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領1500元?警惕「GEC環保幣」騙局套取用戶個人信息用戶個人...

2020-12-21 騰訊網

戶綜合信息查詢單,大堂經理詢問客戶列印對帳單有何用途?

只見客戶神秘且得意地拿出手機打開微信,點開一個名為「中國GEC環保幣」的微信群,裡面有入群人員發出的各家銀行資料列印清單,其中也有人將中國銀行的客戶綜合信息查詢發至群裡,大堂經理看到後,立即上網搜索一探虛實,發現所謂的環保幣,是打著環保旗號的資金盤傳銷。

於是,大堂經理將客戶引導至休息區,將一些打著各種旗號的資金盤傳銷造成客戶信息洩露、資金被騙的案例展示客戶,但客戶執迷不悟,稱對方不需要他交錢,只需要將客戶綜合信息查詢單及個人身份證上傳至APP上,就可以每月領取1500元,還向大堂經理表示即使是傳銷,自己也無損失。

大堂經理耐心地勸導客戶:綜合信息查詢單上有客戶詳細的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重要信息,如將查詢單及身份證信息交給對方,對方可以憑藉該查詢單掌握客戶的所有信息,並利用這些信息實施犯罪活動。

同時,大堂經理在網際網路上搜索「GEC環保幣」,顯示內容均為環保幣崩盤、龐氏騙局、傳銷等信息。在大堂經理的勸導下,客戶幡然醒悟,最終放棄了列印綜合信息查詢單。

鷹鑑了解到,近期,中國銀行淄博淄城路支行也成功堵截一起「GEC環保幣」詐騙案件,避免了客戶的資金損失。

某日下午,幾名年輕客戶來到中國銀行淄博淄川淄城路支行,要求列印銀行交易流水和銀行卡開戶信息。因為很少遇到個人列印開戶信息的情況,大堂經理便詢問客戶列印銀行交易流水的用途,客戶答覆是公司使用。

大堂經理再進一步詢問公司為什麼要員工個人的開戶信息時,客戶打開手機向大堂經理展示了一個視頻,上面有gec公司環保幣「零風險」、「零投資」、「高收益」的字樣,有一系列完整的介紹,需要提供什麼樣的銀行交易流水、個人開戶信息的圖片,如何在APP中上傳圖片,最終怎麼獲得收益等詳細操作步驟,客戶說他們公司很多人都在做這個。

工作人員心生警覺,結合近日「平安中行」中發布的「環保幣」案例和網絡搜索「gec環保幣」的相關信息,初步推測其交易模式類似傳銷架構,是穿著「環保」馬甲的新型網絡傳銷。

該行工作人員向客戶詳細解釋所謂「環保幣」的欺詐套路,並展示相關的「環保幣」案例。在工作人員的勸導下,幾個年輕人幡然醒悟,放棄業務辦理,並對銀行工作人員認真負責的態度表示感謝。

