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美妝店「圍剿」屈臣氏

2021-02-11 鈦媒體

圖片來源@小紅書

網紅打卡風、匯集國內外潮流品牌、隨意試妝、無推銷……新一代美妝集合店,已然顛覆了大家對美妝集合店的傳統印象,成了小紅書大眾點評裡,年輕女孩們探店淘貨的新寵。

鈦媒體編輯丨趙虹宇

奶茶、盲盒之後,下一個「掏空」年輕人錢包的消費新物種會是什麼?這兩年,國產美妝品牌正經歷著爆發式增長,完美日記連續兩年衝上天貓雙十一彩妝第一,花西子、橘朵、小奧汀等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國貨品牌,聚集了大眾的眼球。而在目光之外,新型的線下美妝集合店,也迎來了春天。網紅打卡風、匯集國內外潮流品牌、隨意試妝、無推銷……這一代美妝集合店,已然顛覆了大家對美妝集合店的傳統印象,成了小紅書大眾點評裡,年輕女孩們探店淘貨的新寵。然而,網紅容易,長紅難。這些小紅書裡「沒有女孩可以空手離開」的美妝零售新物種,如何「長紅」?01為什麼是美妝集合店?稍加注意就會發現,近幾年火起來的國貨美妝,無論是完美日記、花西子,還是橘朵,無一不是藉助著網際網路營銷、社交媒體口碑傳播、紅人帶貨,從天貓、抖音、小紅書、微博等渠道走紅,然後橫掃電商渠道榜單。一些在社交媒體火起來的國外小眾品牌也是如此。然而這些品牌在線下渠道裡,卻沒有什麼存在感和落腳地。當前的國內CS渠道,分散且傳統,傳統渠道商如絲芙蘭、屈臣氏,品牌進入門檻比較高,需要交納上架費、進場費、堆頭費等各種「苛捐雜稅」,還可能要忍受60天-99天的超長帳期;除此之外,傳統渠道對美妝品牌的要求也比較高、進貨渠道和合作品牌固化難以突破,使得這些新興國貨和小眾品牌基本無緣這些傳統渠道。然而護膚品和化妝品是一個非常重體驗的品類,所謂「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不經過實際試用,很難挑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因而線上渠道無法完全替代線下體驗。老牌線下美妝渠道對新興美妝品牌的拒絕,給了這些新型美妝集合店機會。同時投資了KK集團(旗下業務有The Colorist、KKV等)和Harmay話梅的五嶽資本N5Capital合伙人錢坤在接受鈦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5年內,國內及國際新興美妝品牌井噴式湧現的趨勢不會變,因此,為這些新品牌服務的線下渠道是非常有價值的。並且,和專櫃相比,年輕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度不高,市場上需要以渠道為主的銷售方式。WOW COLOR項目總監楊陽相信「國貨彩妝可能是線下渠道的下個增長點」,這來源於此前的一項銷售數據——2019年6月,楊陽將人氣國貨彩妝品牌「橘朵」引進其負責的家居類零售店項目,其不到4%的SKU佔有率竟,竟然創造了全店一個月40%銷售額。上述一現象也成為名創優品旗下美妝集合店WOW COLOR誕生的契機。事實上,海外市場裡,能夠挑戰傳統美妝渠道的品牌早已出現,Ulta Beauty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已它成為絲芙蘭在北美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截至2020年三季末,Ulta Beauty在美國擁有共有1262家店,會員數量超過 3180 萬,2019年銷售額約為67億美元。美妝集合店NOISY Beauty就想成為「中國版Ulta Beauty」。在接受鈦媒體專訪時,NOISY Beauty創始人麥子認為,隨著線上流量紅利的消耗殆盡,線上廣告投放、買量成本已經驟增;而新興線下渠道裡,只需要把貨放著就會產生自然的銷量,且無需進場費等雜費。