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地攤兩年,才懂得一點點人性深處普遍存在的:佔便宜永遠沒夠

2020-12-14 回村歇歇

親!請點下右上「關注」,俺是回村歇歇老農,咱今天來聊聊擺地攤的那些事兒。

在當代商業社會裡,商品發達到天天能在市場上看見新面孔商品,叫不上來名字。在這個商品找人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商家只要有雄厚的財力打廣告,差不多的商品都能打成名牌,溢價百倍。

作為普通老百姓,沒有商家那麼宏遠大志。擺個地攤,掙個養家餬口的利潤就知足了。

可志向不大目標不宏偉的擺地攤,就那麼容易麼?真是起早貪黑,風吹日曬,要從擺地攤上賺到錢,那種艱難還真不是僅靠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出汗,就能賺一點利潤,這也得靠觀察研究總結,有了經驗後才能賺到一點正常利潤的。

01我歷經的擺地攤

2017年,眼看創業項目成了雞肋,賠錢債務,這些創業失敗後不可迴避的現實,能讓一個再堅強的人因為生活難繼,能支撐住心理不崩潰活下去?我選擇了擺地攤:賣也蔬菜水果,因為熟悉這行。

我們鎮上最繁華人流最大的丁字街口是朋友的檔口,他檔口前面開闊,經常有擺攤的,他把這個鎮上最好的地方交給了我。

蔬菜水果銷售,最大的賣點是一個「鮮」字,這在幾年農產品電商創業中深有體會。

鎮上原來的那些個固定的蔬菜水果商販,都是電三輪去市場進貨。我對市場熟悉,我有面的跑的快不怕進貨路途遠。

我每天早晨到曲周牛屯蔬菜基地進蔬菜,那裡的很多蔬菜都是直接面對菜農,不經過二道販子,轉手少,保證了蔬菜新鮮,還價格略低。

鎮上原來這些擺攤的電三輪,他們沒有辦法來回跑120裡地進貨,因為他們的電瓶不能頂這麼遠,還有在路上速度慢;這就發揮出了汽車的優勢。

每天下午我到永年農產品批發市場進水果,因為水果和蔬菜相比,可下午進貨,下午進貨同等的水果價格還比早晨要低一些。

擺地攤要經營的蔬菜水果,進貨渠道我都十分熟悉。再就是擺地攤模式了,說高大上一點就是「商業模式」。因為我們邯鄲農村很多村裡小超市也賣蔬菜水果,他們要貨量更小,也不值得每天去進貨。

我聯合了鎮周邊村裡七八家小超市,順便為他們進貨,讓他們每天晚上告訴我都要啥,大概要多少斤。這麼做,加大了每次的進貨量,量大優惠,這是所有做批發的不二原則

02你可能要說,不就一個擺地攤嘛!哪有那麼複雜?

你這樣想想就明白了,例如我們鎮上人口約1.5萬,加上周邊村來趕集的,鎮上可輻射人口約在5萬左右,目前鎮上已經有的蔬菜水果攤位,都正常供應,每個攤位都叫著生意不好做,忽然要進來一個開車汽車進貨擺攤者,這就加劇了競爭。

別人擺攤幾十年了,都有自己的老主顧,還有哪些在大街上的流動電三輪攤位。我一輛汽車進貨要加塞到鎮上就這麼小不點的市場上,也就是要搶既有攤位的客戶。

很明顯,蔬菜再便宜,也是一天三頓,總不能一天六頓吃菜吧!水果是消耗品,只要貨好價格低,同樣這麼大的市場,可以增量,例如一家人一天可吃半個西瓜,當西瓜便宜了,吃一個西瓜沒問題吧!

