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隱匿性陰莖,差點當成包莖給割了
門診上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明明是隱匿性陰莖,家長卻要拉著孩子去割包皮……
7歲的鵬鵬也差一點成為「受害者之一」!
鵬鵬在學校體檢時被診斷出患有「包莖」,並讓家長帶著孩子去割包皮。
但到了醫院後,醫生檢查卻發現鵬鵬的陰莖體凸出少,整個陰莖體都埋藏於皮下,屬於典型的隱匿性陰莖,並不是體檢單上所寫的「包莖」。
臨床上,很容易將隱匿性陰莖與單純的包莖混淆,但兩者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隱匿性陰莖患者不需要割包皮,而且需要好好利用來糾正病情!
隱匿性陰莖
隱匿性陰莖是一種常見的先天發育異常和畸形性疾病,也稱埋藏式陰莖。隱匿性陰莖者,陰莖體藏於體內,陰莖皮膚沒有正常附著於陰莖體,而體外部分只有一個小小的包皮露出。如果用手將陰莖皮膚向內擠壓,陰莖體就會顯露出來,手稍放開,陰莖體便回縮。
我國兒童中發病率約為0.67%,肥胖患兒多發,主要是由於恥骨前脂肪堆積,造成陰莖海綿體被埋於皮下脂肪中。
包莖
包莖是指包皮口狹小,導致包皮口不能上翻露出陰莖頭。包莖分為先天性包莖和後天性包莖:先天性包莖因新生兒包皮與陰莖頭有自然黏連;後天性包莖多因陰莖頭包皮炎症,導致包皮口形成瘢痕性攣縮。
包莖可引發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難,尿流緩慢,排尿時包皮膨起。若包皮不能經常翻洗保持清潔,包皮垢殘留,易引發炎症。
隱匿性陰莖與包莖同屬於生殖器異常狀態,陰莖頭不能正常顯露,再加上隱匿性陰莖常伴有包莖,所以很多家長以及部分非專業的醫生都會分不清楚,而直接選擇給孩子做了「包皮環切術」,這也給之後隱匿性陰莖的治療增加的困難。
區分隱匿性陰莖與包莖?
1、外觀
如果將陰莖看作是一支削過的鉛筆
隱匿性陰莖:僅有筆尖,無筆桿;
包莖或包皮過長:有筆尖,也有筆桿。
2、觸摸
隱匿性陰莖:陰莖包皮腔呈空虛狀,但用手往陰莖根部推,能摸到大小正常的陰莖體;
包莖或包皮過長:陰莖包皮腔內能摸到陰莖體。
3、牽拉
用手牽拉陰莖頭後放開,觀察其回縮狀況。如陰莖可顯露出來,但很快恢復原狀,即為隱匿性陰莖。
隱匿性陰莖與包莖雖然很像,但它們卻完全是兩回事兒,治療起來差別也很大,所以千萬不能搞混!
如果自行無法區分,建議找專業的醫生進行檢查,然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讓患兒陰莖能儘快達到正常的外觀。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