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需求公式:存在感+成就感=安全感

2020-12-21 華學領袖說

圖片來自網絡 文/無有先生

曾經有一位老師告訴我,人生總結起來就兩個字,第一個字是「找」,我們從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不停的找,小時候找媽媽、找玩伴,長大了找學校、找伴侶、找工作,老了以後找陪伴、找歸屬,很多人一輩子忙忙碌碌窮極一生,也不知道究竟在找什麼,但是卻不敢停下來,因為身邊所有的人都在忙著找,如果停了下來會更加茫然無措。少數幸運的人,會在某個時刻突然明白,人生一輩子尋找的答案,不過就是「找」字上面的那一撇,也就是「我」,我為何存在?我需要誰?誰需要我?我對這個世界貢獻了什麼?弄明白這幾個問題,「找」的就不再迷茫,「我」也就沒有那麼辛苦了。

一、傳銷引發的關於人性的思考

我有一個學生叫小楊,去年冬天的一個晚上,突然給我打電話求助,說他母親被朋友騙去幹傳銷了,讓我幫他想想辦法,看看怎麼能把母親給勸回來。因為比較了解這個學生,知道他性格暴躁,處事容易衝動,所以我在電話裡叮囑他務必做到以下四條:「第一,千萬不要指責你的母親。你要知道傳銷為什麼可怕?並不是什麼綁架勒索、限制人身自由,而是傳銷組織裡的每個人,都非常懂得關心別人,你母親在家庭裡面找不到的關懷,傳銷組織會加倍的給予。所以如果你指責母親沒有腦子,異想天開,只會把母親推到對方那裡去;第二,如果你想要的是家庭幸福,已經被騙的錢,好要的就儘量要回來,不好要的,尤其是和你母親關係較好的朋友,適可而止,不要讓你母親太難堪;第三,和母親見面後一定要先承認她的付出和不容易。比如「我知道您是為家庭好,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幫孩子開拓出來一條路,這麼多年在家裡我們都知道您的不容易,但是因為性格的原因,總是惹您生氣,這一次過來並不是說您做錯了什麼,而是借這次機會好好的反思一下我們的問題。都說家和萬事興,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是一家人,以前不懂事的地方,您別往心裡去,誰讓您是我媽,我是您兒子呢,以後我慢慢改,但是無論怎麼樣,我覺得咱們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只要咱們能把話好好說開了,您做什麼決定,我都支持你。」第四,全程必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聽完我的話,小楊滿口答應,告訴我說知道該怎麼做了。

兩天以後,我通過回訪得知,小楊的母親已經被安排回家了,但是過程並不樂觀,小楊的父親和母親爭吵的很兇,小楊為了把錢要回來,和母親的朋友發生了比較嚴重的矛盾。由於母親的性格跟父親和小楊對比起來稍弱一些,所以這一次母親能夠回來,不應該說是被勸回來的,而更像是被押解回來的。了解了這些情況以後,我意識到問題並沒有被解決,表面看是被壓了下去,實則更加嚴重。為了能夠有效的找到問題的根源,並儘量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於是我安排了一次家訪。

因為之前都是在聽小楊的一面之詞,而對於楊母的心理訴求沒怎麼了解。所以見面後我先和楊母溝通了一會兒。剛開始楊母還強顏歡笑告訴我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在聊起這些年家裡的不容易時,楊母的情緒逐漸激動了起來。原來,楊母結婚以後,就一直在家裡做賢妻良母,但是兒子和丈夫都是批判為主的性格,長期以來楊母做的好的都是理所當然,稍微做的不好的,就會引來家人的指責和嘲諷。長期的壓抑,終於在最近的一次爭吵中爆發。前段日子,兩口子因為一些問題發生爭吵,楊母內心十分痛苦,因為長期為家庭付出,卻總得不到認可,還老是被埋怨沒用,所以爭吵過後,楊母一度想要輕生。這個時候在外面遇到一個朋友,聽說了她的情況以後,建議她可以去南方旅遊散散心,楊母覺得也是個辦法,於是給家裡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到了一個新的城市以後,在朋友的安排下,楊母認識了好幾位新朋友,大家都給予了楊母很多的關懷支持,還陪著她參觀遊玩。幾天後楊母的心情好了很多,這時候朋友開始勸她說「咱們女人想要證明在家裡的地位,一定要有一個咱們自己的事業,要不然誰都能瞧不起咱……」。這番話一下子說到了楊母的心裡,於是就發生了後面一連串的故事。