我擺攤比鎮上既有擺攤者的優勢:

一、進貨市場熟悉。

二、汽車「腿長」跑得遠跑得快。

三、一天兩次進貨,保證了蔬菜水果的新鮮。

四、聯合了村裡七八家超市,進貨量大。

五、為村裡小超市進貨,適當加利,每天賺50~100元,夠車燒油了。

和鎮上既有攤位對比劣勢是:

一、新攤位,需要時間來養。

二、我不缺斤短兩(缺斤短兩本來是劣勢,當都缺斤短兩時,就一個人不缺斤短兩,會咋樣?因為買十塊八塊的蔬菜水果,回家很少有人用稱稱的,再說,這些年電子秤的流行,不做買賣的誰家有稱呀!尤其村裡消費主體85後和90後留守女人)

三、開始受固有攤主們的排擠。

03衡量了我在鎮上擺攤的優勢多於劣勢,說幹就幹

擺攤生涯開始,進貨真的沒問題。

吸引顧客的方法無非一個:便宜

可便宜怎麼讓人知道?我特別煩在大街上小喇叭喊個不停,這樣的噪音也是環境汙染呀!

我做了個大黑板,把每天各種蔬菜水果的價格寫上去,放在攤位前面很顯眼。可是路過的人,根本就很少扭頭看看黑板上的價格信息。

我教會僱員學著把蔬菜水果怎麼擺放,也把西紅柿蘋果燈,在條案上碼放得像花兒一樣好看。

這招兒還是管用的,因為有路過的,無意中扭頭一看,因為「新鮮好看」的蔬菜水果動了他們的神經線,下車問價,覺得不貴,就開始購買。

咱們國人有個習性:貨賣尖山,就是說貨物堆越大,越吸引人;還有就是「圍觀」,只要攤位前零星有一二個顧客購買,沒人來圍觀,當攤位前忽然上來七八個人購買,那些過路的就下車來圍觀跟風購買。

這樣就造成路口堵塞。還有人多了,一個僱員兼顧不過來,因為稱重、收錢找零,掃碼支付,就需要兩個人以上。增加一個僱員就要增加成本,我自己上唄!

早晨四點起床去市場進蔬菜,爭取在7點之前回到攤位跟前,可以和僱員一起應付顧客打堆購買;下午2點去市場拉水果,爭取要在5點前回來。

這裡補充一下,為啥有些人專門來擠著購買?因為這樣容易渾水摸魚順手牽羊,就是不付款溜走。現在顧客文明了,但這樣的人仍然存在。

所以這個擺地攤也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還得口算快記性好。例如有的顧客一下買七八種蔬菜水果;而西紅柿黃瓜豆角茄子蘋果西瓜香蕉等等,這幾十種貨品單價都天天不同。最麻煩的是幾斤幾兩,有不少蔬菜水果根本沒有辦法湊整數,若零錢不要,本來微利,還怎麼賺錢?

所以現在很多擺地攤的都根據商品天天時價報價,不再是黃瓜1.5元;茄子1.8元;蘋果3元。都習慣了10元幾斤,5元幾斤,這樣就可以做到,例如10元3斤,起步要十元的,就容易湊整數了。

例如當某種蔬菜水果銷售10元3斤時,顧客只要四斤,怎麼算?這就用上了農村沒念過書的「老婆算」了:三斤是10元整,多一斤3.3元,直接就口算為13元,那三毛錢是不能要的,這是個喜歡佔便宜的顧客,你就別期望和這樣的顧客廢話,太耽誤時間,分散精力,容易再和其它顧客錯帳。

擺地攤時間長了,這口算帳目神速得超過計算機。這幾年隨著網上支付款的增多,其實也為擺地攤的工作增加了壓力。某信支付,某寶支付都得有,耳朵裡得聽著顧客支付成功的語音提示;還仍然有一部分人現金交易,需要找零。

