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惠州:「法治新地標」成建設文明鄉村的標杆示範點

2020-12-17 中國文明網

  法治主題標識牌、古今道德故事牆畫、法治成語典故展示架……一個「法治新地標,網紅打卡處」——由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區委政法委全力打造的「仲愷平安法治文化示範點」完工啦!集聚創意、美觀和教育意義的牆畫引得遊園的市民不時駐足觀看、拍照留念。

創意美觀有教育意義的牆畫引得市民不時駐足觀看。

  沁和公園——仲愷法治新地標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強則國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建設法治中國」的宏偉目標。法治是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保障,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普及法治知識,是提高全民守法意識乃至依法治國的基礎。

  位於仲愷高新區瀝林鎮錢屋村的沁和公園具有優越的自然環境、良好的法治基礎,民風純樸,為打造「仲愷區平安法治示範點」提供了必備的條件,沁和公園也將成為宣傳法治教育活動、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文明鄉村的標杆示範點。

  據了解,「仲愷平安法治文化示範點」將傳統道德、法治文化融入農村普法建設中,使「法制觀念」深入民心,充分利用現有法治文化走廊、公園等鄉村法治文化陣地,融合了當地民風及荔枝、龍眼、鵝文化等元素,既起到法治宣傳的作用,又可美化公園環境,將沁和公園打造成集宣傳、休閒、運動、旅遊為一體的綜合功能區,滿足村民日益提升的物質文化需求,共建美麗鄉村、和諧家園。

共建美麗鄉村、和諧家園。

  特設「4大區」

  記者獲悉,該示範點設「道德區、故事區、教育區、法典區」等宣傳內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美德,通過上牆傳播正能量。

  道德區:明德崇法 篤行致知

  百善孝為先,孝行是建立和諧秩序的基礎,是共建美好家園的堡壘,也是傳承法治的先決條件。趣味成語典故,寓教於樂,立體牆畫,突出「百善孝為先」的文化內涵,新二十四孝故事詮釋孝道文化,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美德。通過美德上牆,傳播正能量。

故事牆畫改變以往口號式的宣傳形式。

  故事區:學法用法 依法維權

  該區以圖文結合的故事展示形式達到法治宣傳效果,老少皆宜,將村道打造成引人駐足、網紅抓拍的特色鄉村小徑,茶餘飯後、散步休閒。故事牆畫,改變以往口號式的宣傳形式。

普法知識牆畫使人民群眾養成人人守法、依法辦事的習慣。

  教育區:知法於心 守法於行

  該區以色彩鮮明、畫面豐潤的特色普及法律知識的牆畫,使人民群眾養成人人守法、依法辦事的習慣。希望讓廣大市民和群眾學法知法,提高法治意識和水平。

普及民法知識,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法典區:法治同行 和諧共贏

  民法典是社會主義生活的百科全書,普及民法知識,合理處理民事糾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建和諧家園。(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敬賀 林麗娟 魏怡蘭)

