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個愛講道理的人,後來他死了

2020-12-18 不及閣大學生

好為人師,曾經是我的標籤。我以前喜歡講道理,跟朋友同學講,跟弟弟妹妹講,甚至跟外公,也能大講特講。講的多是我一些看法,或是親身經歷,或是閱讀而來。內容淺薄而虛浮,我還自鳴得意,不知所以。朋友們給我面子,不當面戳穿,心裡可能對我豎起中指。對於弟弟妹妹,我只是得益於早生幾年,不然絕無機會。外公呢,一直就很喜歡我,高中以前見面機會多,都是我被教訓,後來去了大學,我自恃身份,還說道起長輩了,當然言辭委婉,語氣平和。我說教別人一般以助人的態度,挖苦諷刺我萬萬不敢。後來說的多了,漸漸發現願意聽的人沒有了。我才發現,曾經願意聽我嘮叨的,都是些最親近的人,我那一套,說給外人聽,真是自取其辱。沒有人願意平白無故地聽大道理,因為毫無用處。有用的道理都是親身經歷之後,領悟而得,否則就像趙括,不出則兵法大師,一出則貽笑大方。我一堂哥家,在我們大家族裡,算是富足,城裡幾套房,加上車和店,資產上千萬不止,還有一個公務員父親。在這樣的家庭長大,著實讓旁人羨慕,也讓我羨慕。可是這位堂哥,他不爭氣。他近一米九的身高,鼻挺眼深瓜子臉皮膚白還有六塊腹肌,天資實在出眾。

可是,他初中就開始交女朋友,打架喝酒抽菸泡吧,種種事跡讓家長無比頭疼。

有一次,高中的時候,把女朋友帶回家裡過夜,被伯母發現,伯母破口大罵。

那女孩也不示弱,反口對罵起來,堂哥沒有幫著母親,反而幫著女友,把伯母氣得夠嗆,一怒之下趕出家門。

後來高中輟學,花了幾萬去重慶上技校,一個月不到,軍訓都沒有結束,就自個兒回來了,錢全打水漂。

最近兩年,待在店裡幫襯著生意,我以為浪子回頭,內心甚感安慰。

後來突然找我借錢,說做生意急用,我沒有多想,把生活費的一半給了他,之後才知道是借去還債。

表面上平靜的堂哥,實際卻染上了賭癮。

他不知何時沉迷網賭,享受那種躺著進帳幾十萬的感覺,後來玩大了,債臺高築,只能求助家裡,甚至兄弟間反目。

他從小就招人喜歡,受長輩們喜愛。

在我跟他同城相處的這些年裡,身邊的親戚幾乎都曾跟他單獨溝通。

內容千篇一律,無非珍惜當下,體恤父母辛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之云云。

可是他聽不進去。

如果是分量比較重的長輩,比如二伯,也許能管幾天,但之後照常我行我素。

其他人就不必說,出個門就全忘了。

所以,跟人講道理,其實並沒有實際用處。

有時候因為身份的緣故,比如長輩晚輩之間,前輩後輩之間,朋友之間,看到對方迷失方向,好言相勸自在情理之中,不說反而心裡過意不去,就像是一種責任,不說就是失責。

但就我這位堂哥來說,言語相勸,顯然打動不了他。

真的有太多親人好友勸說過他,甚至不乏掏心掏肺,可他依然讓大家失望。

就連我們幾兄弟,本應最理解他的人,都無可奈何。

大家都覺得,在他受到真正的打擊之前,不會懂得現在的幸福。

我喜歡讀書,原因有三,睡前能助我入夢,噪時能助我靜心,平時能助我裝逼。

小說都有主角,讀時便以主角身份帶入,仿佛自己心身也遊歷了一番,認為增長了見識,擴展了視野。

事實並不假,心隨主角遊歷一番後,思維角度確實拓寬了不少。

就像男人的聖經——《教父》,我慕名而讀,也確實值得一看。

閱畢之後,不論言行舉止,還是思考方式,有意無意我都會模仿兩位教父,仿佛這才是男人該具備的形象,像他們一樣才能解決問題。

我以為我讀了《教父》原著,又看了《教父》電影,我就能成為教父一樣的人,一樣受人尊敬,一樣號令群雄,一樣君臨天下。

我腦補了無數個想像中我成為教父的樣子,然後入睡。

醒來,我還是我,還是昨晚的我。

讀《教父》,並不能讓我成為教父。就像給人講道理,別指望對方完全能照你說的做一樣。

我不知道我需要經歷什麼,才能理解教父說的那些話。我現在能看懂,當然所有人都能看懂,但真正理解多少?理解之後,又能用到多少?

教父說,「一個不花時間照顧家庭的男人,不算是真正的男人。」這句話算是簡潔明了的。

每個人對於家庭都負有責任,男人的責任不止在外打拼,對家人的關心照顧也必不可少。我能夠理解,相信也能做到。

然而,在現實中卻難以一言道盡。

或許我以後,有了家庭,有一份穩定工作,每天按時回家,照料妻小,就能做到教父說的那樣。

但是,不論我成才與否,總會有個萬一,萬一在極其違背我心願的情況下,不得不離家,那就不算真正的男人了嗎?