一定要記住,口算算帳,別去糾結幾分幾毛,先把幾塊算清楚,毛錢能累加到5毛以上的,還行;毛錢累計不夠5毛的,就別計算,多數顧客不給。

04競爭者來了

由於我擺攤的蔬菜水果新鮮,價格略低。這很顯然搶走了固有攤主的生意,幾個流動攤位聯合把攤位擺在我對面和旁邊。

我黑板上標著西紅柿10元3斤;他們放開小喇叭一齊喊叫:西紅柿10元三斤半。多數顧客不完全看質量,扭頭就去對面購買。我立馬把黑板上改成10元4斤,寧可照本賣,可是競爭對手小喇叭轟炸的是人的聽覺。

轟炸聽覺比文字吸引視覺更直接有效。

沒辦法,我也購買了電動小喇叭,電是直接連接著電三輪電瓶,聲音大,電量足。

我這人本來就叛逆,雖然年齡大了,仍然難改,就不怕競爭。

可當競爭到所有蔬菜每斤只加五毛以下毛利時,競爭者還能朝下壓價,幸虧蔬菜我進貨比他們低兩三毛。例如有的水果明明是從同一個地方進貨,價格相同,為啥他們能加一二毛類似照本賣?

這做生意,都在鎮上的大街上上,都是本地人,不涉及地頭蛇欺行霸市。

來專門和我競爭的流動攤主,都主要是賣單品,最多三五種,我怎麼競爭不過你們?你們小喇叭來吆喝啥?我啥也不賺錢,專門懟你們。

一天,有一個婦女在他們攤位上購買了10元三斤西紅柿,扭頭來我攤位上買青椒,順手放到我攤位的電子秤上,才2.5斤,差半斤。婦女扭頭到對過把西紅柿摔在了競爭者的攤位上,找了很多人圍觀。

從那次後,競爭者來我攤位上說,誰從他們攤位上買了,千萬不能在我電子秤上稱。誰做誰的生意,誰也別攪誰的局。我明白了,他們都把電子秤調成了8兩。

電子秤還能調麼?我從網上一查,果然電子秤也可以自己調。日!咋這些生產廠家這麼缺德呢!

是呀!10元三斤,一斤3.3元,半斤就是1.6元。他們拿著8兩稱,賣10元錢也能賺2元多。他們一天賣四五百斤,也能賺二三百。

俗話說,價錢商家定,缺斤短兩是缺德。可多數人聽價格,回家稱的卻很少。

擺攤一年多,每天也賺三五百元,給僱員發工資等開支後,這麼費勁勞神的擺地攤生意,一年才賺三四萬塊?還不如我開車為商家送貨掙運費呢!

我想明白了,這些流通攤位進蔬菜是跟著季節,例如吃黃瓜季節,他們主要進黃瓜,他們靠缺斤短兩賺錢了,我攤位上的黃瓜沒有賺錢;因為顧客吃黃瓜多了,自然吃其它蔬菜就少了;水果也是同理。

05堅持了兩年擺攤生涯,宣告卷攤了

活了大半輩子,缺斤短兩,坑人的買賣從來沒有幹過。臨老了,也學會那些市儈的攤主在稱頭上坑人麼?我不幹。

那麼是因為我來鎮上擺攤,擠得這些固有的流動攤位才缺斤短兩的麼?

鎮上工商所有倆管理員是多年的熟人了,一次偶爾在一個飯桌上吃飯。我問這倆熟人,他倆說,鎮上誰的攤位稱不夠數,是由來已久的,沒法管理。誰有時間天天來工商所舉報呀!又不是賣啥值錢寶貝。

原來這樣呀!反而是我這個新開的固定攤位,為競爭者創造了銷量,他們樂意來我攤位對面或者旁邊搞事;在鎮上那些多年的老攤位附近他們不敢,會挨打的。

我這個攤位人流量最大,是出鎮進鎮的要塞路口,誰能管住誰不在這裡擺地攤?

通過一年多,我的攤位也積累了一些主顧,因為他們知道我的電子秤是標準的,我賣的價格也不貴,當然他們就成了老主顧,他們每次來買菜買水果,嘴上客氣地說:價錢許你要,但稱得給夠數呀!

