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恩愛夫妻不到頭」,到底為何不能到頭?老祖宗話值得一聽

2020-12-15 騰訊網

愛情無論在哪個時間段都是我們生活中的主旋律,它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生活部分,而遇到愛情的人每一個都希望能夠長長久久的愛下去,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有一句俗語說「恩愛夫妻不到頭」,這不就是違背常理的一句話嗎?

當兩個人相愛開始一直到他們走到生命的結束,有誰不是希望一生都能夠恩恩愛愛的呢?但是在清代有一位文人,他的名字叫沈復,這個「恩愛夫妻不到頭」的概念,就是他提出來的,這在當時看來是非常超前的一句話,到現在社會都是被很多人所理解不了的。

但是如果聽完他的解釋的話,又會覺得這句話其實也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並且越琢磨越覺得他說的對,所謂「奉勸世間夫婦,故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就是說夫妻之間也要保持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覺。

很多人就會問了,他這樣告訴我們夫妻兩個人之間不能夠產生仇恨,我們是可以理解的了的,但是為什麼不能過於情比金堅呢?這明明是一件好事情啊,只有感情非常穩定的一對夫婦才能夠長長久久的走到生命的最後。

更有甚者,把這句話理解成是那些得不到真愛的人對於他們那樣暫時擁有真愛的人的詛咒,認為這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做法,可事實並不是這個樣子的,成為一對夫妻的關係,可不是在談戀愛,並不是只要擁有愛情就能夠滿足一切的,所謂的「有情飲水飽」,也僅僅是發生在戀愛初期。

我們都知道,在男女之間能夠產生一種超越友情的感情,靠的就是身體中荷爾蒙的散發和吸引。當兩個人剛剛在一起的時候,如膠似漆的甜蜜固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一個人的熱情終究是有限度的,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保持一生對你的熱情。

再濃烈炙熱的感情,也始終會有變淡的一天,因為時間長了之後,大家都有倦怠期,這樣保持一輩子對一個人好的行為幾乎是見不到的,畢竟太費勁了,所以沈復想告訴我們的是,維繫兩性之間的感情靠的並不是濃烈的愛情,反而是趨於平淡的親情。

在現在社會中失戀這種情況屢見不鮮,但是有些人失戀之後痛不欲生、撕心裂肺,可是有一些人卻覺得這是對於自己靈魂的一種解脫跟放鬆,這樣感覺的緣由就是因為他們在這段感情中實在是付出了太多的堅持和熱情了,在分開的時候才會感到輕鬆。

當你過於愛一個人的時候,敏感猜疑就會隨之而來找上你的心,而這個時候每個人表現出來的臨床反應,就是對於另一半的不信任跟猜忌這樣的無限反覆循環下去,等待兩個人最終的結局只有分開,畢竟在相處的過程當中,信任才是基礎。

當你的信任逐漸被消磨的時候,這樣的空虛感是再濃烈的愛情都無法彌補得了的,而在這個世界上你最信任的人是誰呢,就是沒有那麼愛、但是卻不可或缺的親人,他們在你心中永遠都是為你好的,如果兩個人的關係如果能夠發展到這樣的地步的話,這一生就能夠非常穩定的攜手走下去。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當年轟轟烈烈的情侶,在生活過於平淡的時候就會受不了這樣的無趣,然後反而會影響到兩個人之間的信任和關係,但是反觀那些一直就平平淡淡的小夫妻呢,反而會過得十分的幸福和睦。

老人常說平平淡淡才是真,兩個人之間的愛情不見得非要轟轟烈烈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但是卻要在彼此之間埋下一顆種子,那就是你永遠是我不可或缺的那個人,只有感情輸出的慢一些,不要那麼著急,才能夠得到相應更加細水長流的回報。

濃烈的愛情在談戀愛的時候固然是好事,能夠讓對方感受到你究竟有多麼喜歡他,但是這樣的事情如果到了婚姻裡面就會讓雙方都感到不堪重負,時間長了之後就會有一種疲倦的感覺,而當這種疲倦的感覺出現之後,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說在夫妻之間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彼此之間的愛有多濃烈,而是我真正想要對你負責任的心,並且時長是一輩子,只有讓雙方都明白這樣的想法才是長長久久的真理。

