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剛開始訓練,通常會覺得肌肉很酸痛,這是正常的,但每次的訓練恢復,還是非常重要!如果完成訓練之後有延遲性肌肉酸痛(又稱DOMS),這些小技巧就特別適合你!
利用這些方法緩解肌肉酸痛,幫助身體做好準備,迎接下一次訓練吧!
1. 暖身和放鬆
必須再三強調,花時間進行運動之前的暖身和運動之後的放鬆非常重要!
有效的暖身運動能讓血液流向肌肉和關節,有助於降低受傷風險。訓練之前進行動態伸展可以增強活動度,同時慢慢加快心率並增加血液流量。同樣,訓練結束時進行放鬆也可以緩解肌肉酸痛,使下一次訓練更加輕鬆。
2. 補水
大量喝水有助於身體保持水分。脫水的話,身體恢復或許就沒這麼快,也更有可能抽筋或肌肉痙攣。體液有助於維持全身機能,從頭到腳都需要水分!運動時會流汗,體液隨之流失,尤其是做高強度訓練尤其如此。脫水對於人體的影響不僅體現在運動過程中,還會持續到訓練結束後很久。增加體液有助於保持人體諸多系統正常運作,緩解肌肉痙攣並提升專注力與精神。每天都要大量喝水,包括運動期間和運動後。超編自己喜歡喝各式各樣品牌的礦泉水,減少喝含糖飲料。如果你喜歡用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其實可以用椰子汁替代,因為椰子一樣含有天然電解質成分。
3. 保持充足的睡眠
即使不是嚴重的失眠,睡眠不足也會產生很多負面間接影響。睡眠在訓練恢復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睡覺的時候,身體會分泌有助於組織修復的激素。最好保持每晚睡七到九小時,並且儘量相同時間就寢,透過充足的睡眠幫助身體恢復。
4. 訓練之後吃點零食
訓練之後進食能確保身體擁有肌肉恢復所需的營養素。訓練之後吃的零食最好含有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以補充肌肉中的糖原。
5. 補充礦物質鎂元素
鎂元素是一種重要礦物質,有助於加速恢復和合成蛋白質,很多天然食物都含有鎂,你也可以從天補充劑中獲得。體內鎂元素含量低可能導致肌肉緊繃、抽筋和痙攣。此外鎂元素能改善睡眠,讓你雙管齊下幫助身體恢復。
6. 洗澡
洗澡能放鬆身體。洗熱水澡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快恢復。洗澡不但能舒緩肌肉疲勞,增加全身循環,還能舒緩跟放鬆心靈。小編最喜歡每週末的泡澡時刻,那是個非常美好的時光。
7. 留出時間主動恢復
要是全身酸痛肯定不想運動,不過相信超編,動一動感覺會變更好!散散步、慢慢騎自行車或者遊泳都能促進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加快,肌肉能獲得更多營養素,導致肌肉酸痛的廢物也能更快排出,自然就能促進身體恢復。
8. 注意飲食
如果營養不良,劇烈運動之後的恢復就是徒勞無功。為了修復肌肉,變得更強壯,人體在訓練之後需要適當的宏量營養素。均衡的飲食計劃應該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健康的脂肪,充分支持你的身體訓練和恢復。
為什麼訓練之後的恢復很重要?
訓練的時候身體承受了壓力,留出時間恢復,身體就能適應這種壓力並且變得更加強壯,下次訓練的時候就會略感輕鬆。恢復期間身體要修復組織,這過程需要24~48小時,所以我們在不同的訓練日鍛鍊身體不同部位!
恢復和訓練同樣重要
嘗試這些肌肉恢復的小妙招讓你未來的訓練更快恢復!培養全新的健身習慣很不容易,所以要重視恢復。如果你認真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就能在健身旅程中保持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