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耀司:用服裝教會你思考的時尚大師

2020-08-29 靜如London


人類不論年輕還是年邁,他們與生俱來都有一種被理解的欲望,並通過創造和語言讓別人知道他們的存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也許我的工作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華麗的自我表現欲的折射。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東京和大阪街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山本耀司的崇拜者們,留著不對稱的髮型、穿著多層次的純黑服裝、腳蹬一雙平底鞋的女性,她們被媒體稱為「烏鴉族」,她們追隨的是巴黎日本風。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時尚文化主導著整個日本服裝行業,這股風潮對男裝的影響更為深遠,女裝自二戰後擺脫和服之後,緊跟歐洲設計師的腳步。

1981年,來自日本的兩位前衛設計師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在巴黎發布了他們的時裝首秀,主題是「貧困」。服裝發布會上他們展示的是不對稱線條、刻意瑕疵,以及經過撕扯的單一黑色調的工業級布料。當時以法國為中心的歐洲美學體系是剪裁精緻、色彩高雅、造型對稱。顯然,這兩位日本設計師改變了歐洲的時尚,他們大膽前衛的設計震驚了整個歐洲時尚圈,並成功地將日本時尚帶上了世界舞臺。

山本耀司的設計風格是與西方主流背道而馳的時裝美學。在他設計的服裝中,他摒棄一切凸顯女性嬌柔的元素,刻意把女性包裹進中性的概念,並為她們設計各式的平底鞋。他堅持帶著男裝設計的理念去設計女裝,讓女性的身體掩藏在比例誇張的服裝下面,詮釋出雌雄同體的美學概念。

山本耀司深得女性主義者的擁護,他賦予自己的神聖使命是,用服裝保護和解放女性。

1983年,他對《紐約時報》的記者說,女士穿我的男裝看起來和穿我的女裝一樣好看,我希望為女士製作男裝,我的女裝設計可以用來當作她們的盔甲,保護她們抵擋不受歡迎的眼光,幫助她們減少痛苦,獲得更多的自由和獨立。

一.女人和男人除了身體形態不一樣,他們的肉體和靈魂是一樣自由的

當我開始做衣服時,我僅僅是想讓女人穿上男人的衣服。

1943年10月3日,山本耀司出生於橫濱,父親戰死在菲律賓,母親山本富美靠經營一家裁縫店為生,一人辛苦把他養大。1966年,他從慶應義塾大學的律師專業畢業,這所大學是與日本早稻田大學一樣知名的大學。那年暑假,他和朋友去歐洲旅遊了一趟,回來後他決定去東京的文化服裝學院學習服裝設計。母親對兒子的決定頗為光火,但最後不得不尊重他的選擇。

山本耀司從一開始就對女裝設計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和想法,這要追溯到他童年時期對女人的認知有關。二戰後,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投身於工作。山本耀司隨母親從橫濱搬來東京,母親在新宿區歌舞伎町開了家洋裝裁縫店。那條街上的女人們以取悅男人為職業,山本耀司總能看到濃妝豔抹、袒胸露背的她們,不顧一切地在男人眼裡裝可愛,這樣的生活場景讓他感到非常地厭惡。

在服裝學院學習的時候,他也會去母親店裡幫忙,貴婦們喜歡拿著雜誌上的服裝圖樣找他做衣服,她們從不根據自己的喜好、身材、氣質來選擇自己的服飾,而是盲目地取悅他人,比如挑選丈夫或男朋友喜歡的衣服的顏色和款式,這些失去自我的女人令他非常反感。

1969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從東京文化服裝學院畢業,並拿回了兩個重要大獎,裝苑獎和遠藤獎,同時,他還獲得了去巴黎學習的機會。

我們都是靠著努力,從受人嫌棄變成被人喜愛。

山本耀司喜歡巴黎,因為那裡有更多的人關注設計本身,關心衣服的含義,而米蘭和紐約這兩個城市的人們認為能帶來好生意的才是好衣服,設計師的工作不是注重創意設計,而是永遠走在追逐時髦的路上。

1970年,他決定回國創業;1972年成立了自己的服裝設計工作室。

在山本耀司的成長過程中,母親以及生活在他周圍的女人是他認知這個世界的第一道風景線。他從小就看不慣女人討好男人的嘴臉;看到母親如此辛苦地工作卻沒有換來與男人同等的社會待遇,他為女性打抱不平;他覺得女人和男人除了身體的形態不同,他們的靈魂和肉體是同樣自由的。

女人們啊,一生都做個女人吧!不要去賣弄風情。不論你嫁為人妻,還是努力工作成為事業型的女人,那種用某種頭銜來包裝自己的人生,你們不需要,一生都只做個女人吧!

