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書店---#李老師講故事#

2021-01-10 三立VIP學習中心

莎士比亞書店,無數傳奇的幕後

喬治·惠特曼老先生還活著的時候,他的書店早已經是全巴黎文化的地標了。讀書人若是去了這個浪漫之都,可以不去鐵塔上憑欄遠望,但不能不去老先生的書店逛一圈,甚至可以在二樓書架旁搭的小床上留宿,完全不必付費,而且老先生還會提供早餐。前提是你要幫他做點雜活,還得忍受他的怪脾氣——這位老先生可是用蠟燭燒自己的頭來理髮的。

哦,對了,你還得留下自己的照片和作品。如果哪一天你真的在文學界嶄露頭角,那你則會和這些前輩並列,成為這家書店的驕傲:海明威、艾茲拉-龐德、菲茨傑拉德、斯泰因、曼雷……

這便是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無數傳奇的幕後所在。


時間回溯到1919年,那會有一位叫西爾維婭·畢奇的美國阿姨不遠萬裡來到巴黎開設了這家書店,最初的地址在杜普伊騰路8號,後來搬去了奧戴翁路12號。在接下來的30多年歲月中,書店成為了歐洲的現代主義的震央,文學名著的產房,在這之前,雖然被稱為19世紀的首都,但是文化人跑去巴黎以後,總是沒有個落腳的地方,美國畫家惠斯勒就曾抱怨「只能去蹲咖啡館了!」自從有了這家書店,紀德、莫杭、艾略特、梵樂希、拉爾博這些人就開始在這裡看書、聊天、抽菸、朗誦、辦公,甚至在無聊的時候走進來看看自己今天會碰到誰。於是畢奇阿姨多了一項奇特的新業務,就是幫大師們收發郵件和電報,因為許多寄居巴黎的文人乾脆把「劇院街,莎士比亞書店」當作自己的通信地址。

在莎士比亞書店進進出出的身影中,有正在連載《尤利西斯》的詹姆斯·喬伊斯,那時節,這本書被英美等國視為淫穢出版物而倍受打壓——這是常有的事兒,納博科夫的《洛麗塔》一開始也在美國遭禁了整整十年——美國官方3次扣押刊登它的《小評論》雜誌,甚至還提起公訴,並導致雜誌倒閉。這一度讓喬伊斯無比沮喪,覺得自己的心血大約再無出頭之日。直到作家的好朋友,豪邁且義薄雲天有如中世紀騎士一般的畢奇阿姨提議:「莎士比亞書店是否能有此榮幸為您出版《尤利西斯》呢?」

接下來,1922年,經莎士比亞書店之手,不朽的《尤利西斯》終於被交給了翹首以盼的讀者,成了那年的文化盛況。這幾乎是20世紀出版界最傳奇的的故事之一了。

當然畢奇阿姨幫助喬伊斯只是因為對作家的個人崇拜,而並非博人眼球的跳梁行徑。被莎士比亞書店拒絕過的,有:D·H勞倫斯的《查泰來夫人的情人》,亨利·米勒的《北回歸線》。


一年冬天,寒風凜冽的街頭,一位窮困潦倒,家裡既沒有熱水也沒有盥洗設施的年輕人,走進莎士比亞書店。這真是冬日裡一個溫暖的去處,店裡生著一隻大火爐,桌子上和書架上都擺滿了書。書店的女主人正在擺弄書籍,輕輕拂去上面看不見的灰塵。她有著一張線條分明的臉,表情活潑,褐色的兩眼像小動物的眼珠似地骨碌碌打轉,像小姑娘般充滿笑意。她愉快,關心人,喜歡說笑話,也愛閒聊。

年輕人怯生生地走向前去問:「我想借書讀,但我並沒有足夠的錢……」

女主人回答:「您可以等有了錢再付押金,只需要填一張登記卡便好了。」

「可是您並不認識,沒有理由信任我。況且,您知道,我住在勒穆瓦納紅衣主教路,這是一個不能再窮的地方了……」

「這並沒有關係,您想借幾本就借幾本。」

如釋重負的年輕人,快樂地沉浸於書的海洋。不知不覺中,他挑了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託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賭徒及其他》。

