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孩子害怕芭比娃娃?出現這些特徵時,可別不當回事

2020-12-12 騰訊網

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好了,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也是倍加寵溺。有的小孩從小到大的玩具加在一起,都可以裝下一個卡車了。就像很多小女孩,平時身邊總是隨身攜帶各種娃娃,而這些娃娃的種類款式也很多,包括卡通的,動物,也有人形布偶。尤其是芭比娃娃,很多女孩看到了簡直走不動路,非得買一套回家。

對於這些人形娃娃,網絡上一直都有不同的聲音。有些人表示,比起動物玩偶,這些仿真人的玩具給人的感覺"瘮的慌"。那麼在小孩的眼裡也是如此嗎?有個媽媽就講述了發生在女兒身上的一件事,聽完以後不少寶媽都表示,再也不敢給孩子買洋娃娃了!

六歲女兒直說害怕洋娃娃,媽媽沒當回事

這位媽媽表示,自家孩子從小就很喜歡布偶,家裡堆了許多卡通玩具,就連房間裡也擺滿了。有一次女兒過生日,有個親戚送了一個貴重的人形布偶,看起來非常逼真。拿回家以後,她就將布偶拆開放在了女兒的房間裡。可是孩子並沒有像預想中那樣表現出開心的樣子,反而怯怯的和媽媽說,害怕那個芭比娃娃。

孩子說胡話發高燒

這位媽媽當時心想,女兒可能一下子還沒適應過來,於是便沒有理會,依舊將那個娃娃放在房間裡。可是之後連續幾天,女兒都表示害怕娃娃,並且請求媽媽將娃娃扔了。直到這時候,她才引起警惕,最終將娃娃藏了起來。可是當天晚上,孩子還是發燒了,還一直說胡話。

帶孩子去看診的時候,這個媽媽也向醫生反映了這個情況。醫生認為,孩子發高燒可能和驚嚇過度有關係。其實孩子一開始提出懼怕洋娃娃的時候,媽媽就應該注意起來了。因為現在的很多娃娃做得非常逼真,完全失去了可愛的模樣,導致在孩子的眼裡看起來非常可怕。其實這種感覺不僅孩子有,有些成人也會如此。

洋娃娃為什麼恐怖?

首先,從心理學角度說,我覺得「集體潛意識」這個概念可以一定程度上回答你的問題。洋娃娃在人類社會中已經存在了很長的時間,它給人造成的恐懼的因素也一代代地傳承了下來,就像沒有受過刺激的小孩子也會怕黑、怕蛇一樣,對于洋娃娃的這種社會而非自然產生的恐懼也埋藏在了人們的「集體潛意識」中,所以即使是沒有受過恐怖片刺激的小孩子也會感到害怕。

其次,就是像人而又不是人的東西比根本不像人的東西更加可怕。很多喜歡恐怖片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怪獸、血腥的龐然大物一點不可怕,相反,裝扮成人的鬼魂、幽靈或者被鬼附了身的人才令人毛骨悚然。人型的鬼魂以及鬼附身的人,是最接近我們自身的,也最接近我們身邊的人,怪獸在螢屏上出現,我們總覺得永遠也不會成為現實。

而明明是人卻其實是鬼的東西,則讓我們想起了我們身邊的人、我們每一天的日常生活,這就把虛構的恐懼感和人們的現實生活聯繫在了一起,當螢屏上恐怖的場景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仿佛隨時可見,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感到無比的恐懼。

寶寶害怕的東西在你看起來可能很傻,但對他來說,卻非常真實、嚴重。所以,爸媽千萬要重視起來,幫孩子趕走心中的恐懼:

認可他的恐懼

無論你家寶貝是男孩還是女孩,是一歲還是十歲,對某些東西甚至某些人感到害怕時,爸媽儘量不要笑,表現得讓他感到放心和安慰,他會明白感到害怕沒有什麼,但最好是去戰勝它。

和孩子多聊聊害怕的對象

交談能讓孩子放鬆,爸媽可以問問是什麼讓寶貝害怕以及為什麼會害怕;讓他描述一下害怕的感受是什麼樣的;對孩子表示同情和關心,也說說你自己小時候的經歷,這些都能讓孩子感到來自家長的溫暖和力量。

不要勉強孩子去做害怕的事

如果孩子害怕大人的某個熟人或者鄰居,害怕洋娃娃木偶或小丑,不要覺得無所謂也不要強迫孩子和他們相處,應該聽聽孩子為什麼害怕,並讓孩子遠離!

