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答辯最後一句:感謝專家們聆聽!教授搖頭,這位博士有點水!

2020-12-11 化學者

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畢業答辯,總是喜歡用「感謝專家和教授聆聽」作為結束語,表達自己對專家教授的感謝。這句話,還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一些其他場合。

可是,專家教授對這句話卻是「感冒」的,覺得這些學生的文字功底和語言素養有缺陷,還有的專家直接向答辯的學生指出,將聆聽改為傾聽才恰當!

聆聽和傾聽的意思和情感色彩不同:

傾聽:傾聽指細心地聽取,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就是憑藉聽覺器官接受言語信息,進而通過思維活動達到認知、理解的全過程。一般指上級對下級 ,如「民情」、「意見」、「心聲」、「呼聲」等,因此一般表示上級聽取下級的意見、報告等。

聆聽:指集中精力認真地聽。指虔誠而認真地聽取,帶有尊敬的色彩,一般多用於教誨、報告、演講、講學、朗誦、故事等有關人的活動,也可用於具體的事物,如風聲、雨聲、歌聲等;語出漢楊雄 《法言·五百》:「聆聽前世,清視在下,鑑莫近於斯矣。」

總之,這兩個詞語最大的區別在於有方向性,就是「聆聽」常用語下對上,比如「我們親耳聆聽長輩的教誨」。「傾聽」常用於上對下,比如」「領導幹部要善於傾聽群眾的呼聲」。

相關焦點

  • 地大首場博士學位論文線上視頻答辯舉行
    「今天將是我一生難以忘懷的日子——我成為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首位學位論文線上視頻答辯的博士研究生。」4月16日,時長2小時的答辯結束後,自動化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蔡文靜如是感慨。
  • 36歲高中物理老師把科學課寫進博士畢業論文,獲答辯委員...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蘇鈞天石曉明在英國學習時的留影上周,一場博士答辯在雲端舉行。寧波外國語學校高中物理老師石曉明在經歷一個半小時的答辯後,被專家組一致授予無條件通過。這是對一篇博士論文的最高評價。
  • 這次,我們杜絕了「感謝聆聽」|AALD沙龍廣州站回顧
    ‍‍小A侃侃日前,2021亞洲照明設計獎『逐光尋夢』系列沙龍在廣州順利舉辦,沙龍乾貨滿滿,除了有新銳設計師的iSpeak·520的演講PK,還有亞洲照明設計獎獲獎項目主創設計師的案例分享,當然還有行業專家精英的乾貨分享
  • 來自生物學博士的憤怒:忽悠學生讀生物的專家教授們「害人不淺」
    有一名海外留學的生物學博士在論壇一頓吐槽,稱自己入了生物學的大坑,放棄吧有些可惜,不放棄吧又萬分糾結,就像雞肋一般,以至於發出憤怒的呼喊:那些忽悠學生讀生物的專家教授們,你們害人不淺!如下便是其吐槽的全文。
  • 大學教授最後一堂網課上收到學生的感謝標語驚喜落淚
    近日,在美國加州奧蘭治縣,查普曼大學一位教授在本學期最後一堂網課上被學生們感動到落淚。視頻顯示,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博士發現課堂上所有學生都把攝像頭關閉了,他困惑地詢問:「不打開攝像頭是新的潮流嗎?」學生們保持沉默,布朗博士只能繼續上課。
  • 只因一句中文,美國教授被停職!
    學校商學院 Marshall School of Business 的教授 Greg Patton 當時正在上商業溝通的網課,教授學生們公共演講的模式與技巧。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畢業生聆聽「大學的最後一課」
    在5月31日的畢業典禮上,畢業生們在典禮現場聆聽了屬於他們的「大學的最後一課」。  這堂「課」,有雞湯的溫暖,有殷切的囑託,有眷眷的不舍,但更多的是老師的期望和對每一個同學的鼓勵和祝福。  最後一課出鏡大學主管人員及老師簡介
  • 掌握學位論文答辯報告技巧
    3.緊扣主題 同時進行答辯的研究生往往不止一人,答辯專家不可能對每一篇畢業論文內容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在整個論文答辯過程中能否圍繞主題進行,能否扣題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能自始至終地以論文題目為中心展開論述就會使專家們思維明朗,對畢業論文給予肯定。
  • 美國一大學教授最後一堂網課上收到學生的感謝標語驚喜落淚
    近日,在美國加州奧蘭治縣,查普曼大學一位教授在本學期最後一堂網課上被學生們感動到落淚。視頻顯示,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博士發現課堂上所有學生都把攝像頭關閉了,他困惑地詢問:「不打開攝像頭是新的潮流嗎?」學生們保持沉默,布朗博士只能繼續上課。
  • 感謝聆聽,「我」是一周歲的重固微廣播
    感謝聆聽,「我」是一周歲的重固微廣播 2020-04-26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大博士,985高校教授,突然辭職,去高中做了普通老師
    有點想不通,既然讀了博士,在大學本來可以有更高的成就,為何反而辭職去了高中做老師,要知道,高中很忙,甚至費力不討好,這又是為何呢? 北京大學,可是名校中的名校,已經是博士學歷,如果繼續走下去,前途無量。