了解了楊母的情況以後,我開始和這一家人做思想工作。我對小楊父子說:「咱們老百姓喜歡講一句話叫做「家和萬事興」,但是這個「和」字是很難做到的,首先要和氣,如果咱們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一說話就帶著火藥味,這個家還怎麼相處?其次要和睦,和睦主要講的是一家人要相互欣賞,多誇獎,少批評,咱們被別人批評是什麼感覺?不好受對吧?那為什麼我們還總喜歡去批評別人呢?而且咱們大多數人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不管別人做的好不好,都喜歡通過貶低別人的方式開玩笑,這麼做有很大的麻煩,首先別人如果做得好,你開玩笑貶低別人,會非常打擊對方的積極性,雖然表面上人家不說什麼,但是心裡絕對不舒服;其次人家做的不好,你去開玩笑貶低人家,這就好比在人家傷口上撒鹽,只會增加別人內心對你的反感。所以別人取得的成就和栽過的跟頭,一定不能拿來亂開玩笑。這裡面的道理是什麼呢?因為一個人最低的要求就是存在感,你平常給一個人送個小禮物,讚美對方幾句,為什麼會讓人家感覺挺好?那是因為他感覺你心裡有他,那一刻,你讓他有了存在感。如果再高級一點,你可以求一個人幫你個忙,完事後請人家吃個飯,稱讚一下對方的能力和人品,這個時候對方心裡會更加敞亮,因為這個時候,你讓人家有成就感了。所以人活著都需要被別人需要以及需要別人,被別人需要,這會讓一個人有存在感,做成一件事情獲得別人的讚許,這會讓一個人有成就感。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很大的毛病,明明需要別人,卻不好意思說,明明覺得人家很不錯,卻不好意思表揚,甚至在面對別人表揚的時候還很不習慣,這是因為人的心裡都喜歡把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的給予者、付出者的身份上,輕易不願求別人或者說給別人添麻煩,長此以往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身邊的人沒有存在感和成就感,我們自己同樣也得不到存在感和成就感,大家都養成了這樣不好的習慣,這人際關係你說能和諧嗎?所以阿姨為什麼去幹傳銷?不就是因為在家裡總被批評打擊連最起碼的存在感都得不到嗎?為什麼說「家和萬事興」?家庭不和睦才讓外人有了可乘之機嘛。阿姨在咱們家得不到存在感,在人家傳銷組織那裡得到的多,所以咱們一家人不像一家人,才讓外人替咱們做了家人該做的事阿。所以咱們想要家庭幸福、成功,必須先從改變這些壞習慣開始,外人替我們幫個小忙,咱都不吝讚美,自己家裡的人為這個家操碎了心,咱們為啥就不能用心的去關懷一下呢?」

開導完這家人以後,父母和孩子都表示以前在和家人相處的過程中有諸多不足,也借這次事情,好好反思調整一下各自的問題。但是一個人行為習慣的轉變是需要過程和時間的,所以只能希望這家人都能因錯得福,培養好家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避免類似的問題不要再發生。

其實現實中這樣的家庭很多,心都是好的,但就是不會相處,不懂得把別人想要的東西給對方。雖然每個家庭出現的問題大小不一,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你會發現從人性的出發點來看,往往都是關懷錯位導致的。而懂得關懷別人,先要明白人性需要的是什麼,所以簡單的總結成一個公式,人性的需求無非是:存在感+成就感=安全感。