那個時候的很多女性都穿著歐洲流行的服裝款式,那些服飾重在強調女性的身體曲線,彰顯女「性」的一面。山本耀司認為工作的女人是性感的,他想,如果她們穿著跟男裝一樣寬鬆的衣服,工作起來就會行動方便些。於是,山本耀司開始著手為女人們設計寬鬆、舒適、靈巧又美觀的衣服。這個最初的想法也為他日後服裝設計的個人風格奠定了基礎。

為什么女性就應該穿著貼身剪裁的服裝,裸露肌膚,忍受人為推擠隆起的胸部以及其他瘦小或緊繃繃的服裝呢?她們自身遠比她們掩飾起來的部分更性感,用具有男性特徵的外殼包裹住女性特徵反而會讓她們更具有女性氣質。


二.惡趣味時代,年輕人丟失了個性和夢想,他們應該多思考

炫耀自己的財富,追求自己的外在美是人類一種原始的可愛特性。但,這種特性表現得越來越露骨,讓我身心很難受。我會避開那些戴著現代幾何圖形大耳環的人,若把它摘下來,我們還可以坐下來談一會兒。

山本耀司總會不自覺地愛把東京和巴黎做個比較。他一如既往地熱愛巴黎,在那裡他覺得石板路的縫隙裡充滿著自由,在那裡他沒有一絲對抗現實的想法。相比於巴黎人,東京的人民活得拘謹、過於注重形式美,人們去到哪裡都要裝扮的體面,否則,就會招來路人的側目。

剛到巴黎時,山本耀司覺得自己的衣服適合這些有「怪癖」的巴黎女人們來穿:她們起床後頭髮也不梳,在睡衣外套上雙排扣大衣,在衣服外面紮緊腰帶就出去買麵包和報紙,同時還叼著煙,氣質脫俗,幾乎不打扮,穿著一件羊毛開衫,看樣子哪都可以去的瀟灑女子。

在一次訪談中,他批判起日本16-22歲的年輕女孩子們,她們花父母的錢或通過做「交際援助」賺錢買世界級的高級時裝。她們從不習慣向大人提問、不向自己提問、不向社會提出疑問;她們懶於思考、不愛閱讀、更沒有夢想。她們脫了校服就換上高級時裝,眼裡除了義大利時裝就是法國奢侈品牌。

在他看來,年輕人在學校學習或從事戶外工作的時候,即使穿髒髒的T恤和牛仔褲,套一件舊舊的夾克看上去也很酷。相比於日本的年輕人,歐洲的年輕人從來買不起昂貴品牌的衣服,他們會去二手店或跳蚤市場『淘」衣服,但他們照樣看上去很漂亮,很酷,因為這是年輕人才有的資本。

在消費主義的浪潮下,日本的很多年輕人被物質捆綁,不相信夢想,不懂得執著的意義。

川久保玲說:「簡單安逸的時代實在讓人厭惡,無法忍受。」

山本耀司覺得自己和其他的設計師們,有責任通過自己設計的服裝,而不是語言,來告訴這些年輕的孩子們,他們穿高級時裝的樣子真是太老土了!輕鬆、簡單、張揚個性的前衛服裝才是屬於他們的服飾!

他還建議年輕的設計師們,要深度觀察生活和對最本質的問題進行質疑,不要把自己裝成什麼都懂了的文化人一樣。他認為,創造力不等於知識的堆積,它是在某種概念上生發出來的遊戲而已。他希望年輕人要做自己生活的主人,關心社會,讓內心一直保持在矛盾和糾結中也沒什麼不好。

山本耀司說:「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廣闊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的活著。」

山本耀司對現代日本年輕人的不滿意是有原因的,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認真且踏實生活的人。他的吉他彈得很好,還會唱歌,錄製了自己的唱片。他的音樂偶像是貓王Elvis Presely,中學時代的他還和同學一起組建過樂隊。

除此之外,他還練了至少有六年的空手道。他可以把一個身高一米八九,體重200斤的人輕易打倒。他開始練習這項體育運動的初衷是,希望自己可以適應長時間的高空飛行,正如村上春樹堅持長跑的的最初想法,只是為了讓自己有堅持長期寫作的身體素質一樣。

他喜歡玩重金屬和搖滾的年輕人,他欣賞他們秉持著叛逆的人生態度,白天幹體力活,晚上玩樂隊。他願意為這樣的年輕人設計衣服。

2019年,周杰倫代言了山本耀司的一個支線品牌S'YTE, 這個牌子屬於誰穿誰好看的BLACK STYLE。相信酷酷的山本耀司選擇酷酷的周董代言,也是對他在音樂和做人方面的一種肯定吧!

