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生難吃三碗面體面情面和場面,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2020-12-13 小小嬴政

麵食是中國北方人的主食,據統計,各種不同種類、不同口味的麵食多達上千種,形成了令世人感嘆的中華麵食文化。可是農村老話也說「人生難吃三碗面,體面,情面和場面」,這個總結也很經典。

如果你能把這三碗面吃好,那你在這個社會上就是一個成功人士了。體面、場面和情面是最難吃好的三碗面,有的人窮盡一生,也吃不好。什麼是體面?簡單來說,就是你做的事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完美搭配,這就是體面。

什麼是情面?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分,看你是否能夠把握得好這其中的度。什麼又是場面?場面就是排場,人要學會適當的時機展示自己宏大的格局。面子文化,是東方人特有的一種文化理念,可以失去錢財,可以失去親情,但是絕對不能丟了面子。

假如有人說,你如果不幫我,就是不給我面子,這句話一出,威力無比,對方立刻就會出手相助。之所以說面子文化屬東方人特有,是因為西方國家對於面子文化是無法理解的。因為在西方國家,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什麼情面可講。

正因為東方人特別愛面子,所以才有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名句,多年前曾經看到過一個郭冬臨演的小品,叫《有事您說話》。那裡麵塑造了一個因為死要面子而讓自己家庭風波不斷的搞笑形象,特別有意思。

面子有很多種,其中的體面、情面和場面是最重要的三種。體面之所以被人如此重視,是因為它是一個人對自身價值的認定。就好像一個領導必須行為舉止體面,如果他像一個流浪漢一樣行事,那領導的威嚴何在?

體面是對自己的認定,那麼情面就是在親朋好友中為自己設定的位置,你的情面重,你辦起事來就方便。場面則是在更大的交際圈裡面的定位,當你站在成千上萬人面前一呼百應的時候,那種場面想想都令人心潮澎湃。

這三碗面是有層次感的,分別對應不同的場景,但是卻可以涵蓋一個人的人生。把這三碗面吃好了,那麼你無論是在家庭、集體還是社會中都會順風順水。當然,如果你吃不好,那麼你就會走到哪裡,敗到哪裡,度過一段失敗的人生。

面子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但是我們卻不能為面子而生活,就像上面所說的那個郭冬臨演的小品,大半夜的排隊買票,自己凍得半死,硬說自己在火車站有熟人,輕鬆就可以搞到票。這種為面子而活的人很累,這種行為不值得提倡。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給人三分面,也是展現自己大格局的一面,例如身在職場,講究的是學會說場面話,做場面人。

這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認可。那種毫不留情地駁人家面子,讓人家下不來臺的做法,等於是給自己斷了後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體現的是中國文化中包容天下的優秀品德,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要追求的處世之道。

