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什麼情況下容易生氣?人在受到無端指責時,會生氣;當人面對一堆生活瑣事,而無人相助時,會生氣;工作上的事不順心時,會生氣;與朋友或同事鬧矛盾,以至關係緊張,會生氣;女朋友蠻不講理,時常爭吵,會生氣等等。
生氣,是人的一種表達方式和態度;是一種無奈、不滿的宣洩;也是一個人胸襟的表現。有時適當的生氣,能釋放心中壓抑的情緒,但經常動不動就生氣,對人的身心健康不利。同時也容易使人產生誤解,極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因此在生活、工作中,不管遇到什麼不如意的事,儘量不生氣,不值得。即使生氣了,但也要學會消氣,使之平順。
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婦人,特別喜歡為一些瑣碎的小事生氣。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於是便去求一位高僧為自己談禪說道,開闊心胸。
高僧聽了她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她領到一座禪房中,鎖上門後離去。
婦人見狀,氣得破口大罵。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接下來婦人開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聞。最後,婦人終於沉默了。
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只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受這份罪。"
"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麼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她:"還生氣嗎?"
"不生氣了。"婦人說
"為什麼?"
"氣也沒有辦法呀。"
"你的氣並未消失,還壓在心裡,爆發後將會更加劇烈。"高僧又離開了。
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高僧笑著說。
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高僧:"大師,什麼是氣?"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看了很久,頓時醒悟,叩謝而去。
何苦要氣?氣便是別人吐出而你卻接到口裡的那種東西,你吞下便會反胃,你不看它時,它便會消散了。
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愚蠢行為。
多享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你就不會氣了,也沒有時間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