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請點下右上「關注」,俺是回村歇歇老農,咱今天來聊聊擺地攤的那些事兒。
在當代商業社會裡,商品發達到天天能在市場上看見新面孔商品,叫不上來名字。在這個商品找人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商家只要有雄厚的財力打廣告,差不多的商品都能打成名牌,溢價百倍。
作為普通老百姓,沒有商家那麼宏遠大志。擺個地攤,掙個養家餬口的利潤就知足了。
可志向不大目標不宏偉的擺地攤,就那麼容易麼?真是起早貪黑,風吹日曬,要從擺地攤上賺到錢,那種艱難還真不是僅靠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出汗,就能賺一點利潤,這也得靠觀察研究總結,有了經驗後才能賺到一點正常利潤的。
01我歷經的擺地攤
2017年,眼看創業項目成了雞肋,賠錢債務,這些創業失敗後不可迴避的現實,能讓一個再堅強的人因為生活難繼,能支撐住心理不崩潰活下去?我選擇了擺地攤:賣也蔬菜水果,因為熟悉這行。
我們鎮上最繁華人流最大的丁字街口是朋友的檔口,他檔口前面開闊,經常有擺攤的,他把這個鎮上最好的地方交給了我。
蔬菜水果銷售,最大的賣點是一個「鮮」字,這在幾年農產品電商創業中深有體會。
鎮上原來的那些個固定的蔬菜水果商販,都是電三輪去市場進貨。我對市場熟悉,我有面的跑的快不怕進貨路途遠。
我每天早晨到曲周牛屯蔬菜基地進蔬菜,那裡的很多蔬菜都是直接面對菜農,不經過二道販子,轉手少,保證了蔬菜新鮮,還價格略低。
鎮上原來這些擺攤的電三輪,他們沒有辦法來回跑120裡地進貨,因為他們的電瓶不能頂這麼遠,還有在路上速度慢;這就發揮出了汽車的優勢。
每天下午我到永年農產品批發市場進水果,因為水果和蔬菜相比,可下午進貨,下午進貨同等的水果價格還比早晨要低一些。
擺地攤要經營的蔬菜水果,進貨渠道我都十分熟悉。再就是擺地攤模式了,說高大上一點就是「商業模式」。因為我們邯鄲農村很多村裡小超市也賣蔬菜水果,他們要貨量更小,也不值得每天去進貨。
我聯合了鎮周邊村裡七八家小超市,順便為他們進貨,讓他們每天晚上告訴我都要啥,大概要多少斤。這麼做,加大了每次的進貨量,量大優惠,這是所有做批發的不二原則。
02你可能要說,不就一個擺地攤嘛!哪有那麼複雜?
你這樣想想就明白了,例如我們鎮上人口約1.5萬,加上周邊村來趕集的,鎮上可輻射人口約在5萬左右,目前鎮上已經有的蔬菜水果攤位,都正常供應,每個攤位都叫著生意不好做,忽然要進來一個開車汽車進貨擺攤者,這就加劇了競爭。
別人擺攤幾十年了,都有自己的老主顧,還有哪些在大街上的流動電三輪攤位。我一輛汽車進貨要加塞到鎮上就這麼小不點的市場上,也就是要搶既有攤位的客戶。
很明顯,蔬菜再便宜,也是一天三頓,總不能一天六頓吃菜吧!水果是消耗品,只要貨好價格低,同樣這麼大的市場,可以增量,例如一家人一天可吃半個西瓜,當西瓜便宜了,吃一個西瓜沒問題吧!
我擺攤比鎮上既有擺攤者的優勢:
一、進貨市場熟悉。
二、汽車「腿長」跑得遠跑得快。
三、一天兩次進貨,保證了蔬菜水果的新鮮。
四、聯合了村裡七八家超市,進貨量大。
五、為村裡小超市進貨,適當加利,每天賺50~100元,夠車燒油了。
和鎮上既有攤位對比劣勢是:
一、新攤位,需要時間來養。
二、我不缺斤短兩(缺斤短兩本來是劣勢,當都缺斤短兩時,就一個人不缺斤短兩,會咋樣?因為買十塊八塊的蔬菜水果,回家很少有人用稱稱的,再說,這些年電子秤的流行,不做買賣的誰家有稱呀!尤其村裡消費主體85後和90後留守女人)
三、開始受固有攤主們的排擠。
03衡量了我在鎮上擺攤的優勢多於劣勢,說幹就幹
擺攤生涯開始,進貨真的沒問題。
吸引顧客的方法無非一個:便宜。
可便宜怎麼讓人知道?我特別煩在大街上小喇叭喊個不停,這樣的噪音也是環境汙染呀!