因此對於這些依託電商成長起來的美妝品牌來說,線下渠道的投入產出比反而更高。2020年的新冠疫情,讓線下零售經歷了一次大洗牌。劣勢零售業態開始出清、撤店,使得購物中心空置率提高。而能吸引用戶前來試妝、長時間駐足的美妝集合店,對購物中心有著類似「流量收割機」的作用,於是新興美妝集合店成為不少購物中心招商的香餑餑,希望藉助美妝這一高人氣品類,提振購物中心內門店整體的業績,並且與周邊商場形成錯位競爭。這也給這些零售新物種帶來了低租金拿下搶手鋪面的機會。THE COLORIST調色師、WOW COLOUR在過去一年裡就急速開店,搶佔核心商圈的熱門購物中心,人流量最大的地鐵層等優勢位置。如THE COLORIST調色師在上海晶品CrystalGalleria、靜安大融城、環球港等核心商圈;WOW COLOUR選址也是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和CBD區域。對趨勢最為敏感的投資人的資金,也開始在新興美妝集合店這個賽道匯集。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KK集團、HARMAY話梅、WOW COLOR、NOISY Beauty在內的線下美妝集合店均獲得知名基金的青睞。02「人、貨、場」的重塑儘管消費人群和消費習慣的分化是必然的,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渠道新物種佔領社交高地,並不能代表遍布全國的老牌美妝店的沒落。但無論是入華20多年,已經在國內開了3900家店的屈臣氏,還是十幾年來在國內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的絲芙蘭,與新興美妝集合店相比,它們的確是老了。如果你曾進入新興的美妝集合店中,你會發現,店內的消費者絕大部分都是20歲-25歲上下的年輕女孩,年齡區間明顯比屈臣氏和絲芙蘭的年輕。NOISY Beauty就表示要做下沉市場裡屈臣氏的消費升級。創始人麥子在接受鈦媒體專訪時笑稱,最喜歡把店面開在屈臣氏旁邊,因為「有屈臣氏的地方就有市場。」調色師、wow colour、喜燃、話梅等也是類似的情況。從消費規模、消費水平的現狀來看,Z 世代與三四線消費者是最具潛力的消費群體,並有望持續成為增長核心驅動力。這兩類用戶追求高性價比,易受社交媒體營銷影響,三四線城市消費者較為倚重線下門店體驗與購買。據《中國美妝消費者購買習慣與需求洞察白皮書》,15-24歲的年輕女性消費者在美妝產品的人均花費達1713元,購買種類的數量約7種,均已超過了其他年齡段的女性群體 。可以說,誰能抓住這批消費力爆表的年輕人,誰就站在了時代的前沿。傳統渠道的「老」,也反映在其固化的上新體系和一成不變的選品上。五嶽資本N5Capital合伙人錢坤告訴鈦媒體,老牌美妝集合店的品牌門檻比較高,光是上架費、進場費、堆頭費等各種費用,就勸退了一大批資金實力不夠雄厚的新興品牌。其次,是上新流程長,引進新品牌節奏慢,需要從總部向下層層驅動,這使得這麼多年來,其商品結構的改變都很小。相比之下,新興的美妝集合店的上新和商品結構調整就靈活地多。NOISY Beauty麥子表示,企業的所有決策都是從下往上的,綜合一線人員和銷售數據的反饋,來討論實施。並且每個月會有少則四、五個,多則十個的品牌上線,來保證店中貨品的「常來常新」,維持用戶的新鮮感。同樣的,WOW COLOUR、THE COLORIST上新頻率可以保持在1個月左右(遠快於屈臣氏和絲芙蘭的3、4個月)。對新興美妝集合店來說,選品是一門大學問,這直接影響著消費者會不會來買單。被稱為「李佳琦、薇婭的線下倉庫」的喜燃,為了選到高品質、高性價比、並且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的品牌和產品,通過如天貓銷售的變化趨勢、品牌在小紅書、抖音、B站等社交媒體上的聲量和趨勢進行前瞻預測,再深入地調查或者溝通去了解品牌和產品自身的特點,最後決定是否大規模採購。