「如果您要把這些都讀完,就不會很快回到這兒來了」,畢奇阿姨說道。

以為女店主害怕自己拖欠費用,年輕人馬上解釋說:「我會回來付押金的,我會去我的住處拿錢……」

「我不是這個意思」,畢奇阿姨回答:「您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時候付」。

「哦,對了,詹姆斯·喬伊斯大概下午會過來,您認識他嗎?」臨別的時候,畢奇阿姨如同嘮家常般地又補上了一句。

這位年輕的作家叫做歐內斯特·海明威,以上情節取材自他的《流動的盛宴》,結合我的想像,稍加改動。

1939年二戰爆發,第二年的6月14日,巴黎淪陷,第一代莎士比亞書店關門休業。據說一開始書店仍在經營,直到有一天,一位德國軍官前來向畢奇阿姨索要喬伊斯《芬尼根守靈夜》最後一版的手稿,未遂。惱羞成怒的納粹威脅道:「你這書店還打不打算繼續開下去了?」固執的畢奇阿姨無論如何不肯向強權妥協,最後書店就此被關閉,畢奇阿姨本人被送進了集中營。大洋彼岸的海明威在聽說了此事以後,跌足捶胸。

1944年8月26日,即將光復的巴黎街頭,早已被釋放的畢奇阿姨突然聽到一輛吉普車裡有人喊她的名字,那聲音如此宏亮,似乎可以傳遍整個街頭,穿透籠罩城市的黑暗。畢奇阿姨回憶道:「我衝下樓去,撞上了迎面而來的海明威。他把我抱起來轉圈圈,一邊親吻我,而街道窗邊的人們都發出歡呼聲」。接下來,這位日後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生以好狠鬥勇為男子氣概,曾寫出《老人與海》的海明威,甚至招呼了幾個同行的大兵,跑去解決了幾個納粹狙擊手,然後揚長而去。

就這樣,巴黎解放,歷經人間磨難的畢奇阿姨也年華老去,她已然沒有精力再把書店辦下去。直到1951年,另外一位美國人,當時還很年輕的喬治·惠特曼先生在與聖母院相望的塞納河對岸,布舍列街37號,開了一家書店,完全按照盛名久負的莎士比亞書店的舊時模樣打造。7年以後,畢奇阿姨在與惠特曼先生吃飯時,鄭重地允諾道:

「我將我書店的名字託付與你!」。

於是,文化的血脈得以延續。第二代莎士比亞書店雖然比不上第一代那樣往來盡名家,但也可謂群賢畢至,聲名大噪。美國迷惘的一代在這個書店成長,垮掉的一代在此找尋過溫暖。1964年,77歲的西爾維婭·畢奇阿姨去世。半個世紀以後,98歲的喬治·惠特曼老先生去世,然而文化從未斷層,莎士比亞書店與那個時代一起造就了一批最偉大的作家。它自己作為堅定的後盾,溫暖的港灣,偉大的旁觀者,終於變成了傳奇佳話。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莎士比亞書店的經營者,是惠特曼先生的女兒。全名叫做:西爾維婭·畢奇·惠特曼。