二、獲取存在感的兩種方式。

存在感獲取的途徑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被人需要,比如嶽母從小告訴兒子祖國需要你,要做一個精忠報國的人,這樣的孩子即使成長環境再貧苦,也能熱愛生命,自強奮鬥,因為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載著什麼。反面的例子,就是父母總告訴孩子,你照顧好自己就可以,我們不需要你操心,這樣的孩子即使家境再好,也很容易成為自私自利沒有責任感的人。所以想讓別人有存在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語言表達上多告訴對方「你對我很重要,我需要你。」其次就是懂得關懷對方,用心的送個禮物,花時間陪伴,當對方流露出一些需求的時候,儘量重視等等。你能夠給一個人的存在感越多,這個人和你的感情就會越好。

獲取存在感的第二種方式,就是尋找共鳴。像現在很多人喜歡加入到一些圈子裡,比如娛樂圈、學術圈以及文化圈等等,除此之外,讀書、聽音樂、徒步等方式也能讓一個人找到共鳴,比如一個悲觀的人,就特別喜歡看一些多愁善感的書,聽一些悲傷的音樂。雖然參加一個圈子或聽音樂讀書,並沒有給予到一個人直接的存在感,但是當聽到或者看到有人講出自己喜歡的事物或觀點,能讓一個人感覺到被理解,那一刻不再孤獨,存在也就有了意義。

三、獲取成就感的三種途徑

講完了存在感以後,接下來我們再講講成就感是如何獲得的。在這裡要澄清一下,成就不代表成就感。就好比一個學生考了100分,這是他的成就,但是回到家裡卻沒有一個人在乎,這時候成就感就不復存在。具體成就感來自於哪裡,大體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參加比賽,當一個人在參加比賽的時候,一般會有四種訴求,戰勝對手,經驗分享,期待讚美和大量宣傳。如是多人比賽,超越很多人的過程就是一種成就感。如果是少數人的比賽,最好是要有足夠的傳播途徑,或者身邊的人給予足夠的讚美以及請教經驗。如果一個人在比賽的過程中,總是得不到成就感,就會變得越來越消沉。就像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參加比賽取得成績以後,沒能很好的給予認可和重視,導致孩子後面的成績越來越差,而為了讓孩子重新振作起來,家長給孩子報了一大堆的能力訓練班,殊不知,孩子根部就不是能力的問題,沒有成就感才是限制孩子成長最大的障礙。

第二種獲取成就感的方式,是把事幹成。比如以前的孩子在端午節的時候,大清早被父母趕出去採粽葉,晚上把採來的粽葉放在鍋裡燉著,第二天一大早孩子就催著父母趕快去買蜜棗好放在粽子裡。回頭一家人協作分工總算把粽子包出來的時候,孩子們特別有成就感。如果對比現在的粽子,那時候的味道絕對沒有現在的好,但是你會發現現在的小孩,直接買來的各種口味的粽子都不願意吃,而那時候孩子們自己包出來的粽子,誰說不好吃孩子們一百個不願意。同樣的道理,做成一個玩具,學會一個新的知識點,甚至自己錄了一個抖音視頻傳到網上被人點個讚,都能很好的增強一個人的成就感。

第三種獲取成就感的方式就是為別人解決問題。教育工作者在這方面會深有體會,課堂上為學生答疑解惑,看到生命因自己而變得更加美好,這種成就感會讓人上癮。除此之外去福利院慰問、公益幫扶、植樹、務農等方式都能讓一個人擁有很強的成就感。總而言之,成就感來自於被他人認可,當一個人的生命被越多人需要,為越多人創造了價值,則這個人的成就感就越強,反之這個人就會變得孤僻、自卑。

