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一痘痘 肺部長近20個小膿腫
大半個月前,42歲李女士照鏡子時無意中發現,自己左面頰上有一顆痘痘,覺得難看隨手擠了擠,沒擠出什麼東西,就沒當一回事。5天後,李女士面頰部逐漸腫脹起來,並伴有畏寒、發熱、咳嗽等症狀,趕緊前往醫院就診。
(網絡配圖)
「病人就診時,病情很嚴重,除了半邊臉腫脹,高燒達到40℃。」醫生告訴記者,「擠痘痘的創口沒有明顯的潰爛,但上面有好多黃色膿點。」
因為有咳嗽、咳痰的症狀,又做了胸部CT檢查,結果讓醫生大吃一驚。病人肺部有近20個小膿腫,「所謂膿腫,就是有一個化膿的病灶後,中間壞死,積聚的膿液和氣體。」
口腔科醫生為其做了頰部膿腫切開引流,並將膿液和血液做了細菌培養,均發現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這種病有一個專有的名詞,叫血源性多發性肺膿腫,通俗地講,就是細菌進入血液,波散到身體各個部位,造成更為嚴重的感染,又叫菌血症,膿毒症。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什麼?
金黃色葡萄球菌簡稱為金葡菌,健康人的咽喉、鼻腔、皮膚上常有它的蹤跡,傷口化膿感染處和上呼吸道感染者的鼻腔更是它的主要聚集地,上呼吸道感染者的鼻腔帶菌率超過80%。
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什麼危害?
金葡菌本身的殺傷力有限,但如果在食物中大量繁殖,就可產生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這種毒素才是真正的「致病元兇」,它的耐熱性很強,普通的烹煮過程無法將其完全破壞。患者在攝入含有金葡菌腸毒素的食物後,會出現噁心、劇烈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症狀。易感人群為兒童,且年齡越小對金葡菌腸毒素越敏感。
臉部「危險三角區」 靜脈通全身
擠破一個痘痘,怎麼會波及肺部?專家解釋,人體面部有個「危險三角區」:以人的鼻骨的根部為頂點,兩口角的連線為底邊的一個等腰三角形區域,包括了人的上下唇、鼻子以及鼻翼兩側等主要面部器官。
(危險三角區圖示)
面部的細菌,在擠壓後會進入面部靜脈,向下隨血液回流進入心臟,再隨血液循環到達人體肺、肝、腎、骨等器官。「細菌抵達肺部,引起多處肺實變、化膿及組織破壞,形成單個或多發性血源性肺膿腫。常先有原發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熱等全身膿毒症的表現。經數日或數周后才出現咳嗽、咳痰,痰量不多,極少咯血。」這正是李女士所遇到的病情。
所幸,經過及時治療,李女士面部感染灶已經完全控制,腫脹、咳嗽、咳痰的症狀也逐步地消除。
29歲小夥擠痘痘險喪命
2016年3月,喻先生的上嘴唇左邊長了一顆痘痘。長痘痘不就是個小事嘛,肯定是出差太累火氣太旺造成的。大部分人都會這麼想,他也沒當回事,習慣性地用手給摳掉了。可過了不久小喻的嘴唇越來越紅腫,並開始發高燒,炎症擴散,眼睛、肺部都出現嚴重感染。
原來小喻是敗血症,出現了嚴重的面部感染,並且伴隨敗血性肺炎。這種症狀嚴重的話會導致顱內感染,病情很危重,死亡率很高。
圖文源於網絡
編輯:戴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