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隨時隨地就能看X光片!常德市四醫院正式邁入「雲膠片」時代!

2020-12-14 騰訊網

平時到醫院看病,總是要拍CT或者X光,醫生需要看片子才能診斷,於是患者不得不排起長龍苦苦等待取片;來醫院複查,患者需要拎著一袋膠片來回奔波,想扔又不敢扔,不扔又佔地方,莫慌,常德四醫又出新招了!

近日,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正式邁入「雲膠片」時代!只需要通過手機關注醫院官方公眾號,即可隨時隨地輕鬆查看影像電子膠片及報告,讓你體驗不一樣的便捷與舒適!

一、什麼是「雲膠片」?

雲膠片是將傳統塑料膠片的一種信息化升級,是一種基於移動互聯和雲儲存為支撐的新型的醫學影像服務。它能將患者拍攝的醫學影像上傳至雲伺服器中,方便醫生和患者隨時隨地通過手機、iPad和PC端訪問雲端進行查閱。

通俗點說,就是沒有實體膠片也可以看到拍片影像,能夠通過手機,電腦等智能終端屏幕方便地查看、診斷、和分享病人的影像檢查資料,患者拍完片後就不用拎著大塑膠袋來回奔波了。

二、患者該如何獲取「雲膠片」?

1、關注「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

2、點擊菜單欄「個人中心」-「我的報告」。

3、添加就診人。

4、選擇就診人。

5、點選「我的報告」-檢查 。

6、選擇相應報告查看。

三、「雲膠片」有什麼優點?

1、可靠

傳統膠片怕潮怕刮擦,信息不充分,無診斷價值;

雲膠片可永久私有化,不擔心膠片遺失、不擔心信息失真。

2、便捷

傳統膠片攜帶不方便,取片排隊等待麻煩;

雲膠片隨時隨地二次調閱,結果與影像通過手機自動推送。

3、系統

患者歷次檢查都可以與個人手機關聯起來,隨時翻閱;

對於CT/MRI等檢查,全序列查看,不擔心打片技師漏選關鍵影像。

4、影像共享,互聯互認

原始DICOM影像隨身攜帶,避免重複檢查,降低患者就醫成本。

當前,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採用成熟、穩健的第三代私有雲平臺,於2018年10月正式啟動。智慧醫療雲平臺中,不設中心機房,實現第三方雲端託管,是醫院在醫療信息化系統建設方面的重要嘗試與創新,醫院成為常德首家雲上醫院,方便群眾享受便捷的健康信息服務。

今後,醫院將利用「智慧醫療雲」這一平臺,把移動醫療信息化和大數據二者結合起來,不斷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實現醫院的信息化,讓患者從掛號、門診、檢查、手術以及住院等各環節,都能感受到人性化的就醫體驗。從而,推動醫患間更有效地溝通交流,提升患者的就醫滿意度,充分彰顯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來源: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

