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交兵線下:拓店「飆車」 一個月後死掉一半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電子菸交兵線下:拓店「飆車」 一個月後死掉一半

「由於線上渠道的失守,電子菸被迫進入線下渠道的爭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人告訴第一財經。

去年11月1日,一則通告讓電子菸行業告別了線上紅利。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的通告》,明確要求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並要求電子菸企業禁止線上銷售電子菸。

2019年,對於電子菸行業而言可謂跌宕起伏,從百煙大戰、資本擁躉到政策收緊、線上「斷電」——「過山車」式發展過後,電子菸行業競爭從線上轉移至線下,頭部品牌加快拓店,並拿出更多補貼資金爭奪渠道資源。另一方面,小品牌商哀鴻遍野,備戰「雙十一」造成的庫存積壓,讓不少品牌直接出局。

進入2020年,電子菸品牌線下競爭愈發激烈,擴張速度、運營效率、過硬的產品品質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等因素,都是決定電子菸品牌在市場份額的關鍵。

線下渠道之爭

「線上停止銷售之後,電子菸和用戶的溝通少了一個環節,我們希望在線下有更多、更深入、更直接和粉絲對話的機會。」電子菸品牌RELX悅刻新零售負責人王陶表示。線下新零售成為悅刻2020年的發力重點,該公司計劃在未來3年累計投入6億元,開拓1萬家專賣店。近日,其兩家品牌旗艦店也在北京、上海核心商圈落地。

悅刻方面稱,截至2019年底,其專賣店數量達1500家,40%的專賣店位於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城市,開在網吧、KTV等場所的店中店已經有100多家,還有400家準備開業,與此同時,還在27個城市鋪設了逾2000家電子菸智能販售機。

線下成為交兵之地。鉑德電子菸也啟動了「千城萬店」戰略,聲稱要拿出3個億補貼線下加盟店的選址、裝修和物料供應,並承諾「7個工作日補貼到位」。零加盟費、享受店面設計和裝修補貼、贈送貨品補貼大禮包和促銷物料,幾乎成為行業內的標準動作。

對於品牌方而言,線下渠道更為複雜。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2018年以前電子菸行業在京東和天貓兩個平臺的銷量佔比一直是70%,以年輕人為主,始終很難走到菸民人群之中,就是因為沒有人做線下推廣工作。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一組數據印證了這一說法。目前包括各電子菸品牌的線上自營店和各電商平臺等在內的線上銷售佔比為80.6%。而線下渠道建設卻尚處於初級階段,包括便利店及小商戶、超市、專賣店等銷售渠道合計佔比也僅為19.4%。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建設十分不均衡。

消費者認知淺、目標用戶少、代理層級冗長複雜,是電子菸線下渠道一直面臨的難題。「很多品牌為了鋪貨,一個城市招募十幾個代理,價格戰一出現,價格體系就亂掉了,大家都賺不到錢。」一位三線城市電子菸代理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據第一財經了解,市面上零售價230元左右的電子菸,工廠出貨價格為40~50元,模具、方案、材質、人工為主要成本構成,工廠利潤在30%左右。品牌商以100~130元的價格給到渠道商,品牌商毛利在40%~60%,但品牌商最終利潤要看營銷、運營等費用佔比,各家力度不一。

「渠道鋪設成本越來越高,利潤空間都壓縮了,現在品牌方利潤能保持在15%就已經非常不錯了。」上述代理人員表示。

為了爭取更多的渠道資源,一些品牌只注重點位覆蓋數量,而不考慮復購和售後,瘋狂發展渠道商進行鋪貨,鋪設上百家門店一個月後死掉一半。「有的品牌說分銷10萬20萬家,這並不難。之前一個服務商說可以幫我們分銷40萬家門店,但今天電子菸行業分銷點數量不說明問題,關鍵是質量。」RELX悅刻聯合創始人、渠道銷售負責人蔣龍表示。

精細化管理是關鍵

前述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表示:「電子菸產品的有效鋪設速度和資金使用效率是核心競爭力,因為具備網際網路背景,這些企業會快速試水新零售,重構電子菸行業的人、貨、場。但和共享充電寶、新零售咖啡一樣,品牌燒錢鋪貨的現象也會出現。」