我心裡明白得很,這些老主顧無非是說的客套話。對面競爭者賣10元三斤,同等的貨品,我賣二斤半,稱給夠數,你們要麼?肯定不要。

因為便宜,吃夠數,甚至把一斤買成一斤一兩,是多數普通人的佔便宜沒夠的心理行為。至於擺地攤的賠錢賺錢賺多賺少,他們不在乎,他們也弄不清。

因此仨錢買的倆錢賠錢賣,顧客也會說:不賺錢你幹呀!

還是卷攤子,另謀他路吧!擺地攤還想守住底線,還想賺到滿意的利潤,是不可能的。良心底線和利潤是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

是的,你也可能說,別賣蔬菜水果,賣其它的呀!那麼賣啥呢?這麼說吧!凡是你認為獨行沒有競爭的商品,都是沒有銷量的商品。

你賣鞋子皮帶等小商品小五金,只要是快消品都有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市場,這是市場法則,咱們一個擺地攤的,又不是能打得起廣告的財主,賣不出溢價,都是掙個辛苦錢,還得饒舌磨破嘴皮子。

最後,提示各位,雖然放開了擺地攤,這對於固有的老攤主是好事,新入行的擺地攤者,要想從擺地攤上賺一筆,真的不那麼容易,一定要想清楚喲!以上實際經歷,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佔便宜的我見多了,這麼佔便宜的還是頭一次見到...
    就是在發生天災人禍時,廣大人民群眾首先想到的也還是先吃點再說,果真是合格的吃貨,至於深處火海的司機師傅,留給消防員救吧...所以,長這麼大,你就說你沒佔過便宜嗎?但是,這不代表我讓你去搶啊...因為,現實生活中,有這麼一群人,以佔便宜為己任,為快樂,為消遣...不管你需不需要這個東西,能佔到便宜就是贏家...那,你們知道嗎?人性中,最大的惡就是渾然不知...生活中你喜歡佔便宜,你插了一次隊,你多蹭了一次商家的贈品,你很開心...你渾然不知佔便宜已經成為你的生活習慣之一。
  • 山西球迷指責浙江主場哨,楊毅賽後回懟:佔便宜沒夠,吃虧難受
    比賽也因裁判不斷地響哨被切的斷斷續續,4節比賽打了2個半小時才宣告結束。本場比賽的裁判,從始至終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吹罰尺度。相同的動作,前一秒還是合理,下一秒就成了犯規。雙方球員打得暈頭轉向,不知所終。這樣的判罰,也引發了山西球迷和浙江球迷在直播過程中的「罵戰」。
  • 曾仕強:做人要明白吃虧是福,愛佔便宜的人骨子都是乞丐
    中國人文化博大精深,體現中國文化精深之處才於中國對於陰陽的理解。陰陽的概念給中國文化帶來了許多看似矛盾的概念。相互矛盾的名句在中國文化中比比皆是,中國人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絕,也會教授你"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隱忍。
  • 當你懂得傾聽,懂得人性的弱點,那你就贏了
    《人性的弱點》不同於別的勵志書,它不僅告訴你什麼是錯的,還告訴你,面對事情怎麼處理,才能讓別人更加接受。它能讓你,懂得人性弱點,正確地做出判斷。這本書有很多章節,給了我們很多的應對方法,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要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 真心相愛的兩個人,普遍存在著心靈感應
    愛,說一千道一萬,就是來自於內心深處。你們有多相愛,就會有多少心靈感應,甚至可以這樣說,對方有多在乎你,就會有多牽掛你,若你也深愛著對方,同樣的,也會在不經意間想念著對方,這份感覺,看似很玄乎,其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而是從現實生活中得來的熟悉和了解,僅此而已。
  • 靈魂深處的奴性自私是怎樣產生的
