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臂女士」的優雅,不止是用來看的。
瑪麗·海倫·鮑爾斯在中國有另外一個名字,人們喊她「天鵝臂女士」。
她編排及出鏡示範的《美麗芭蕾》系列塑身視頻在B站的播放量破千萬。點開最受歡迎的「天鵝臂」系列,幾十萬條寫著「XXX女友第X天」的打卡彈幕鋪天蓋地迅速霸屏,釋放著與脂肪死磕到底的熊熊鬥志,用成為各自偶像女友的決心暗自較勁,只為了那個共同的願望——練出清晰的鎖骨、傲人的脖頸和纖細的手臂,就像芭蕾舞者那樣,在卡路裡的瘋狂燃燒中,涅槃成優雅的天鵝。
「芭蕾AI」也會疼
「我嚴重懷疑,跳《美麗芭蕾》 的老師是個不會疲憊的AI。」一條高贊彈幕這樣形容瑪麗。
視頻裡,身著藍白緊身訓練服的瑪麗露著極為修長的雙臂和雙腿。獨自站在瑜伽墊上,她向空中伸展著雙臂,像只振翅欲飛的天鵝,動作的幅度與力度不斷加大,依然優雅端莊,顯得毫不費力。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評論中累癱一片的觀眾,一套被她們稱作「斷翅系列」的天鵝臂塑形訓練時長約15分鐘,能堅持10分鐘以上的會劃入意志力超強的王者陣營,多數人在5分鐘後就敗下陣來,承認自己「是一隻廢鵝」。
瑪麗當然不是AI,但3歲就開始學習芭蕾、在紐約芭蕾舞團做過10年職業舞者的她,的確比常人更能「與痛共存」。那時除了日常訓練,她每周有六個晚上都排了三場表演,起水泡、腳趾難以觸地等身體的痛苦,對她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家常便飯。
瑪麗曾經刻意忽視傷病的信號,在一個個只能一瘸一拐走下臺的夜晚,吃布洛芬止痛片或將雙腳浸在冰塊中緩解傷痛。在芭蕾這個「永遠都有新鮮血液在排隊等著補充進來」的世界,她害怕身體的脆弱讓舞臺陣地就此失守。
芭蕾在她眼裡是一種令人上癮的毒藥,「即便有時我知道繼續跳下去其實是在傷害自己,我也很難停下來。」 瑪麗15歲時就從家鄉北卡羅來納州獨自一人前往紐約的芭蕾學校,16歲進入紐約芭蕾舞團,離開舞臺曾是她最恐懼的噩夢。
但腳傷還是一度讓身體罷工,養傷期間,為了儘快恢復到可以登臺的狀態,瑪麗用芭蕾的基本姿勢結合健身器材,摸索出了一種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既不過於劇烈,又能增強耐力,保持體形。這個意料之外的修復期,讓她開始明白,呵護自己的第一步是正視身體的感受,而不是在否定和忽視中掙扎突圍。這不僅延長了瑪麗的舞臺生命,也意外地成為美麗芭蕾課程誕生的緣起。
天使與黑天鵝背後的她
在紐約芭蕾舞團的第10年,26歲的瑪麗終於不得不直視所有舞者都無法逃避的現實——職業生涯黃金周期的終結。跳芭蕾舞所需的持久犧牲讓她心理逐漸失衡,內心冒出了另一種聲音,「跳舞時的自己像一具不會發出聲音的軀體。」她不滿足於此,覺得是時候從芭蕾的世界跳出來歇一會兒了。瑪麗申請了哥倫比亞大學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試圖找到舞臺之外另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
求學的日子像是一次遲來的叛逆期。她得以享受作為舞蹈演員被嚴令禁止的高熱量食物,也不需要強迫自己每天在舞蹈教室待滿10小時。這一次如釋重負的解放,讓她重新找回對身體的控制權。不可避免地,「放縱」的結果是身材走形、肌肉鬆弛、體重增加;但這一次,她沒那麼慌了。
感覺自己重新做好運動的準備時,瑪麗重拾起當年為治療傷病而設計的訓練法。身材的變形讓她在人前有些許不自在,所以選擇在私密性更強的家裡訓練。「我改良了一些動作,糾正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我變得更為專注自信,精力充沛且高效。我開始將在家裡健身,視為和自己獨處的一種方式。慢慢地,我也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態比全職跳芭蕾的時候更好,而這一切並不需要進入一家芭蕾工作室就能做到。」
在舞臺之外,依然活出了芭蕾之美。這段成功的塑形經歷,讓目睹她變化的朋友都對這種不用去健身房「燒錢」的塑形方式產生興趣,連一些模特和名人也慕名向她諮詢。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瑪麗正式創建了美麗芭蕾項目,並且遇到了一位至關重要的大客戶——正在為電影《黑天鵝》做準備的演員娜塔莉·波特曼。
瑪麗為娜塔莉·波特曼當了一整年的私人芭蕾指導,波特曼憑藉這部電影斬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影后」的背書讓美麗芭蕾迅速在全球名聲大漲。瑪麗的生意不再只局限於紐約,她將教程搬到了線上,與全球粉絲分享健身計劃,成為維密天使背後的女人,從退出舞臺的芭蕾舞者轉型成為風靡全球的明星創業者。
塑性的奧秘是「原諒自己」
