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臨時工竊取轉賣2000萬信用卡用戶個人資料信息

2021-01-08 觀察者網

韓國國家金融監管機構(Financial Supervisory service)19日表示,在近期的一起個人數據竊取事故中,至少2000萬銀行和信用卡用戶的個人資料被洩露。這是韓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數據洩露事件之一,波及40%人口。

漢城金融機構在周日確認至少有2000萬用戶的信息洩露,而韓國總人口約5000萬人。初步懷疑作案者是韓國個人信用評估公司 Korea Credit Bureau 的一名IT臨時工,他在工作期間非法竊取並拷貝了三家信用卡發行商的大型資料庫,裡面分別存儲著韓國國民卡(KB Kookmin Card)、樂天卡(Lotte Card)和農協卡(NH Nonghyup Card)的用戶信用資料。

當地時間2014年1月21日,韓國幾家信用卡公司的客戶信息遭到大規模洩漏的事件發生後,21日,位於漢城小公洞樂天百貨內的樂天信用卡服務中心前,前來換新卡的客戶排起了長龍。

韓國金融監督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被盜數據包括顧客的姓名,社保卡號,電話號碼,信用卡號碼以及有效期。這名臨時工隨即將這份數據賣給了一家電話營銷公司,該公司的經理也在早些時候被捕。

韓國金融監督院稱已經派出專家調查受影響公司的信息安全系統。並表示:「信用卡發行商需要對此次洩露事件造成的用戶的經濟損失負責。」

1月20日,KB國民卡、樂天卡和NH農協卡三家信用卡公司的執行長在漢城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數據外洩公開表示道歉。

韓國金融監督機構也在其網站上發表了一份聲明:「信用卡遭到竊用的機會不大,因為密碼是CVC碼都沒有洩露。如果您擔心由於本次的信息洩露導致可能出現的財務損失,您可請求信用卡公司更改密碼,或重發信用卡。此外,您也可以免費使用由個人信用評估企業Korea Credit Bureau提供的身份保護服務1年時間。這項服務可防止身份盜用。」

21日,韓國幾家信用卡公司的客戶信息遭到大規模洩漏的事件發生後,各家金融機構前來換新卡的客戶排起了長龍。

韓國KB國民卡、樂天卡和NH農協卡三家信用卡公司的執行長1月20日在漢城召開新聞發布會並公開表示道歉。

近年來因為黑客攻擊或者員工洩露韓國很多大型的公司都發生了數據洩露事件。就在上個月,花旗銀行韓國分公司的一名員工就因為偷竊34000名用戶的信息被捕。再往前,在2012年兩名韓國黑客由於竊取韓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的870萬用戶信息被捕。2011年11月,韓國頂級遊戲開發商 Nexon 也表示,其熱門網遊《冒險島》的1300萬用戶個人信息被黑客竊取。同年7月,韓國著名社交網絡公司3500萬用戶的個人信息同樣被黑客竊取。

