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文山州麻慄坡縣,邊境線全長277公裡,有8個鄉鎮與越南接壤,13個邊民互市點,108條邊境通道,中越邊民來往頻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面對疫情的迅速蔓延,境外輸入風險加重,邊境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麻慄坡縣充分發揮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合力強邊固邊機制,統籌駐麻部隊官兵、公安幹警、村(社區)組幹部、界務員(60名)、民兵(396名)、黨員(1.4萬餘名)和邊民等力量,共計20萬餘人(次)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截至目前,境內未發現一例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實現了疫情零輸入、零感染、零傳播。其中,發動抵邊村寨群防群控力量守好邊境線,為防止疫情輸入、打擊偷渡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石筍村291卡點。(人民網曾智慧 攝)
邊境線上,群眾自發守卡
初冬早晨,山上霧氣正濃。中越邊境292/2號界碑邊境線旁,55歲的黃振國與塗緒成、黃振會在帳篷下交談。
「我剛剛巡邏,沒發現有什麼異常,下午再去的時候要注意查看下沿途的小路。」黃振國正叮囑剛參與卡點巡邏沒多久的另外兩人。
這裡是雲南省文山州麻慄坡縣茨竹壩村委會石筍村小組291疫情防控卡點處。石筍村是麻慄坡縣距越南最近的一個村莊,兩邊山水相連無天然屏障阻隔,邊民通婚互市,人員出入境流量大,情況較為複雜。
「守好邊境線,就是守住我們自己的家!」面對巨大的境外疫情輸入壓力,居住在抵邊一線村莊的村民開始在當地政府組織下,自發參與疫情防控,有人的出人,沒人的出錢,自帶被子、提著鍋碗、拿上生活用品,在邊境線旁搭起一頂頂簡易帳篷作為防控卡點,並派人24小時輪流晝夜值守。黃振國、塗緒成、黃振會三人便來自這支群防力量。
他們所在的石筍村小組291卡點,是村裡3個邊境卡點之一,主要承擔291號界碑至290號界碑及291號界碑至292號界碑間沿途3公裡邊境線的巡邏防控任務。他們身負預防境外疫情輸入和勸返偷渡者的重任,需要對每個路口、每寸土地都緊盯看牢,不讓可疑人員越過。
黃振國(左)、塗緒成(中)、黃振會(右)三人正在邊境線上巡邏。(人民網曾智慧 攝)
戴上紅袖章就代表著一份責任擔當
守卡的工作枯燥而乏味,入冬以來,山上氣溫驟降,取暖設備也只有一攏燃燒著的柴火堆,夜晚還得起來輪班值守,睡不了一個安穩覺。儘管如此,村裡輪到誰家值守,大家都會提前到崗,沒有一人推託或是抱怨過。
黃振國,是三人中在卡點值守時間最長的一位。從疫情高發階段到常態化防控階段,巡視邊境線,維護界碑,封堵偷渡者,排查外來車輛和人員,協助當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近一年時間下來,黃振國也記不清自己到底盤查、詢問、勸返過多少人。
「遇到有人越境,我們會先對他進行登記、排查、勸返,如果不聽勸阻,就會通知轄區派出所來處置。」黃振國說,隨著防控知識的普及,現在邊境線上已很少見到有人經過,但因為
有一份重任在肩,他們誰也不敢放鬆警惕,早晚還得去巡邏。「戴上紅袖章就代表著一份責任擔當,我們必須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
晚上六點,天色開始逐漸變暗。帳篷下,黃振會正把中午剩下的飯菜逐一加熱,黃振國和塗緒成坐在篝火旁正商量著夜晚巡邏的事兒。
「等會我再帶你走一遍,再熟悉一點你就能自己去了。」
塗緒成聽到點點頭。
291卡點巡邏員:黃振會(左)、塗緒成(中)、黃振國(右)。(人民網曾智慧 攝)
後勤保障讓群眾守得住,守得牢
據悉,在麻慄坡縣,現在主動報名參與到邊境巡邏和卡點值班值守的群眾已有6037名,全縣共設置防控卡點148個,封堵非法便道34條,查獲越南籍「三非」人員327人,形成了黨政軍警民齊心協力的抗疫氛圍,有效阻斷了境外疫情傳播渠道。
截至目前,當地政府共下達各級疫情防控工作經費8000餘萬元,用於為新冠肺炎聯防聯控卡點值守群眾購買政府補助保險,防疫和生活物資儲備,建設卡點活動板房111個,建設鐵柵欄、攔阻樁、監控設施等物防和技防設施。共發放口罩56萬隻、大米10餘噸、礦泉水2250件、一次性手套7.2萬雙、84消毒液1.3萬公斤、警制雨衣952件,確保了卡點值班值守人員在得住、守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