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我為了什麼而活?(好文,強烈推薦)

2021-03-05 灼見

作者:伯蘭特·羅素作者|題圖:雅典學院

三種單純然而極其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那就是對於愛情的渴望,對於知識的追求,以及對於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這些激情猶如狂風,把我伸展到絕望邊緣的深深的苦海上東拋西擲,使我的生活沒有定向。我追求愛情,首先因為它叫我消魂。愛情使人消魂的魅力使我常常樂意為了幾小時這樣的快樂而犧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我追求愛情,又因為它減輕孤獨感--那種一個顫抖的靈魂望著世界邊緣之外冰冷而無生命的無底深淵時所感到的可怕的孤獨。 我追求愛情,還因為愛的結合使我在一種神秘的縮影中提前看到了聖者和詩人曾經想像過的天堂。這就是我所追求的,儘管人的生活似乎還不配享有它,但它畢竟是我終於找到的東西。

我以同樣的熱情追求知識,我想理解人類的心靈,我想了解星辰為何燦爛,我還試圖弄懂畢達哥拉斯學說的力量,是這種力量使我在無常之上高踞主宰地位。我在這方面略有成就,但不多。

愛情和知識只要存在,總是向上導往天堂。但是,憐憫又總是把我帶回人間。痛苦的呼喊在我心中反響迴蕩,孩子們受饑荒煎熬,無辜者被壓迫者折磨,孤弱無助的老人在自己的兒子眼中變成可惡的累贅,以及世上觸目皆是的孤獨、貧困和痛苦--這些都是對人類應該過的生活的嘲弄。我渴望能減少罪惡,可我做不到,於是我感到痛苦。

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真有可能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將欣然再重活—次。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great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 - 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 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at last--I have found.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 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 I have wished to know why the stars shine. 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is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無神論或者不可知論者,也是上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羅素也被認為是與弗雷格、維根斯坦和懷特海一同創建了分析哲學。他與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被認為是與弗雷格、維根斯坦和懷特海一同創建了分析哲學。伯特蘭·羅素與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影響。1950年,伯特蘭·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學史》、《數學原理》、《物的分析》等。