    靈魂深處需要自我革命。教育就是人人一起學做人,與孩子一起學做人,教育不好孩子,就是沒學會做人。人的世界觀就是對個體的認識,個體與個體關係的認識,絕對個體認識產生機械唯物論整體認識,產生絕對個體屬於哪個絕對整體的機械唯物論認識,孩子認為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不懂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更不懂不存在絕對個體,不存在絕對整體的高級思維方式。
  • 不佔便宜,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懂得不佔便宜,才能成為真正人生贏家。01想佔便宜的人,往往佔不到便宜看過一個寓言小故事。從前,羊群中有兩隻公羊不知為什麼打起來了。這時,兩隻羊再撞到一起,這隻豺狼只顧舔血,沒來得及躲開,被羊頂死了。為了佔便宜,像這樣「因小失大」的人還少嗎?收藏家馬未都家裡曾經僱傭過一個保姆。她有時會偷偷拿他家的東西,但她不拿值錢的,就是拿一頭蒜、兩片姜、半瓶花生米。
  • 有一個愛佔便宜的親戚,是什麼樣的體驗?3個過來人說了心底話
    可見,這句諺語充分地體現出人性的本質。話說,如果你有一個愛佔便宜的親戚,處處使壞地對你打小算盤,跟這類親戚相處,會是怎麼樣的體驗?不妨來聽聽以下三個過來人的說法。蘇小姐:最近不是全部學校都停課,需要在家聽網課嗎?我有一個親戚的做法讓我特別憤怒。
  • 「貪小便宜,吃大虧」:不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精明
    事實上,貪小便宜的人最終總會吃大虧,比如一些民間的高回報投資,最後往往是高回報沒撈著,連本錢都搭了進去,還有一些打折促銷的保健品,商家將其功能吹得天花亂墜,最終目的不過是為了收智商稅。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這話擱在任何時候都適用,不要以為自己很精明佔上了便宜,很多時候那只是套路的一種。
  • 美女擺地攤賣服裝,月收入穩定2萬+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購買假人模特,個人建議老闆自己穿上賣的衣服,這比假人模特夠有說服力。當你穿上自己賣的衣服時,客戶感覺好看,同樣會增加視覺感官和諮詢量。與此同時也會產生攀比心理,女性的攀比心是比較重的「同樣的衣服穿得我身上,肯定比你好看!」以下配圖測試一下,看到這樣的衣服,你是否會有上面的想法進行攀比?
  • 柴靜: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惡,而高估人性的善
    每個人的出身就應該是一張白紙,隨著時間的經歷和歲月的沉澱而被一點點染上五顏六色,或是保持純白,堅持最初的善良,抑或是染上邪惡,變成黑暗的黑色。而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每個人從出身開始就是邪惡的,是需要教化來改造成善良的賢人。人性本來到底是善是惡,誰也說不明白。
  • 永遠不要考驗人性,永遠不要!
    黑斯廷斯要協助波洛在斯泰爾斯的老闆夫婦和眾房客裡,找出誰才是X(波洛自然早已知曉),以阻止下一樁命案的發生。在《帷幕》中,波洛說:「拯救無辜是我一生的職責。」面對一個永遠無法被定罪的罪犯,他將繼續殘害那些可憐的人而不被發覺,波洛怎麼辦?用他自己的話說:「我這個不贊成謀殺的人——我這個珍視人類生命的人——卻以犯謀殺罪結束了我的生涯。」
  • 心理學:人性三個致命的弱點,你越早知道越好
    心理學:人性的弱點1、自大:不接受別人的批評,總認為自己是對的人性的第一個可悲的弱點,是較為自大。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我們很少會接受別人的批評,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心理學曾經發現,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有自我防禦體系。也就是當別人反駁我們,或者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第一個是跳出來指責對方,或者內心有牴觸心理。 而智者則選擇對自己開刀,他們身上有另一種思維,那就是綠燈思維,綠燈思維講述是對待別人的批評,即使內心不悅,但是也會去思索對方的話是否有道理。