剛過完40歲生日的周杰倫還在社交媒體上驕傲的宣布,「很榮幸,我媽媽是他的超級粉絲,我還給他表演了魔術。」為了回報媽媽的偶像,周董還請山本耀司為自己特別定製了在英國和法國演唱會的全套表演服裝和周邊商品。

三.黑色與喪禮無關,它是一種哲學

黑色擁有謙虛與傲慢兩種特質,黑色是慵懶隨性卻神秘莫測的,黑色是最有態度的顏色,它分明在說:我不煩你,你也別煩我。

據《衛報》的時裝編輯後來回憶道,「在山本耀司還未出現之前,巴黎從沒有過那種黑色、奔放、寬鬆的服裝,它們引起了關於傳統美、優雅及性別的爭論。」

山本耀司認為,黑色在當今這個物質、顏色、視覺的豐富程度,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年代,是最不吸引人眼球的顏色,不討好也不做作。他自己就是黑色精神的身體力行者,從來都只是一身素黑出行。人們稱他為「黑色詩人」。

他設計的服裝不僅線條簡潔流暢、打破常規、不分性別,更是以黑色為主。黑色是他時裝創意的靈魂。他通過設計出無數黑色時裝,向世人傳達他特立獨行的美學、對生命的看法、對世界的態度。

山本耀司深愛黑色跟他黑色的童年記憶有關。從小沒有父親的陪伴,守寡的母親山本富美總愛穿著深色素淨的衣服,在昏暗的燈光下,弓著腰,背對著他辛苦的裁剪衣服。那個時候母親身邊的女性,多數都穿得花枝招展,蹬著高跟鞋和塗著深色誇張的口紅。在那樣的環境映襯下,母親身上顯露的冷靜與節制的氣質,還有她默默工作的樣子,像一張黑色剪影,深深的留在了兒子山本耀司的心裡。

初進時裝界的時候,他越發肯定黑色是屬於他的顏色。他體悟到,自己就是一個手工匠人,應該隱藏在黑色後面,默默的耕耘。

山本耀司最喜歡的一個英文單詞是fragile(脆弱)。在他的設計中,有時候會運用到黑色來表達一種脆弱的感覺。同時,他也認為黑色根據面料的不同,可以傳達出慵懶、隨性、神秘莫測等等不同的含義。

他說黑色是不完美的存在,所以他才擁有很多的想像和發揮的空間。他將它們做成各種各樣的黑色層疊、垂墜和纏繞,並故意將黑色布料的毛頭粗糙的部分展現出來。

在他看來,完美對稱的服裝設計是醜陋的,於是,在他的設計中,經常出現的是不對稱的領型與下擺,服裝在穿者的身上會隨著她肢體的動態,而帶來驚喜的視覺效果。

山本耀司的黑色服裝傳達出來的含義是:人類不完美、顏色不完美、衣服也不完美。

對於喜愛山本耀司的人來說,山本耀司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名字,他代表的是一種特立獨行的黑色精神,一種關注社會、深度思考、認真工作的生活態度。