軍人,警察,醫生,以及其他崗位上的人,就是不負責任了嗎?

當然不是。

教父說的話,放在他身上,自然正確不用質疑。

但不能照搬到每個人身上,也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如此。

道理嘛,說說而已,不說怎麼能稱之為「道」呢?

但真正能決定一個人的,或者說能改變一個人的,只有他的親身經歷。

我沒有任何資格對別人的所作所為做出評判,不能教別人怎麼做,因為我的話總會帶有自己的色彩,會打亂別人的布局。

或許在事情結束後,可以點評一番,採納與否看個人,不可強求。

做一個有內涵的人,是讓人舒服的事。

肚子裡要裝得下東西,得先裝下自己,所有喜歡的,和討厭的,真正的自己。

加油!

相關焦點

  • 一個男人有多愛你,就看他會不會跟你講道理
    男人有多愛你,就看他會不會跟你講道理1、愛一個人,就是甘拜下風感情從來都不是講道理的地方,更加不是來爭論高低的籌碼。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還是要靠心意。兩個相愛的人,就不會過多的計較,不會跟心愛的人講道理。再好的道理,說出來也傷感情。如果一個男人要跟你講道理,什麼都要爭個輸贏,這樣的男人就趁早離開。因為真正的愛,從來都是甘拜下風,不會去計較。
  • 從前有一個人熬夜玩「跳一跳」,後來他死了
    慣性婊的不適應症每當場景裡出現好幾個距離差不多的箱子時慣性婊就會養成慣性一直跳一直跳直到有一個箱子幹嘛要這麼認真等休息好了再慢慢跳嘛次數多了熟練了分數不就會越來越高了嘛為什麼逼自己一直死死了還會難受可能還隱藏著什麼情感上的哲理吧不過如果你說你沒看懂的話那最好還是不要懂了看了看好友排行榜我有點害怕就算有一些人用了外掛
  • 不要和這種人講道理,越講道理,越講不清道理
    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你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講道理。 無賴之人從來都喜歡無理取鬧,無論跟他們說多少道理,他們都無道理可言。 如果你開口打算說服他,那麼你就輸了。 電影《蠻荒故事》中,有6個荒誕的故事,其中1個極具諷刺意味。
  • 人生,若不想給自己添堵,請遠離愛講「道理」的人
    但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喜歡聽人講道理。人生,若不想給自己添堵,請遠離愛講「道理」的人。01我們總希望能和舒服的人相處,因為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不光會給自己留面子,和他聊天也會非常舒心。他們更懂得通過細節看出別人的心情,讓人感覺如沐春風。可這世上雖然有那麼多的人,但能和自己舒服的人,其實太少太少。
  • 永遠不要和愛你的人講道理
    直到這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媽媽的愛曾經那麼的濃烈,只是當初的我太過幼稚,才會覺得媽媽霸道又不可理喻。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叛逆的階段,而我作為一個標準的「好學生」其實叛逆期格外長。是父母包容了我,在那段我莫名其妙就會發火,不知不覺就口出惡言的時候,父母接受了我所有的不好,不僅沒有放棄我,反而不停的諄諄教誨。
  • 生存的智慧:情商低的人愛講道理,而高情商的人卻擁有一個相通點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在生活中,你會發現,生活中那些情商低的人都愛講道理,而高情商的人往往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關注情緒與感受。與其跟別人講道理, 不如用心去體會別人的感受,這才是一個高情商的人所具備的共同素養。有一個科學家去調查,為何窮人會一直窮,他發現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窮人缺乏金錢,導致他們的視野非常的狹隘,他們之所以會一直窮下去,是因為沒有突破這個怪圈子。
  • 愛和老婆講道理的男人,智商都是負數!
    晚上吃飯時還給我斟酌一杯酒...深夜我看到她在夢中甜蜜的微笑,我悟出一個道理:①家不是講理的地方②家和萬事興,和諧共贏③控制情緒很重要④良好的溝通是幸福的基石⑤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⑥和老婆講道理的男人智商都有嚴重問題T媽真的要大讚這位爸爸,一等一的情商,總結的都是人生的真理,婚姻的真諦。
  • 為什麼薪水越高的人,越不愛講道理
    前幾天,和前同事吃飯,一個實習生小朋友吐槽,說最近入職的新公司氛圍大不如前,很懷念過去大家一起工作的時光。 我們都覺得挺詭異。 她新入職的這家公司,是出了名的好地方,業內大咖聚集地,成長速度無人能比,而且人際關係並不複雜,可小朋友混得卻並不好,說同事和leader自私自利,對自己不友好。