「我們運氣真好,發現了這個地方」,海明威的第一任夫人哈德利女士當年如是說。

想必大家都是這麼覺得。


李哲壬





回復【李老師講故事】

可獲取本系列文章推送目錄


相關焦點

  • 與莎士比亞書店老闆一起沿巴黎左岸散步
    西爾維亞是莎士比亞書店的主人,克裡斯塔是講述書店歷史的新書《莎士比亞書店:一部心靈二手店歷史》(Shakespeare and Company, Paris: A History of the Rag and Bone Shop of the Heart)的編輯。這本書於去年十一月出版,當時正值書店六十五周年,書中收錄了短篇小說、採訪文檔、書信、日記和新聞報導。
  • 安親老師講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之書店裡的民工
    中午吃過飯,錢老師走進一家書店,挑肥揀瘦地遴選,終於選定了一本書,站在那裡看了起來。「哎哎哎,這位先生,您不要看睡著了,會著涼的。」循聲望去,隔著幾排書架的一角,店裡的服務生正蹲下身子,提醒一位顧客。那人盤腿坐在地上,腦袋耷拉著,原本捧著的書已滑到了膝下。
  • 書房 《繪本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
    ★繪本形式呈現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收錄莎士比亞全部戲劇名作★安野光雅用細節豐富的畫作,具現莎士比亞戲劇故事世界★一目了然的脈絡,全面了解莎翁劇作的入門必備★裝幀精美,極具欣賞收藏價值【內容提要】>繪本形式呈現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
  • 華文全球史025《莎士比亞傳》——最可信賴的莎士比亞生平記錄
    「1898年,西德尼·李的《莎士比亞傳》一經出版,就被倫敦學院評為年度最佳著作,之後便被公認為最值得信賴的詩人傳記,並反覆重印出版。」 「西德尼·李對傳記材料進行了細緻的考察,拒絕採納經不起檢驗的史料,……所以作品必定能讓所有學習者心存感激。」莎士比亞早年為何拋妻棄子、背井離鄉來到倫敦打拼?其間究竟有著哪些難以訴說的苦衷?
  • 一周文化講座︱書店力:天堂書店、世界最佳書店都來了
    而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到了美國著名莎士比亞學者、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的藝術總監約瑟夫·格雷夫斯(Joseph Graves)先生。他將結合自身多年從事莎士比亞戲劇排演創作的經歷,從對英語運用的角度,展示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精妙之處,同時介紹正確閱讀和欣賞莎士比亞作品的方式。格雷夫斯先生還將帶領觀眾回顧近年來在中國上演的莎士比亞戲劇作品,闡釋在當代中國排演莎劇的意義。
  • 項純丹 | 走進莎士比亞故居
    牆上的掛壁毯有一塊描述「浪子回頭」的《聖經》故事,它是原物仿製品。這一切讓我們感受到產生天才那個年代的氛圍。仿佛看到少年莎士比亞和家人一起圍著餐桌用餐,嚼著香噴噴的烤肉,哇——樓梯陡直,有懸念感。我們那天參觀順序與遊覽指南相反,先進第三個房間,也就是「莎士比亞出生的房間」。1564年莎士比亞出生在這間臥室裡。
  • 草堂讀詩|故事: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我們今天要分享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也來一起聽聽詩歌背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威廉·莎士比亞,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同時,他也是一位出色的詩人。他最著名的詩歌作品,是《十四行詩集》。十四行詩是一種詩歌體裁,最初流行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義大利詩人彼得拉克的創作使其臻於完美。
  • 小主播面對面 聽李元浩、王昱皓講同心戰疫的成長故事
    隨著中小學複課返回校園,超長假期終於結束,回望這個特殊的假期,漢格語言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履行著教育教學機構的履職擔當,通過古詩詞、現代詩、戰疫情主題詩文誦讀和聆聽戰疫故事,致敬逆行者的主題教育在聽說讀寫中傳承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戰疫精神。
  • 坐在書店裡,就有好故事上門來
