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草本,高10~50釐米。生於草地上。莖2歧分枝,多少粗糙,有時全株有白色粗毛。基生葉叢生,葉片匙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長12~17釐米,邊緣稍有鈍鋸齒;莖生葉少,極小。夏秋季開花;頭狀花序成束,生於枝頂,有葉狀總苞片3~4片;花紫紅色。瘦果有稜,頂端有4~6枚長而硬的冠毛。
乾燥全草,根莖短粗,長1~2釐米,粗約0.5釐米,密被緊貼白絨毛;根生葉多皺縮,黃綠色,匙形或長圓倒披針形,疏被白色長毛,紙質稍柔。莖圓柱形,粗2~3毫米,多剪斷,斷面中空,莖生葉少而小。有時莖端帶有頭狀花序,花冠多脫落。
來源:本品為菊科地膽草屬植物地膽草,以全草入藥。
採集加工:夏秋採收,去雜質,洗淨曬乾或鮮用。
選購貯藏:以葉多、無花者為佳。
性味歸經:苦,涼;入肺、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結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百日咳,急性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腎炎,癤腫,溼疹。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鮮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用藥禁忌:孕婦慎服。
1、治單腹殿脹:苦地膽二兩。煎水分早晚二次服,或和亦豬肉燉服。(《嶺南草藥志》)
2、治尿閉:地膽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3、治腳氣:苦地膽全草一至二兩,豆腐二至四兩。酌加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4、治熱淋:鮮地膽草三兩,瘦豬肉四兩,食鹽少許。加水同煎,去渣,分四次服用。(《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5、治扁桃體炎,咽喉炎:地苦膽二錢。泡入300毫升熱開水中半小時,內服,每天一劑。亦可製成片劑含服。(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6、治腋下生腫毒,散腫止痛,膿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腫毒:天芥菜以鹽醋同搗敷之。(《醫林集要》)
(本公眾號圖片、內容為網上下載編輯整理,侵權刪!)
歡迎廣大的中草藥種植戶、合作社、商家企業加入到博羅縣中草藥種植協會的大家庭中來,讓我們攜手共創博羅縣中草藥種植事業的輝煌!會員招募,請聯繫協會專職工作人員
132 8620 2223(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