相關焦點

  • 山本耀司|反時尚的孤獨藝術家
    不過假期在西西弗無意中看了山本耀司這位大家的自傳後,對日本有了更多探索的興趣,所以我決定即使再怕冷,北海道也還是要去的,東京/京都/大阪也要再次細細品玩。今天就來聊一聊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其人,帶你認識一位內心獨立反叛,酷到讓年輕一輩咂舌的大家。
  • 用設計獨立思考自由呼吸的山本耀司—畢瀛皇講設計
    用設計獨立思考、自由呼吸的山本耀司。一提到山本耀司,馬上會想到他那標誌性的「黑色」和寬大流暢的「廓形」。想到和阿迪達斯合作的Y3品牌。穿上山本耀司衣服的女人,不是為了讓人讚嘆她的美,而是記住她的獨立存在。
  • 塑造 山本耀司
    人們不斷購買我設計的時裝,除了經濟的意義之外,更多的是對我個人內心的一種肯定與鼓勵,我想,只要還有人喜歡我的時裝作品,我便會一直堅持下去。至於不同於其他設計師的地方,我想我只是一個不緊跟時尚潮流的小裁縫罷了,並不想外界所加持於我的那些『大師』光環。在我看來,潮流不需要去創造,它就像呼吸那麼自然就可以獲得。」
  • 服裝設計大師山本耀司:收起你那點微不足道的喪,努力的生活
    於是他去了文化服裝學院,在得到獎學金後就去巴黎深造了兩年。在十年的學習和奮鬥之後,山本耀司決定用它風格獨特的設計作品徵戰巴黎。那時的時尚圈跟現在沒什麼差別,最重要的展示舞臺就是巴黎,米蘭、紐約的時裝周。當時時尚的話語權一直掌握在西方設計師的手中,主流風格是伊夫聖洛朗的女裝和鄧迪式的男裝,這類設計關注男性與女性各自的身材特點,用服裝和配飾展現男裝的硬朗和女性的柔美。
  • 黑色服裝千千萬,但只有一種設計流派叫山本耀司
    這在當時觀念傳統的日本,是非常需要勇氣的事情,但就在縫紉學校,山本耀司發現時尚世界對自己充滿吸引力,他努力學習一切設計知識,從西方建築和日本文化中汲取靈感,最終成為日本最有名望的時裝設計師之一。 山本耀司設計的服裝以黑色居多,他認為黑色是一種最有態度的顏色它分明在表達"我不煩你,你也別煩我"。
  • 山本耀司,全世界最會設計黑色服裝的酷老頭
    這在當時觀念傳統的日本,是非常需要勇氣的事情,但就在縫紉學校,山本耀司發現時尚世界對自己充滿吸引力,他努力學習一切設計知識,從西方建築和日本文化中汲取靈感,最終成為日本最有名望的時裝設計師之一。山本耀司設計的服裝以黑色居多,他認為黑色是一種最有態度的顏色它分明在表達"我不煩你,你也別煩我"。
  • 山本耀司,全世界最會設計黑色服裝的酷老頭
    這在當時觀念傳統的日本,是非常需要勇氣的事情,但就在縫紉學校,山本耀司發現時尚世界對自己充滿吸引力,他努力學習一切設計知識,從西方建築和日本文化中汲取靈感,最終成為日本最有名望的時裝設計師之一。山本耀司設計的服裝以黑色居多,他認為黑色是一種最有態度的顏色它分明在表達&34;。
  • 山本耀司:反時尚的時尚宗師
    在畢業法學院校後,念了兩年服裝學院,順便幫忙一直做裁縫的母親縫製服裝。在1968年畢業服裝學院後獲得了裝苑獎,並得到了去巴黎學習的機會。去了歐洲後,他認識到了服裝設計可以和繪畫一樣成為一門具有創造性的藝術。對於西方人來說,亞洲人到西方學習會被逐漸西化,但始終與西方主流時尚背道而馳的山本耀司是個謎,一個集東方的細緻沉穩和西方浪漫熱烈於一身的迷。
  • 你穿的衣服就是你的人生 | 山本耀司
    文章源自:dop設計 NOWRE | 圖:網絡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山本耀司,媒體與大眾給這個男人的頭銜多不勝數,比方」日本時尚教父「、「黑色時裝魔術師」、「反流行之王」與及國內近兩年的「朋友圈名言大師」。到底山本的魅力來自於哪裡呢?01.
  • 時裝設計師成千上萬,但山本耀司只有一個
    好在,原本只是為了幫別人做裁縫工作的母親,在當時已經有了自己的店鋪,專為女性定製服裝。在母親的支持下,山本耀司終於去了東京文化服裝學院學習。如果說山本耀司在服裝設計上極具天賦,那他母親就是山本耀司的啟蒙老師,對他的個人風格和品牌定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叛逆50年,設計大師——山本耀司仍然是無人超越的傳奇
    黑色、叛逆、雌雄同體,這些成為世人想起他時都會說出的關鍵詞,雖不能籠統地概括這位時尚大師的設計風格,當後來他大師位置塵埃落定後再來回顧這個時期,他形容:「每一次去巴黎似乎都是為了吵架。」西方的著裝觀念大多是用緊身的衣裙來體現女性優美的曲線,山本耀司則以和服為基礎,借用層疊、懸垂、包纏等手段形成一種非固定結構的著裝概念。山本耀司喜歡在服裝上進行破壞、塗抹、剝離、撕碎、不對稱剪裁……這些不被西方認同的審美在巴黎處女秀上給了西方一顆「重磅炸彈」。