在加快拓展線下渠道、增強消費者黏性的同時,如何藉助新技術和系統管理能力,優化門店經營效率,提升店鋪的運營和盈利能力,考驗品牌的渠道管控能力和技術優勢。

蔣龍認為,電子菸行業因為數位化基礎薄弱,一直面臨供給滯後問題,從零售到生產反饋周期最快要2個月,絕大部分廠家要4個月,溝通不暢就會面臨庫存積壓問題。此前電子菸品牌紛紛備戰「雙十一」促銷活動,線上禁令突然下達,致使不少品牌因庫存積壓出現資金周轉難題。

「零售場景客流量多大、客流裡人群分配比例如何、時間分配比例怎樣,目前沒有一家品牌商或廠家打通資料庫,大量數據沉澱在沒有打通的供應鏈節點上。」蔣龍認為,未來電子菸的突破點還在於數位化技術對線下運營的深入改造,通過數據化運營賦能店主,才能為實現精準運營打下基礎。

政策收緊給行業帶來的陣痛仍在,一些代理商也顧慮線下電子菸銷售會遭遇政策變動。如何防範電子菸在線下流向未成年人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在走訪中,第一財經發現幾乎所有的門店都有「禁止中小學生吸菸」、「不向未成年人售煙」、「禁止向未成年人推薦或出售電子菸」的標識,而悅刻上海旗艦店則部署了「向陽花系統」,攝像頭會判斷出進店者的年齡,一旦有疑似未成年人進入,店員將在手機端收到預警信息,並勸阻離開。而在購買環節,只有經過「姓名+身份證+人臉」三重驗齡通過的消費者才能完成購買。

不過在一些零售小店和下沉市場,購買電子菸沒有明確要求出示身份證,未成年人購買電子菸並不困難。而某電子菸品牌省代為了拓展市場,竟和江蘇一位16歲未成年人籤訂了市級代理合同。

在大多數行業從業者看來,可怕的是惡性競爭和劣質產品會透支市場對行業的信任。電子菸實體店店長Vaperi表示,目前電子菸行業進入門檻低,行業呈現數量多、規模小的局面,大部分企業分布在深圳沙井、福永、西鄉、公明、龍華等地,但其中約有70%的企業為50人以下的小企業,對產品品質和渠道的控制力極弱。