美麗芭蕾最有說服力的代言人,正是瑪麗自己。她40歲,事業頗有成就,還有3個可愛的寶寶,全家生活在紐約,丈夫寵溺地稱她是「鄰家芭蕾甜心」。氣質永遠優雅從容,身姿始終纖細挺拔,連起身坐下這樣尋常的動作,也自帶芭蕾舞者的仙氣。仿佛手握人生贏家劇本,總是一副雲淡風輕、什麼都搞得定的樣子。
但瑪麗和大多數職場女性一樣,同樣會遭遇那個平衡陷阱——如何在工作、家庭和個人生活中體面周旋,獲得喘息。疫情席捲全球,居家隔離的日子遠沒有她想像中輕鬆。無法出門的煩悶,加上疫情籠罩的陰霾,她覺得整個人都緊繃了,開始摸索讓生活重回軌道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錄製健身視頻,分享在社交平臺,鼓勵媽媽們帶著孩子在家動起來紓解壓力。
她接受生活的本質就是忙亂的,應對的秘訣是放過自己,根據事情的優先級,縮減不必要的安排來騰出時間。「我只有去高級晚宴或者需要拍照的時候才會戴假睫毛。如果需要美容,我就在查閱郵件的時候敷面膜。」
即便是在一天工作16小時的時候,比如要趕場開會、做培訓、寫博客以及管理公司事務,她也會找出時間動一動。「有些日子,我甚至一天連15分鐘都騰不出來,那我就會在夜間做一次快速版的天鵝臂有氧練習。」
曾經她對自己的要求是不留餘地,挑戰身體極限,那是一個舞者對職業生涯的敬畏。而現在,她更相信不必永遠克制,而去追求一種靈活的平衡。
她不會強迫自己對美食敬而遠之。最愛的食物是黑巧克力,幾乎每天都會吃一點,她把這視為一種替代性獎勵,「如果在晚宴時,知道自己最愛的黑巧克力在家裡等我,就很容易拒絕派對上的甜品。」每個月總有幾天會渴望炸薯條這類卡路裡爆棚的食物,但不會因為一時嘴饞就覺得一切都搞砸了。
「我能塑形成功並保持體形的奧秘,在於原諒自己,既往不咎。」她相信,學會原諒自己,即便是吃了不健康的食物,或者在運動計劃上出了紕漏,也可以在下一頓吃得健康一些,然後繼續堅持計劃,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點。
「過去的我可能會執迷於自己的外表。但現在,我更關心的是我的感受,如果我感覺不到快樂、和諧、滿足,好看並沒有多大意義。」當她讓運動的目的回歸到擁有一種優雅、力量和美相伴而生的生活方式,而並非對過量飲食的懲罰,反而收穫了巨大的滿足和自由。
瑪麗的學員中,有40歲生完孩子想恢復身形的新手媽媽;也有希望身形更有輪廓感的年輕模特;甚至還有受了肩傷,希望通過運動早日恢復活力的六十歲老人。「身材的改善會讓女性感覺到一股強大的力量和勇氣」,瑪麗無數次地見證了這一點。她希望每個練習美麗芭蕾的人,都能從運動中感受到,當我們揚起手臂,並非是為了成為天鵝,而是為了更好地擁抱那個感性而柔美、強大而充滿主見的自己。
▍COSMO:你是如何為自己制訂健身計劃的?
瑪麗:我運動的頻率通常是每周5—6天,每天練習60分鐘。如果初學者跟不上節奏,應該聽從自己身體的感受,嘗試慢下來,讓身體儘可能地舒展。我建議的運動量是每周3小時,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既能看見成效又不至於太難堅持。如果你感到疼痛,應該向醫生尋求幫助,或者調整你的姿勢。
▍COSMO:可堅持始終是一件很難的事,你完全沒有想偷懶或放縱自己的時候嗎?
瑪麗:如果我在運動的時候產生了不耐煩或者惱火的情緒時,我會提醒自己訓練結束後的感覺,答案總是我會比鍛鍊前感受更好,所以每次完成訓練後,我都很享受那種成就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令你舒服的感受上。你越運動,身體的靈活度就越高,越能幫你加速代謝,讓你精力充沛,激勵的作用能夠幫你度過懈怠的時候。身心的改善會讓你的心情變更好,這樣的改變是贈送給自己的禮物。
▍COSMO:短期看不到運動的成效容易自暴自棄,該如何調整心態?
瑪麗:當你垂頭喪氣滿心懷疑時,無論改變的意願有多麼強烈,你意識裡的某個部分會阻礙目標的實現。可以試著將注意力轉移到最近克服的某一個難題上,把消極的聲音拒之門外,把鍛鍊和健康飲食看作一種照顧身體的方式,而不是一種懲罰。然後針對身體狀況不斷調整目標,這個制定目標的過程,也是了解自己的過程。
▍COSMO:你對自己的身材始終自信嗎?你怎麼看普遍存在於女性身上的身材羞恥?
瑪麗:過去我始終對自己的身材感到自卑,芭蕾舞演員長期處於過分強調外形的環境裡,這真的很糟糕。我認為女性能與身材羞恥抗衡的關鍵在於,學會將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放在首位。一旦我們做到這一點,雖然身材羞恥本身仍是痛苦的,但它已不再有力,因為那是外在的聲音,不會再對我們產生傷害。我們對相貌和自我感覺的好壞,最終取決於我們如何對待自己。
編輯:Xian
採訪:凌青
聯絡、翻譯:沈曉雨
部分圖片提供 :Ballet Beautiful、Sharon Schuster
本文內容節選自《時尚COSMO》2020年8月刊文章《超級瑪麗的天鵝秘籍》
圖片來源
Ins
▽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點個讚哦~
點點在看有多少人被「天鵝臂」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