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吃大喝多了,半島君也自覺加入到吃沙拉的隊伍來。實不相瞞,以前對於沙拉的印象,不過是一兜菜加點蛋黃醬,有什麼好吃?
直到把它作為日常的主食之一,深入認識後,才發現西方把沙拉玩得出神入化:食材講究,醬汁多變,一點也不簡單。
其實亞洲國家接納西方文化後,沙拉也隨之傳入。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已經有土豆沙拉。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土豆沙拉成為了日本的家常料理,在熱門的美食日劇也能看見它的身影。
深夜食堂裡,即使媽媽痴呆了
也記得兒子最愛吃她做的土豆沙拉
到今時今日,沙拉變得多元化,和穀殼物、海鮮食材,還有果汁、橄欖油調較的沙拉醬搭配,在美味和健康方面都更上了一個層次。
今期的故事,半島君不但重溫30s和80s的經典沙拉,而且帶你發現時下最新潮的主食沙拉,一起感受這些年來沙拉文化的發展。
從一盤土豆沙拉開始入門
自從19世紀,土豆在中國大批種植後,中國人就成為了百分百的土豆控,燒得一手酸辣土豆絲、土豆燒牛肉等好菜,所以當一道以土豆為主角,又帶點異國風味的沙拉傳入後,人們也樂意接受。
30年代,華洋雜處的上海
在上海,土豆沙拉叫洋山芋色拉;在粵港,又叫薯仔沙拉,它那軟糯香甜的味道,給早期的中國人留下了難忘的美食回憶。
處於物資緊缺的年代,上海人做土豆沙拉需要自制蛋黃醬:拿兩枚生蛋黃,一邊用力攪拌攪拌,一邊加入色拉油,使得蛋黃和油完全乳化,形成粘稠的質地,這個製作原理和市面賣的蛋黃醬是相同的。
知道為什麼吃沙拉也可能會胖了吧
醬做好以後,和土豆、火腿丁、青豆、玉米一拌,香噴噴又五顏六色的土豆沙拉就做好了。一勺入口,香甜而豐富的口感令人滿足,怪不得當年的上海人,都喜歡做一盤漂亮美味的土豆沙拉來改善生活。
亦高貴,亦平民的雜果沙拉
英國的奶茶、蛋撻傳入香港後,都被打上了港式烙印,來自西洋的沙拉也不例外。80年代時,香港酒店喜歡用「龍蝦沙拉」作為高級宴席的冷盤:把波士頓龍蝦蒸熟,拆肉剝殼後,和清甜的水果撈勻,再完整砌回龍蝦的樣子。
酒店以外,沙拉在當時的茶餐廳、快餐店也十分常見。由於受到美式快餐的影響,香港人吃煎扒、炸雞腿時,都會搭配一些酸甜清爽的雜果沙拉,用來緩解肉類的油膩感。
80年代的香港快餐店
這時候的沙拉依然是好吃不健康,在罐頭流行的年代,沙拉大多用的是糖水浸泡的雜果,加上萬能蛋黃醬,罪惡指數就不用說了~
低脂又美味的主食沙拉
重油重糖製造幸福感的時代已經過去,現代人的生活裡需要一份輕盈舒適的飲食,沙拉也跟著與時俱進,變得清爽健康。
正如半島君鍾意的好色派沙拉,不僅做出了味道一流的沙拉,還讓我這種抱著米飯麵條不放的人,也習慣了把沙拉當作主食來吃。
一份正宗的主食沙拉,不能只有蔬菜、水果,還需要包括碳水化合物(主食)、蛋白質(肉類、豆製品)和健康油脂,只有營養足了,才能把沙拉當成一頓飯。
好色派沙拉正是這樣的主食沙拉,有肉有菜有主食,不僅用小土豆、藜麥代替高GI的白米白面,其他食材也很好。
像我最近吃的新款,澳洲嫩牛椰脆沙拉,牛肉軟嫩細膩、肉汁juicy,椰子片香脆,淋上混入果仁碎的醬汁,好吃得很,而且一頓只有400卡路裡。
還有大蝦牛油果紫薯沙拉,一口一隻脆甜蝦仁,吃起來爽飛了~
除了主食沙拉,他們家還把邪惡的下午茶也改造了一下,像飲品思慕雪,喝到肚子裡的全是實實在在的水果和無糖酸奶,非常低脂,儘管大膽地吃;
搭配上全麥麵包和鷹嘴豆泥、溏心蛋做的開放三明治,吃得high的同時又熱量low~
2年的時間裡,好色派沙拉通過把健康的東西做得好吃,讓更多人培養起吃沙拉,愛運動的生活習慣,與此同時,他們也顛覆了沙拉作為西餐前菜、味道難吃寡淡的認知。
從開始只為了美味,到後來在沙拉的世界裡,追求健康的飲食方式,關於食的意義我們一直走在路上。
P.S.最近,好色派沙拉還推出了2周年大禮包,讓各位小夥伴花更少的錢吃到沙拉:
禮包附送好色派2周年的定製禮品
*禮包兌換券使用貼士*
購買禮包後,需要到好色派沙拉線下門店兌換,禮券僅限店內使用,截止日期:2017年8月31日,記得在有效期內用完哦~
*如何購買沙拉*
1、關注公眾號「好色派沙拉」(haosesalad),進入好色派沙拉線上商城;
2、好色派沙拉線下門店
有人說城市裡的生活無聊乏味
那麼希望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
給到你半島便利店般的溫暖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即可獲得周年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