資本的進入讓電子菸進入泡沫階段,目前來看行業仍然缺乏一定的核心競爭力,核心技術還需要提高。「電子菸禁售,不是行業的盡頭,是行業規範化的開始。」Vaperi表示。

相關焦點

  • 肺炎影響下的電子菸眾生相:線下店雪上加霜,電子菸捐款武漢
    電子菸線下店主動或被動關閉電子菸從業者都知道,國家菸草總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在2019年11月出臺了禁止電子菸進行線上銷售的1號禁令,由此電子菸轉入線下經營。1號禁令讓行業中小品牌無法再繼續經營,最終轉入線下經營的品牌也只有少數幾家品牌有實力,如今的天災肺炎,突然又給電子菸的線下渠道蒙上了陰影。我們採訪的幾個電子菸線下店店主告訴藍洞,品牌店基本上已經關閉了,路邊集合店還在經營,有的是考慮到春節放假和肺炎影響人流少主動關店,有的是商場關閉導致被迫關閉。
  • 電子菸成校門口的威脅,線下整治迫在眉睫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河南衛輝多名家長稱,第六完全小學附近兩家文具店賣電子菸給小學生,20元至25元一根,一個班發現10餘學生都有購買。家長怒斥文具店毫無底線,擔心影響孩子健康,盼重罰。
  • 悅刻將銷售從線上搬到線下,電子菸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電商渠道全面封殺後,電子菸品牌迅速將重心轉向線下零售場景。1月11日,電子菸品牌悅刻的首家旗艦店在上海營業,聯合創始人蔣龍宣布,悅刻計劃在未來三年投入6億元開設1萬家門店,並開始向下沉市場滲透。此後,電商平臺和電子菸品牌陸續將產品下架,後者的銷售渠道轉向線下,覆蓋的終端從便利店、商超蔓延至酒吧、網吧等場景。封殺電子菸的線上銷售渠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網際網路成為獲得電子菸的重要渠道。
  • 電商下架電子菸 淘寶、京東、唯品會已搜不到 線下經銷商打退堂鼓
    電商下架電子菸,線下經銷商打退堂鼓某電子菸在浙開64家店,53家在籌備中;不過杭州老菸民說「抽不出煙味」一時間,電子菸這個擁有千億市場規模的新興行業,在國內外都進入迷茫的時刻。上周五,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白宮舉行了有關電子菸的圓桌會議,重點討論了是否應該禁止所有口味電子菸產品。
  • 電子菸下半場生死局:出貨量暴跌、代工廠裁員,線下渠道成救命稻草
    2019年11月8日,在京東天貓等9家電商平臺已下架電子菸產品後,線下渠道對於各大品牌的重要性凸顯。擺在電子菸企業當前最大的挑戰,是線下渠道僧多粥少。 更激烈地競爭轉移到了線下。 百煙大戰 電子菸創業者王清站在某家便利店門口前,捶足頓胸。
  • 「線上禁售」半年後,電子菸行業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同時,為了讓商品變得更加「唾手可得」,部分品牌也在全力拓展新的線下銷售渠道。有電子菸代理商透露,春節後至今,其代理的品牌已經在全國授權了上百家經銷門店,線下銷售網絡覆蓋了近八成二三四線城市。那麼,已經打響價格戰、渠道戰和傾銷戰的電子菸行業,將會突破困境捲土重來還是就此一瀉千裡?行業內企業突破價格底線的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樣的挑戰和危機?
  • 「線上禁售」半年後,電子菸行業幾乎虧掉底褲
    隨著YOOZ推出9.9元電子菸杆,部分主流品牌也迅速跟進,推出了同樣價格的一次性電子菸。同時,為了讓商品變得更加「唾手可得」,部分品牌也在全力拓展新的線下銷售渠道。有電子菸代理商透露,春節後至今,其代理的品牌已經在全國授權了上百家經銷門店,線下銷售網絡覆蓋了近八成二三四線城市。
  • 電子菸絕地求生:線上被禁線下等待,它還是門好生意嗎?
    喜霧電子菸CEO陳敏告訴「子彈財經」,從2019年11月到春節前,喜霧已經開了25家品牌專營店,原計劃在3月份前將規模擴大到50家。疫情爆發後,很多商場停業,導致開店計劃受到很大影響。年前,「子彈財經」走訪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一家雪加電子菸體驗店發現,在店內醒目處和電子菸外包裝上,皆標註了「電子菸含尼古丁,未成年人禁止使用」字樣,店員表示,顧客需出具年齡信息,方可購買產品。
  • 線上禁令一年 電子菸回歸理性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河南衛輝有學校門口的文具店將電子菸賣給小學生,事情曝光過後學校已做了相關工作,涉事店鋪也已經被查封。儘管該涉事商店的行為是個例,但在風口退去後,國內電子菸行業確實「不太好過」。在電商平臺上,以「電子菸保護套」為關鍵詞搜索,有大量商家店鋪,鰲頭財經詢問是否有電子菸售賣,對方則給出微信號進行交易,煙杆、煙彈都通過這一途徑繼續在網際網路上流通。詳細詢問下得知,此類商家多位電子菸品牌的線下渠道商,通過微商的形式售賣一是能賺取更多利益,二是更加隱蔽,不易被監管。
  • 一個小櫃檯,月銷20萬,中國電子菸國外受追捧
    2015年,嗅覺敏感的Henky在印尼首都雅加達開了一家智慧型手機專賣店,線上線下雙管齊下,Henky成為了智慧型手機出海潮裡第一批賺到錢的人。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近年來印尼街頭手機店飽和,手機經銷商的利潤率也隨著競爭激烈而逐年下降。這讓Henky頗為苦惱——徒有一身渠道、電商和零售的經驗,卻沒有合適的產品可以賣。