  • IN ICON | 山本耀司傳:斑斕的黑魂鬥士(下)
    不僅是服裝本身,更因為模特呈現出的觀感與服裝搭配起來相得益彰,其中亦可窺見山本矛盾的一面。致力於反流行、反時尚,卻被推上時尚與流行的風口浪尖。山本最常感嘆的就是人要思考與抗爭。而這種趨勢也日益明確…用多種物料製成衣服的肌理,是山本耀司自己的喜好;但在 Y-3 上山本耀司則用上了科技與更為年輕的元素。
  • 日本設計大師山本耀司推自傳:黑色風源於童年創傷
    在時尚界,山本耀司絕對響噹噹。他是世界時裝日本浪潮的設計師和新掌門人,與川久保玲、三宅一生是亞洲少數能在高級時裝界取得地位的設計師。《我投下一枚炸彈》是他新近出版的親筆自傳。  在書中,他褪去「時尚大師」的華冠,直抒胸臆,甚至暴露私生活,展現出一個毫不隱藏的自己。
  • Yohji yamamoto|山本耀司全國首家黑白咖啡店
    生於1943年的他如今被很多人親切的稱為山本老爹,也被認為是世界時裝日本浪潮的設計師和新掌門人。不得不說,山本耀司簡直是時尚圈裡的黑武士,作為全球知名的時尚大師,他與三宅一生、川久保玲一起,幾乎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日本設計精神。
  • 時裝設計師成千上萬,但山本耀司只有一個!
    好在,原本只是為了幫別人做裁縫工作的母親,在當時已經有了自己的店鋪,專為女性定製服裝。在母親的支持下,山本耀司終於去了東京文化服裝學院學習。如果說山本耀司在服裝設計上極具天賦,那他母親就是山本耀司的啟蒙老師,對他的個人風格和品牌定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青年時期的山本耀司然而在當時,他的衣服剪裁寬鬆,與那時候展現身體曲線的巴黎時尚格格不入。
  • 與時尚「對抗」的山本耀司向商業低頭了?
    山本耀司與Supreme出聯名了 前不久,當下熱門潮牌Supreme釋放出與「反時尚」設計師山本耀司進行聯名的信號,但大家保持著懷疑態度。
  • 山本耀司為什麼如此迷人?
    當你的整體衣著、外在氣質和言行舉止能夠達到具有美感和創意的和諧統一時,你就是一個真正時尚的人。追求時尚是一門如假包換的藝術。在超脫了模仿、從眾、攀比的初級階段之後,你方會逐漸懂得如何在變化快過變天的流行風潮中抽絲剝繭,萃取出你認為的美的本質和要義,並藉此來打造專屬於你自己的美麗「模板」 。山本耀司,就是一個創意之美的永恆追索者。
  • 77歲山本耀司:窮小子變時尚教父,這個一身黑的男人太酷了
    山本耀司是如何從窮小子變成設計大師的說回山本耀司這個人,他的人生經歷很坎坷,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闖巴黎」,實現了從窮小子到設計大師的蛻變,並在巴黎設計圈佔有一席之地。青年時期的山本耀司曾立志成為一名畫家,但想到為了養育他辛苦工作的母親,他選擇了一條不會讓他窮困潦倒的路,考入了頂級私立名校慶應義塾大學讀法律專業。但大學生活第三年,他就發現大學的一切都對他毫無意義。於是便動身前往歐洲遊歷,旅程中一遍思考人生哲學,一邊感受歐洲的時尚魅力,這段經歷成為了他時裝設計理想的開端。
  • 逆風而行 山本耀司
    當時尚界還在以西方傳統的緊身衣裙展現女性曲線時,山本耀司勇於突破傳統,以和服為概念出發,用垂墜、層疊與纏繞等效果,將女性曲線覆蓋於中性化的服裝下,創造出時尚界的日本新浪潮。他擅長運用布料及各式的黑,讓傳統的、用途狹窄的黑色,脫離喪禮般的印象,一躍成為時尚的化身。而他與川久保玲、三宅一生是亞洲少數能在高級時裝界站穩地位的設計師,其與主流時尚背道而馳、又能引領潮流的魅力,至今不輟。
  • 77歲山本耀司:窮小子變時尚教父,這個一身黑的男人太酷了
    這與山本耀司一向我行我素的作風,以及反時尚的設計理念有關,他曾說「我對時尚並無興趣,我只對怎麼剪裁感興趣。」而Supreme卻是近幾年間最熱的街頭潮流品牌之一。說回山本耀司這個人,他的人生經歷很坎坷,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闖巴黎」,實現了從窮小子到設計大師的蛻變,並在巴黎設計圈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