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扮精緻,穿10釐米高跟鞋,跳拉丁舞,直播帶貨,這些標籤貼在一位老太太身上,一定會讓常人瞠目結舌。也許會有人猜出來了,沒錯,她就是79歲的汪碧雲奶奶。看到她在螢屏上,又颯又美的狀態,讓我們這些年輕人們不僅是喜歡,更是羨慕。
汪奶奶的經歷完美詮釋了一句話,年齡只是數字,人生不被定義。
由此我又想到了讀過的一本書《生而不凡》。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無論你是12歲,還是80歲,打破常規,踏出舒適圈,這件事從來都不晚。
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活出精彩的一生,不負春光亦不負卿。
值得一提的是,前提你必須要踏出你的舒適圈。但是大多數人都喜歡做白日夢,夢醒了還是會重複昨天的故事,就這樣蹉跎了歲月。
01麻痺我們的舒適圈
何為舒適圈?它就是你熟悉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還有熟悉的朋友,人脈。我們每個人都處在這樣的一個無形的圈子裡。從人類發展史來看,人是趨向於舒適圈,因為熟悉,所以安全。
但這也固化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總處在同一個環境,就會消耗我們的激情,消磨我們的意志,耽於安樂,我們只會毀滅幸福。
比方是,孟子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由於過於安逸的生活,使我們的抗壓能力減弱。但是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當磨難出現時,我們只剩下怨天尤人,甚至消沉萎靡。
由此可見,舒適的生活方式對我們的未來沒有益處,只能使我們沉淪下去。
02如何打破常規
1不要被你的周遭所束縛。大多數時候,當我們有想改變自己的現狀,做一個決定時,總會有身邊的人發出不一樣的聲音。這樣做不好,沒有人像你這樣,這些質疑的聲音,往往容易動搖我們。
2不要被你的心魔所控制。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魔鬼,當你被自己的夢想激勵做出行動時,這個魔鬼就出來攔著你,反覆告訴你別人會笑話你,你失敗了沒人瞧得起你之類喪氣的話,這又讓你優柔寡斷。
究其原因,為什麼我們總是被阻攔,其實是你不堅定。你活在別人的口中,但是別人卻不會為你的未來買單。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只需對自己負責,聽從內心的聲音,你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3摒棄光說不練。這是最關鍵的一步。想得天花亂墜,想得美不勝收,但就是不敢邁出第一步。總喜歡說,等我有時間,等條件成熟……最後只能是等到你老了,一事無成。
就像我學習寫作,它被拖了好多年,以前的我總想著等我看夠多少本書,我再寫也不遲,可等我書看得多了,才明白讀和寫是要結合起來才能相得益彰。
而且村上春樹說過,路是越走越開闊。
我們誰也不想黃昏之年的時候,留下許多遺憾,更不想對自己留下未了的心願。所以勇敢的踏出你的舒適圈,去尋找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