編輯整理:易賽楠

相關焦點

  • 手機也能看「膠片」!湘鄉市人民醫院進入「雲影像」時代!
    近日,市人民醫院推出「雲影像」服務,市民做完X光、CT、磁共振等影像檢查後,不再需要隨身攜帶各類「塑膠袋+醫用膠片」了,只需點開手機,便可隨時隨地調閱全部檢查記錄及影像電子膠片,快捷又方便。市民孫先生用手機查閱檢查報告。
  • 手機就能看片子、報告,濱州市人民醫院「電子膠片」正式上線啟用
    4月7日,濱州市人民醫院「電子膠片」正式上線啟用,醫院為就診群眾免費提供電子膠片替代原傳統膠片,患者少跑腿,不排隊,還可減少檢查費用。 患者可通過辦理就醫卡時登記的手機號在智慧型手機上查看,或下載安裝濱州市人民醫院網際網路APP,接收查看電子膠片和檢查報告,無需再去排隊等待列印膠片、報告。既方便又快捷,同時也節約了就醫費用。這是濱州市人民醫院 「智慧醫療」 建設的又一舉措,該模式將取代傳統的「塑膠袋+醫用膠片」模式。
  • 縣人民醫院開啟「雲膠片」服務
    12月29日,縣人民醫院正式推出「雲膠片」服務,告別「塑膠袋 醫用膠片」傳統模式,構建「全輕」數位化醫院。今後,在縣人民醫院做完X光、CT、磁共振等影像檢查,患者不必等待列印醫用膠片。患者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隨時隨地查看報告和影像資料,降低就診時間和醫療費用。
  • 患者無需排隊用手機就能查看X光片
    現如今,不需要病人排隊等待,醫生在家中就能查看病人的影像報告,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紹興市人民醫院得以實現。記者了解到,為減輕患者就醫經濟負擔,紹興市人民醫院將影像檢查結果通過醫院微信公眾號進行發布、推送,患者或者家屬將就診卡綁定後能在第一時間收到查詢雲膠片的提示,即可隨時隨地查看檢查報告和影像,無需支付膠片費用。
  • 什邡市人民醫院正式啟用「電子云膠片」
    9月2日起,什邡市人民醫院正式啟用「電子云膠片」,手機掃碼或公眾號即可查看影像資料。為統籌推進健康什邡建設、抓住重點持續深化改革,全面推動落實讓患者少跑腿。加大醫療信息公開度,通過智慧醫療,將掛號、結算、查看報告等環節通過移動終端操作,簡化就醫流程,提高就醫體驗。
  • 寧大醫學院附屬醫院推出「雲膠片」 這是寧波首家「去膠片化」的...
    在寧大醫學院附屬醫院,市民通過手機查看「雲膠片」。記者童程紅攝  長期以來,去醫院拍X光或是做CT,患者總會收到一張或幾張醫療影像膠片,但在進入數位化智能時代的今天,我們是不是有更好的選擇?「從11月1日起,在我們醫院就診的患者,拍完片不需要排隊等待,憑藉二維碼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片子和報告,拍片影像和實體膠片自此解除了捆綁關係。」寧大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周曙明說。  患者獲取「雲膠片」的過程很簡單:醫院會通過簡訊及時聯繫患者,患者點擊簡訊中的連結即可得到一個專屬二維碼,用微信掃描二維碼便可隨時隨地查看檢查報告和具體影像。
  • 【便民】市人民醫院推出「雲膠片」 手機掃碼即可查看影像資料
    天氣預報19日白天:陣雨,西南風3-4級,最高氣溫21度;19日夜間:陣雨,西北風3-4級,最低氣溫10度;市人民醫院推出「雲膠片」手機掃碼即可查看影像資料一直以來,上醫院看病,只要到放射科做但現在,這一傳統檢查模式即將在市人民醫院逐步消失,前來檢查的市民通過手機掃碼即可查看影像資料,醫師可通過電腦、手機等信息聯通終端在任一地點實現閱片。這標誌著市人民醫院開始進入雲電子膠片時代。近年來,隨著雙向轉診、分級診療政策的推進,國家鼓勵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影像診斷服務,需要醫院內部、醫療機構之間有影像數據互通的平臺,這樣,電子膠片應運而生。
  • 放射影像掃碼即見 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雲膠片」上線啦
    您還在排隊等待列印膠片?就醫時拎著一袋膠片來回奔波?想扔不敢扔,不扔佔地方?少俠莫慌!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帶您體驗「雲膠片」帶來的便捷!為提升醫院服務質量及效率,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建設,青島西海岸新區中醫醫院打破傳統「塑膠袋+醫用膠片」服務模式,於3月30日啟用「雲膠片」業務,患者僅需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得電子膠片,標誌著醫院信息化建設再上新臺階,正式進入「無膠片化時代」!市民:這麼便利?怎麼使用啊?
  • 「雲膠片」功能已上線,影像與報告掃碼可見
    近日,醫院正式上線 「雲膠片」功能,致力為患者帶來全新就醫體驗,提供高效、便捷、及時的創新醫療服務。西安市中醫醫院是陝西省最早開展這項服務的三級甲等醫院,請隨小編一起來了解簡便的「雲膠片」吧!「雲膠片」知多少——「雲膠片」是指能存儲和共享的數位化膠片,可實現膠片即存即取、即用即看、智能終端調閱等功能,達到無線聯接患者、醫生和醫院的作用。
  • 富士膠片聯手中放乳腺專委會「星奕雲課堂」乳腺學習平臺正式上線
    為了向放射科專業醫生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和優質資源,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乳腺專業委員會聯手打造「星奕雲課堂」乳腺診斷學習平臺(https://xingyicloud.fujifilm.com.cn/),於2020年5月正式上線。
