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科植物鵝掌柴的樹皮。
鴨腳皮、鵝掌柴樹皮、傘託樹皮。
喬木或灌木,小枝粗壯。葉為掌狀複葉,具長柄;小葉近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全緣或微向背面反卷,頂端急尖或短尖。有時鈍,基部闊楔形或楔形,幼時有星狀茸毛,後近無毛。傘形花序再排成圓錐花序,每傘形花序有花3~8朵;花小,白色,芳香,花萼的上部有5~6細齒;花瓣5片,肉質;雄蕊5枚,比花瓣長;雌蕊l枚,子房5室。核果圓球形。宿存花柱,柱頭略膨大。
生於山地常綠闊葉林中或向陽的山坡上,為冬季的蜜源植物。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福建、臺灣、浙江、貴州等地。
全年均可採收。剝取樹皮,捲成圓筒狀或板塊狀,曬乾。
捲筒狀或不規則板塊狀,板塊狀的長短不一。外表面灰色或灰褐色,粗糙,密具細小的疣狀凸起及皮孔;內表面淡棕褐色,有細縱紋。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纖維性。氣無,味苦澀。
性涼,味苦。歸肺經。
發汗解表、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祛風除溼。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用量15~30克,煎服;外用適量,酒炒敷或煎水洗患處。用治感冒風熱,咽喉腫痛;近有用於防治流行性感冒。外用治跌打損傷、風溼熱痺。
含揮髮油、酚類、胺基酸和有機酸。水煎劑對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虛寒者及孕婦忌服。
1、治勞倦骨痛:鴨腳樹皮15g,桑枝30g,細葉口根藤15g。水煎服。(《新會草藥》)
2、治骨折:鴨腳木皮60g,冷飯糰根60g,生雞1隻。共搗爛,將骨復位後,用杉木皮和藥夾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3、治紅白痢疾:鴨腳木皮,去外皮,洗淨,一蒸一曬。每用120g。煎服。(《嶺南草藥志》)
4、治纏身蛇(帶狀皰疹):用鴨腳木皮煎水洗之。(《嶺南草藥志》)
5、治食木薯中毒:鴨腳木皮250g。水煎濃液服之以後,繼服生油30-60g。(《嶺南草藥志》)
6、治乳癌:散血丹、鴨腳樹根皮、還魂草、早糯米,共搗爛敷。(《嶺南草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