總結下來,就是通過線上口碑和銷售熱度篩選品牌-專業買手調查-選品會-試賣-大規模採購,其中網際網路的銷售數據和口碑數據是重要的參考因素。與屈臣氏日韓品牌居多、絲芙蘭主打國際大牌不同,乘著國貨美妝浪潮興起的新型美妝集合店裡,國潮品牌最為受寵。這也符合新興美妝集合店高品質,高效率,高性價比,受年輕人喜愛的選品準則。目前喜燃深度合作的品牌,有小奧汀、橘朵、完美日記、JOOCYEE酵色、HEDONE等國貨彩妝頭部品牌;護膚品類中則有薇諾娜、HFP、穀雨、雛菊的天空等。NOISY Beauty目前擁有30家門店,5000+SKU,在合作的400多個品牌中,國潮品牌銷售額佔比55%,TOP20品牌中,國潮品牌共14個,佔七成。THE COLORIST調色師、WOW COLOR也是類似。WOW COLOR將時下流行的網紅品牌作為主打,所有彩妝類目按照70%的網紅國貨品牌,再引入30%的國際流行彩妝品牌分配。數位化系統的建設,是新零售業態能夠精準選品、玩好網際網路營銷的基礎。NOISY Beauty最核心的決策流程,高度依賴於數位化系統。與The Colorist 同為KK集團旗下的全品類集合店KKV,其產品的下架、上架也不是由人來決定,而是由數據驅動,每一件產品幾乎都是末位淘汰。相比之下,喜燃似乎更重視用戶線上線下數據、會員體系的打通,通過私域流量池來進行客戶互動、服務和消費引導。2020年11月末,喜燃上線小程序店,意在為會員提供全時全域的美妝新零售服務,實現用戶全周期留存和增長。目前喜燃的購買會員、私域會員、公號會員全部加起來(未去重)的總量大概在30萬,客單價在200+。從淘寶店起家,2017年開始轉戰線下的HARMAY話梅也是如此。1月8日,HARMAY話梅上線了小程序,打通了線上線下會員和積分體系,HARMAY話梅的公眾號也聚集了眾多話梅的粉絲,折扣信息都會在公眾號公布,閱讀量和評論數也很可觀。創立NOISY Beauty之前,麥子最早是在華為從事研發、行銷工作,之後去了SAP做商業大數據,然後才去復星昆仲、厚樸投資做了PE。麥子早年的工作經歷,使得NOISY Beauty團隊對全場景的數位化能力打通非常重視。在麥子看來,數位化能力是個短期內可能是噱頭,但長期來看是至關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能力。這是因為,數位化系統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全系統的數位化建設,要覆蓋用戶管理分析、商品採購、訂單交易、倉存貨管理等全場景,且其對用戶行為、商品銷量、存貨周轉等預測能力的高低,極度依賴於長期的、龐大的消費人群和消費行為數據積累。可以說,在沒有太多消費和用戶數據積累的企業創立初期,聊數位化能力就是「耍流氓」。然而,當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數位化能力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凸顯。因此,在大多數新零售品牌都是一邊開店一邊研發調整數位化系統時,NOISY Beauty在2018年創立之初,花費了將近一年時間,反覆調整店型和商品結構,將線上線下會員體系、商品採購系統、訂單交易系統、存貨物流管理系統模型都建好後,才開始開店。目前不到兩年時間,以積累了十幾萬會員。而隨著會員數據積累和不斷產生的銷售數據積累,麥子告訴鈦媒體,NOISY Beauty的數位化系統裡,商品銷量預測已經非常準了,其採銷商品周轉也很快,大概在30天左右;會員復購率比較高,月均購買次數1.2次,購買件數4件,會員人均ARPU值近300。03未來的挑戰精品集合店模式更講究選品,選品的成功決定了最終的高庫存周轉率,因此用戶認可度高的人氣爆品,自然成為了渠道方爭搶的對象。