利用孩子喜歡的東西

有些孩子會從那些玩舊了的玩具或一直蓋的小毯子中獲得安全感,還可以讓寶寶更有勇氣去做那些可能會讓他們覺得可怕的事,比如見陌生人、去幼兒園或看醫生,所以要允許你的孩子粘著他的特殊玩具或毯子。

傳遞積極的信息

不要對孩子說:「你已經是個大孩子了!這有什麼好怕的!」這些話會讓孩子覺得害怕是不好的,以後就不敢再和你分享關於害怕的事情。可以告訴孩子:害怕是很正常的,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尋求幫助。

別讓他知道你害怕

有時候你會發現,你害怕的東西也是你孩子害怕的東西。所以要儘量先克服你自己的恐懼,或者至少不要表現出來。 你可以向孩子坦白,你也和他一樣不喜歡去看病或打針吃藥,不過,為了身體健康還是要這樣做。這樣做對孩子很有幫助。

和孩子一起角色扮演

如果寶寶怕見陌生人,讓他用娃娃或毛絨動物來模擬這種場合,也許就沒有那麼害怕了;如果他害怕穿化裝服的人偶,不妨和他一起打扮,別忘了把臉也化化妝,來幫助緩解他的恐懼。

相關焦點

  • 這些女人憑什麼被設計成芭比娃娃?
    女孩兒們對芭比娃娃是極其崇拜與熱愛的,她不僅僅是一個玩具,也寄託了我們的夢想。成熟」的玩具,不只能作為孩子兒時的玩伴,也能成為她們長大後想要變成的樣子。這些成就自然也離不開努力,她為何能夠胖得性感?Anna Wintour一直給人的印象有些苛刻,沒想到她也曾作為原型推出過芭比娃娃。
  • 孩子經常腹瀉,別不當回事,處理不好後果很嚴重
    孩子經常腹瀉,別不當回事,處理不好後果很嚴重 2020-05-08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你一個男孩子怎麼還喜歡芭比娃娃?」「誰規定不行?」
    周末閨蜜聚會,小君的兒子今年6歲,我們起初擔心他來到女生的家裡,沒有玩具車子給他玩會覺得無聊,可沒想到,他竟然開心地玩起芭比娃娃,細心地給娃娃梳頭、穿衣服、穿高跟鞋、有模有樣地給娃娃化妝……大家開玩笑地說:「呀,你一個男孩子還喜歡芭比娃娃啊!
  • 害怕孩子養成「迴避型人格」?當娃出現這些特徵時,父母要多注意
    孩子在還沒有形成完全獨立思考的人格時,他沒有辦法獨立的思考問題,這時孩子就會受到父母的影響,父母如果多陪伴孩子,孩子就會感受到被愛,覺得自己是被尊重的,如果父母忽視了孩子,孩子就會開始變得難受,覺得自己是無足輕重的。小可在還很小的時候是外婆一手照顧大的,平時和老人家相處,小可很少有說話,她喜歡自己一人待著。
  • 孩子臉上3種「古怪」現象,暗示脾虛積食,家長別不當回事兒
    積食是阻礙孩子身體發育的「元兇」,很多積食的孩子經常肚子難受,吃多不長個兒也不長肉,還時不時就感冒發燒生小病,想必有經驗的家長對它都不會陌生。積食真是太讓家長操心害怕了,一旦孩子積食,身體健康就會被拖累,小孩的各個身體器官都比較稚嫩,很容易因此受到傷害,為將來埋下隱患。
  • 男孩喜歡芭比娃娃被孤立,反性別愛好≠性別認同障礙,別再搞混!
    他們說我喜歡芭比娃娃,不像個男生,應該和女生一起玩。」說完,他還小心翼翼地抬頭問道:「爸爸,為什麼男生不可以喜歡芭比娃娃?是我錯了嗎?」丁先生一愣,隨後溫和地答道:「沒有人規定男生不可以喜歡芭比娃娃哦。這不是你的錯,沒必要因為他人的目光而怪罪你自己。」
  • 芭比娃娃太「高級」遭家長投訴,網友:這樣的家長最阻礙孩子成長
    芭比娃娃相信大多數家長都知道,尤其是家有女孩子的家長往往都給自己的孩子買過,但最近卻有一位家長舉報了一家芭比娃娃廠家,而原因居然是因為這個芭比娃娃太「高級」了。原來這位媽媽某一天在女兒的嘴裡聽到「生孩子就是孩子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這樣的話,而媽媽很明顯是沒有教過孩子這樣的話的。
  • 穿粉色衣服,玩芭比娃娃的男生,就該被恥笑嗎?性別可別這樣區分