風險提示

近幾年業,以「虛擬貨幣」為幌子的網絡傳銷層出不窮,並常與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有關聯,欺騙性強、誘惑力大,套路越來越深,給人民群眾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同時,提醒廣大客戶務必保管好身份證、銀行卡號、支付密碼等個人信息,避免信息洩露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和財產損失。[聲明:此文來源於閩西日報、鷹鑑、閃電新聞。轉載此文是為了避免更多的群眾上當受騙。若有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下方查看歷史文章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點擊播放 GIF 0.3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新羅支行揭示「GEC環保幣」就是資金盤傳銷騙局
    謝先生表示他打算賣幣,但是平臺要求提供銀行卡流水和銀行地址證明或提供戶口本信息才能綁定結算,現在一個幣可以買一千多塊,而且也不用投錢。大堂經理一聽覺得這個平臺很不靠譜,極有可能是傳銷騙局。於是立即提醒謝先生,告訴他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要提高警惕。
  • 貴陽警方現場突襲,搗毀70餘人特大金融傳銷團夥:GEC環保幣
    誠然,對於沒有經歷過投資的人來說,「GEC環保幣」騙局確實比較高明,表面上完全看不出所謂的行騙渠道,還號稱是0投入,那麼它到底是怎麼行騙的呢?1、以返利為誘惑,免費邀人入局,註冊送礦機。官方建議每人至少邀請5名新用戶,假如一人邀請5人,5人再邀請5人為25人,25人再邀請5人,為125人,層層邀請,5層之後一共3125人;3、「只漲不跌」高額利息誘惑。
  • 央視曝光微信清粉騙局 許多微信用戶都會中招
    一直以來,騰訊集團旗下的QQ和微信壟斷著中國社交軟體行業,成為絕大多數國內手機用戶的裝機必備。近年來,微信更是以迅猛的速度搶走眾多QQ用戶,並超越後者成為中國第一社交軟體,活躍用戶數量接近12億,在全球社交軟體領域排行第三。不同於QQ,微信專注於熟人社交,交互界面的風格簡潔又大方,操作模式更是符合中國用戶的習慣,因此深得20歲以上年齡段用戶的青睞。
  • 「警惕」「GEC環保幣」打著環保旗號的資金盤傳銷!滲透到了真正的...
    別以為下圖中的環保人員是在搞環保,其實是在搞「GEC環保幣」資金盤傳銷活動。利箭在出擊獲悉,這一涉嫌傳銷活動已經蔓延全國。2019年6月12日,浙江省民政廳將「世界環保創業基金會」列入了非法社會組織名單。
  • 照片免費印表機可能洩露用戶個人信息
    原標題:照片印表機成榕商家「吸粉神器」免費列印實為營銷或洩露用戶個人信息可能隱藏木馬程序 個人信息或洩露記者用微信掃描免費照片印表機屏幕顯示的二維碼後,會自動關注一個微信公眾號,該公眾號頁面自動跳出「點擊列印照片」選項,記者上傳照片,即可列印出照片。據悉,如果用戶想繼續列印照片,可以繼續添加另一個微信公眾號,每人每天最多可關注6個公眾號,列印6張照片。
  • 微信新功能向個人用戶收費,馬化騰終於下手了
    此前,相關媒體做過這麼一個調查:如果微信每月收取5元的月租費用,你會繼續使用微信嗎?本以為每月5塊錢並不多,很多網友都會表示同意。沒想到調查的結果還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對於微信收費行為,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理解。
  • 「曝光」「GEC環保幣」坑騙老年人入局,其心可誅,被定為經濟邪教的...
    本文來源:大春資金盤項目早在本月4號應讀者爆料已經曝光過GEC環保幣了的文章,揭露了其背後玄機,點擊藍色字體自行查看:【重磅】GEC環保幣 會員賣血買幣,經好強大的洗腦力,經查詢環保幣快已經成了經濟邪教傳銷騙局了!
  • 繼「GEC環保幣」之後 「GSC綠色能源」又打著環保旗號來割韭菜了
    昨日晚間,據北京商報報導,繼「GEC環保幣」後,又一打著環保旗號的「GSC環保幣」在幣圈大肆推廣,在搭建人頭架構、構建會員模式等方面,涉嫌傳銷。  「綠色能源、環保出行、躺著賺錢的環保幣來了!」在幣圈投資群裡,GSC的註冊連結每隔幾秒就被刷屏一次,「昨日成交量1288萬元」「總成交量39025萬元」「無門檻」「無風險」吸引著無數小白投資者的詢問。
  • 環保幣之後,仿盤慈善幣AOT也涼涼了!
    此外aotchina只是一個二級域名信息,並不是國家特批域名。背後的註冊者如下,而且不管是IP還是註冊者,說明這就是一個很低級的盤子,不過居然能有幾百萬人上當,也是服了。所以說,慈善幣還是走的雲礦機的模式,用戶的個人算力≥直推會員的個人算力,用戶註冊就得5%獎勵。
  • 微信「拆紅包」會洩露個人信息?網警:不會洩露
    難道點一下你的個人信息就會被商家盜走嗎?近日,許多微信群裡流傳的一條關於「拆紅包」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這條消息的落款為「國家網絡監管局」,其內容稱,微信中的類似連結都是「陷阱」,是商家為盜取用戶信息所設置的。對此,山東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官方微博發布,並不存在「國家網絡監管局」這個部門,而且正常的「邀請好友助力拆紅包」並不會洩露個人信息。
