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又叫荸薺。至今我也不知道它是蔬菜還是水果。從小,我們是削了皮當水果吃的。但是在很多地方,一般要去菜市場才能買得到它,水果攤子上很難見到它的蹤影。它的形狀像馬蹄,但小些,皮是深紫色的,拿在手裡,飽滿,沉甸甸的,很瓷實。
馬蹄的皮很不好削,落在手藝不好的人手上,削掉皮之後,個頭能小一半。所以,我們小時候吃它,都是洗得乾乾淨淨,用牙刨的。那時候,還不知道馬蹄的皮上有寄生蟲這一說,可能因為很少吃到,一次吃得也不多,所以沒事吧。
後來,為了招攬生意,就有人專門把它削了皮賣。天天削,年年削,就練就了一身好手藝:一把鋒利的薄片小刀,貼近左手上的馬蹄,先旋一個優美的弧線,去掉頭,再婉約轉圈,兩三個回合之間,薄如紙片的紫皮掉落在地上,一顆雪白的馬蹄就出落在了掌心。削好的馬蹄,肉質潔白,水嫩水嫩的,十分招人。咬一口,清甜多汁,爽脆可口。因為它裡面含有澱粉,所以嚼到最後,嘴裡會有些粉粉的感覺。就是因為這個嘎嘣脆的口感,做淮揚菜的師傅會將它剁細了,加進清燉獅子頭裡,肉餡的豐腴中,增添了爽脆的口感和自然的清香。
潮汕人煲湯時,喜歡放馬蹄,為的是增加一種甜香。煮熟的馬蹄,沒那麼脆了,口感有點軟糯,有些不像它自己了。我在香港喝過甘蔗馬蹄糖水,清熱解毒的,味道太甜,不是很喜歡。我還知道另一種馬蹄糖水的做法,比這個甘蔗馬蹄糖水清淡多了,味道也不錯,就是雪梨馬蹄飲。把馬蹄洗乾淨,削皮。梨也洗乾淨,不用削皮。馬蹄放入開水中煮五分鐘,為的是消除殘留寄生蟲,去除一些澀味,煮熟後,放涼。梨去核,切成小塊。把梨和馬蹄都放到攪拌機中,放涼的馬蹄水也可以倒入一些。按下按鈕,梨和馬蹄被打碎成泥,融合在一起。雪白細膩,看上去就甜軟甜軟的馬蹄飲做好了。喜歡喝果肉型果汁的,可以就這樣喝了。口感清純一些的,可以把果肉過濾一下。
有很多小寶寶,到了可以吃輔食的月齡,媽媽就給他熬雪梨馬蹄飲,不但很合寶寶的口味,還可以給寶寶解除奶粉裡的「火氣」。我喜歡將做好了的馬蹄飲放進冰箱裡冰一冰再喝。口感特別冰涼細膩,一解身上的燥熱。如果家裡有人咳嗽,也可以做成熱的讓他喝,止咳效果還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