傳統的線下美妝渠道裡,渠道方是相對強勢的一方,通過進場費、上架費、帳期等形式對品牌進行施壓的同時,也保證了合作品牌的穩定性。而新興渠道對品牌方更加友好,反而使其在強勢品牌方面前少了叫板的資本,供貨品牌的穩定性較差。比如Harmay話梅的大牌爆品化妝品還在向貿易商採購,目前已獲得授權的200+品牌直採、獨家代理集中在中小品牌上。事實上,在專注於目前的國潮美妝護膚之前,NOISY Beauty就曾經嘗試過做美妝爆品集合店。然而毛利太低、用戶沒有忠誠度,使得麥子最終放棄了這條道路。如今回過頭來反思,麥子告訴鈦媒體,如果只是做爆品生意,那線上做就夠了,在線下做一方面會陷入低價陷阱,另一方面,線下零售場景可以隨時體驗新品的優勢,也沒有發揮出來。因此,表面上看,新型美妝集合店非常依賴明星爆款產品,而這更多的只是用來獲客和營銷的噱頭,與集合店裡上百家品牌、幾千+的SKU比起來,無論是利潤還是銷售額,爆品的貢獻都是九牛一毛。新型美妝集合店還是應該回歸到線下零售最根本的能力上——銷售。說到銷售能力,BA(導購)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儘管大家對屈臣氏裡如影隨形的導購吐槽無數,但不得不說,屈臣氏導購的銷售能力真的強。如何在用戶不反感的情況下,把貨品賣出去,是新型美妝零售店都在反覆推敲的事。如今,部分玩家通過加強BA的專業性、親和力以及與消費者的連結力,用服務型導購/專業型導購,來提高銷售能力。NOISY Beauty就希望組建一支不以推銷為目的的,更專業的BA團隊,讓BA成為用戶的美妝顧問。為此,NOISY Beauty內部建立了一套BA考級體系,涉及的考核包括皮膚基礎知識,皮膚細胞學、化妝品成分等,通過筆試和面試的形式考核BA的專業度,BA的薪資與銷售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跟級別掛鈎,越專業的BA收入就越高。喜燃的BA團隊建設,與NOISY Beauty 的思路大致相同,喜燃更強調BA團隊與用戶的連結力,希望BA從用戶出發,能成為用戶身邊「略懂美妝的閨蜜」。鼓勵BA將用戶引入私域流量中,診斷他們的真實需求,然後給推薦適合的產品,並且幫助他們用好各種活動促銷。除此之外,前文所述,新型美妝集合店的年費人群,集中在3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中。然而,隨著用戶年齡的增長和消費力的提高,如何把消費升級後的用戶留著,就非常考驗美妝集合店的商品結構是否足夠豐富,覆蓋面是否足夠廣。目前新型美妝集合店的SKU都在3k-6k之間,品類和產品足夠豐富。但這顯然還不夠有說服力。引入美妝服務,用場景服務來黏住用戶,或許是個值得的嘗試。此前百盛集團就曾在長沙IFC開出美妝集合店Parkson Beauty,就融合美妝品、專業美容、頭髮護理等多元業態。據悉,NOISY Beauty已經開始把美甲服務引入到零售店裡,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除了用戶的消費升級帶來的留存問題,新型美妝集合店們還面臨著老牌渠道玩家的反攻。屈臣氏憑藉會員體系及分銷力,已經在在積極開拓旗下新型集合店,其彩妝概念店colorlab by Watsons,同樣在努力引入國際大牌和網絡人氣潮牌,弱化BA服務,也不乏AI虛擬試妝的黑科技體驗;資生堂集團旗下BEAUTY METHOD、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的ARITAUM(愛莉達恩)都已落地;零售百貨巨頭K11、銀泰也分別攜K11 beauty和雲店參戰。雖然在創新性上,老牌玩家有所欠缺,但對其對品牌商的掌控力、以及會員和銷售數據的積累,卻更具有優勢,對新型美妝集合店帶來的壓力也不容小覷。KK集團創始人兼CEO吳悅寧在混沌大學的分享中曾表示:現在對於整個市場競爭環境來說,速度第一,不管是做消費品牌,還是做渠道品牌,如果沒有到達一定規模,壁壘就很難建立起來,因方如果有模仿者去抄襲,也會給創新者造成壓力,所以要先把勢能做起來。