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伊斯蘭教與天主教之區別

2020-12-13 格根的家常事

【原文】客曰:如子所言,教內之人未讀儒書,而能知上帝之義,不食戕性之物,而能明德者是矣。何也?子教之人幼而祖父,長而師友,薰陶漸染,終日聞之,見異不遷,抑或自然之理。今子言主宰,天地萬有惟其所生,毋亦近於天主教之謂乎?

【譯文】客人說:照你的說法,你們穆斯林雖然沒有讀過儒書,卻知道上天的旨意,不吃那些傷人性的東西,而且能夠自明其德。為什麼呢?我認為,你們穆斯林小時候跟隨祖父,長大以後又有老師和朋友,總是在那種環境中耳聞目染,所以,見到不同的行為方式,仍然能堅持原來的傳統,這也許很正常。今天你提到主宰,說天地萬物都是他所造化,這不是跟天主教的說法很相近嗎?

【原文】予曰:是又不然。彼天主教之所謂主宰者,設像而祀,飲食不擇,惡得與吾教相似?[31]彼所言主宰,似是而非,自認不的。即以天主降生,聖母受胎之說,大相天壤。既曰「天主」,其母又稱「聖母」,何不直稱「天主之母」?此自相矛盾,不知根柢之甚也。

【譯文】我說:這您又說錯了。天主教所謂主宰,有肖像供人崇拜,飲食上沒有什麼選擇,怎麼能說跟伊斯蘭教相似呢?他們所說的主宰,似是而非,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楚。就拿天主降生,聖母受胎來講,就彼此矛盾。既然是「天主」,他母親又叫做「聖母」,為什麼不直接稱作「天主之母」呢?這顯然是自相矛盾、毫無根據的說法。

【原文】天地間,一物必有一主。物無定主,則起而爭。以世界論,君為世界之主,而民勿敢爭,即不得與凡民同類。彼天主教曰:天主能造化萬物。則聖母之有生,亦被其造化明矣。其母既被造化,彼行造之主,復投於受造之腹中。即此一語,真偽立分。又曰:天主降生,欲勸世人信彼為善,故不憚勞瘁,則更謬矣。全不思,彼能造化天地,生成萬物,何難以風雷之號令,布滿於人間?即如洪水滔天,或山崩地陷,無一不非上天示警之意,豈有降生投胎之理?今天子發政施令,遇有梗頑,大則徵伐,小則懲創,無往不宜。若天主降生勸人為善,則是天子復自為連帥方伯,而行徵伐懲創,有是理乎?

【譯文】天地間任何事物,都有一個主宰。如果沒有主宰,就會群起而爭。就拿世界來講,君王是世界的主人,百姓就不敢起來爭奪,所以君王就不能和百姓一樣。天主教徒說:天主能造化萬物。那麼,聖母也是天主所造,這是很明顯的。既然聖母是天主造的,造物者又怎麼會投胎於被造者肚子裡呢?僅憑這句話,真假立分。他們又說:天主降生,是為了規勸人類信仰他,做善事,因此,他不怕辛苦勞累。這種說法更是荒謬。他們完全未加思考,既然天主能造天地,能化萬物,為什麼就不能令風雷布滿人間?比如洪水滔天,或山崩地裂,無一不是上天警告人類的跡象,哪裡有什麼降生投胎的道理?如今,天子發號政令,遇有愚昧頑固之人拒不執行,大則,他會派軍隊進行討伐;小則,他會予以處罰,最終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如果天主為勸人做善事而降生,那就無異於天子親自率領大軍,前往討伐逆賊,懲處刁民。有這樣的道理嗎?

【原文】子何以天主教律吾教耶?且天主教,有所謂耶穌,彼乃奉之為主宰者,不知嘗考。吾教經中,耶穌實西方之聖人,亦主宰之差使。當其時,有叛道不遵者暗加非議,欲致之死,復買盜攀害,國法釘死十字架上。彼教凡所行事,皆畫十字者,以此所釘耶穌,當日不見。與謀之輩,多被其殃。當時知者深為畏懼,即號耶穌為主宰,相沿至今,以訛傳訛。若輩之喻,亦猶大軍平復之後,彼即以方伯連帥認為天子。然純臣知敬,自不敢當,無如若輩。目睹其事,遂銘心刻骨,世傳為真,直至今日。

