔出顱腔達顳下窩,立即分為許多支。其中特殊內臟運動纖維支配咀嚼肌。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於下頜各牙、牙齦、舌前2/3和口腔底黏膜以及耳顳區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膚。
(1)耳顳神經以兩根起始,向後包繞腦膜中動脈後合成一幹,穿入腮腺實質內,與顳淺動脈伴行,向上分支布於耳廓前面和顳區皮膚以及腮腺。
(2) 頰神經沿頰肌外面前行,穿此肌後分布於頰黏膜以及頰區直至口角的皮膚。
(3)舌神經在下牙槽神經的前方,經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有面神經的鼓索從後方加入此神經。此後越過翼內肌淺面到達下頜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表面行至舌尖。舌神經分支分布於口腔底和舌前2/3的黏膜,接受一般軀體感覺的刺激。
(4) 下牙槽神經為混合神經,含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和特殊內臟運動纖維。下牙槽神經在舌神經的後方,沿翼內肌的外側面下行,其中的特殊內臟運動纖維分出分支,支配下頜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經下頜孔入下頜管。在下頜管內分支構成下牙叢,分支分布於下頜各牙和牙齦。其終支自頦孔穿出稱頦神經,分布於頦部及下唇的皮膚和黏膜。
(5)咀嚼肌神經為特殊內臟運動神經,分數支支配所有咀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