相關焦點

  • 韓IT企業職員利用POS機複製信用卡盜取1.2億韓幣
    韓國MBC截圖 人民網首爾4月11日電(張悅)據韓國MBC報導,韓國一IT企業職員李某等,利用POS機竊取用戶卡號密碼等個人信息資料,複製信用卡盜取1.2億韓幣(約合70萬人民幣)。該伺服器中保管的另外80家加盟店的20萬個客戶個人信息全部被李某盜取。被盜取的信息包括信用卡號碼和積分卡的密碼。 李某一夥利用盜取的信息複製信用卡後,用對應的積分卡密碼進行信用卡密碼破解,並成功找到149張信用卡和積分卡密碼相同的卡。李某用這些破解密碼的信用卡提取了1.2億韓幣現金。 韓國金融監督院提醒信用卡企業應儘快更換安全性低的舊型POS機。
  • 守住老百姓「錢袋子」 個人信息保護直面問題
    新華社上海9月15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張豔芬 魏倩)今年以來,有關個人信息洩露的新聞屢次成為熱點話題,例如百萬銀行客戶數據疑在「暗網」出售、某些銀行部門因個人信息保護不到位領到監管百萬元罰單、央視「3·15晚會」曝光50多款移動客戶端應用軟體(App)竊取用戶隱私等。在數字經濟時代,個人信息安全往往直接關乎個人資金安全。
  • 復盤韓國信用卡危機
    之後信用卡公司和銀行支撐的取現市場規模越來越大;2000年,韓國取現業務佔信用卡使用總額的60%。此後,韓國信用卡市場問題集中爆發。4、信用卡大亂期(2002-2004年)亞洲金融危機結束後的五年間,韓國很多銀行因為公司壞帳瀕臨破產,但隨著消費者貸款的迅速上升,這些銀行又扭虧為盈。發卡機構為了短期效益爭相發卡。
  • 瑞智華勝涉嫌竊取30億條個人信息!這招數到底多賺錢
    來源:券商中國新三板企業北京瑞智華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竊取個人信息案件有了新的進展。 據澎湃新聞報導,紹興市越城區公安分局日前偵破一起特大流量劫持案,涉案的是新三板掛牌企業瑞智華勝,涉嫌非法竊取用戶個人信息30億條。
  • 「一周安全資訊1121」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
    據Gartner公司的最新預測顯示,2021年最終用戶在全球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預計將達到2000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6%。儘管由於新冠疫情期間現金流受到限制,2020年數據中心支出會下降10.3%,但仍預計數據中心市場會出現同比增長,這種情況會持續到2024年。
  • 團夥竊取低徵信急用錢人士個人信息1萬餘條,冒充網貸客服詐騙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付怡 通訊員 楊秋明 張毅濤 陳玉敏近日,廣州海珠警方在打掉一個藏匿於轄內居民小區的冒充網貸平臺客服電信網絡詐騙窩點後,先後赴廣東深圳、惠州等地,對犯罪嫌疑人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來源進行深入追查,最終搗毀一條專門利用虛假網絡貸款廣告非法竊取、販賣有貸款意向的公民個人信息,並針對低徵信人士實施網絡貸款詐騙的犯罪鏈
  • 銀行依據什麼信息發放信用卡初始額度,僅僅是個人收入水平嗎?
    也有很多持卡人發現,每個人在辦理信用卡的時候,銀行給每個人的首次審批額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有高有低,甚至有些差距還很大。很多人對此單純地認為,這是由於個人收入的高低來決定的,收入越高自然獲得的額度也就越高,相反則信用卡額度較低。
  • 對標中信銀行信息洩漏事件,回首旅企用戶數據「裸奔」之殤
    01,旅遊企業用戶數據「裸奔」的歷史3月4日,英國信息專員辦公室(ICO)發出通知,稱從2014年10月至2018年5月,國泰航空系統缺乏安全措施,導致全球約940萬客戶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洩露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護照信息,出生日期,電話號碼,地址和旅行記錄。這是迄今為止民航業最普遍的個人數據洩露事件。
  • 大部分信用卡辦卡員都是臨時工 你懂的
    據悉,某些不法分子成功盜取信用卡持卡人信息,然後以持卡人名義在第三方平臺上進行無卡充值和消費。與此同時,發送大量騷擾簡訊「轟炸」持卡人的手機,從而令持卡人容易忽視相關銀行消費提醒信息。  對於目前信用卡信息資料洩露的原因,主要歸因於兩方面,一是因為部分持卡人對個人信息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導致個人信息洩露。
  • 940 萬用戶數據洩露,450 萬罰款,國泰航空為「低級失誤」買單