【譯文】您怎麼拿天主教跟伊斯蘭教比較呢?天主教所謂耶穌,被他們奉為主宰,不知道有什麼依據。根據伊斯蘭教經典,耶穌實際上是西方的一位聖人,也是主宰的使者。當時有些叛逆之徒背地裡誹謗耶穌,想要置他於死地。後來,他們收買強盜,給耶穌加上莫須有的罪名,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天主教徒,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畫一個「十」字,就是為了紀念耶穌被釘的事件。耶穌當天就不見了,追隨的人大多都受到牽連。當時,知情者深感畏懼,就稱耶穌為主宰,相沿到今天,以訛傳訛。那些人的情況,好比打了勝仗以後,將士們擁戴元帥為天子。然而,作為忠臣,元帥知道敬重君王,自然不敢領受。不像天主教徒,他們親眼目睹了耶穌被釘的過程,於是刻骨銘心,代代相傳,以假亂真,直到今天。

相關焦點

  • 東正教、天主教和新教有啥聯繫?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以耶穌基督為中心,核心思想是福音,信徒稱為基督徒。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與伊斯蘭教、佛教共為世界三大宗教。
  • 天主教與基督新教的一些區別
    天主教核定英譯本《聖經》中一篇《朱迪斯記》裡,有一位女英雄--朱迪斯,也叫友弟德。以她名字命名的聖經傳記敘述了亞述王的重要軍事戰役。他在尼尼微地區為王,以侵略和奴役周邊各個民族的方式擴張自己的國土。這是一個強大而不可戰勝的敵人,他正在撒播死亡與毀滅,威脅以色列子民的性命。
  • 東正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到底是怎麼來的?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其實是對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的統稱。公元7世紀後,隨著伊斯蘭教的影響東正教勢力被趕出了巴勒斯坦一帶,聖城耶路撒冷也被穆斯林佔領,1096年-1291年,公教為奪回耶路撒冷進行了8次宗教戰爭(即十字軍東徵)。
  • 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區別是什麼
    天主教以羅馬教廷為自己的組織中心,承認教皇為最高領導(即承認在普世教會中的首席權),具有濃厚的"普世"以及"一統"的色彩。基督教則反之,不接受教皇的領導權威,認為教皇制是歷史的、人為的產物。因此,基督教沒有自己的權力中心,教派之間的聯繫鬆散。另外,基督教廢除天主教的教階制,主張教會生活多樣化,認為教徒無需神職人員即可與神直接交通,教徒就是司祭。
  • 紀念上海市天主教愛國會成立60周年座談會召開
    12月18日下午,上海天主教界召開紀念上海市天主教愛國會成立暨上海教區自選自聖主教60周年座談會。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宗教局黨組書記王霄漢,市民族宗教局局長花蓓,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劉元龍,市人大僑民宗委副主任林海平,市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閔衛星,市民族宗教局一級巡視員王君力等領導及市道教協會副會長姚樹良,市伊斯蘭教協會會長金宏偉,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徐玉蘭等本市各宗教團體負責人應邀出席會議。
  • 走進新疆唯一的宗教高等學院——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
    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位於烏魯木齊市延安路,建築群布局嚴整,每座建築都各具特點,建築整體以現代材料構成。主樓造型既體現出伊斯蘭建築風格,又充分滿足其實用功能。主樓的壯觀和附屬建築巧妙結合在一起,使得整個建築群大氣而不失精緻,是現代建築與維吾爾民族特色和伊斯蘭建築風採結合的成功之作。  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設有本科,學制為5年。
  • 從無到有,伊斯蘭教佔法國人口的比例大幅提升,已成為第二大宗教
    另外,在《悲慘世界》、《基督山伯爵》等有關法國的世界名著中,我們可以發現,天主教對法蘭西民族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是構成其民族性格的重要因素。 對於民眾來說,他們可以繼續信仰天主教,也能當一個無神論者,或者信仰其他的宗教。
  • 維族和回族都信奉伊斯蘭教,那麼這兩個民族有什麼區別麼?
    維吾爾族和回族生活方面的有些相似的地方,這是因為他們所信的宗教一樣,但這兩個民族的區別確實很大的,首先
  •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是西班牙伊斯蘭教最大的神聖建築之一
    也不需要留過多的時間,因為它只是一片遺址……科爾多瓦科爾多瓦科爾多瓦科爾多瓦【 科爾多瓦 大清真寺 Mezquita de Cordoba】科爾多瓦 大清真寺是 西班牙 伊斯蘭教最大的神聖建築之一,具有摩爾建築和 西班牙 建築的混合風格。
  • 伊斯蘭教八大禁忌