  • 電子菸實體店揭秘:關門潮背後捅出一個假貨天堂
    電子菸的火爆背後,其實危機四伏。線下實體店成批倒閉,並存在一個極其龐大的制假售假網絡。你抽的電子菸,可能就是劣質電子菸。  · · ·  電子菸,突然成了一個風口。  年初,羅永浩在錘子新品發布會上推出福祿電子菸,褒貶不一;前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推出YOOZ電子菸,在朋友圈售賣,據說短短的24小時之內,銷售額飆到500萬元。  有人說,現在生意場上,見面掏中華都被淘汰了,抽電子菸才是身份的象徵。  一個年近不惑的老哥兒已有多年的煙齡,以前每天大半包中華不間斷,近一個月跟風電子菸,普通香菸銳減至一天一兩根。
  • 電子菸為何仍禁不住: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線下銷售擴張迅速
    自《通告》發布後,雖然大部分電商屏蔽了電子菸的銷售信息,但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一些電商平臺商戶通過修改關鍵詞、變更產品名稱的方式「潛伏」在各大主流電商平臺中,並沒有真正退出網絡銷售渠道。電子菸至今仍未「熄滅」。另一方面,電子菸企迅速拓展線下銷售渠道。
  • 電子菸,就是一個笑話
    從最初狂歡,到禁令下達後的慌張,到現在的表面平穩,電子菸行業經過了一次從燃點到霧化的歷程。2020年1月,國內電子菸行業無戰事,也沒有好消息。那些從各大商城撤下商品的電子菸企業,正在努力布局線下生意。但另一條「續命」的路徑——微商,成了電子菸企業應對現有局面中堅力量。
  • 前瞻電子菸產業全球周報第64期:英國少年吸電子菸6個月上呼吸機...
    6個月上呼吸機:肺部如80歲老人據《太陽報》8月27日報導,一名英國少年在吸電子菸六個月後差點喪命,肺部狀況如同80歲的老人般脆弱不堪。目前,已立案查處涉嫌發布虛假違法電子菸廣告案件1起,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濱州市組織開展「守護成長」電子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近日,山東省濱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菸草專賣局組織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全市電子菸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此次行動採取線上監測和線下執法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摸排我市電子菸經營底數,加強電子菸銷售行為的監測監管。
  • 電子菸絕地求生
    「疫情下,各地封路影響物流,如果疫情再延長,就怕斷貨,因為目前生產還不能復工。」這同時也拖慢了電子菸企線下擴張的腳步。喜霧電子菸CEO陳敏告訴子彈財經,從2019年11月到春節前,喜霧已經開了25家品牌專營店,原計劃在3月份前將規模擴大到50家。疫情爆發後,很多商場停業,導致開店計劃受到很大影響。
  • 「禁售令」半年後,電子菸行業幾乎熄火
    有電子菸代理商透露,春節後至今,其代理的品牌已經在全國授權了上百家經銷門店,線下銷售網絡覆蓋了近八成二三四線城市。那麼,已經打響價格戰、渠道戰和傾銷戰的電子菸行業,將會突破困境捲土重來還是就此一瀉千裡?行業內企業突破價格底線的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樣的挑戰和危機?
  • 通過自媒體、短視頻平臺以及線下自動販賣機誘惑 警惕電子菸侵蝕...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初中學生電子菸使用率顯著上升。記者日前調研發現,儘管線上銷售和廣告已被發文禁止,電子菸正通過青少年喜愛的「抖音」「微博」等自媒體、短視頻平臺以及線下自動販賣機等渠道,對青少年構成誘惑,威脅祖國下一代身心健康。
  • 悄悄瘋狂的電子菸:12小時開1家店,省級代理現場打款上百萬
    但幸運的是,這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工廠的訂單就又得以恢復。對於這次的恢復,王琦說:「我也不知道訂單變好的原因,可能對於電子菸來說,除了被禁止的電商平臺,還有線下和外銷等渠道吧。」甚至在疫情之中,停工了一個多月後,在他自己都以為這次要堅持不下去時,王琦卻意外迎來了他的賺錢時刻。復工推遲讓生產成為了難題,導致很多品牌的煙彈供應無法持續。
  • 電子菸衝出迷霧?
    在部分人眼中本已「難見曙光」的行業,出現了第一家上市公司:7月10日,思摩爾國際在港股成功上市,意味著電子菸投資有了明確的資本市場退出通道。2019年12月,思摩爾國際提交港股上市申請之時,IPO前景並不被看好。彼時,距離監管層叫停電子菸線上銷售剛過去一個多月,正值行業深寒時刻。
  • 嚴監管下的電子菸百態:賣力吆喝推新品,價格戰跟還是不跟?
    線下渠道成爭奪重點在經歷了「禁止線上銷售」、線下市場因疫情停擺等遭遇後,越來越多的電子菸品牌希望能重新打開市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展會上,不少品牌藉機推出了新品,有的打出了超聲波概念,推出了超聲波電子菸;有的推出了小煙產品,主打高端精緻的外觀;有的則在新品上揉進了「黑科技」,例如機器學習、智能輸出及增加了進氣感應模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