  • 王福重博士談農民:「一身蠻力,對國家沒用」,對此你怎麼看?
    大體查了一下,此人頭銜還不少: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後,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按理來說,擁有如此高文化的人,應該是個懂禮、懂節的人,至少應該比一般人更有文化修養和學識。
  • 吳永健教授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舉行
    齊魯網臨沂8月9日訊 (通訊員 薛中豪 楊學嶺)8月7日,國內心血管疾病權威專家吳永健教授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市人民醫院舉行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冠心病中心副主任吳永健,臨沂市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辦公室黨組書記解紅日,臨沂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衡雪源,臨沂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鳳鳴出席揭牌儀式。揭牌儀式由副院長魏延津主持。李鳳鳴首先對吳教授回到家鄉,回到市人民醫院表示熱烈歡迎。
  • 汕尾職業技術學院帶領博士專家到陸豐調研
    為推進政校行企合作,對接科技創新與技術應用合作,促進智慧財產權合作,12月23日,汕尾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教授傅鳳龍帶領博士專家一行,到我市開展調研,並開展產學研對接合作工作。市政府副市長林學茂對汕尾職業技術學院領導和博士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並介紹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在產學研方面的專業需求。他指出,陸豐有著豐富的資源優勢,發展潛力大,專業技能和技術力量比較薄弱,希望博士專家要不留遺力地貢獻科學力量,通過產學研對接合作引領陸豐朝著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傅鳳龍感謝陸豐市委市政府提供良好溝通平臺,並介紹了參會博士專家的專業和研究背景。
  • 博士一畢業就成教授,他讀博期間連發5篇頂刊
    博士畢業後幹什麼?博士後?找工作?如果你足夠優秀,你可以直接留校成為教授的!現在我也即將成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名教師,我也會將這種川農精神繼續傳承下去,激勵感染我未來的學生們。」科學研究,絕非紙上談兵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選擇具體的研究方向成了孫俊龍的第一場戰役。
  • 怎麼做答辯PPT才可以百分百通關!我整理了300頁的真實答辯實例
    但是,大多數的童鞋們,日常是不製作PPT的。可能大學四年就製作1~2份PPT。 針對這類同學,做好怎麼做答辯PPT才可以百分百通關? 04感謝答辯導師 相信我,即使是客套客套。最後千萬不可以少了感謝答辯導師,不是你的指導老師,是答辯老師,答辯老師,答辯老師!
  • 女子帶香爐「蒙面」鑑寶,專家手一比劃,女子:5000萬?專家搖頭,可能值3億.
    女子帶香爐「蒙面」鑑寶,專家手一比劃,女子:5000萬?專家搖頭說起「蒙面人」大家會想到什麼?無論是哪種猜測,這類人都自帶一種神秘的氣息,讓人忍不住想去猜測這人身後是不是有什麼故事。這不,這期的鑑寶節目,就來了一個蒙面的女子想要鑑定寶物,即使是到了臺上,也沒有摘下口罩,這下引起了專家們和觀眾們的注意。
  • 懷念我的博士導師傅高義教授
    今天(12月21日)早上陸續收到朋友發來的消息,得知我在哈佛大學讀博士時的導師Ezra F. Vogel(傅高義教授)去世了。這個消息本不應該讓人意外,畢竟他已年近九旬,這個時刻終究會到來。但熟悉他的人都感到突然。我不能說別人的感受,但起碼在我的潛意識裡,以他那般的精神頭,他會永遠生機勃勃地活下去。於是我們覺得九十歲的他,還是走得太突然。
  • 在2020畢業季參加線上答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今年,你所在的學校或你曾就讀的專業是通過什麼方式進行畢業答辯的呢?在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後,這一屆畢業生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課題:線上完成自己的畢業答辯。導師和其他老師們只能坐在網絡的另一端評議學生們的論文或畢設,當答辯結束,沒有宿舍party,也沒有班級聚會,甚至連一張畢業合照都只能以線上會議室截圖的方式。如此與眾不同的答辯場景,催生了許多有趣的話題。
  • 讀博媽媽的兩難選擇:博士帽與尿不溼
    更生猛的是,陳楓在博士答辯的轉天生娃,雙喜臨門,兩不耽誤。與其說陳楓幸運,不如說是有實力——自身和家庭的實力。2012年,女兒上幼兒園後,在三線城市任大學老師的陳楓決定讀博深造。31歲的她備考一年,考取了母校的在職博士。這一年,女兒豆豆剛好5歲,幼兒園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