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

2020-12-22 中公教師網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考考點匯總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的知識一直都是考查的重點,其中對於學習理論這一考點的考查頻率逐年上升,難度也逐漸增加。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就是四大心理學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論觀點,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那麼今天我們就針對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進行介紹,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一、人物介紹(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奧蘇貝爾是認知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誇大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忽視了知識的系統傳授,不利於基礎知識的掌握。奧蘇貝爾認為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不是發現,而是在於學習者頭腦中的已有的認知結構,據此提出了有意義學習的理論。

二、主要內容(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一)有意義學習的實質

奧蘇貝爾提出,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就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實質性的和非人為的聯繫。這裡的實質性指的是新的符號或符號代表的觀念能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表象、有意義的符號、概念或命題形成內在聯繫。有意義學習強調新舊內容本質上的關聯,這樣習得的知識可以擺脫字面表述形式的限制,即用不同的說法去描述也能理解。因此,可以用學生能否對同一概念的不同描述進行正確判斷作為是否進行有意義學習的檢驗方法。

(二)有意義學習的條件(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有意義學習的條件有兩個:一是外部學習材料的性質,二是內部學習者的自身因素。首先,學習材料必須要具有邏輯意義,同時滿足實質性和非人為兩個條件。例如,「今天我想和我的朋友出去玩」這句話僅僅是在陳述一件事,並沒有內在的邏輯性,因此記憶這句話不算有意義學習。其次,學習者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即有建立聯繫的基礎;

2.具有進行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即有建立聯繫的傾向性;

3.積極主動地讓新、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使得舊知識得到改造新知識獲得實際意義。

(三)有意義學習的類型(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有意義學習分為三組類型:表徵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表徵學習又稱為符號學習和代表學習。是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它們代表什麼,例如將「汽車」與實物聯繫起來。概念學習的本質是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本質屬性和關鍵特徵,例如,「鳥」這個概念,就是掌握無齒有喙、前肢為翼這兩個共同的關鍵特徵,而與它的大小、會不會飛等特徵無關。命題學習是指學習以命題的形式表達觀念的新意義。例如,「圓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以上就是關於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的解讀,希望能對大家的備考之路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
    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的相關知識點屬於教師招聘常考的知識點,經常考察理解性的單選題。一、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奧蘇貝爾認為,所謂意義學習就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所謂實質性的聯繫就是非字面的聯繫,是指表達的語詞雖然不同,但卻是等值的。
  • 「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與「羅傑斯有意義學習」大比拼
    (一).認知主義—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有意義學習概念:是指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實質性的、非人為聯繫的過程。實質性聯繫:是指新符號或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觀念能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表象、有意義的符號、概念或命題建立內在聯繫,而不僅僅是字面上的聯繫。
  • 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的類型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奧蘇貝爾的理論觀點是一個重要的考查點,關於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的類型多以理解性的題目考查為主,理解起來較難,特此對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的類型做一個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一、考情介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多以考查客觀題為主,分類標準要進行識記,每個類型要進行理解記憶,考試多以考查例子類的單選題。
  • 教師招聘常見考點之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分類
    一、知識解析在教育心理學中,關於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也是考的比較多。這部分知識屬於教育心理學一書中一般學習心理部分第六章認知學習理論章節第三節認知同化學習理論中的內容,多以單選、多選、判斷、填空等客觀題形式考察,偏向理解。奧蘇貝爾認為學生的學習,如果有價值的話,應該儘可能地有意義。
  • 奧蘇貝爾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二——教育心理學成熟時期20世紀70年代,教育心理學成熟時期:奧蘇貝爾以認知心理學的觀點系統闡述了有意義學習的條件,是20世紀三大教學運動之一。知識點三——學習的分類從學習性質與形式來說,奧蘇貝爾根據以下兩個維度對認知領域的學習進行分類。
  • 奧蘇貝爾常考知識點總結
    一、考情簡介奧蘇貝爾的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查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常考查的是客觀題,多數以理解性的題目進行考查,有時候也會考查識記類的知識點。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更好的備考,接下來將對奧蘇貝爾常考的知識點進行總結。
  • 德宏教師教育心理學知識:奧蘇貝爾常考知識點總結
    一、考情簡介 奧蘇貝爾的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查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常考查的是客觀題,多數以理解性的題目進行考查,有時候也會考查識記類的知識點。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更好的備考,接下來將對奧蘇貝爾常考的知識點進行總結。
  • 小學生英語音標識記之奧蘇伯爾學習法,不要再死記硬背了
    但是,這樣的學習方法很不標準,你可以標註good為狗的,他可能標為狗打。也不利於系統的學習。但是英語的音標有多少呢?元音20個,輔音28個,有些發音很相近,確實不太容易學。那麼怎麼才能讓孩子學會,會用呢?死記硬背?還是循序漸進?這裡要介紹一種學習方法: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學習及行為主義思維導圖及其重點內容
    學習概述有兩個重要的人物:加涅和奧蘇貝爾。1.加涅根據學習水平分8個層次結構:① 信號學習(☆);② 刺激—反應學習;③ 連鎖學習;④ 言語聯結學習;⑤ 辨別學習(☆);⑥ 概念學習(☆);⑦ 規則或原理學習;⑧ 解決問題的學習(高級規則學習)。
  • 2020新餘教師招聘考試:學習理論之四大理論流派的關係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對學習的這一基本看法雖然能有效地用來解釋行為的習得,卻不能很好地用來解釋知識的學習與健康人格的養成;同時,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不太重視探討學習的內部心理機制也受到後來心理學家的批評。因此一些有見地的心理學家就開始嘗試用新的路徑來研究學習現象,並提出了不同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新的學習理論,其中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就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學習理論。
  • 如何讓孩子把「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激發孩子內驅力是關鍵
    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認為「內驅力」可以分為3種: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的內驅力、附屬的內驅力。認知內驅力:指的是一個人渴望理解和掌握知識的一種需求。即一種指向學習任務的動機、求知的欲望。認知內驅力既與學習的目的有關,也與認知興趣有關。當孩子清晰的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並以此來推動學習時,這種學習的目的就成為一種有力的動機。而具有認知興趣或求知慾強烈的孩子常常會廢寢忘食,津津有味的去學習,並從中獲得很大的滿足。
  • 第四章 中學生學習心理(33分)第一節 認知過程
    注意的分類(單選 例子):無意注意(不隨意注意):沒有預定目的(突然發生)、無需意志努力(不自覺);有意注意(隨意注意):有預定目的(事先知道)、需意志努力;有意後注意(隨意後注意):有預定目的遺忘的原因(例子單選)記憶痕跡衰退說 ,代表人物巴浦洛夫;*幹擾抑制說 ,代表人物詹金斯+達倫巴希,內容:前攝抑制(先前學習的材料對後學習材料的回憶或再認產生的幹擾。)
  • 城市街景,安東尼奧·洛佩茲油畫欣賞
    安東尼奧·洛佩茲·加西亞出生於西班牙一個小鎮,13歲的洛佩茲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開始學習畫畫,並於次年考入馬德裡美術學院,後來在母校任教並且成為職業藝術家。請點他繪畫的內容都是我們日常生活所見到的東西,比如城市的街景,街道高樓,或者衛生間,冰箱,庭院,親人等等,你很難想像在二十世紀百花齊放,各種新奇的藝術形式和內容不斷出現,而在洛佩茲的畫裡,內容和形式都相對傳統和平凡,這原因有可能來自於家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