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現有用戶怎麼辦?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全部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現有用戶怎麼辦?

  繼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之後,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滴滴金融、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攜程金融App等平臺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下架後,已購買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用戶怎麼辦?網際網路存款業務被「叫停」又將帶來什麼影響?

  現有用戶不受影響

  21日,記者在度小滿金融 APP 上看到,已無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在售。騰訊理財通 「穩健理財」已無 「銀行類」產品。滴滴金融「銀行甄選」目前一款產品都沒有。京東金融也在20日下架了相關產品。攜程金融 APP理財頻道則「服務升級中」。 陸金所app也顯示相關產品下架。

  對此,螞蟻集團對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螞蟻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

  滴滴方面則對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回應稱,目前滴滴理財已停止新增銀行存款產品,新客已不能購買銀行存款類產品。

  針對已經購買的用戶,滴滴表示,「我們密切關注,堅決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將嚴格按照監管部門的政策指引,有步驟、有秩序地調整存量用戶,嚴格落實監管政策。」

  京東金融方面也回應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地調整: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京東金融將密切關注相關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認真落實。

  陸金所也回應稱,為響應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相關監管精神,陸金所平臺已停止上架新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購買產品不受影響,將持續密切關注監管動態,並嚴格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

  為什麼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被「叫停」?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此後逐漸成為部分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緩解流動性壓力的主要手段。

  銀行通過平臺銷售的存款產品,並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支付「導流費」等。據記者觀察,這些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全部為個人定期存款,以3年、5年期為主,近半數產品的起存金額僅50元,且均可提前隨時支取。

  據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提供的數據顯示,通過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的存款均為定期,以3年、5年期為主。1年期利率最高為2.25%,3年期4.125%、5年期4.875%,均已接近或者達到全國自律定價機制的上限。

  與此同時,這些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購買簡單,只需在平臺開立電子帳戶、綁定本人銀行、上傳身份證照片等幾步。且後續購買只需人臉識別即可,整個流程僅幾分鐘,非常簡單。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接受上遊新聞·重慶商報採訪稱,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可以讓銀行從全國範圍吸收存款。但是根據現在的監管規定,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等都有區域性,只在一定的省市範圍內開展業務,這與監管規定有所衝突

  著名財經評論員譚浩俊指出,目前對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在營銷等方面還存在不規範情況,與之合作的中小銀行在流動性管理、防範風險等方面還有待完善。「因此,網際網路存款業務金額越大,後端出現風險的壓力也越大。」

  《儲蓄管理條例》第八條規定,「除儲蓄機構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辦理儲蓄業務。」儲蓄機構是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批准,各銀行、信用合作社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以及郵政企業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而網際網路平臺上發布存款產品或涉嫌違規辦理儲蓄業務,需要金融管理部門認定。

  或對中小銀行有影響

  「很多中小銀行存款壓力很大,這導致他們很可能通過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臨時性補貼等方式更多的拉存款,也會造成一些風險。」尹振濤告訴上遊新聞·重慶商報,銀行發布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要支付「導流費」,甚至進行補貼等,這相當於變相增加了存款成本。

  尹振濤表示,網際網路存款被「叫停」,對網際網路平臺而言影響並不大,但對一些小銀行可能影響比較大。

  「首先中小銀行前期有一些高成本的存款需要去消化,另外這些銀行短時間內又無法繼續獲得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支持。」他補充道。

  譚浩俊表示,對網際網路平臺的存款業務實施監管,下架這些金融產品,對投資者來說可能少了一個投資的通道,「但是我們認為也少了一條風險通道,否則這些項目出現問題會對投資者利益帶來損害。」

  應對網際網路金融更有效監管

  尹振濤表示,針對網際網路存款被「叫停」的事情,我們要思考的是存款如何去豐富來源,讓存款端更加的網際網路化,或許從監管規定等更好的引導,可以考慮遠程開戶等類似方法,推動存款更加網際網路化。

  譚浩俊表示,類似監管非常靠前,從防範金融的角度呢,對網際網路金融行為提出更加規範的合理的有效的監管,監管機構也為此提出了一些很高的要求,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對外發布存款產品是一種非法的金融行為,是非法的金融活動,必須予以禁止,也不可能在打擦邊球,否則的話,今後的風險是相當難以控制的。

  他進一步表示,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應該納入到整個金融監管的範圍之內,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網際網路金融游離於金融監管之外,走一條自己的所謂監管之路,「把網際網路金融納入到統一的金融監管範圍,才能夠減少可能發生的風險,才能把我們的金融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文章來源:上遊新聞·重慶商報)

(責任編輯:DF070)