  • 魚缸法則:愛講道理和不愛講道理的媽媽,帶大的娃是兩種不同人生
    編輯:貝貝豆審核:貝貝豆傳統式的中國媽媽在管教孩子時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喜歡和年幼稚童講道理,甚至是一些孩子無法理解的道理,可這種「嘮叨」真的有效嗎?按照常規的理解來說:媽媽翻來覆去的講道理,對孩子只會起到反作用力。
  • 跟一個不講理的人講道理,是你傻還是他傻
    跟一個不講理的人講道理,是你傻還是他傻 朋友氣呼呼地跟我訴苦,說他剛剛遇到了一個蠻不講理的人,不守規矩騎電動車走反道,差一點就要撞到人,朋友跟他理論,對方竟然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就喜歡走反道,關你屁事。」
  • 從前有個人很懶,後來人人都愛她
    然後看到《奇葩說》MM馬,馬東放了厥詞:對做內容創新的人來說,每天工作4個小時以上其實就是瞎耽誤工夫,沒有用。什麼會是一個小時不能開完的?內容創意的事往往產生在你吃飯、洗澡、搓腳的時候,而不產生在開會的時候。
  • 從前有一群哲學家,後來他們都在過雙十一
    據第歐根尼·拉爾修(Diogenis Laertius)的記載,蘇格拉底表示喜歡潑婦就如同馬夫喜歡烈馬,馴服了烈馬之後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駕馭其它的馬匹。史書記載蘇格拉底『生的很醜死得很美』,此外並沒有更多相關他長相的描述,看來他長得和哲學一樣抽象。對於他的愛情、婚姻也是草草帶過。《斐多篇》中,蘇格拉底在服下毒藥臨死前也趕走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嫌她哭喊吵鬧。
  • 講道理的人從來不缺,缺的是講故事的人
    這是一個短視頻時代,無論是短視頻還是長視頻,想要達到傳播的效果,講故事都是不二法則。這個時代從來不缺講道理的人,缺的是講故事的人。我在新東方教課教了4年,在2015年的時候在線教育來臨,我們幾位老師就從新東方辭職,創立了中國最大的四六級考研在線網站。
  • 動不動就講道理的人,情商是有多低?
    01 愛講道理的人,情商一般都很低要說最讓人討厭的低情商的溝通方式,「講道理」句句都非常有道理,但若在生活中出現這樣的人,我們一定會和孫悟空一樣覺得特別煩,恨不得把他亂棍大打一通。在我們的成長中,如果早年的養育者對我們只講道理,只提要求,不關注我們的情緒感受,我們就很容易發展成一個「過度應該」的人,這些「過度應該」表現在:人應該應該怎麼做?你應該應該怎麼做?我應該應該怎麼做?
  • 為什麼有的人愛講大道理?
    如果對方在跟你講理,你卻跟他談情,他也會感覺很煩。溝通不舒服,是因為頻道不對。即使你們在談合同,這麼理性的事,你們的溝通也會受到彼此的情感、對方帶來的感受所影響,如果對方讓你感受到舒服,你會無意識地想在利益上遷就他。
  • 生活中愛講道理的人容易倒黴,是這樣的嗎?
    父母條件不好如何讓孩子有出息?答案是不能慣孩子,從小就要孩子學會吃苦,看似不講道理,但是對於硬體不足的父母來說,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早些適應社會,提高軟體品質,其它的都是空談!生活中不講道理的道理更是太多了,比如和領導講道理是不想混了!
  • 匿名牆:如果遇到一個不講道理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會很心累的吧
    前男友是個有暴力傾向的奇葩,做了好多無法想像的恐怖的事,高二一年高三前半學期,開始很好的,一步一步變糟糕,做了好多過分的事,高三下學期再也沒有捨不得了,說了分手,刪了他所有聯繫方式,他去外面上了小班,平時會瘋狂打電話發簡訊我也全部不理,最後直接黑名單了,可能在一起的過程中我也會有一些問題吧,但他真的是給我留下了陰影了。希望大家以後能看人看準一點,看不準的話及時止損!
  • 愛情裡要講愛,而不是道理
    雙方總是給對方建議、講道理,殊不知這是分開就快的原因!由此可見,兩性相處最愚蠢的行為,不是吵架,不是冷戰,而是講道理,即便你贏了理,也輸了愛。 1.好的感情,只講愛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案例:一對夫妻,妻子喜歡拍照,而且喜歡洗出來擺在家裡。
  • 不講道理的男人最聰明
    01在某平臺上,有一個問題,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在婚姻裡,什麼樣的男人最愚蠢? 高贊回答就是:不停和老婆講道理的男人。女人大都是感性的,她需要的不是一個動不動就講道理的丈夫,而是一個能夠理解和包容她的人。
  • 心裡真正愛你的人,從來不會和你「講道理」
    許多分歧與爭執只需一句寬慰的家,一個溫暖的擁抱,就可以處理好,而一些男人卻總喜歡和自己的女人講道理。這些在愛情裡,熱衷於和你講理的男人,在他們心裡可能不是真的很愛你,深愛你的男人,是不會把對錯看得那麼重要,非要把觀點說得那麼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