    美國一位女企業家,由於小時候理科成績不好,因此上了大學後花了好一段時間才能自己的理科成績上升,也正是因為這段經歷,讓她意識到女孩為什麼學不好理科的原因,在於大人們都認為這是男孩子學的內容。自此後,她便開始設計機械類的玩具,且專門為女孩子設計,融合了芭比娃娃等因素,讓女孩子從小就對理科有更深的認識,不至於像她一樣為了學理科花費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 芭比娃娃要變成男人了!?可男可女、可甜可鹹,這是要毀童年?
    芭比娃娃推出了「 無性別娃娃 」!這是什麼神奇的玩意兒?且慢,聽洋仔細細道來。這款神奇的無性別娃娃共有六個套裝。這表示不同於以往簡單的換衣遊戲,在 CreatableWorld 玩偶這裡,孩子們可以隨自己心意一秒變換玩偶的性別:頭髮可長可短,風格可鹹可甜。
  • 媽媽給女兒買布娃娃,女兒夜裡卻哭著找媽,有些玩具真不適合孩子
    由於安安才剛剛跟父母分房睡不長的時間,心裏面也是有些不太適應,一直要求媽媽能給自己買個毛絨玩具陪著睡覺,這樣自己就能不害怕了。劉女士認為女兒提出的要求非常可以理解,當即就對女兒做出了承諾。正好也是女兒安安的生日也快要到了,劉女士便趁著這一天,給女兒買了一個非常大的娃娃。這個大娃娃不但是一個很好的床上的擺設,還能夠讓女兒枕著或者抱著睡覺。
  • 為什麼不能送芭比粉?
    其實芭比粉並不是很難看,可以說在衣服方面,芭比粉還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放在口紅上,那就是真的hold不住了,倒不是說難看,是非常難看。你們如果想送口紅的話,不要但看口紅的顏色,要想一下我們女孩子用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如果你光憑自己喜好的話,死亡芭比粉當然是比較不錯的,畢竟你那直男審美已經沒救了。其實有女朋友或者已經有老婆的男性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有沒有其他人用過芭比粉這個色號的口紅。
  • 從「芭比娃娃」到「美國女孩」:玩偶背後的時代變遷
    芭比娃娃。圖片來自網絡。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女孩子以能夠擁有一個芭比娃娃(Barbie)為榮,童年時的我也是芭比熱烈愛好者的一員,為她們美麗的容貌和精緻的衣服而痴迷,幻想著自己能夠和芭比一樣。西方許多媒體都曾經報導過如今充斥人們生活的纖瘦女性的形象,比如完美得不像真人的芭比娃娃,會讓小女孩和年輕女性對自己感到不滿意。比如2006年來自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當給162個5-8歲的小女孩看不同的圖畫書之後,再問她們與身體特徵相關的問題,看過芭比娃娃圖像的女孩顯示出對自己身體更低的滿意度和對纖瘦更大的渴望,而這種幼年影響可能會增加未來發生飲食失調和體重循環的風險。
  • 為什麼一餓就心慌?可能是它在「搗鬼」,別不當回事
    為什麼一餓就心慌?可能是它在「搗鬼」,別不當回事我們的能量完全來源於食物,因此,我們每天都需要進食大量的食物,來為我們源源不斷地補充能量。一般情況都是一日三餐,才能滿足人體的需求。但是有些時候,由於特殊情況,沒有吃午飯,等到晚餐之前就會出現飢餓感,這是腸胃提醒我們該吃東西了,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然而有些人在飢餓的時候會出現心慌的情況,臉色看上去也會比較差,在吃過飯後就會好轉,於是很多人以為這就是餓得發慌的,覺得是正常情況,真是這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一餓就心慌?
  • 當排便出現這4種情況時,可能是腸內有惡性疾病,別不當回事