  • 濱州市人民醫院:看病有了「電子膠片」 省錢又方便
    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4月7日訊(記者 紀學敏)4月7日起,濱州市人民醫院「電子膠片」正式上線啟用,醫院為就診群眾免費提供電子膠片替代原傳統膠片
  • 國家衛健委發文鼓勵,「雲膠片」能進一步覆蓋醫用膠片市場嗎?|電子...
    在機制創新層面,要求醫療機構通過建立檢查資料資料庫或「雲膠片」等形式,推動檢查資料共享。影像數據佔據了約90%的醫療信息。一直以來,患者在醫院做完影像檢查後,人手拎著一隻裝著醫療膠片的大塑膠袋成為「標配」。但是由於各醫療機構間信息不互認,患者往往被要求重複拍片檢查,對患者的費用和醫療資源都是一種浪費。在國家衛健委發文後,「雲膠片」能否深入取代醫用膠片市場?
  • ...影像雲」項目全面啟動,吉林市醫療影像檢查進入「去膠片化」時代
    吉林市人民醫院「醫療影像雲」項目全面啟動,吉林市醫療影像檢查進入「去膠片化」時代 作者:商越洋    編輯:王佳堯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 哈爾濱健康醫療雲全面上線 實現一鍵申領電子健康卡雲膠片最長保存...
    截至今年6月底,醫療雲數據中心已完成搭建並投入使用,衛生專網覆蓋442家市區兩級醫療、衛生管理機構;已完成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與18個區縣(市)虛擬平臺的建設,縱向接入110家醫院數據,橫向實現與公衛系統、血液系統、計生系統等14項垂直業務系統數據對接,採集了13+億條數據,形成了600餘萬份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構建了4大類健康醫療雲應用。
  • 晉江打造「區域影像中心平臺」,「雲膠片時代」快速推進
    檢查膠片體型大,既不易攜帶也不易保存,紙質報告易丟失破損,到大醫院檢查又遠又要排隊,費心費力又費錢……這些曾困擾市民的問題現在迎刃而解了!昨日,記者了解到,晉江市衛健局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推進醫共體建設,全力打造區域影像中心平臺,實現區域影像報告一單通,促進全市醫技報告互聯互通。
  • 膠片時代的霸主,數碼時代的棄兒,再見了柯達相機
    在上個世紀,「柯達時刻」是指那些美好且值得留存的記憶,一塊塊黑色的小膠片凝聚著讓人感動的每個瞬間。而如今,「柯達時刻」卻被染上了貶義的色彩,甚至成為企業經營的魔咒。每每提起,都讓人感到無限惋惜且無奈。1880年,喬治-伊斯曼在美國紐約州的羅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幹版製造公司;利用自己研製的乳劑配方,製作出照相機用幹版膠片。伊斯曼就時常想:難道照相機不能做得小一些嗎?攝影不能像用鉛筆寫字這麼簡單嗎?一連串的疑問促使他不斷研發新技術。所以他推出了感光度高、並且便於攜帶的照相膠捲,給感光業界帶來了一場劃時代的革命。最後他又進軍電影膠片領域和x光影像行業,成為世界膠片行業的領軍者。
  • 醫生讓病人拍X光,不擔心輻射致癌嗎?提醒:或與你認知的不一樣
    去醫院有過檢查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醫生在診斷病情時會建議患者進行「x光」檢查,通過檢查報告來進一步判斷身體情況。但是民間關於x光的傳言卻有很多,甚至說x光具有一定致癌性。所以當聽到需要照x光時,心裡總是充滿了恐懼。
  • 常德市四醫院成功完成一例雙耳鼓膜修復術,少年尋回多年遊泳夢
    最近,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就接診了一名鼓膜穿孔的21歲少年。每次洗澡都用耳塞堵住耳朵,就為了防止水流進耳朵造成感染,這些年我連最心愛的遊泳也放棄了……」不甘心放棄的少年,在聽聞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眼耳鼻喉科在這方面的治療頗有建樹後,來到了四醫就診。經科主任宋思祥認真詳細地檢查後,確診為「雙耳鼓膜穿孔、雙耳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 選擇實體膠片還是雲膠片?我們請醫生算了一筆帳,結果一目了然……
    隨著網際網路醫療技術的發展,不少醫院都推出了「雲膠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也推出了此項服務。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最近,帶孩子來浙大兒院就診的家長發現,拍片時,醫生加了一道新的選擇題:要不要雲膠片?很多家長都猶豫不決,不知作何選擇。
  • 數字時代後,膠片留下了什麼?
    從直徑半米的綠色鐵盒中取出卷好的膠片,去掉首尾保護膠片的部分,把片路上好。片盤有兩個,上面供片,下面的收片。調整好音鼓、透鏡、供片盤,伴隨著機器運轉發出的巨大噪音,上好的膠片一格一畫地投射到影院的屏幕上。這次北野武影展放映用的膠片是從南池子的片庫借來的,放映完之後影院還得歸還回去。對於這些膠片來說,何時「重見天日」還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