四、自卑的孩子最主要是缺乏安全感

之前在做家庭輔導的時候,遇到一個11歲的孩子,母親告訴我說孩子各方麵條件都挺好,就是有點自卑。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孩子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周末都被各種興趣班、輔導班排滿了,孩子喜歡做家務,在父母看來這是沒出息,孩子喜歡參加同學的一些遊戲活動,父母說浪費時間。一個11歲的孩子連紙飛機都沒怎麼玩過,我問孩子有什麼願望,孩子告訴我說:「你能不能替我求一求我媽,每天讓我玩十分鐘的遊戲就行。」我很驚訝,問他說:「十分鐘就夠了嗎?這個願望也太小了。」孩子告訴我說:「十分鐘就很多了,我媽在家裡一分鐘都不讓我玩。」我問:「你為什麼想玩遊戲呢?」孩子說:「同學都會玩,他們嫌我垃圾,不帶我。」

這個孩子成功的被家長抹殺了存在感和成就感,首先孩子想做的事情,家長都不認同,這是缺乏存在感;其次孩子已經11歲了,沒有主導完成過任何事情,這是缺乏成就感。最讓人揪心的是,孩子的願望是玩十分鐘遊戲,而且這願望並不是單純為了玩遊戲,而是為了讓同學能夠瞧得起他,不再說他「垃圾」。孩子的母親覺得這個孩子有些自卑,但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我更願意定義為沒有安全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被誰需要,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被人否定久了而後自我否定,這樣的孩子豈止是自卑?

毛主席說過「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是告訴我們,人生總會經歷一些不被這個世界待見的時光,我們只有在各種打擊、質疑、不被認可和孤獨的煎熬中鍛鍊出鋼鐵般的意志,才能迎來勝利的曙光。我們非常需要這種逆風飛翔的勇氣,但是不代表我們可以人為的給他人造成這些困擾。所以在渴望被別人善待的同時,我們必須先學會善待別人。

我們一生都在找「找」字上面的那一撇,但是那一撇到底是什麼?或許就是內心的安全感,而一個人的安全感究竟來自於哪裡?我們給出的答案是存在感+成就感。存在感可以很昂貴,比如策劃一場針對某人的盛大的生日聚會;存在感也可以很廉價,比如收到別人的微信時及時回復消息。同理,成就感也可以很奢華,比如給某人準備一個別開生面的慶功會;成就感也可以很樸素,比如朋友圈裡給別人及時的點個讚。一個強大的靈魂可以通過自我的成長與歷練,來實現自我安全感的搭建,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安全感來自於被別人需要以及需要別人。所以一個優秀的人,懂得給予別人存在感和成就感,但是自己卻不執著於此。為人如斯,方能坦然於世!