    排便是一個將人體多餘的廢物代謝出來的生理現象,當身體出現病變時,是可以通過大便看出體內是否有無異常的,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有自己的大便習慣和生物鐘。一般情況下,大便顏色和外觀都是正常的,說明身體處於健康狀態。當排便出現這4種情況時,可能是腸內有癌,別不當回事!
  • 芭比娃娃為何沒能在中國成功?
    不用猜你也能想到,是買給孩子的。當他們到了家打開行李箱,孩子激動地從裡面翻出一個全新的芭比娃娃——這個擁有金髮碧眼和纖細腰肢的異國女孩,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便組成了女孩對遠方和外國女孩的懵懂印象。2003年《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中提及,廣州的白天鵝賓館是不少來中國收養孩子的美國夫婦的下榻首選,而每對夫婦在入住領養孩子時,都會收到一隻美泰贈送的芭比娃娃;酒店大堂的一樓有美泰贊助的兒童樂園。這就好像在說——看,你在美國的新人生從這隻芭比娃娃開始起步了。到了2009年3月,芭比用一家上海最繁華地段的6層旗艦店,宣告在中國市場的正式華麗登場。
  • 芭比娃娃簡史
    14年後,露絲掀起一場芭比·密裡森·羅伯茲熱潮,也就是後來世所周知的「芭比娃娃」。看到女兒在玩假扮的成年女性紙娃娃,露絲大受啟發。她意識到,創造一款供小女孩盡情想像未來的玩具,絕對在玩具市場有利可圖。最初的芭比是仿造一款叫做莉莉的玩具,她是德國漫畫中的形象。起初這款玩具出現在菸草商店裡,男人可以購買。而後玩偶莉莉開始受到孩子們的極度喜愛。
  • 不管男女,脖子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就必須開始保養了,別不當回事
    不管男女,脖子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就必須開始保養了,別不當回事。現如今保養已經成為了大家都比較喜歡聊的一個話題,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其實他們都已經開始重視保養的這個問題了。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在保養的時候,可能就只顧得上自己的臉部肌膚,卻忽略了脖子上面的問題,不管男女,脖子上如果出現了這些問題的話,就必須要開始保養了。千萬別不當回事兒。
  • 芭比娃娃:從「完美」到「不完美」
    像現實中的人物一樣,美泰公司為她設計了朋友蜜琪和崔姬、表親弗朗辛,還有男朋友肯尼,這些都讓芭比更加人格化了。她甚至喜歡坐在法拉利車裡,化妝品的「御用」品牌是MAC。帳戶負責任人聲稱,「這個美麗的、藝術導向的帳戶不是為孩子或者家長設立的,而是為了那些對生活有態度的20來歲的年輕人,她們已經有段時間沒碰過芭比了。」雖然每一件出現在帳號上的服飾都是為此特製的,但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對應,比如香奈兒或者Celine的包。
  • 芭比娃娃為何沒能在中國成功?-虎嗅網
    在人們對外來文化已經足夠開放的當下,小女孩們也不會再以擁有一個芭比娃娃而感到驕傲——眼下,你可以看到更多的女孩們穿上《冰雪奇緣》中艾莎公主的服裝,而不是懷裡抱著一個芭比娃娃。芭比娃娃,閃亮登場21世紀前後美國文化大量輸入中國時,芭比作為美國文化符號在中國受到的追捧達到了鼎盛。
  • 女兒生日給她買了一個娃娃,孩子說害怕,有些玩具父母不能亂買
    「媽媽,那個娃娃會動」,媽媽回國給孩子帶玩具,孩子卻說害怕王女士有一個6歲的女兒,平時非常喜歡娃娃,女兒國生日這天,王女士特意回國給孩子過生日,在路上還給女兒800塊買一個大娃娃,雖然看起來樣子怪怪的,但是一分價錢一分貨。買貴的總錯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