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都聽說過甚至都見過,很多女性在懷孕時會出現水腫的現象,有的孕媽媽,用手稍微按一按小腿就會出現一個「坑」,相比較於平時,要好久才會恢復,這種現象我們都稱作是孕期水腫。
另外,在我們的腎臟出現問題時,最典型的症狀也是水腫,到底這兩種水腫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了解一下!
懷孕時出現的水腫大多出現在下肢、腳踝附近,但並不是所有的孕期水腫都一樣,這其中還要分分類。一般來說,我們主要把孕期水腫分為兩類:生理性水腫和病理性水腫。
生理性水腫其實就是單純水腫,除了有水腫現象,孕婦的其他檢查指標均正常,主要是由於子宮增大後壓迫從心臟經骨盆到雙腿的血管造成的。
血管受到子宮的壓迫,血液和淋巴液循環不暢,代謝不良,就會引起腿部組織的體液淤積,大多發生在腳踝或小腿部位,一般來說,孕婦在早晨起床時並不會有明顯水腫,但是經過白天的活動後,大約在晚上睡覺前,水腫就會比較明顯了。如果覺得水腫過於嚴重,可以嘗試把腳抬高一段時間,這樣水腫會稍微減輕一些。
生理性水腫幾乎不會對肚子裡的胎兒造成什麼不良影響,而且這種水腫在孕婦生產後可以自行消失,因此並不用過分擔心。
病理性水腫一聽就知道是出問題了,和生理性水腫不同,它是由疾病引起的,不僅僅是腎臟病,也有可能是心臟、肝臟或其他器官出現的病變,而且這類水腫不僅會出現在下肢處,雙手、臉部、腹部也有可能出現,嚴重時膚色甚至會呈現暗藍色,是一種非常明顯的異常現象,一旦發現必須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儘快找出病因,否則可能會對孕婦和胎兒的身體健康都產生嚴重威脅。
這麼看來,孕期水腫和腎病好像有那麼一點關係,但是關係並不密切。如果孕媽媽在懷孕期間不僅有水腫症狀,還伴有蛋白尿、高血壓,那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妊娠期高血壓,它對腎臟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必須儘早治療,爭取在腎功能受損前把血壓控制住,防止其惡化。
懷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甚至可以說是一件危險的事,因此定期產檢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想在懷孕時出現腎臟等器官功能的受損,專家們還給出了如下一些建議:
1. 飲食儘量清淡一些,不用過於滋補,營養均衡即可。控制好食鹽和糖的攝入量,保證充足的飲水量,可以適當補補鈣。
2. 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勞累和緊張情緒,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可以在午飯後午睡1~2小時。
3. 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工作間隙多走動走動,促進下肢血液流動,如果實在是工作要求,不得不長時間坐著,可以用小板凳把腳墊高一些。
總而言之,孕期水腫和腎病水腫還是有區別的,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用過分擔心,聽醫生的好好保養即可。
關注腎泰網,您身邊的腎臟健康管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