創業不到一年的時間,WOW COLOUR已遍布全國30個省、88個城市,佔領各個城市的一線商圈,現已開店近300家,目標在2021年實現開店600間,2022年實現開店1000間。KK集團旗下的THE COLORIST調色師自去年10月落地首店後,目前也已在全國開出約150家。已經在下沉市場開了30家門店的NOISY Beauty,計劃在2021年新開100家門店。而喜燃今年的目標是聚焦在一二線城市,擴展50個新的城市。(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趙虹宇,編輯|李小年)


-華麗的分割線--

消研所視頻號推薦:你喜歡什麼品牌的香水?點擊進入視頻號查看視頻,歡迎大家多多點讚和評論。也可進入視頻號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華麗的分割線--

下載鈦媒體App,一路伴你知識同行。

下載【鈦媒體App】,精彩內容,最新資訊,一手掌握。

相關焦點

  • 被贊「美妝界喜茶」的新型美妝集合店,如何叫板行業龍頭屈臣氏?
    時尚潮流的店內裝修設計和自助式購物等新元素,給年輕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消費體驗。時尚達人們給這些新型美妝集合店冠以「美妝界喜茶」「國潮絲芙蘭」的標籤。  這些新型美妝集合店也採取了與傳統美妝店屈臣氏一樣的線下擴張模式,甚至以「一天一店」的速度迅速搶佔市場。
  • 被贊「美妝界喜茶」的新型美妝集合店 如何叫板行業龍頭屈臣氏?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譚風敏小紅書APP上,很多青島探店帖上出現了兩副「新面孔」:The Colorist和Wow Colour。時尚潮流的店內裝修設計和自助式購物等新元素,給年輕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消費體驗。時尚達人們給這些新型美妝集合店冠以「美妝界喜茶」「國潮絲芙蘭」的標籤。
  • 新型美妝店扎堆出世,屈臣氏遭遇「老年危機」
    1989年,屈臣氏在北京開第一家門店,這是其全球業務拓展的開始,迅速將個護、美健集合店模式帶入內地,同時也被認為是中國內地市場美妝護膚及保健品類零售業的起點。1994年,屈臣氏重回廣州,廣東地區逐漸成為屈臣氏的大本營。
  • 新型美妝店扎堆出世,屈臣氏遭遇「老年危機」_財經_澎湃新聞-The...
    1841年,這個藥房遷移到香港,並用廣東話將名字直譯為「屈臣氏」。1989年,屈臣氏在北京開第一家門店,這是其全球業務拓展的開始,迅速將個護、美健集合店模式帶入內地,同時也被認為是中國內地市場美妝護膚及保健品類零售業的起點。1994年,屈臣氏重回廣州,廣東地區逐漸成為屈臣氏的大本營。
  • 美妝集合店集體「淪陷」:屈臣氏、萬寧陷困境
    以屈臣氏、萬寧為首的傳統美妝集合店,近些年遭受單店營收逐年下降,渠道被電商和直播等擠壓,加之疫情影響,傳統美妝集合店集體陷入困境。 與此同時。線下也湧現出一批批新型店,THE COLORIST和WOW COLOUR一邊強勢融資,一邊逆勢開店。兩者的生存現狀截然相反。很難說,它們如今的局面是「歸功於」大環境還是自我的「作天作地」。但這一次,割肉的痛苦與市場的殘酷,令美妝集合店陷入冰火兩重天的境地。
  • 美妝集合店集體「淪陷」:屈臣氏、萬寧陷困境
    以屈臣氏、萬寧為首的傳統美妝集合店,近些年遭受單店營收逐年下降,渠道被電商和直播等擠壓,加之疫情影響,傳統美妝集合店集體陷入困境。 與此同時。線下也湧現出一批批新型店,THE COLORIST和WOW COLOUR一邊強勢融資,一邊逆勢開店。
  • SASA撤櫃、屈臣氏大跌……新型美妝店為何能強勢逆襲?
