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初中物理遺忘率最高的一個物理概念。由於多數學生在初次學習時就一頭霧水,應用時也經常死搬硬套,導致其成為初中最難理解、最讓人感覺彆扭的一個概念。
這個物理概念就是熱學中的「比熱容」!
按理說,物理概念麼,只要理解了,記住了,再多多靈活運用,就一定可以掌握住的。但是這個概念讓人在理解時就產生困難,記住後又容易遺忘。
我們先來理一理這個讓人犯難的概念。
所謂的比熱容,其實是表示物質的吸熱能力的物理量!由於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不同,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物理現象。其定義為:某種物質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與其質量及溫度變化量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比熱容的物理符號為大家熟知的c,似乎和光速的字母相同啊。不過意義不一樣。其單位最難記,是「焦每千克攝氏度」!另外比熱容就如同密度、電阻、熱值這幾個比較特殊的物理量一樣,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取決於自身。與公式中的其他物理量都沒有任何關係。
我們看一下最常見的一個例子:
本題中說了一個最為常見的「比熱容」應用案例,即海邊沙子和水的溫度高低問題。這一點和「海陸風」的成因解釋本質是相同的。都是通過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不同來解釋的。
本題的答案如下:
1.相同質量的海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熱量,哪種物質升溫高?
2.相同質量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熱量,沙子升溫快(水比沙子吸熱能力強)。
3.內陸地區比沿海地區晝夜溫差大。
4.應該選擇相同規格的電熱器。確定兩種物質是否吸收了相同熱量的方法是「用相同規格的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比較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兩種方法是:一.比較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比如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熱量後升高的溫度;二.比較相同質量的兩種物質(如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所用的時間。
中學生朋友們,其實,學到一個新的物理概念,第一要做的就是先理解,並且在最短時間內接受它,千萬不要排斥。
中學生朋友們,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