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藍字 ▲ 關注訂閱 我們的精彩人生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一直不敢觸碰《老子》,因為他太有高度,怕踮起腳尖用盡全力也無法企及,哪曾想打開書後就再也放不下,那撲面而來的大智慧、大通透、大謙卑、大洗鍊……時時把人震懾,將人裹挾。讀了老子才知道,他思想的生命力,延展性無極,伸縮性無限,已緊貼時空褶皺,濡養了兩千五百餘年的天地人心。說他扛起了中華民族的生命哲學重擔,一點也不為過。《老子》的妙就妙在,任何人讀他都能找到心靈歸宿,小到自我修行,大到理家治國,五千餘言,每一個字都有質感,都有溫度,都是風景,都是光源。時而斬釘截鐵,鏗鏘有力;時而低調開闊,暖意蕩漾。不管哪種,都以最直接素樸的方式,用一「道」字在高處引領,幫人找到回家的路。是的,《老子》五千字,一言以蔽之,曰「道」。此「道」既高貴如光,又卑微如塵,無影無蹤又無處不在,既在茫茫天地,又在具體生命。他實在博大精深,我戰戰兢兢,嘗試提煉汲取一些思想精華,滋養自己,也讓大家窺一斑而知全豹。老子的養心之道,著實令人著迷,平易而感性,可以歸結為三個核心詞:至靜,至簡、至柔。老子告誡人們要「守靜篤」,即達到「靜」的極致狀態,因為唯靜才能歸根,歸根才能心明,心明才能做成一切事情。關於簡,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爽』在此處乃』傷』意)。」這話真是令人醒豁,他認為極度繁複繽紛的東西終會造成各種感官的麻木、疲頓、傷害,所謂淨氣無臭,明光無色,真水無香。一切簡淡的東西才最久長,最養人,像空氣、陽光和水。而柔就更生動了,「致柔,能如嬰兒乎?」在老子心中,如果人能始終保持嬰兒的純真、柔和、無欲,這個世界就健全了。此柔不是懦弱,反而是有生命力的象徵,你看,人活著的時候是柔弱的,死了就僵硬;草木活著的時候是柔韌的,死了就枯槁;舌頭是柔軟的,卻長久于堅硬的牙齒。因此,「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老子的修行之道,既醒目又易行,讓人一見入心,心動而後行動。他為我們提出一套行為方式,首先做事要「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不是無所事事,而是不要有凌駕自然與規律的作為,哪怕不是「胡作非為」,也不行;除此之外,別的都可以做,各行各業出入自由。其次做事要遵循「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以及「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的規律。當然做事時若能不表現、不鬧騰,那就太好了,因為一表現一鬧騰,就走向了浮華虛誇;若能知足而後止,就太智慧了,因為知足就不會有屈辱,知止就不會陷入困境,「禍莫大於不知足」。老子的處世之道,讓人分外感動。他說:「對於善者,我善待;對於不善者,我也善待,這就得到了善。對於信者,我信任;對於不信者,我也信任,這就得到了信。」生活中,善與不善,信與不信,都存在明顯的區別甚至裂痕,但老子覺得可以用自己的善良與信任把它們彌補。而對於德與怨,老子主張以德報怨。很多人會問:對於不善、失信、失德之人不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嗎?老子回答說,聖人不會那麼做,如果凡人也不那麼做,就靠近了聖人。同時老子還說,聖人絕不標榜自己的善與德,而是注意「方正而不割人,銳利而不傷人,正直而不壓人,光亮而不耀人」,聖人總是那麼顧及他人,又從不與他人爭高下,「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的治國之道,又再次回到靜與柔上,很溫和、接地氣,同時又頗具警醒之力。他認為不見痕跡的虛靜統治,才是最高等級的統治方式。以他最愛的水作喻,最好的灌溉,不是開閘放水,不是暴雨傾盆,而是「潤物細無聲」,只見滿山葳蕤、滿谷繁花,卻沒有灌溉的痕跡。所以最好的統治,人們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清靜為天下正。」然後就是善用「柔」的調節功能,老子說柔的力量就是彈性的力量,調節的力量,「高了,壓低一點;低了,抬高一點;過了,減去一點;不足,補上一點。」這就是天道的「損有餘而補不足」,能把「有餘」奉獻出去,人是有道之人,君是有道之君,國是有道之國。老子之所以能成為頂級哲學家,與他「逆向思維」的貢獻密不可分。他經常指出約定俗成背後的逆向因果,讓人們建立另類思考,建構立體思維,從而走向成熟。比如他的「大道廢馳,才倡道義;家庭不和,才倡孝慈;國家昏亂,才有忠臣」,的確,「道義」「孝慈」「忠臣」這些美好而正面的詞彙背後,體現的恰恰是人們在困境中掙扎,因為陷入困境,所以才提倡,才呼籲。再如他說戰爭「即使打勝了,也要以兇喪儀式來處置」,「得勝了也不要得意,如果得意,那就是以殺人為樂」,這些睿智而慈悲的思想認知,確實發人深省。兩千五百餘年已過,老子的音容笑貌卻依然清晰可見,在漫長的時空裡,有這樣一位老人和這樣一種文化陪伴左右,長久滋潤,是一種驕傲與幸福。老子及其思想,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值得後人代代護惜。
【作者簡介】
蕙子,教育工作者,自由寫作者,《紅袖文學》執行主編。現代詩歌《鍾南山是一種精神》《平遙古城》《皇城相府》《中國四大石窟》等作品榮登小年糕大榜。作品散見刊物與平臺。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請註明作者簡介及轉自公眾平臺:wangxf2100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