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聯繫投稿:ezhange@yeah.net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得主羅素:是童年時期的孤獨,成就了後來的我
    (原創文章,歡迎閱讀,抄襲洗稿必究)文|諸神的恩寵本周,我們將共讀羅素的代表作《幸福之路》。想真正讀懂一本書,就要對這本書的作者有充分的了解。開始閱讀《幸福之路》前,我想和大家先聊聊羅素其人。為了排遣寂寞,羅素常去花園玩耍。和大自然的接觸中,他的智慧也被一點點開啟。後來羅素回憶說,小時候他經常會想,自己的父母究竟是怎樣的人。因為太孤獨,他總愛思考深刻的問題。而思考問題本身,帶給了他極大的快樂。孩子天性都愛自由,而祖父母家的規矩特別多,這讓年幼的羅素倍感壓抑。
  • 羅素的一生及我最愛讀的《西方哲學史》
    他於1955年爭取到愛因斯坦的支持(愛因斯坦在同意信寄達前不久逝世),發表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或稱《愛因斯坦——羅素宣言》)。他還向各國著名科學家徵集籤名,召開了一次世界性會議,商討採取什麼實際步驟來應對由原子武器出現面臨的危機。由於籤名的科學家很多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該宣言造成了很大影響。其後,該會議逐步演變為《維也納宣言》。
  • 多次為中國發聲 羅素:一生尋求關於幸福的主題
    中國的讀者也並非是葉公好龍式的追捧羅素,由於羅素的著作深深觸動了剛剛被啟蒙了的中國青年的內心,很多人對羅素的研讀不僅是一種知識層面的學習,更有著生存論的味道,這讓羅素感動不已,他曾經盛讚將自己的著作介紹給中國青年們的譯者,稱其「比我還了解我的著作」。
  • 大哲學家羅素的愛情觀
    第一次聽到羅素先生的大名,是讀王小波的散文集《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書中,他多次引用羅素先生的名言,如「世界當以參差多態為貴」,每次我都深以贊同。王小波本人也在書中絲毫不掩飾對羅素先生的尊崇。王小波思想已夠有趣獨特,耐人尋味。而羅素先生更當如何呢?我當時這樣想。
  • 品味羅素:我為什麼活著?
    曾經被人問到一個問題:既然所有的生命都要死亡,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許多人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但不說我們自己,就算歷史上的先哲偉人們,有哪個真的給了我們答案?以上是我個人籠統而模糊的想法,而下面這個老頭,英國哲學家羅素用自己的一生實踐了自己的答案——他活了98歲,7次掉進情網,結了4次婚;他一生鑽研學位,是鼎鼎大名的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並在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一生反戰
  • 羅素,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
    然而,讀者很可能找不到他的什麼小說作品,所看到的大多是散文或短論之類的文集,甚至有人會推薦讀《西方哲學史》這樣的作品。一開始,這似乎會令人感到有些奇怪:一位文學獎得主最出名的作品中竟然沒有小說。 其實,羅素曾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試著發表一些短篇小說,卻尷尬地遭到冷遇,甚至連一向崇拜他的那些人也不欣賞這些「純文學」作品。
  • 閱讀羅素(2):《幸福之路》上篇
    羅素說,他的這本書「既無高深的哲理,也無淵博的徵引,我只把通情達理的一些意見歸納起來,……我所採用的學說都是由我自己的經驗和觀察證實過的,而且我每次遵從這些學說時都曾增加我的幸福的。為了這個緣故,我敢希望在無數感著憂鬱之苦而不自溺於憂鬱的男女中間,能有一部分在此找到他們的病案和逃避之法。
  • 讀書的意義(好文,強烈推薦)
  • 啊啊啊女強文《國民校草是女生》也太好看了吧,強烈推薦啊啊啊啊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是女強文。這幾篇基本上是長篇小說,這樣大家就能看過癮啦!這幾本都是經典的女強文,現代古代的都有強烈推薦。看過的小夥伴是不都忘得差不多啦,書荒或者想看女強文就在刷一遍,反正也很好看啊。沒看過的小夥伴還在等什麼,快來看一看吧!
  • 羅素被凱薩琳·曼斯菲爾德迷住了,那是科萊特無法做到的
    「我覺得,對你來說,生活顯得簡單許多……當我沒有表現出愛的跡象時,你是否能夠努力去信任它?我這樣說的原因是,我的精神有時被困在牢獄之中。」他在那封信件結尾處說:「我無法給你簡單的幸福。我不是可以給你身在天堂的感覺,但是其中隔著長時間的痛苦。」這封信件引人注目,直截了當地詳細說明了科萊特可以從兩人關係中期望得到什麼,包含了他對自己內心的精神狀態的分析,語言生動流暢,思想富於洞見。
  • 羅素說:「如果有驕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是中國」,你怎麼看?
    傳遞溫度與價值,關注我不走丟, 文 | 讀書君#——羅素這是一段出自羅素的《中國問題》一書中所說的話。羅素是誰?可能不太熟知他的人,只知道他是個文學家(1950年,曾拿過諾貝爾文學獎),寫出過不少的經典名言名句,常常被我們的中小學生,用來做作文素材引用。
  • 華訊投資:國際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收費推薦」 股票指數調整!
    華訊投資了解到,今日盤後國際指數編制公司富時羅素公布了旗艦指數2020年11月的季度審議結果正式生效。不少投資者朋友對於富時羅素指數一直都是很看重的,究竟值得「收費推薦」的富時羅素指數新增了哪些股票呢,接下來大家一起看看!
  • 羅素《西方哲學史》是本爛書?
    最近,瑞·蒙克的《羅素傳:瘋狂的幽靈1921-1970》中譯本出版,作者對羅素的後半生做了一些窮形盡相的描繪。我因此得以知道,原來對《西方哲學史》印象不佳的不止我一個人。 先看看這本書的出版背景。1938年,66歲的羅素應芝加哥大學之聘來到美國。1940年夏天,羅素遇到一位有點理想主義情懷的百萬富翁阿爾伯特·巴恩斯。哲學與資本的媾和開場了。
  • 破碎虛空:羅素的後半生
    羅素的後半生,作為人生內在張力的矛盾螺旋失去了平衡。
  • 經典說說|羅素經典語錄,羅素名言名句警句大全
    1、我的人生正是:使事業成為喜悅,使喜悅成為事業。—— 羅素2、很多事、經歷了、才明白、風一場。誰也不是誰的誰、誰也成不了誰的誰。唯一成為永恆的真理是、照顧好自己、別渴望別人。3、勇敢的做自己,不要為任何人而改變。如果他們不能接受最差的你,也不配擁有最好的你。至於未來會怎樣,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先變成更喜歡的自己,路還長,天總會亮。
  • 3米6魚竿推薦什麼牌子好?(強烈推薦)
    3米6魚竿推薦什麼牌子好?今天華子就在這裡給釣友推薦幾款3米6的魚竿吧,個人覺得這幾款都比較不錯,而且性價比蠻高的,釣友們可以看一下。四、佳釣尼擎天(價格在400元左右)這款魚竿對比同價位的杆子手感要好,而且很輕,一隻手平拿著感覺到不累手腕,硬度也不錯28偏19釣,上大魚也完全沒問題。3米6的魚竿今天就先推薦漢鼎、細硬峰和佳釣尼這3個牌子的竿子吧,如果釣友有更好的推薦,也可以分享一下哦。
  • 036期│羅素:一切偉大的生活含有沉悶的努力
    羅素:我是越過越快樂。我的憂慮越來越少,因為我發覺了對付它的行之有效的辦法,這就是遇事作如是觀:「現在有什麼糟糕透頂的事情可能發生呢?」「好吧,100年以後終不會還是如此糟糕吧;這也許不會有什麼關係。」你對此想通了,也就不會那麼憂慮了。
  • 十本超經典的言情文:《許你萬丈光芒好》小包砸超級可愛,強烈推薦
    今天向大家推薦的是超經典的言情小說!希望大家喜歡。( . )《我的溫柔霸總》西窗清月 [強烈推薦]書評:男女主是高中生的時候,就相互有好感,但是他倆因為一場背叛,分開了。之後相遇的故事就開始啦!好多人推薦噠,我還沒有看過,嘿嘿。
  • 羅素我為什麼活著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痛苦的呼號在我的內心迴蕩: 忍飢挨餓的孩童, 備受欺壓者折磨的受害者, 被自己子女視為累贅的無助老人, 連同著這整個充滿了孤獨、貧窮、痛苦的世界, 讓人類的生活, 淪落成為笑談的對象。
  • 羅素如何寫作
    在一封寫給朋友的回信中羅素回答了該友人關於如何寫作的問題。青少時期的羅素便大量閱讀名家名著,針對極其優秀的作品他更是反覆朗誦;羅素說:「這對於感知文章的節奏感和形成文體風格非常有幫助」。就是在這樣的強力輸入下,他漸漸形成了對文章的審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