相關焦點

  • 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情面、場面,你吃了幾碗?
    舊中國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經常感嘆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臉面、情面、場面。情面、臉面、場面,是人生必須吃的三碗面。吃好這三碗面,如魚得水;吃不好這三碗面,寸步難行。抹不開情面抹不開情面是很多人的弱點,當然也不能說弱點,畢竟要是沒有沒有人情味那活著還幹啥,但是抹不開情面有的時候真的很吃虧,就以本人為例,雖然不是大虧但是也是教訓啊,都已經記不得吃過多少次虧了,印象比較深的就是一個人跟我借了2000塊,已經10年了還沒要出來,但是感覺關係不錯,抹不開情面就借了,結果一開始是等幾天等幾天,
  • 吃好三碗面:體面,場面,情面
    提筆而起,一撇一捺是人字,一酸一甜是生活,一生一死是人生。人生在世,終避不開「為人處世」這四個字。如何應對紛雜的世事與人相處,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有的人,所到之處皆貴人,諸事順遂;有的人,卻面面觸礁,時刻受挫。而這一切歸結起來,終繞不過一個「面」字:體面、場面、情面。
  • 做人,這三碗「面」最難吃
    作者:淨靜來源:淨物(ID:cystyle001) 有人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體面,場面,情面。」一句話說盡了人生各種場合,也將為人處世的哲理講得一清二楚。人生不長,卻常常遇到各種難關,懂得這三碗面的吃法,才能活得遊刃有餘。體面是什麼?聽起來是有錢人的活法。
  • 意味深長的「人生三碗面」
    有人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臉面,場面,情面。」這句話,言簡意賅,說盡了人生各種場合,也將為人處世的哲理講得一清二楚。
  • 人生三碗面:情面、臉面、場面
    情面、臉面、場面,是人生必須吃的三碗面。 吃好這三碗面,如魚得水; 吃不好這三碗面,寸步難行。 1 抹不開情面 梁啓超是最正直的人,可以說不講情面。 他有個很出名的弟子,叫徐志摩。 作為老師,梁啓超欣賞徐志摩的才氣,卻看不慣徐的生活作風。
  • 人生最重要的「三碗面」,吃的好,如魚得水!吃不好,寸步難行!
    場面,情面。」做人要有人樣,要門面好看,活得體面,要姿態好看。層次越低的人,越在意面子。情面,或許是三碗面中最難吃的。關係好的時候顧好情面不難,難的是關係破裂之後還能保留君子風度。《戰國策》裡說,「君子交絕,不出惡聲。」
  • ​ 面 子 | 廖家勝
    俗話說,人生難吃「三碗面」:體面、情面和場面。活得要體面,撐得起場面,顧得好情面。但是這個度是很難把控的。     有本連環畫描寫一群青年學生投身革命到延安,有名大學生常把「革命」掛在嘴上:「革命是幸福的,做個革命者是偉大的。」上小學五年級的我不懂得時髦一詞,只覺得這句話挺有水平,於是時不時地學著大學生的腔調:「革命是幸福的,做個革命者是偉大的!」以此炫耀自己有學問,政治覺悟高。
  • 俗語:人老貓腰,樹老焦梢,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農村俗語「人老貓腰,樹老焦梢」有道理嗎?農村流傳一句俗語叫「人老貓腰,樹老焦梢」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從字面上是很好解釋的,人老了,腰彎了,背駝了;樹老了,樹幹焦黃了,樹梢也掉了。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人要服老,到了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年紀的事情,不要逆年齡而操作。
  • 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是能夠聽到一些農村俗語,這些俗語經過百年口口相傳,流傳至今,不僅有很強的教育意義,而且有很重的警示意味。這其中就有一些教你做人做事的道理,非常值得我們深入學習。例如「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財主門前孝子多」,上一句更加經典,蘊含的人生哲理
    俗語:「財主門前孝子多」,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上半句更加經典,那就「寡婦門前是非多」,道盡了人性,話雖俗但理不俗,聆聽過後,才發現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一、寡婦門前是非多眾所周知,在古代,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大多數女性都是男人的附屬品,生來就註定無法與男子享同等的權利。
  • 俗語:三十望子,四十望財,五十望人,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所以我們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要有自己明確的人生目標,這樣才不會虛度光陰,空費時光,才會在離開時沒有遺憾。而對於淳樸善良的中國農村人來說,他們的生活目標其實很簡單。如果用一句簡單的俗語來說明的話,那就是「三十望子,四十望財,五十望人」。什麼意思呢?三十望子應該是很好理解的,三十而立,成家立業,這個時候的男人應該有自己的孩子了。