願你我都能被這個世界善待。

相關焦點

  • 工作中消極情緒的來源:成就感、認同感、價值感和負罪感
    工作中消極情緒的來源:成就感、認同感、價值感和負罪感在成長過程中,大多數95後都沒有物質上的顧慮,至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需要考慮衣食問題,所以我們應該期待一切向上看。對於工作和生活,很多人更注重精神上的東西,理想上的情況下,賺的錢比賺的爽能讓人興奮,只有在沒有辦法滿足精神方面的要求時,我們才能計算出報酬的數額,甚至非常仔細地計算,計算得越詳細,工作就越不愉快,安全感。精神需求,包括但不限於成就感、認同感和價值觀。
  • 你的存在感這麼低,肯定總傷心吧
    世界上有無數個存在感極低的人,哪怕生活不算糟糕也會被別人忘記,他們總被忽略和打擊,渴求一丁點關心也不可能得到。因為沒有存在感,生活也逐漸失去了安全感。知乎上有一個存在感很低的故事。男生說:我從小就沒存在感,童年的生活感到孤單和不安全,就是家常便飯。每個害怕孤獨的人都一樣,希望快樂有人分享,痛苦有人分擔,傷心有人陪伴,人的基礎情感需求得到了保障,偶爾缺失點存在感倒也無妨。可如果長期被忽略,可能會變得沉默寡言,患上嚴重的討好型人格,甚至衝動做出什麼不計後果的事情。
  • 婚姻裡,男人「懶」的好處,女人有成就感,家庭中存在感十足!
    他說,男人啊,不需要什麼都會,存在感,對愛你的女人來說,就是成就感。3、婚姻,兩個人過日子才會長長久久,被對方需要,才會在婚姻中有成就感,一個會做飯,拴住男人胃的女人,還不如一個不會做飯,需要老公回家做飯的女人,更容易讓老公按時回家。
  • 女性需要的安全感是什麼?這三大基本安全感需求:對女性很重要
    安全感這個詞語,被現在很多人提及到,尤其是大部分女性都說自己很需要安全感。那麼我們首先看一下什麼是安全感:安全感是一種安全無慮的感覺。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屬於個人內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事時的有力或者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總結一句話:自己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都是安全的。
  • 作為全職媽媽,你們覺得最有存在感,成就感,最幸福的事是什麼?
    家庭英語啟蒙& 繪本帶讀請關注魚媽」寶媽提問:作為全職媽媽,你們覺得最有存在感,成就感,最幸福的事是什麼?條件是,假如你一直不掙錢哦,掙錢是所有人擁有價值感的來源,那麼把掙錢這個條件拿掉呢?完全不考慮金錢,上述三種感覺還可以擁有,你們覺得是什麼事情可以讓大家擁有這種感覺。
  • 幫助員工獲得成就感,是最好的激勵
    艾略特·伯格存在的唯一任務就是「刷臉」,在與客戶談判的會議上出現,讓對方相信,這家公司是一家國際化的公司。雖然艾略特·伯格拿著高薪,但他卻沒有任何成就感。他甚至開始羨慕那些被領導罵的同事。儘管那些同事被罵得狗血淋頭,處境也很不好,但至少領導對他們有要求,而且完成工作也會產生成就感。
  • 渴望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的4個星座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渴望通過好好工作來獲得成就感。找到自己的社會價值也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一些。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渴望通過工作獲得成就感的星座男。1:雙魚座對於雙魚座男來說,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活出自己的個人價值,能夠在工作中得到領導的肯定,也能在生活中萬事如意。雙魚座就是這樣一個想要通過工作來博得領導關心的星座男,他們為人處事都很有態度也有分寸。
  • 心理學家:深度剖析不安全感成因,6大技巧教你提升安全感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心理療愈天使小北,如果你有任何關於情感和人性的困惑,歡迎來找小北,一定為你解疑答惑,解讀情感,分析人性,幫你尋找內心的光亮。馬斯洛說:「安全感是基本需求,而愛不是」。如果你正在處於缺乏安全感的階段,可以試試下面6大技巧,可以幫助你打破這些因素,讓安全感靠近你。1、開拓自己的後天支持——友誼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區別就是,家人沒有選擇的權利,而朋友你可以自己選擇。
  • 缺乏安全感的男人該如何談戀愛?
    這類男人之所以控制欲和佔有欲這麼強,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自認為「我的安全感就來源於女朋友,她多關心我一些,我就有安全感了,她回復我快一些,我就有安全感了」其實錯了,如果你缺乏安全感,那你就一定要明白,安全感永遠都是來源於自己的內心。來源於女友給你的不叫安全感,叫做壓力,你是一個施壓者。這就好比我們感受「快樂」。
  • 高情商的女性,會從「需求層次理論」入手