相關焦點

  • 李逸翔調研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工作
    12月14日,分宜縣委書記李逸翔深入湖澤、洋江、鳳陽、洞村等鄉鎮,調研督導該縣美麗鄉村示範點建設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的部署要求,持之以恆建設乾淨整潔有序環境,提升發展質量改善群眾生活品質,大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推動該縣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建設好新時代分外宜人地,天工開物城奠定堅實的基礎。縣委副書記胡瑜瑞陪同調研。
  • 築牢大灣區生態安全屏障,如何守護藍天碧水建設美麗惠州
    強化制度保障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建設生態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 到2035年法治鄉村基本建成
    12月21日,記者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獲悉,日前我省印發《關於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了我省法治鄉村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實施意見》明確了完善涉農領域立法、規範涉農行政執法、強化鄉村司法保障等九個方面的目標任務,要求各地各級各相關部門著力推進鄉村依法治理,走出一條符合河南實際、體現河南特色的法治鄉村之路。到2022年,努力實現涉農法規制度更加完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基層執法質量明顯提高,幹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明顯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
  • 【法治進鄉村】瀾滄法院法治宣傳走進快樂拉祜唱響的地方「老達保"
    「法治進鄉村」宣傳活動。位於拉祜山鄉深處的「老達保」是瀾滄縣著力打造的文化扶貧示範點,是《快樂拉祜》唱響的地方,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牡帕密帕》的保護傳承地之一,與生俱來的天然稟賦使得這裡的村民才會走路就會跳舞,才學說話就會唱歌。文化脫貧之路,離不開法治的保駕護航。
  • 【惠州規劃】2020規劃建設大盤點,今天起全廣東都要開始羨慕惠州人!
    今天起,全廣東都要羨慕惠州人了 7月15日,總投資超2000億元的項目落戶惠州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惠州合作建設
  • 生態文明建設在廣東|《環境》雜誌封面專題在線閱讀
    2020年第8期(總第506期)《環境》雜誌推出特別策劃「生態文明建設在廣東」封面專題,圍繞汙染防治攻堅戰,以點帶面,以小見大,從不同視角展現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廣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偉大實踐。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法治攻堅·鄉村振興】章丘區深化「五治融合」鄉村治理 探索打造...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的決戰決勝之年,為全面展示山東司法行政系統法治攻堅工作成效,為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山東省司法廳聯合山東鄉村廣播《12316三農熱線》節目特別推出「法治攻堅 鄉村振興
  • 榮安華參加全市爭創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動員部署會
    ,通報去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行政)考評結果、今年以來法治金華(法治政府)督查情況,部署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重點任務。陳龍在充分肯定去年以來全市法治政府建設成績後指出,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既是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需要,也是著力改善營商環境、推動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查找問題短板、加快整改提升,以爭先進位的拼搏勁,全力做好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
  • 廣東惠東:四單位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
    碧山村憑藉它的不凡之美,成為全國文明村鎮。  「文明城市創建以來,村裡人居環境有了改善,村幹部和老百姓的聯繫更加密切。」談到村裡近幾年的變化,碧山村幹部表示,村容村貌改善明顯,老百姓滿意,他們工作起來更有幹勁。  近年來,碧山村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打造「一流鄉村」「一流民風」的重要抓手。
  • ...踐行「兩山」理論建設生態文明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周紅波在育才生態區調研時強調:踐行「兩山」理論建設生態文明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21-01-14 2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鄉村建設基層行之貴州」「過去鬧喳喳,如今笑哈哈」,法治讓...
    中國長安網徐琢【法治鄉村建設基層行之貴州】「苗寨的黎明,侗鄉的夜。香甜的米酒請你喝,醇醇的滋味醉心窩。」夏夜,貴州省桐梓縣馬鬃苗族鄉龍臺村的陶福成,會在自家民宿院子裡吹起蘆笙,載歌載舞。近年來,龍臺村以法治推進地域融合、產業融合、生活融合,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撐起「法治保障」。苗寨實現了從偏遠小寨到旅遊勝地的華麗轉身。
  • 讀者文化園對惠州文化建設的意義
    讀者出版集團負責人吉西平當時介紹說,之所以選擇在廣東惠州申報數字出版基地,主要是惠州有近鄰深圳的交通便利,加上當地的電子信息產業優勢,讀者出版集團可以利用自身的品牌影響及在大眾綜合性期刊領域的編輯優勢,以推進健康、高雅的全民文化閱讀為主題,利用網絡將內容提供者、數字內容出版平臺、閱讀設備與讀者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緊密聯繫起來為目標,開發新的盈利模式,建設全國第一家以期刊品牌命名的數字出版基地
  • 剛剛,漳北村獲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
    由廣東省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尋找鄉村振興排頭兵——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系列評選剛剛發布結果。據了解,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系列評選活動歷時半年,全省共有21個地級市576個單位報名參選。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對口幫扶的梅州市大埔縣漳北村成功入選,成為「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之一。點擊查看����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評選名單
  • 泗縣: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推動鄉村振興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年來,泗縣依託1517 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以及468 支志願服務隊伍,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5730 餘場次,受益群眾近30 萬人,尤其在美麗鄉村建設、兜住兩頭(託殘養老、關愛留守兒童)等工作中「一呼百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氛圍熱烈
  •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2020-01-02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茶人分享: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
    鄉村的振興發展離不開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保障,要注重鄉村人居環境的整體整治,強化汙染源管理,正確處理生活垃圾和汙水,做好美化、綠化及潔化工作,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 鄉村產業的經濟效益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生態環境基礎上,要將生態環保作為衡量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確保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經濟發展相互協調,由此促進鄉村產業的振興。
  • 頭條| 文明之光耀法徽——平潭法院推進創建省級文明單位
    法治為基,彰顯司法文明探索司法與文明融合聯動、一體推進,打造富有法院特色的司法文明品牌。左右滑動查看更多堅持黨建引領,深化「12345」機關黨建工作新模式和「133」涉臺審判黨建工作機制建設,機關第一黨支部入選全區首批10個機關黨建示範點,3個黨支部獲評五星級黨支部。
  • 法治鄉村建設解村民「麻紗」 安化縣龍坳村打出基層治理組合拳
    近年來,龍坳村堅定不移走法治鄉村建設道路,抓住黨員這一關鍵少數,打出「黨建」「法治」「致富」等基層治理組合拳,開展「好家風」家庭、美麗庭院、優秀志願者等評比,讓社會安定和諧起來,人民生活富裕起來,鄉村換了新面貌。
  • 索要彩禮未果,安陽男子殺死女友母親,鄉村法治建設意義重大!
    因為索要彩禮遭拒,男子一怒之下殺死女友母親……因為鄰居將地裡的草扔到自家地裡,引發糾紛……農村法治建設,意義重大。28日,第三屆法治河南鄉村論壇舉行,大河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該論壇徵文一等獎以安陽地區"民轉刑"案件為視角,看農村基層矛盾化解機制,其中就總結了農村農民與農民之間民間糾紛類型。論文調查了2012年12月26日至2015年8月25日安陽兩級檢察機關受理的農村糾紛引發的刑事案件,類型包括農地糾紛、鄰裡糾紛(包括宅基地糾紛)、婚戀糾紛、其他瑣事糾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