    作者丨田曉旭 3 月 4 日,英國資訊專員辦公室(ICO)發布公告稱,因國泰航空未能有效保護客戶個人信息安全,導致全球約 940 萬客戶的個人詳細信息洩露,所以對國泰航空罰款 50 萬英鎊(約 451 萬人民幣)。據悉,這個罰款金額可能是英國法律指定的最高罰款金額。
  • 要保護好個人信息安全使用信用卡
    現如今,因個人不能妥善保管好個人信息而導致信用卡被盜刷的事件屢見不鮮。日前,警方提示持卡人,要妥善運用及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避免因個人信息洩露而讓詐騙分子有機可乘。個人信息是指能夠進行個人身份辨識的信息,包括:姓名、生日、身份證號碼、電話、地址、電子郵件地址、銀行卡卡號、發卡日期、卡片有效期、指紋、婚姻狀況、教育狀況、職業等。通過正當途徑辦卡,不要委託他人或非法中介機構代辦信用卡,避免個人資料被盜用。
  • 一套卡賣300元, 涉嫌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被批捕
    對很多人來說,信用卡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ta在給群眾帶來便捷服務的同時,也讓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機。近日,縉雲縣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案,犯罪嫌疑人蔡某因涉嫌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被依法批准逮捕。
  • 信用卡積分兌現平臺蠢蠢欲動 違規問題顯現!
    「信用卡積分直接兌現。」「輕鬆兼職,月入過萬。」「近期風口產品。」「積分的市場存量巨大,玩家還少、市場空白、這就是藍海。」作為一個「活躍」的信用卡持卡人,筆者注意到「信用卡積分直接換錢」最近風頭正盛,在不少社交平臺或用卡論壇經常能看到類似上述廣告。
  • 500多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
    經過兩個多月的偵查,專案組全面摸清了以劉某(女,33歲)、田某(男,40歲)、張某(男,30歲)為首的3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團夥的組織架構和人員情況。專案組發現,每個犯罪團夥中既有利用職務之便倒賣個人信息的「內鬼」,又有層層轉賣信息的「中間商」,還有眾多求購個人信息的裝修公司、房產公司等「買家」。
  • 黑客叫賣Wishbone 4000萬註冊用戶的數據
    外媒報導稱,一名黑客正在叫賣 Wishbone 4000 萬註冊用戶的詳細信息,且宣稱這批數據是在今年早些時候的黑客攻擊活動中竊取的。作為一款流行的移動 App,其允許用戶通過簡單的投票調查,在兩個物品之間展開比較。
  • 旅遊服務類App能收集哪些個人信息?將出臺的規定請你提建議
    例如在瀏覽器搜索某些關鍵詞後,網頁的廣告位便頻繁出現該關鍵詞相關的廣告;在電商平臺購物後,轉眼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也看到了所購物品的廣告——這樣「驚」準廣告背後,就是各類平臺在搜集用戶的上網痕跡。還有諸如各類「精準詐騙」,一些平臺在掌握大量用戶個人信息的同時,安防技術卻相對滯後,導致用戶信息洩露呈現渠道多、竊取違法行為成本低、追查難度大等特點,給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機,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 盜刷信用卡25萬元,獲刑六年八個月
    原來,林某安與QQ暱稱「軌道重生」的人(身份不明)事先共同商議利用設備竊取他人信用卡信息並盜刷。2020年4月26日至5月1日期間,林某安在連江縣兩個銀行的ATM機器上通過安裝卡槽套、信用卡信息採集鐵片、攝像頭等設備竊取他人信用卡信息,並將竊取到的被害人信用卡信息提供給「軌道重生」複製信用卡,進行取現或者消費,共盜刷他人信用卡錢款
  • ​高價收購銀行卡轉賣給上線 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獲刑
    高價收購銀行卡,轉賣給上線獲利,最終因妨害信用卡管理獲刑。近日,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件,被告人劉某、林某均因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 保險女業務員騙取客戶個人信息 盜取其4萬餘元銀行卡存款
    遼寧瀋陽一名保險女業務員利用身份之便,從客戶劉某處騙走身份證、銀行卡和電話號碼等信息,利用這些信息將劉某銀行卡綁定自己的微信帳戶,先後多次從劉某銀行帳戶內盜走4萬餘元。2020年12月,這名女業務員陳某因詐騙罪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