    「坐在書店裡,就有好故事上門來。」肖恩·白塞爾《書店日記》你知道在書店能發生多少故事嗎?《書店》的女主人公傾盡畢生積蓄,在偏遠海濱小鎮開了鎮上唯一一家書店。書店給小鎮居民打開了新世界,文學經典《華氏 451》和《洛麗塔》正是由這家書店引進小鎮。儘管電影中女主人公的書店夢不幸破碎,但在書店做兼職的小女孩在她的影響下,長大後也開了一家書店。上一個書店的故事結束了,但下一個書店的故事已經開始。
  • 老師的故事震撼學生心靈,看看老師講了什麼?
    昨天,收到一位家長的微信,他說他的孩子非常崇拜老師,孩子在您的教導下學習慢慢跟上來了……本學期,像這樣的家長不止兩三位了,我沒有什麼不同的啊,每天上課、下課、作業……周而復始,平凡得很啊!什麼原因使他們對我有這麼高的評價呢?
  • 英語課堂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永恆魅力,讓你愛上英語
    【新東方名師:英語學習成功之路】由新東方英語名師王樹振主講,在這套專欄課程中,王老師會現身說法,剖析英語學習心路歷程,分享英語學習的方法、技巧和經驗,幫孩子培養起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從此英語不再難!本專欄每天更新內容,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 耐耐老師講故事|《獅子補牙》
    耐耐老師講故事《獅子補牙》點上方綠色小喇叭立即收聽!耐耐老師語錄:故事欣賞獅子補牙 獅子沒有養成刷牙的習慣,有了蛀牙。有一天,獅子下山去找啄木鳥醫生補牙。可是,啄木鳥醫生假裝沒有治蛀牙的藥,走開了。
  • 豆豆老師講故事| 蜈蚣的鞋帶
    1.狂刷存在     豆豆老師在他旁邊打轉好幾個回合,「脈脈含情」地瞅著他,周圍同學都「噤若寒蟬」了許久,他才終於在同桌的眼色下明白了自己的處境,板板正坐好。     3.開門見山     自尊心還挺強,老師問的問題一概搖搖頭:     「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忘了當時在講什麼了呢。」     「我不知道自己拿東西這麼慢呀。」     碰了一鼻子灰,什麼都沒解讀到,還添了他的戒心。
  • 耐耐老師講故事 |《孤單的小松鼠》
    2020-12-24 05:04:43 來源: 子長融媒體中心 舉報   耐耐老師講故事
  • 天津市外文書店:在街角與世界相遇
    中國版的「莎士比亞書店」  「前兩年,我還以為外文書店不見了,2019年偶然一次路過,這個翡翠色的門臉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得知外文書店又要回來了的時候,我真是高興壞了!」作為20多年的忠實粉絲,這位名叫溫全的女士告訴記者,自從知道了外文書店重裝開業的消息,她總會時不時過來看看。
  • 莎士比亞的故事,還愁寫作沒有素材嗎?趕緊收藏吧!
    ——《羅密歐與茱麗葉》莎士比亞的才華,就像那變化莫測的天氣,永遠給人驚喜,不會平庸,只會驚豔你。莎士比亞出生在英格蘭的一個河畔小鎮,那裡距離倫敦160公裡,聽起來不算遠,在那個時代卻要走三天三夜。說起來,莎士比亞的創作最開始的原因只是為了賺錢,因為他有一個女兒,一個雙胞胎兒子要養,生活壓力很大。觀念改變世界,思想創造價值莎士比亞的時代是個極好的時代,文藝復興開啟了歐洲近代史,人文主義是其主要思想,觀念改變世界,思想創造價值。
  • 愛,把我們變成一群講故事的人
    ,輾轉三地,跨年開戲 在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期,莎士比亞創作了他的戲劇和詩歌。對他來說,做文學的過程就是故事的訴說,他在愛情故事中隱喻當下的社會挑戰,預言誰也看不到的未來。
  • 耐耐老師講故事 |《愛美的小駱駝》
    2020-12-28 13:46:39 來源: 子長融媒體中心 舉報   耐耐老師講故事
  • 耐耐老師講故事|《動物秋遊》
    耐耐老師講故事《動物秋遊》點上方綠色小喇叭立即收聽!耐耐老師語錄:故事欣賞動物秋遊明天,動物學校去秋遊,小動物們都樂壞了,小猴、小兔、小山羊都恨不得讓時間過得像飛箭一樣快。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他們乘著公交車來到了目的地——尚湖公園。
  • 如有天堂,一定是這些書店的模樣
    這本愛書人的聖經記載了一個始於1949年的故事:住在紐約的海倫·漢芙, Marks & Company 書店的店主法蘭克和書店的全體店員,在長時間的相互通信中發展出了一段長距離的深厚友情。他們彼此交換聖誕節禮物、生日禮物,談論古書的各個版本,約克郡布丁的做法,美國的棒球比賽和伊莉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