我做了個大黑板,把每天各種蔬菜水果的價格寫上去,放在攤位前面很顯眼。可是路過的人,根本就很少扭頭看看黑板上的價格信息。
我教會僱員學著把蔬菜水果怎麼擺放,也把西紅柿蘋果燈,在條案上碼放得像花兒一樣好看。
這招兒還是管用的,因為有路過的,無意中扭頭一看,因為「新鮮好看」的蔬菜水果動了他們的神經線,下車問價,覺得不貴,就開始購買。
咱們國人有個習性:貨賣尖山,就是說貨物堆越大,越吸引人;還有就是「圍觀」,只要攤位前零星有一二個顧客購買,沒人來圍觀,當攤位前忽然上來七八個人購買,那些過路的就下車來圍觀跟風購買。
這樣就造成路口堵塞。還有人多了,一個僱員兼顧不過來,因為稱重、收錢找零,掃碼支付,就需要兩個人以上。增加一個僱員就要增加成本,我自己上唄!
早晨四點起床去市場進蔬菜,爭取在7點之前回到攤位跟前,可以和僱員一起應付顧客打堆購買;下午2點去市場拉水果,爭取要在5點前回來。
這裡補充一下,為啥有些人專門來擠著購買?因為這樣容易渾水摸魚順手牽羊,就是不付款溜走。現在顧客文明了,但這樣的人仍然存在。
所以這個擺地攤也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還得口算快記性好。例如有的顧客一下買七八種蔬菜水果;而西紅柿黃瓜豆角茄子蘋果西瓜香蕉等等,這幾十種貨品單價都天天不同。最麻煩的是幾斤幾兩,有不少蔬菜水果根本沒有辦法湊整數,若零錢不要,本來微利,還怎麼賺錢?
所以現在很多擺地攤的都根據商品天天時價報價,不再是黃瓜1.5元;茄子1.8元;蘋果3元。都習慣了10元幾斤,5元幾斤,這樣就可以做到,例如10元3斤,起步要十元的,就容易湊整數了。
例如當某種蔬菜水果銷售10元3斤時,顧客只要四斤,怎麼算?這就用上了農村沒念過書的「老婆算」了:三斤是10元整,多一斤3.3元,直接就口算為13元,那三毛錢是不能要的,這是個喜歡佔便宜的顧客,你就別期望和這樣的顧客廢話,太耽誤時間,分散精力,容易再和其它顧客錯帳。
擺地攤時間長了,這口算帳目神速得超過計算機。這幾年隨著網上支付款的增多,其實也為擺地攤的工作增加了壓力。某信支付,某寶支付都得有,耳朵裡得聽著顧客支付成功的語音提示;還仍然有一部分人現金交易,需要找零。
一定要記住,口算算帳,別去糾結幾分幾毛,先把幾塊算清楚,毛錢能累加到5毛以上的,還行;毛錢累計不夠5毛的,就別計算,多數顧客不給。
04競爭者來了
由於我擺攤的蔬菜水果新鮮,價格略低。這很顯然搶走了固有攤主的生意,幾個流動攤位聯合把攤位擺在我對面和旁邊。
我黑板上標著西紅柿10元3斤;他們放開小喇叭一齊喊叫:西紅柿10元三斤半。多數顧客不完全看質量,扭頭就去對面購買。我立馬把黑板上改成10元4斤,寧可照本賣,可是競爭對手小喇叭轟炸的是人的聽覺。
轟炸聽覺比文字吸引視覺更直接有效。
沒辦法,我也購買了電動小喇叭,電是直接連接著電三輪電瓶,聲音大,電量足。
我這人本來就叛逆,雖然年齡大了,仍然難改,就不怕競爭。
可當競爭到所有蔬菜每斤只加五毛以下毛利時,競爭者還能朝下壓價,幸虧蔬菜我進貨比他們低兩三毛。例如有的水果明明是從同一個地方進貨,價格相同,為啥他們能加一二毛類似照本賣?