  • 鄉村的12個俗語,語言簡單樸實,卻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俗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已經存在了很長的時間了,經過口口相傳,流傳至今,有些還有一些符合現代這個時代的道理,有的已經沒有任何道理了。不過俗語,依然是我們國家豐富的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鄉村的12個俗語,語言簡單樸實,卻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 俗語:自家的肉不香,別人的菜有味,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這是什麼道理?很多人不懂,其實這就是人的一種本性使然。人的本性是怎麼樣的?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趨利避害,總是希望把所有好的東西都歸到自己的名下。而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就算是再珍貴也不會去珍惜愛護,因為那本身已經是自己的了。這就是「自家的肉不香,別人的菜有味」所要反映的哲理。
  • 俗語「三長兩短」什麼意思?是哪三長?又是哪兩短?
    或許我們國家在某些方面距離其他發達國家還有一些差距,但若要說起文化底蘊,我們從來都沒在怕的,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和傳承,早已經深入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骨血之中。俗語就是民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些俗語雖然看上去通俗,毫無文化素養可言,但你若是細細品味的話,會發現越是接地氣的俗語所蘊含的人生哲理越豐富。所以俗語憑藉其通俗易懂卻又回味無窮的特點流傳了上千年,並且深受大家的喜愛,稱得上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文化。
  • 俗語: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很具有文藝範的一句話,什麼意思呢?真不好用一句話來解釋。字面意思是說,一個人心中裝著虎,卻像美人一樣嗅著薔薇的芬芳。這是一個多麼矛盾的畫面,但是在生活中卻往往存在。曾經出現過這樣一件案子,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三名劫匪闖入一戶人家試圖搶劫財物。在被主人發現以後,他們動手殺害了主人,洗劫了財物。但是當他們殺人越貨完成之後準備離開時,卻發現了一個意外的情況,那就是在主人家的一間房子內,傳出了嬰兒的哭聲。劫匪們走進去一看,原來主人幾個月大的嬰兒正因為沒有奶喝而哭泣。
  • 南陽的大特點是「3碗面」:一個大碗,很多肉和一個蒸的
    民國時期,上海的三個大亨中的一個說:「人生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哲學豐富,看起來簡單,卻充滿了獨特的社會特徵,三碗麵條很值錢,無數的人都很窮,他們很難達到人生理想的高度!因此碗大成是遠方遊客最直觀、最深刻的「記憶」,因此南陽人的「實在」是來自內及的外人的最佳感受!但是對於南陽人,大碗只是一種方式,真正的方城燉麵條,是一種複雜的家庭風味和家庭成員的特殊感覺的混合物!
  • 俗語:不怕山高,就怕腳軟,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不怕山高,就怕腳軟」其實就是一句鼓勵性的俗語,它就是要告訴所有人,困難時時都有,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有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表面上看,這句俗語說的是農村常見的爬山,但實際上引申義絕不僅僅於此,更在是在告訴我們,當你面對困難時該如何去面對。人活於世,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麻煩。你遇到了困難是怎麼對待的呢?
  • 俗語: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俗語「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我們常常會聽到別人脫口而出這句話,通常是在什麼情況下呢?在比較憤怒的情況下。那具體怎麼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呢?中國是盛行佛教的國家,各種大大小小的寺廟遍地都是,但是寺廟一般都規模不大,且建在比較偏遠的山上或者郊區。正因為這些寺廟位置偏,規模小,地方遠,所以去的人就比較少。到了晚上,陰風陣陣,令人不寒而慄。如果有不幸誤入寺廟者,容易發生不測,所以說廟雖然小,但是妖風卻是一點也不小。
  • 俗語: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人活於世,最難猜測的是什麼?是人心;最不值錢的是什麼?是人情。正所謂「人情薄如紙,人心狠如狼」,挺悲涼一句俗語,透出的是人們對於現實的一種無奈情感。曾經有人說過人情貴如金,但那是建立在有共同利益基礎之上的。
  • 民間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智慧
    農村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的原話是"大房簷水滴小房,小房就叫淚滴房。建房若叫滴淚房,主傷兒女痛斷腸。爹哭兒來兒哭娘。"家有滴淚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滴淚屋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說白了,滴淚屋就是在正屋旁邊,比正屋矮的房子。古時候房子的房頂都是用瓦片鋪蓋的,每逢下雨的時候,雨水就順著瓦片從高到低流下來。所以矮屋才被叫做滴淚屋,若是有人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