    《古蘭經》中說:"世人啊,你們可以吃地上所有的合法而佳美的食物,你們不要跟隨 惡魔的腳步,他確是你們的敵人。" 1、畜禽肉類禁忌:嚴禁吃自死物; 嚴禁食血液; 嚴禁食用 誦非安拉之命而宰殺的動物; 禁止食用猛禽猛獸。 2、禁用致醉和有毒的植物飲料:嚴禁飲酒; 禁止一切與酒有關的致醉物品; 禁止從事與酒有關的營生; 禁止出席有酒的宴席; 嚴禁服用一切 麻醉品和毒品。
  • 資料:伊斯蘭教遜尼派
    形成  遜尼派,是伊斯蘭教內部持一定教義的一個派別,與什葉派一起構成穆斯林的兩大派別。632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後,麥地那的穆斯林社團內部因在繼承人問題上意見分歧,導致分裂。656年第三任哈裡發奧斯曼被刺後,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對阿里繼任哈裡發表示不滿。雙方為爭奪哈裡發的職位爆發了隋芬之戰。
  • 「墮落之夜的助燃劑」:伊斯蘭教法「禁酒」令始於何時
    伊斯蘭教法中關於禁止飲酒的規定由來已久,但這條禁令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學者的挑戰。不少歷史學家認為,酒精起源於中東地區,酒這個詞本身或許就出自阿拉伯語的al-kohl,一種用混合蒸餾乙醇和銻鹽調製的眼線膏。
  • 伊斯蘭教的由來,你知道多少?
    伊斯蘭教和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一詞,是阿拉伯語「順從」的意思,伊斯蘭教在我國稱為「回教」,舊時也稱「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伊斯蘭教是公元7世紀初,由阿拉伯半島麥加人默罕默德所創立的一個「神教」。
  •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羅馬教皇為什麼要發動十字軍東徵?
    基督教在傳播過程中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伴隨著羅馬帝國徵服的腳步影響到了歐洲的廣大地區;而伊斯蘭教則跟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遍布了西亞、中亞和北非。 兩大宗教的接壤面積越來越大,特別是西亞巴勒斯坦地區成為它們交匯的地帶。6世紀阿拉伯帝國崛起後,巴勒斯坦及聖城耶路撒冷就成為了他們爭奪的焦點。
  • 16世紀英國天主教發展歷史,愛德華六世,天主教成為英國官方宗教
    到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時,英國的宗教基本上仍是天主教,但有所不同。雖然亨利與羅馬決裂,解散了修道院,但彌撒仍然是天主教的,用拉丁語進行,天主教聖禮仍然保留。亨利曾涉水改良主義思想,下令在每個教區都要有英文聖經,甚至在短時間內將聖禮從七次減少到兩次。但是他改變了主意,在他生命的最後8年裡,天主教的實踐幾乎保持完整,儘管亨利迫害強硬的改革派和天主教徒。
  • 公元紀年的來歷,與天主教的關係,你知道嗎?
    這種國際通用的公元紀年是全世界公認的紀年方式沒有國外國內之分,公元元年就是公元1年,公元2年就是耶穌誕生的第二年,就是耶穌2歲的那年,公元3年就是耶穌3歲的那年啦……。記住:沒有公元0年的說法。何謂公元前:在耶穌誕生的前一年我們稱之為公元前1年,比如公元前200年,就是說在耶穌誕生的前200年的日子。
  • 十字軍東徵:基督教世界對伊斯蘭教世界發起的長達200年的戰爭
    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勒芒進行了有名的「以父之名」(Deus Lo Vult)的演講,揭開了為時200多年的十字軍東徵的序幕。十字軍東徵這場影響世界歷史的東徵,起源於兩大宗教的爭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基督教誕生於公元1世紀,隨著羅馬帝國疆域的擴張而不斷擴大影響力。
  • 非信徒在天主教聖堂之結婚儀式
    非信徒在天主教聖堂之結婚儀式雙方均非信徒在天主教聖堂之結婚儀式
  • 我們怎樣分別天主教與基督教(基督新教)?他們有何區別?
    天主教至今仍保留統一的教會,自稱「至聖、至公、至一,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羅馬教廷為世界天主教中心。基督新教從產生即無統一教會,主要的新教派別有加爾文宗、路德宗、英國國教(聖公會)等。.對教會與神職的認識不同。天主教、認為,人必須通過教會並由神職人員才可以與神溝通,故教會與神職具有神聖性。
  • 伊斯蘭教的第二次擴張: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
    在世界五大文化(佛教、婆羅門/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以及儒家學說)中,伊斯蘭教出現最晚,但是發展最快。距離伊斯蘭教發源地中東地區如此遙遠的一個群島國家,為何沒有信奉距離更近的佛教(印度、中南半島國家)而選擇了伊斯蘭教?主要原因有兩點:大航海時代帶來的海上貿易繁榮,伊斯蘭教大規模開始第二次東擴;另一方面,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印度的佛教被滅,中南半島以及中國大陸地區的佛教對此地的影響力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