參考資料:《浮生六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俗語「恩愛夫妻不到頭」,為什麼這麼說?古人的話值得借鑑
    想必有一句俗語很多人都聽過,那就是「恩愛夫妻不到頭」,可是很多人聽是聽過,但是鮮有人知道這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恩愛夫妻不到頭」呢?其實這句話大有深意。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說一對恩愛和美的夫妻,一般是很難白頭到老的。一般大家都認為兩個人在一起結為夫妻應該恩恩愛愛,白頭偕老才對。這其中到底蘊涵什麼道理呢?
  • 為何說「恩愛夫妻不到頭」?背後道理少有人知,老祖宗經驗之談
    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一個不美好的俗話,有俗語說"恩愛夫妻不到頭"這是什麼意思?大家對愛情和婚姻都是有所期待,抱有美好的願望的,比如說"一夜夫妻百日恩、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等俗語,都是形容夫妻關係美好。接下來這句"恩愛夫妻不到頭"這句話又是什麼寓意呢?難道說恩愛的夫妻不能白頭偕老嗎?
  • 「恩愛夫妻不到頭,吵吵鬧鬧過一生」,夫妻吵架比冷戰好
    --林語堂 夫妻是陪伴彼此一生的關係,從古至今,對於婚姻,人們最好的祝福就是白頭偕老。人們都希望在人生的道理上,有個相知相伴的人。俗語說:「恩愛夫妻不到頭,吵吵鬧鬧過一生。」為什麼夫妻越是恩愛,越是難以白頭到老呢?
  • 為何有「恩愛夫妻不到頭」的說法,到底啥意思?背後原因少有人知
    泱泱中華有5000年的歷史之久,歷史是人民產生的,文化也是人民產生的,勞動人民是推動文化進步的主力軍,在這5000年裡,既有文人騷客創造的詩歌、小說、散文,也有普通勞動人民創造的諺語、俗語。今天我介紹的諺語是有關夫妻方面的:"恩愛夫妻不到頭"這句話的表面的意思就是:太過恩愛的夫妻往往是不容易共白頭的。相信大家初次看到這句話應該會有和我一樣的疑問:一般人離婚都是因為感情不和,那為什麼太過恩愛的夫妻到最後也會不歡而散呢?這背後究竟蘊含著什麼生存的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 為何古語說:吵吵鬧鬧過一生,恩愛夫妻不到頭
    為何古語說「吵吵鬧鬧過一生,恩愛夫妻不到頭「。恩愛不是夫妻最好的模式嗎?怎麼反而不能白頭到老呢?難道恩愛夫妻就一定像梁山伯和祝英臺?牛郎織女那樣苦命的結局嗎?其實這14個字包含婚姻的真諦,並不是字面意思那麼簡單。
  • 俗語:半路夫妻硬如鐵,老祖宗婚姻中的智慧,中年人值得一看
    俗話說:「衣服要有尺寸,語言要有分寸」,人跟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相處,特別是夫妻之間的交往對人生有重要的意義。老祖宗都喜歡從事物發展的過程中總結道理,以前發生的事情都總結為簡單好記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來自老祖宗經驗智慧,所以也成為了很多後輩為人處事的生活準則,其中就有「半路夫妻硬如鐵」,這個又是怎麼回事呢?
  • 民間俗語:「無仇不成父子,無怨不成夫妻」,究竟啥意思?
    除了一些家喻戶曉的著作,婦孺皆知的千古名言和詩詞,老祖宗總結的民間俗語,也有值得借鑑的地方。顧名思義,所謂俗語是普通百姓根據生活經驗、常識創造的,形式相對簡單形象,而且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方便流傳開來。比如常說的「吃著碗裡的,望著鍋裡的」,即使沒讀過書的人,也能明白此話比喻太貪心,辦事不夠踏實,不值得給人信任感。
  • 俗語:「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啥意思?年輕夫妻值得一看
    俗語,有稱為諺語。俗語在我國已經歷經兩千年之久,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有俗語的存在。俗語大多都是由平凡百姓創造的,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以及生活願望。俗語一般通俗易懂,但其中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所以才會一輩一輩流傳下來。
  • 古人常講:「恩愛夫妻不到頭」,為啥不能白頭到老?明白的人不多
    那麼為什麼會有「恩愛夫妻不到頭」的說法呢?都聽過,懂得人卻不多。第一、為何「恩愛夫妻不到頭」?「果然,沒過多久,武魂殿當代教皇下達詔令,聲討昊天宗。讓昊天宗將我和阿銀交出去。那時候。你爺爺本就已經病入膏肓。突然得知這件事,並且怎麼也找不到我。一氣之下。去世了。直到他老人家臨死前,我也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說到這裡,唐昊地身體不禁顫抖起來,眼中流露著深深的痛悔。
  • 老祖宗為何如此講究?
    更不要提那些沒有官方定義和說法的俗語了,今天小編就來介紹這麼一個意思有些含混的俗語,俗話說:「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啥意思?老祖宗為何如此講究?有什麼道理嗎?這句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乍一聽感覺好像老祖宗啥都沒有說一樣,我們甚至連這其中的意思都搞不明白。
  • 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告誡(深刻)
    這就是老祖宗在告誡人們,要先把自己的小家給經營好,才可以談後面的「治國平天下」。杜甫也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說到經營自己的家庭,古人留下了一句俗語,「家有四樣,不破也亡」,這也是老祖宗對後代的經驗之談。那,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到底哪四樣才能讓一個家庭破敗呢?