    最近,各大社交媒體和測評APP上颳起了一陣美妝「探店潮」。視頻和照片裡,這些門店清一色的馬卡龍配色、ins風,貨架上琳琅滿目,既有國際大牌又有國產小眾品牌。同時,進店後無導購壓力,可隨意試用擼妝。這些俘獲了一批又一批少女芳心的門店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美妝集合店。
  • 萬寧撤店 屈臣氏大跌 美妝集合店"後浪"崛起
    如今,老牌美妝集合店的日子似乎不太好過。7月中旬,萬寧傳出在北京大規模撤店的消息。而近日,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和記)公布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屈臣氏中國區銷售額大跌30%。然而另一邊,KKV、調色師(THE COLORIST)等國產美妝集合店品牌則在迅速布局搶佔市場。當萬寧、屈臣氏們落寞時,美妝集合店「後浪」們能抓住機遇嗎?
  • 萬寧撤店 屈臣氏大跌 但美妝集合店的故事還在繼續
    在萬寧北京樂成中心店,不少貨架已經空置,只剩少數商品擺在門口的貨架上。如今,老牌美妝集合店的日子似乎不太好過。7月中旬,萬寧傳出在北京大規模撤店的消息。而近日,屈臣氏母公司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和記)公布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屈臣氏中國區銷售額大跌30%。
  • 屈臣氏旗下美妝店Marionnaud有望進入內地
    屈臣氏集團又要開新店,這次不叫屈臣氏。  品觀APP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屈臣氏集團曾重金收購來的美妝零售店Marionnaud Paris(瑪莉娜),計劃近期在上海開設內地的第一家門店,搶灘內地美妝市場。這一消息,屈臣氏中國相關人士表示屬實。
  • 【探店】走進屈臣氏美妝概念店:健康與美是永恆的事業
    獨特環境布局、高新智能的便捷服務、個性化購物體驗,從雅詩蘭黛到蘭蔻,再到POLA,各大美妝品牌都在打造極具內涵又充滿科技感的概念店。 在新零售風口下,全球知名的保健及美容連鎖零售商屈臣氏也有了新動作,與歐萊雅等品牌合作,於國內開設全新美妝概念店Colorlab by Watsons。
  • 2020美妝紅海,屈臣氏和萬寧還好麼?
    無獨有偶英國美妝集合店品牌Space NK位於中國的所有門店在5月底全部關閉。更早之前,伊勢丹百貨旗下美妝集合店Isetan Beauty中國首店即上海大悅城店也宣布關閉。》顯示到2022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490億元左右,美妝行業發展前景巨大。
  • 美妝周報:屈臣氏關閉海淘店 同時要回歸老本行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12.17-12.23),YSL聖羅蘭美妝明年將布局中國護膚市場;屈臣氏關閉天貓、京東海外旗艦店,內地首家大藥房亮相佛山;悅詩風吟開出全自主研發門店......1、野心不止於彩妝 YSL聖羅蘭美妝明年將布局中國護膚市場近日,相繼在巴黎、紐約、東京、首爾和倫敦掀起風潮的YSL BEAUTYHOTEL美妝快閃酒店登陸上海藝倉美術館。在快閃酒店開幕當晚,YSL聖羅蘭美妝攜手天貓小黑盒發布新品——YSL聖羅蘭美妝細管啞光口紅(細管小金條)。
  • 美妝相機入駐屈臣氏 攜手線下實體店打造炫酷電音妝
    從線上品牌合作,到線下實體店入駐,美妝相機再次進行跨界品牌營銷戰略探索,以線上流量落地線下渠道的方式,推動品牌合作共贏。 美妝相機是由美圖公司於2015年推出的「美妝神器」,涵蓋時下最流行的裸妝、日韓妝等百變妝容,藉助頂尖人臉識別技術,讓用戶一鍵享有多種時尚妝容。
  • SASA撤櫃、屈臣氏大跌……新型美妝集合店為何能強勢逆襲?