這做生意,都在鎮上的大街上上,都是本地人,不涉及地頭蛇欺行霸市。
來專門和我競爭的流動攤主,都主要是賣單品,最多三五種,我怎麼競爭不過你們?你們小喇叭來吆喝啥?我啥也不賺錢,專門懟你們。
一天,有一個婦女在他們攤位上購買了10元三斤西紅柿,扭頭來我攤位上買青椒,順手放到我攤位的電子秤上,才2.5斤,差半斤。婦女扭頭到對過把西紅柿摔在了競爭者的攤位上,找了很多人圍觀。
從那次後,競爭者來我攤位上說,誰從他們攤位上買了,千萬不能在我電子秤上稱。誰做誰的生意,誰也別攪誰的局。我明白了,他們都把電子秤調成了8兩。
電子秤還能調麼?我從網上一查,果然電子秤也可以自己調。日!咋這些生產廠家這麼缺德呢!
是呀!10元三斤,一斤3.3元,半斤就是1.6元。他們拿著8兩稱,賣10元錢也能賺2元多。他們一天賣四五百斤,也能賺二三百。
俗話說,價錢商家定,缺斤短兩是缺德。可多數人聽價格,回家稱的卻很少。
擺攤一年多,每天也賺三五百元,給僱員發工資等開支後,這麼費勁勞神的擺地攤生意,一年才賺三四萬塊?還不如我開車為商家送貨掙運費呢!
我想明白了,這些流通攤位進蔬菜是跟著季節,例如吃黃瓜季節,他們主要進黃瓜,他們靠缺斤短兩賺錢了,我攤位上的黃瓜沒有賺錢;因為顧客吃黃瓜多了,自然吃其它蔬菜就少了;水果也是同理。
05堅持了兩年擺攤生涯,宣告卷攤了
活了大半輩子,缺斤短兩,坑人的買賣從來沒有幹過。臨老了,也學會那些市儈的攤主在稱頭上坑人麼?我不幹。
那麼是因為我來鎮上擺攤,擠得這些固有的流動攤位才缺斤短兩的麼?
鎮上工商所有倆管理員是多年的熟人了,一次偶爾在一個飯桌上吃飯。我問這倆熟人,他倆說,鎮上誰的攤位稱不夠數,是由來已久的,沒法管理。誰有時間天天來工商所舉報呀!又不是賣啥值錢寶貝。
原來這樣呀!反而是我這個新開的固定攤位,為競爭者創造了銷量,他們樂意來我攤位對面或者旁邊搞事;在鎮上那些多年的老攤位附近他們不敢,會挨打的。
我這個攤位人流量最大,是出鎮進鎮的要塞路口,誰能管住誰不在這裡擺地攤?
通過一年多,我的攤位也積累了一些主顧,因為他們知道我的電子秤是標準的,我賣的價格也不貴,當然他們就成了老主顧,他們每次來買菜買水果,嘴上客氣地說:價錢許你要,但稱得給夠數呀!
我心裡明白得很,這些老主顧無非是說的客套話。對面競爭者賣10元三斤,同等的貨品,我賣二斤半,稱給夠數,你們要麼?肯定不要。
因為便宜,吃夠數,甚至把一斤買成一斤一兩,是多數普通人的佔便宜沒夠的心理行為。至於擺地攤的賠錢賺錢賺多賺少,他們不在乎,他們也弄不清。
因此仨錢買的倆錢賠錢賣,顧客也會說:不賺錢你幹呀!
還是卷攤子,另謀他路吧!擺地攤還想守住底線,還想賺到滿意的利潤,是不可能的。良心底線和利潤是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
是的,你也可能說,別賣蔬菜水果,賣其它的呀!那麼賣啥呢?這麼說吧!凡是你認為獨行沒有競爭的商品,都是沒有銷量的商品。
你賣鞋子皮帶等小商品小五金,只要是快消品都有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市場,這是市場法則,咱們一個擺地攤的,又不是能打得起廣告的財主,賣不出溢價,都是掙個辛苦錢,還得饒舌磨破嘴皮子。
最後,提示各位,雖然放開了擺地攤,這對於固有的老攤主是好事,新入行的擺地攤者,要想從擺地攤上賺一筆,真的不那麼容易,一定要想清楚喲!以上實際經歷,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