  • 只懂得找你借錢的男人,還能有多愛你?
    劉凱說得很好,一定會把錢還給張琳,而且他也一直很努力地在工作,讓張琳感覺都不好意思讓他還錢了,畢竟兩個人之間還有感情的存在。張琳對劉凱有感情,但是同時她也不想自己的錢就這樣要不回來。人都是如此糾結的,希望有愛,也不想經濟上有太大的投入。這是人性,也是我們不可迴避的現實。對於劉凱,張琳是非常欣賞的。她從來沒有表現出對劉凱的懷疑,也沒想過劉凱會不還錢。
  • 從《阿拉丁》看迪士尼女性英雄普遍存在的神性和人性!
    這樣的價值觀也符合人類社會普遍的發展規律,體現女性英雄之旅的靈魂和魅力所在。二,重新審視自我的魅力對於自我的重新定位和審視,是近年來迪士尼的又一個突破和顛覆,它不再體現「白雪公主被後母傷害後手無縛雞之力的等待王子援救」,「小美人魚為了愛情獻出自己生命」,而是表現新時代女性對於自我的重新顛覆。
  • 不去佔便宜,才是一個人最極致的「精明」
    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禍之間的轉換很難預判,很多事情的走向如何,並非我們所想像那樣,因此凡事一定別慌張,懂得淡然處之,人生才能悠然自得。有一個國王酷愛打獵,一次他和朋友出門打獵時,不小心摔了下來,因右手拿著刀,跌落後,剛巧將左手拇指切斷。國王疼得嗷嗷大叫,一個大臣卻說:「這並非是壞事。」
  • 《隱秘的角落》改編於《壞小孩》,孩子性格深處,都存在著惡魔
    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至今沒有定論,其實在每個孩子性格的深處,都存在沉睡的惡魔,如果被環境逼迫,這個惡魔就會醒來。最近《隱秘的角落》火了一把,老實上門女婿製造意外,謀害出軌妻子一家,優良學生被逼無奈,害死父親二婚全家。
  • 真正優秀的人,永遠都懂得尊重別人
    真正優秀的人,永遠都懂得尊重別人。因為懂得人與人之間一直都是相互的存在,你的言行舉止往往會決定他人對你的態度。只有先尊重別人,別人才有可能會尊重你。所有事物都會有一個因果的關係,存在即有自身的理由,其中的關鍵則需要自我去領悟。懂得尊重是一種修養,品行端正則是優秀的前提。
  • 人性需求公式:存在感+成就感=安全感
    不就是因為在家裡總被批評打擊連最起碼的存在感都得不到嗎?為什麼說「家和萬事興」?家庭不和睦才讓外人有了可乘之機嘛。阿姨在咱們家得不到存在感,在人家傳銷組織那裡得到的多,所以咱們一家人不像一家人,才讓外人替咱們做了家人該做的事阿。所以咱們想要家庭幸福、成功,必須先從改變這些壞習慣開始,外人替我們幫個小忙,咱都不吝讚美,自己家裡的人為這個家操碎了心,咱們為啥就不能用心的去關懷一下呢?」
  • 一個人,不貪小便宜,才是真正的精明
    」人性之中從來就不缺乏貪婪二字,我們這一生中想要得到的東西很多,愛而不得的東西也很多,對於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總是喜歡強求,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卻又總是不懂得珍惜。人之所以容易被欺騙就還是愛貪小便宜的緣故,別人給你一點點的好處,就能夠哄騙的你付出十倍的代價,就像超市裡的推銷商品一樣,你明知道它快要過期了,你明知道它的質量不好,卻還是經不住便宜的誘惑去買,最後吃壞了肚子,用的不合心意,卻開始去抱怨超市的不負責任,其實你只是對你自己不負責任罷了,你貪小便宜得來的東西,終歸是要為此而付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