相關焦點

  • BAT全部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京東跟進
    12月20日,觀察者網注意到,繼支付寶、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後,京東金融也已對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做出調整。截止目前,大部分頭部平臺均已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京東金融方面今天向觀察者網表示,當前,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地調整: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京東金融將密切關注相關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認真落實。」
  • ...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巨頭存款產品全部下架!過度反應了嗎?
    由於監管部門對網際網路平臺存款相關業務暫時還未有正式文件下發,在多家網際網路平臺紛紛暫停增量業務的同時,對於其與銀行機構合作的邊界在哪裡等問題,仍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  銀行官微仍有網際網路存款身影  但據每日經濟新聞,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雖然下架了各大銀行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但是在多家銀行的微信公眾號等官方渠道上仍能看到網際網路存款的身影。
  • 螞蟻之後,微信、京東、百度、陸金所、滴滴全部下架存款業務
    螞蟻之後,微信、京東、百度、陸金所、滴滴全部下架存款業務!被指"非法金融活動",權威解讀來了!)中國基金報 泰勒這類產品幾乎全軍覆沒!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銀行存款產品或迎來嚴監管。20日,繼螞蟻集團之後,百度度小滿、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滴滴金融、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等平臺相繼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同時其他平臺也有此趨勢!
  • 10平臺連夜行動,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巨頭存款產品全部下架!
    銀行官微仍有網際網路存款身影但據每日經濟新聞,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雖然下架了各大銀行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但是在多家銀行的微信公眾號等官方渠道上仍能看到網際網路存款的身影。實際上,隨著網際網路存款的興起,地方法人銀行突破了地域限制,存款業務已拓展至全國。
  • 與網際網路存款業務「劃清界限」
    □信息時報記者 梁海祥 潘敬文 盧雲龍 日前,記者採訪了解到,除了已經持有銀行存款產品的用戶外,目前支付寶針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在理財頁面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而在支付寶確認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多個知名的科技金融公司也宣布下架相關網際網路金融存款產品。
  • 又有三家平臺全部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大量銀行已悄悄撤退
    原標題:又有三家平臺全部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大量銀行已悄悄撤退 摘要 【又有三家平臺全部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大量銀行已悄悄撤退】12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
  • 支付寶涉非法業務,下架全部存款產品後"一夜回到解放前"? ...
    螞蟻集團最新的一個爆炸新聞是,12月18日支付寶下架了全部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螞蟻集團還特別強調,這是配合監管政策的「主動下架」。支付寶的確是所有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中最早下架全部存款產品的。事實上,從接入銀行存款產品的數量和規模上看,京東金融才是NO.1。
  • 螞蟻、百度、京東、騰訊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日前,螞蟻集團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主動下架平臺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20日,中新網發現,目前度小滿金融APP中的「銀行精選」板塊,工商銀行、眾邦銀行、營口銀行等46家銀行顯示稱「暫無在售產品」。
  • 螞蟻之後,微信、京東、滴滴全部下架存款業務!被指非法金融活動
    我們密切關注並堅決執行有關規定和監管要求,將嚴格遵守監管部門的政策指導方針,分步有序地調整庫存用戶,嚴格執行監管政策。陸金所app應用程式也顯示了其下架。陸金所回應說,為響應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監管精神,陸金所平臺已停止列出新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已購買的產品不會受到影響,並將繼續密切關注法規的發展,並嚴格執行相關法規和監管要求。
  • 京東、百度、騰訊、支付寶全部撤出網際網路存款
    近日,京東數科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官方宣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此前螞蟻集團已對網際網路存款進行了下架,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而除了京東、阿里以外,像百度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等多家金融科技平臺也逐漸下撤網際網路存款的相關產品。
  • 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網際網路存款下架到底意味著什麼?
    來源:江瀚視野12月18日,據北京商報報導,針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支付寶目前在理財頁面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螞蟻集團對此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螞蟻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此前,支付寶已經與超過300家基金、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全面接入存款、養老險、銀行理財等全資管品類。
  • 「無照駕駛」的網際網路存款業務被熄火 對中小銀行衝擊幾何
    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業務下架序幕由螞蟻集團開啟,支付寶於12月18日針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在理財頁面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螞蟻集團方面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下架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監管發聲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進行時
    48小時內,支付寶、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陸金所、騰訊理財通、攜程金融、滴滴金融、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多家平臺宣布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此前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表示,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模式的實質為:游離於金融監管之外,「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而地方法人銀行偏離業務發展定位,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將存款業務拓展至全國,已經成為全國性銀行。
  • 「無證駕駛」話音剛落地 9家平臺陸續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 繼螞蟻集團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陸金所、京東金融、騰訊理財通、度小滿等8家平臺跟進下架,未購買過該類產品的用戶目前已無法在平臺上看到相關產品信息。
  • 螞蟻、百度、京東、騰訊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平臺紛紛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日前,螞蟻集團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主動下架平臺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度小滿方面對中新網表示,已下架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產品下架後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未來會根據監管政策的要求,不斷完善相關業務。」
  • 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什麼狀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範圍以及特點介紹
    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什麼狀況?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範圍以及特點介紹時間:2020-12-18 20:41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什麼狀況?
  • 10家頭部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科技與銀行合作的邊界在哪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10家頭部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反思:科技與銀行合作的邊界在哪裡? 曾經紅火一時的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在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近一個月內兩次發文關注後,近日多家頭部平臺連夜緊急下線該業務。
  • 京東百度騰訊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官方稱其「無照駕駛」
    11月20日,京東數科表示,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產品,並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地調整: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螞蟻之後 又有三家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針對網際網路存款等創新型存款的監管將越來越嚴。又有三家平臺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12月19日,據21世紀經濟報導稱,繼支付寶後,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攜程金融APP也全部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而包括陸金所、京東金融、360你財富、天星金融、滴滴金融APP等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仍在銷售。
  • 俠客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為啥?
    來源:俠客島原標題:【解局】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下架,為啥?  文/雲中歌  最近,各大網際網路金融類App密集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引發外界不少關注。不少用戶關心的是,自己放在餘額寶類產品中的錢會不會受影響?怎麼辦?增加高收益、高風險資產項目。但收益與風險成正比,這樣,資產端風險就被推高了。從宏觀監管角度看,這些在網際網路上提供存款產品的銀行多是地方中小銀行,本來,其市場定位是立足當地、服務中小微企業。接上網際網路平臺的接口後,吸引到的存款便來自五湖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