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的現代化程度與生活節奏是成正比例發展的,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進食仿佛成了一種累贅。人們每天忙於工作,能夠花時間和家人一起享受吃飯的時光甚至視為一種奢侈,因此外來洋垃圾快餐便逐漸成為了主流。為了弘揚中華美食,促進家庭和睦,黎明職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漳州籍學生在當地開展「弘揚美食文化,傳承家國情懷」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2020年8月7日上午,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弘揚美食文化,傳承家國情懷」社會實踐團隊帶大家探尋漳州特色美味小吃,並在家中親手製作美食;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到中國各地的傳統美食,彰顯中國美食文化,回憶家鄉味道。
在實踐考察前,胡蘋老師、陳崇城老師、曾飛虎老師於7月30日通過學習通為同學們講解了實踐的主要內容以及注意安全事項。經過採訪路人、網上問卷調查以及對漳州的飲食習慣的一些了解,發現漳州人喜食鹹、甜,所以美食大多以這兩種口味為主。
漳州是個遍地美食的地方,這裡有吃不完的小吃,有各色各樣的美食作坊,這些陪伴著漳州人長大的美食,也許早就成為家常便飯。
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們的鏡頭來看看漳州的特色小吃吧!
這次我們有幸採訪到一家店老闆,他向我們介紹了鹽雞的製作過程,選取山上放養的活雞,將雞洗淨去爪後用白沙子包裹,放入炒熱的鍋中,鍋蓋蓋緊,周圍用粗鹽密封,獨特的烹飪方式,使肉質不僅嫩滑而且極易脫骨,看起來金黃亮澤,聞起來更是香飄四裡。
漳州滷麵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點,麵條是加了鹼的粗面,將滷湯直接淋到面上,再加上五香卷、大腸、滷豆腐、滷蛋等配料,吃起來十分的清爽彈牙,是來漳州不可錯過的一道美食。
用豬瘦肉、澱粉、洋蔥、香蔥、香菇、麵粉等剁碎再加入各種調味料,用獨特的豆皮裹成長條狀,放在油裡炸得酥酥脆脆。咬一口,滿口都是噴香軟糯的肉餡,這是團隊來自19化2班陳俊成同學在家中親手製作的。
在豆花甜黨和鹹黨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漳州的豆花粉絲竟然是加了粉絲和滷味。豆花的嫩滑,粉絲的勁道,再加上各種自己喜歡的配料(大腸,豬肺,香腸等),沒有複雜的工序,豐富的口感便能俘獲了每一個吃貨的心。
很多人看到雞仔胎會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雖然很有視覺衝擊感,但是它的營養價值還是很高的。雞仔胎是孵化到一半的雞蛋,蛋裡的胚胎已經發育了,剝開蛋殼可以隱約看到小雞的雛形,包括它的絨毛可和骨架都可見到。其味道也不錯,有蛋的滑韌,肉的細膩,還有軟骨的酥脆。
以上就是我們這次實踐所探尋的地方特色美食,當然還有貓仔粥、蚵仔煎、四果湯、三角餅…相信每一種美食都帶著濃鬱的地方風情。
食物的神奇之處在於,既能讓我們回憶過往,也能讓我們憧憬未來;不僅僅滿足了我們的生理需求,更承載了我們的情感寄託。食物的滋味背後是人情的牽掛、四季的流轉,綿密悠長的動人體驗藏在日常生活的細節裡,生活猶如美食的調味料,酸甜苦辣鹹,所以不辜負在最好的時光裡,遇見生活與美食的精緻。
(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 石小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