  • 俗語「前妻如草,後妻如寶」,夫妻相處的三句經驗,句句經典受益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而言,婚姻就像是一場兒戲,等他們有了閱歷之後,才會發現自己的幼稚,然後開始學會珍惜,對自己後來遇到的人加倍的好,這種情況就是老祖宗所說的「前妻如草,後妻如寶」。如果不想耽擱時間錯失緣分,就得學會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那麼夫妻的相處都有何講究呢?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何意?老祖宗的經驗!雞和狗都是屬於家裡養的家禽,在中國民俗,老祖先們為了更好地存活早就已經開始試著著去飼養雞和狗了。因而,這種家禽也伴隨著人度過了較長的時光,我們的祖先總結出了許多有關雞和狗的民間俗語,例如:「雞但是六,狗但是八」,到底是啥意思?接下來就一同來了解一下吧。民間俗語:「雞但是六,狗但是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
  • 俗語「女顧娘,顧不長;娘顧女,顧不起」,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生活經驗的總結,從一些俗語中可以看到以前人們的一些處事方法和態度。在農村的時候就經常聽老人說一句俗語「女顧娘,顧不長;娘顧女,顧不起」,這句俗語雖然是簡短幾個字,卻包含著複雜的親情關係,老祖宗這樣說有沒有道理呢?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啥意思?老祖宗為何如此講究?
    老人總結了一句話,雖然這個俗語在古時候比較長聽到,但現在看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這句俗語說的就是「男娶五窮到哭,女嫁六要折壽」。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就和本小編一起來看下吧!所謂男娶五窮到哭,意思特別的直接,說的是有五種女子不能娶,如果娶了就會窮困潦倒,那真的是得日日流淚啊!
  • 古人說:「一日夫妻百日恩」,下半句才是經典,所有夫妻值得一看
    自古至今,夫妻可以說是彼此之間最親近的人,也是那個能夠一起終老一生的人。正所謂「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兩個人人能夠成為夫妻,那是有著莫大的緣分的。而「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句俗語,也恰恰很簡單明了的道出了夫妻關係以及情感態度。也就是說,兩個人一旦成為夫妻關係,那麼就會有著很深厚的恩情和感情。
  • 農村俗語:「白馬犯青牛,豬猴不到頭」,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除了選日子之外,還有一個就是看屬性合不合,有句俗語叫做:「白馬犯青牛,豬猴不到頭」,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白馬犯青牛以前人把生肖屬相和五行聯繫起來,最後還演變成了生肖之間相生相剋的現象,而「白馬犯青牛」的意思就是指屬馬的和屬牛的人結婚不好,其實這句話是《易經》裡的一段話,原話是:「從來白馬怕青牛,十人近看九人愁,配夫若犯青牛馬,婦女也難到白頭。」意思是屬馬的人與屬牛的人結婚,十個有九個都發愁。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最經典的是後半句,跟老祖宗學習觀人術
    老祖宗智慧我們都知道老祖宗們注重面相,因為有些人比較迷信,所以在古代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算命先生啥的,也正因為古人對這方面的研究,所以在古書上也有很多的相關記載,都是講一些人的面相之類的,而且還都特別有意思。
  • 俗語「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這話對嗎?還有下半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俗語「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這話對嗎?還有下半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眾所周知,除了正式用語之外,社會上還存在著許多俗語,並且這些俗語往往具有很深刻的道理。其實認真想想也能明了,這些俗語基本上都是由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經過幾百上千的洗刷,俗語變得更加精煉。
  • 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大智慧!
    還總結出很多俗語經驗留給後人,希望我們能夠合家歡樂,一家人和睦相處。這句「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什麼意思呢?古人又有怎樣的智慧在裡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我們先來看看俗語的前半句「飯前不訓子」,這句話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吃飯以前不要訓導孩子。孩子天性頑皮,經常會做錯事或者惹麻煩,就很容易被父母訓斥。孩子年紀還小,正在長身體的階段,需要好好吃飯來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