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貓財經
作者:貓妹小姐姐
瑞幸財務造假風波未過,豫金剛石(300064)又給投資者帶來了一場「驚天巨雷」。
4月3日晚間,豫金剛石披露《2019年度業績預告及業績快報修正公告》,將此前預盈的8040.34萬元修正為虧損51.51億元。
對於業績變臉,豫金剛石的說明是虧損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一是因訴訟/仲裁案件新增預計負債約21.8億元,二是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10億,三是對應收款項計提壞帳準備並確認減值損失10.3億,四是對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補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8億。
有市場人士分析,豫金剛石的這種行為更像是大洗澡,把虧損在一個年度裡出清,在未來年度可以輕裝上陣。
在公布巨虧的當天,公司就收到了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的關注函。據關注函顯示,創業板公司管理部要求公司解釋說明「業績預告、業績快報披露時未計提預計負債的具體原因」,還要求公司「核實說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郭留希及其關聯方是否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上市公司是否違規為其提供擔保」。
一次虧掉9年利潤的5倍,市值還不夠
公開資料顯示,豫金剛石主營超硬材料產業鏈的研究、產品開發,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人造鑽石生產企業,有著「人造鑽石大王」的美譽。公司主要產品為人造金剛石單晶、培育鑽石飾品、微米鑽石等。公司控股股東為河南華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2.20%,實際控制人為郭留希,控股比例為24.13%。
公司於2010年3月在創業板上市,上市後連續10年盈利。
據貓妹統計,2010年至2018年,豫金剛石合計實現淨利潤10.61億元,但這9個年度合計實現的業績,卻僅為2019年虧損額的五分之一,可謂是」一鋪清袋」。
另外,截至4月3日,公司股票收盤價2.93元/股,總市值35.45億元。公司總市值還不夠虧損的金額。
說法站不住腳,新舊帳一起算
通常應收帳款、存貨、在建工程這三個會計科目極易被操縱造假。針對豫金剛石的說法我們逐條逐條來看,前後的的說法以及數據是否經得起推敲。
首先是豫金剛石共涉及45項訴訟/仲裁案件,案件金額合計約44.33億元,公司此前未對與經營無關的訴訟案件計提預計負債,如今確認預計負債約21.76億元。
記得在今年1月,深交所就曾兩次發出關注函,要求上市公司核實說明預計負債計提的充分性,但豫金剛石均未對相關訴訟/仲裁案件計提預計負債。
還有一部分是存貨,豫金剛石稱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及經濟下行影響,重新對鑽石存貨計提跌價準備約10億元。
不過這種說法馬上得到投資者的不滿及打臉:新冠病毒是在2019年底爆發,要影響也是影響2020年。
根據豫金剛石過往公告,在2019年度,公司的存貨上漲速度確實較快。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公司的存貨金額為6.97億元,較2018年末的4.21億元增長66%。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的存貨金額為7.51億元。而在2019年9月30日公司的存貨金額為8.48億元。
按照這個速度測算,到19年年底也就是10億左右的水平,現在公司一下子把所有存貨全部計提了?鑽石有那麼不好賣嗎,還是壓根就沒有這10億存貨?
其三是重新評估應收款項信用風險,確認減值損失10.3億元。
這個就更荒謬了,才過了一個月,直接省了計提步驟,帳說收不回就收不回了,也不努力努力。
翻查2018年年報可以發現,豫金剛石2018年營業收入為12.4億元,較2017年的15.33億元降低了2.93億,但應收帳款餘額為從7.50億元增加到了7.87億元。2018年底豫金剛石應收帳款餘額佔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3.43%,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是比較異常的比例了。
天眼查顯示,應收帳款餘額第一大客戶深圳市珠珠珠寶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5年12月,股東為2名自然人,註冊資本8000萬元,實繳出資0元。根據企業工商年報,員工人數未公示,僅1人繳納社會保險。
第二名深圳市鈺瑩珠寶有限公司也是類似的情況,該公司還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繫被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羅湖局列入異常名錄。
這樣就很容易讓人聯想,這些客戶難道是自己控制做流水的空殼公司?
除了應收款外,公司還有大量預付款。
首先是鄭州鴻展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與豫金剛石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豫金剛石以及郭留希為其做過擔保並且被一起執行。
再來看第二名深圳市金利福鑽石有限公司,也是一樣的情況。這些大額預付款都給與豫金剛石或實際控制人郭留希有超出正常關係的企業。
40億、700萬克拉鑽石項目打水漂
最後一部分是資產減值。豫金剛石還表示對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進行了更全面的檢查和評估,補充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8億元。
這裡我們就要回顧下「700萬克拉的超級項目」。2017年,豫金剛石以加大力度解決人造大單晶金剛石的產能瓶頸為目標,通過公開市場募集45.67億元,其中擬投入42.88億元用於「年產700萬克拉寶石級鑽石項目」,以及2.79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當時募資預案中顯示:項目建設期為4年,項目達產後,正常年份年均可實現銷售收入17.30億元,年均稅後淨利潤將達7.97億元。
到了2019年10月25日,豫金剛石公告擬終止45.67億元募集資金投資的「年產700萬克拉寶石級鑽石項目」,並將剩餘募集資金9.99億元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給出的終止理由為,產業鏈各環節及配套服務支撐不足,成本管理面臨較大挑戰以及外部環境及控股股東流動性風險(部分合作銀行存在抽貸)等因素。
2019年固定資產、在建工程這塊出現了大幅增長。截至2019年三季末,公司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合計37.31億元,本次僅計提減值約8億元,那還有剩下的29億元到底資產質量如何呢?進行兩年多的項目現在才終止,但這募集的45.67億花在哪裡怎麼花的總要給投資人一個說法吧,到底有沒有與募資相對應的在建工程呢?
在2019年10月28日的關注函中,深交所多次對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的大幅增長等事項提出問詢。
與此同時,近兩年豫金剛石和郭留希控制的其他「華晶系」公司不斷陷入各種民間借貸、金融貸款、企業借款等糾紛司法案件之中,而且有大部分都已經進入了執行階段。
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股東所持股份也被法院多次輪候凍結。前十大股東中,第1、2、3、4、6、7、8名股東所持股份幾乎已悉數被質押或凍結。
根據最新的3月26日公告,郭留希累計被輪候凍結的股份數量佔兩者所持有公司股份數量比例為99.41%。更嚴重的情況是,若公司控股股東凍結股份被司法處置,則很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