    最近,各大社交媒體和測評APP上颳起了一陣美妝「探店潮」。視頻和照片裡,這些門店清一色的馬卡龍配色、ins風,貨架上琳琅滿目,既有國際大牌又有國產小眾品牌。同時,進店後無導購壓力,可隨意試用擼妝。這些俘獲了一批又一批少女芳心的門店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美妝集合店。
  • 屈臣氏西藏首店盛大開業 打造美妝個護新體驗
    8月8日,屈臣氏拉薩店正式開業,這是屈臣氏目前屈臣氏海拔最高的門店,也是其在西藏自治區的第一家門店。店鋪裡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美妝個護產品,不少消費者都在試用和選購。同時店內還有配備專業的美麗顧問和彩妝師,幫助消費者選擇更適合自己產品。屈臣氏還為會員提供免費化妝服務,幫助各位美麗一整天。不僅如此,屈臣氏還有不少黑科技設備——例如AR試妝設備、皮膚測試儀以及掃碼購。
  • 探店 | 每個精緻女孩都逃不掉的美妝集合店,它憑什麼?
    說起美妝集合店,精緻的女孩們肯定不陌生。隨著國貨美妝的爆火,美妝集合店以及整個美妝市場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如屈臣氏之類的傳統美妝集合店開始「跌落神壇」,而調色師、WOW COLOUR這類新型美妝集合店開始破浪前行。
  • 聚焦年輕群體,「線下體驗+線上交易」,看美妝集成店如何打敗屈臣氏!
    現在的彩妝集合店不僅僅是「店」,更是一種場景,不論是「WOW COLOUR」、「THE COLORIST調色師」等新式彩妝集合店,還是「屈臣氏」這樣的傳統品牌,在場景打造上不斷玩出了新花樣。「絲芙蘭我負擔不起,屈臣氏和萬寧的牌子太少,調色師這種店不僅能買到我想要的彩妝,還能過來拍照發微博,我覺得挺適合我這種大學生的。」
  • 這還是你認識的屈臣氏嗎?美妝店還可以這麼玩……
    全新的陳列展架、開闊的購物空間,專業的皮膚藥妝產品及測試區、美妝互動區。合理劃分的區域,以及一目了然的商品陳列,讓顧客在選購商品時更加方便。此外,韓國人氣品牌集合點CLUBCLIO、臺灣藥妝王牌DR.WU入駐屈臣氏成為店中店,多重試妝與護膚體驗,滿足年輕愛美的顧客對彩護的一站式需求!一些「潮流店」還引進熱門的日韓化妝品專櫃,依次陳列有珂潤、芙麗芳絲、雅漾、DR.WU、理膚泉等有口皆碑的皮膚護理專業品牌。
  • 這還是我認識的屈臣氏嗎?原來美妝店還可以這麼玩!
    全新的陳列展架、開闊的購物空間,專業的皮膚藥妝產品及測試區、美妝互動區。合理劃分的區域,以及一目了然的商品陳列,讓顧客在選購商品時更加方便。以頭部洗護為例,以「Premium Hair」分類,靠近收銀臺,用大面積背櫃陳列,分為修護滋養、頭皮護理、東方養發、沙龍美發幾部分,加入了一些進口品和部分高端沙龍級洗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