  • 「GEC環保幣」「泰木谷」「AMBC」 秘樂等網際網路項目危險,遠離!
    5、"GEC環保幣"就是一個以環保為噱頭的傳銷組織。"GEC環保幣"假環保,真傳銷內幕,看炫富視頻 6、抖賺騙局,隨著短視頻類項目的崛起,目前點讚騙局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大家一定不要被這些騙局套路!
  • 瑞幸咖啡涉嫌私自收集用戶信息背後:APP屢遭用戶投訴
    雷達財經 文|深海1月8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15款侵害用戶權益的應用名單。拉勾招聘、天涯社區、風行視頻和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上榜。拉勾招聘和瑞幸咖啡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行為,天涯社區和風行視頻所涉問題為不給權限不讓用等。上述應用需在2020年1月17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將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對此,瑞幸咖啡回應稱,為了防止黑客騙取首杯免費,瑞幸咖啡APP除了需要客戶提供手機號碼,還需要客戶提供手機的設備MAC地址作為雙重驗證。
  • 「交管12123」個人用戶 網上就能「面籤」
    了解此情況後,車管所民警立即致電劉女士,指導她下載了交管12123手機APP,通過個人頁面中的「實人認證」選項在線進行網際網路面籤,成為認證用戶後,成功下載列印了自己機動車的檢驗標誌電子憑證。全程僅用時不到十分鐘。既省去了往返窗口的不便,也實現了足不出戶辦結業務。
  •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認定抖音侵害用戶個人信息
    7月30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作出一審宣判,認定抖音、微信讀書兩款App均有侵害用戶個人信息的情形。對此,字節跳動法務相關負責人表示,抖音上的用戶通訊錄信息是由用戶授權上傳的,抖音一直遵循相關監管機構對於網絡運營者留存數據時間的要求。
  • 2018年FB 21宗罪:都是洩露用戶個人信息惹的禍
    《紐約時報》和《衛報》刊文披露了劍橋分析在2016年美國大選前濫用數千萬美國人個人信息的內幕。Facebook後來表示劍橋分析利用了至多8700萬用戶的個人信息。更重要的是,利用Facebook用戶個人信息的機構,並非只有劍橋分析一家。在2015年前,Facebook允許開發者大量訪問用戶個人信息。目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美國國會和多個國家法院都在對Facebook洩露用戶個人信息一事展開調查。
  • 「網貸」又出新騙局,專挑年輕人下手!
    真實案例:一、山寨平臺騙局:陳先生,近期,他急需一筆資金急用,正愁著無處籌錢時,他在上網時收到了一個網頁連結新T快訊稱可以到興業銀行貸款。於是陳先生點開了連結諮詢客服後,對方稱需要交1500元保證金後才能進行貸款。
  • 傳銷「環保幣」盯上河南鄉村:是時候認清真面目了
    蜂巢財經調查發現,GEC系統隱藏在「世界環保創業基金會」網站的會員入口下,該會員組織森嚴,參與者須實名認證才可進入投資界面,不僅要提交身份證、手機號等個人信息,還需要提交銀行流水甚至水電費繳納單據進行KYC驗證。此後,參與者會被系統分配到推薦人所屬的「工會」,一旦購買雲算力、雲礦機,推薦人也將自動獲得「額外礦機獎勵」分紅。
  • 數億用戶受害!三大APP洩露客戶信息被官方約談,1元1條太廉價!
    數億用戶受害!三大APP洩露客戶信息被官方約談,1元1條太廉價!你有曾在意過自己的個人信息嗎?或者說你知道自己的個人信息有多重要嗎?筆者就親身看見過身邊的一些朋友在收到快遞之後對於快遞上面的個人信息不管不顧,也曾有朋友在街上為了蠅頭小利而暴露自己的個人信息,殊不知這些都會給大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個人電話、家庭住址等等信息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因為身處如今的"科技"時代,我們的所有信息基本都是互通的,不法分子甚至能通過一些渠道套取我們認為重要的個人信息,所以大家平時還是要對"留個心眼。"
  • 韓國臨時工竊取轉賣2000萬信用卡用戶個人資料信息
    韓國國家金融監管機構(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19日表示,在近期的一起個人數據竊取事故中,至少2000萬銀行和信用卡用戶的個人資料被洩露。這是韓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數據洩露事件之一,波及40%人口。漢城金融機構在周日確認至少有2000萬用戶的信息洩露,而韓國總人口約5000萬人。
  • 疫情當前這9個騙局要知道
    然而,此時卻有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實施詐騙,以賣口罩、獻愛心、特效藥等為幌子騙取用戶錢財。據相關報導,各地已有多人上當受騙。對此,騰訊手機管家對已有疫情騙局進行盤點,幫助用戶儘早識破騙局,在隔離病毒的同時守好自己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