    男人缺乏安全感,是身體的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從你身上沒有獲得,就想要從其他女人身上得到,久而久之,兩個人的感情出現了問題。一段好的感情需要經營,你的用心才能換來男人的真心。一成不變的生活會讓人感到空虛,也許只是一點小小的刺激和新鮮,就能讓你們平淡已久的生活重燃希望。
  • 「男生也要安全感」:這3個相處小細節,讓他更有安全感
    但實際上,男生也是非常需要安全感的。這對於維繫一段穩定長久的感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認為因為你是女生所以搬出「需要安全感」就應該,而男生說出同樣的需求就是懦弱。 更不要因此在相處之時不顧及對方的感受。
  • 背後是這個福格公式
    回歸最基本的人性需求和渴望,在任何時候都必要。」產品的本質屬性,就是要滿足需求、解決問題。你的產品是維生素還是止痛藥?這是在產品誕生之初,我們最應該弄清楚的一點。止痛藥可以滿足人們的顯性需求,提供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而維生素不一定能顯著緩解表面的痛苦,但可以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帶來長期穩定和粘性。前者的典型是工具類產品,後者的典型是社交類產品。
  • 如何抓住男人的心,高情商的女性,都知道從「需求層次理論」入手
    男人缺乏安全感,是身體的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從你身上沒有獲得,就想要從其他女人身上得到,久而久之,兩個人的感情出現了問題。 一段好的感情需要經營,你的用心才能換來男人的真心。一成不變的生活會讓人感到空虛,也許只是一點小小的刺激和新鮮,就能讓你們平淡已久的生活重燃希望。
  • 工作成就感,對你很重要,嗎?
    在這一天中,我會無數次懷疑自己的存在是不是為社會增添了負擔;只要工作上稍有差池,就會覺得自己已經這麼老了,怎麼還是什麼都不做好,一事無成,連混個普通都這麼難;對未來極度的迷茫,不知道此時此刻的工作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甚至到了睡覺時,也是沉浸在一種憂鬱和悲傷的氣氛中。
  • 馬斯洛對人性的洞察
    或者說,人性是否存在一個普適性的標準?在實用主義哲學家的眼裡,這個「人性」的說法似乎不可規約,應該找到可以替換它的表達。當然,如何表述是一回事,真正的實踐則是另外一回事。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所共知,其晚年的Z理論中,對於人性有著自己相對樂觀的看法。他所惠及的人性,本質上是全然對於他者的理解——這聽起來似乎過於理想,但既然是一種理論,不妨試著理解「讓一朵玫瑰成為好玫瑰」的要義吧。
  • 工作缺乏成就感?8個字看產品經理的核心價值
    一方面,希望幫助一些成就感比較弱的產品經理,找到個人的價值所在,從而找到工作成就感和工作方向。另一方面,也便於想轉行做產品經理或者產品經理的行業新人,快速了解這個崗位的價值所在。判斷這份工作是不是與自身的價值觀、興趣所匹配,能否給自己帶來成就感。
  • 其實男人比女人更沒安全感,男人想要的安全感是怎樣的?
    想到安全感,更多會想到在兩個人的感情中,當然安全感這個詞更應該放大於生活中。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兩個角度去看待男生的安全感,一個是情感中,一個是除情感之外的生活中。的確在戀愛過程中,男生應該擔起更大的責任,也應該更去關注女生的感受,但是戀愛是兩個人的事,更何況越往後的婚姻,所以現在社會壓力的與日俱增,男生逐漸在愛情中會迷失,也會缺乏安全感,但是他們往往不會表達,所以很多女生有時候也會忽略,這就像你們之間的一顆定時炸彈,可能一輩子不會炸掉,但是又隨時會被引爆。
  • 在檢驗科工作,有沒有成就感?
    據筆者多年的一線了解,檢驗科工作人員普遍沒有存在感,缺乏成就感!那麼今天我將和大家探討一下:為什麼在檢驗科工作你沒有成就感?        第一,檢驗科屬於醫院的輔助科室,所謂輔助科室就是它所起的作用只是輔助性的,協同性非第一位的。
  • 北大青鳥西安建大校區:如何找到工作中的成就感?
    答案是在工作中難以獲得成就感!成就感是驅使成就持續增長的源動力,直接影響了一個人在工作中的表現和收益。在《圓桌派》的一期節目中,嘉賓分享過一個話題,工作中的成就感究竟從哪來? 許子東老師提到這樣一個關於成就感的公式:成就感=能力/理想。
  • 馬斯洛:也許人性被低估了…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Maslow)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代表作品有《動機和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等。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所共知,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那些達到了需求層次頂端的人,被稱為「自我實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